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测绘科学测绘科学问答

测绘科学杂志论文格式要求是什么?

来源:月期刊咨询网汇总

测绘科学杂志近十年出版发文量:

测绘科学杂志论文格式要求

  1 标题

  要求有中英文,简练(不超过20个汉字)、可用短语,不能用句子,应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而简明词语的逻辑组合,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中文标题以3号黑体字标示。标题中涉及到的中英文术语在正文中请给出定义和解释。

  2 摘要

  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尽量不要出现公式、英文注解、数值等。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 、“报告了……现状”、“进行了……的调查”等。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结论。要求作者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新之处。切忌对自己的成果作过高自我评价,如:“为XXX奠定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等。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采用被动语态,不用“We”等第一人称作主语。

  3 关键词

  要求有中英文关键词3~8个,应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不能全是英文或英文缩写。

  4 正文

  (1) 章节标题:简练、可用短语,不能用句子。

  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式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式为1.1、1.2、2.1、2.2…;三级标题形式为1.1.1、1.1.2、2.1.1、2.1.2…。

  论文开头要有引言(以1序号开始),结尾要求有结束语。

  (2) 图表:我刊论文为彩色印刷,但简单流程图请去除底色。要有图序、图题,图要随文序号出现,应精选、清晰,有自明性,标目、标值要规范、准确,图、表内容切忌与文字内容重复;表:要随文出现并标注表序、表题,表格尽量采用“三线表”(左、右端不封口)。

  标注中、英文名称,分别从图1、表1开始排序,不按章节排序。

  (3)正文、图表、公式中的变量要用斜体,矢量、矩阵、向量要用黑斜体;英文缩写、计量单位、函数名称、运算符号、括号等都要用正体;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及符号请注明;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4)文中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须给出英文全称。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

  (5)物理量、计量单位及其符号按GB 3100~3102-93的有关规定执行,本刊常用的单位的符号用法如下:单位符号(正体):米m,千米km,厘米cm,毫米mm,赫兹Hz,度、分、秒(°′″),秒s,分min,小时h,天d。

  (6)矢量、矩阵符号用黑斜体,一般变量用斜体;π、min、max等一律用正体,矩阵的转置符号上角标T用正体。上、下角标,是数字的用正体,英文变量用斜体,英文缩写用正体。

  5 参考文献

  凡论及他人工作和观点时均应标注引用文献。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制,请按正文引用顺序排序。非正式出版物文献资料在文中加括号标注,不列入文后参考文献。

  不少于15条。只著录最必要的、最新的参考文献,仅限于作者直接引用并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全部参考文献序号在正文出现处,要以右角上标的方式从[1]开始按顺序一一标注出来 。文献题目后要给出文献类型字母标志,如:期刊[J]、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报纸[N]、 标准[S],等,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注明).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

  [5]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7]颁布单位.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标准[S]—standard).出版地:出版者,页码。

  [8]电子文献:作者.题名[EB/OL].(刊登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访问路径。

  著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外国人名亦如此)。如著者不多于3人,则全部著录,如为4人以上者,只著录前3人,后面中文加“,等”,外文加“,et al”,著者间加“,”,最后两者之间一律不加“和”、“and”等连词。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起讫序号间用“-”连接。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括号“[ ]”外著录引文页码。

  6 作者简介

  只需提供第一作者简介:第1作者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 ×省(市)×市人,职称,学历,研究方向。

  例如:张大千(1982—),男(满族),北京人,工程师,博士,现主要从事工程测量等科研和应用方面工作。作者简介在文章最后给出,请勿以尾注等其他方式标注。

  7 联系方式

  在文章最后给出作者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邮政编码,通信地址等。

  8 基金项目

  有基金资助的文章要给出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9 图式规范

  图像格式:JPEG或TIF。

进入期刊首页

测绘科学杂志已发表格式范文参考


1.视频流全景地图支持下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

作者:章子钰,张春晓,武鹏达,曹文涛,戴昭鑫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视频流全景地图;街道空间品质;深度学习;视频解译;熵权法

  摘 要:针对街道空间品质如何合理评价问题 ,提出一种视频流全景地图支持下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方法 :构 建 以 “安全-协调-绿色-共享”为核心的街道 空 间 品 质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建 立 基 于 HRNet-OCR 模 型 的 视 频 关 键 帧 解 译 算 法,支撑各项指标计算;基于 熵 权 法 实 现 多 指 标 融 合 的 街 道 空 间 品 质 的 定 量 化 评 价 。 以 武 汉 市 解 放 大 道 2018 年、 2019年两期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2018年解放大道 街 道 空 间 品 质 总 体 测 度 得 分 中 等,整 体 呈 现 前 中 段 高、 后段低的特征;相较于2018年,2019年解放大道街道空间 品 质 总 体 有 一 定 程 度 的 改 善,协 调 类、共 享 类 指 标 值 提 升显著。  

  0 引言

  伴随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演进,城市空间 质量成为城市发展状态与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体 现。在城市空间品质化与精细化管理需求下,如 何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形象、凝练城市空间特色成 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1]。我国高度重视城市空间 质量,积极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2019年5月,有关文件提出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 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要 “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 监管机制”。自然资源部于2021年6月发布 《国土 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明确提出在城市层 面以 “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方式开展城 市空间质量评估,以对城市发展特征及规划实施 效果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价[2]。街道作为公共空间的 核心载体之一[3],表征着城市的政治、经济、人文 等诸多内涵,是人民观察城市形象与特色的重要 途径与窗口[4]。街道空间品质是街道空间使用者对 所参与的物理空间客观外在的表征以及内在情感 空间认知本质两方面的适宜性综合评价[5]。通过对 街道空间品质的测度与研究,可以帮助注重以人 为本的城 市 街 道 设 计 与 建 设,为 提 升 城 市 形 象, 改善城市街道质量,打造富有生机、感受舒适的 城市街道空间提供参考[6]。

  对于街 道 空 间 品 质 的 研 究 可 追 溯 到 20 世 纪 60年代。简·雅各布斯在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一书中 率 先 对 人 本 尺 度 的 道 路 空 间 特 征 进 行 讨 论[7],并提出基于问卷调查、现场调研的街道空间 品质评价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 者提出了定量测度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街道空间 品质评价方法,这类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评估的准 确性。文献 [8]构建了围合性、人性化尺度、通 透性、整洁度、意象化五个空间品质因子组合成 的城市设计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定量、细致地刻 画街道空间使用者的主观感受[8]。近年来随着街景 图像等新型数据的出现,加上图像分割、深度学 习等技术的发展,街道空间品质研究逐渐由传统 的依赖人工与实地调查的定性分析转向数字定量 化的测度。街景图像具有与人的视角相似的优势, 符合城市街道空间品质测度中 “人本尺度”的要 求,效率和准确度高,已成为城市街道空间研究 的新兴数据源[9]。文献 [10]于2016年利用多时 相、多角度的街景图片数据,引入图像语义分割 技术,对北京更新类居住区外围街道空间品质水 平、变化类 别 特 征 进 行 测 度 分 析[10]。文 献 [11] 从地理学视角出发,运用 GIS结合街道空间数据 的方法对美国纽约等城市街道展开研究,通过构 建街道景观变量指标,对街道路面、界面进行定 量分析[11]。

  街景图像等数据形式的介入拓展了街道量化 研究的广度和可行性。众多学者已经应用众源地 理信息大数据,从刻画街道物理环境组成与行人 主观感受出发,研究了街道空间品质的评价方法, 并且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是,目前的研究方 法仍存在以下不足:①街道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 延展性,对于街道空间品质的评价需要更加全面 和细致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客观评价街道空间 品质的优劣。现阶段的定量化评价方法多借助于 街景数据,然而受限于街景数据拍摄方式、成像 质量和拍摄角度等,街景数据对复杂道路特征的 解译不够精准且缺乏整体性[12];②现有研究多集 中于单一时间节点的街道空间品质评价,缺少多 时相数据的对比分析,对于掌握街道空间品质的 发展趋势与态势演变的规律情况分析与判断的支 撑不足。视频流全景地图数据是一种可实现街道 空间立体式、实景化、动态化、连续性描述的新 型数据,在 街 道 空 间 品 质 评 价 中 展 现 出 了 新 的 潜力。

  本研究以服务国土空间规划,尤其是城市体 检等国家需求为目标,以武汉市解放大道街道为 例,开展视频流全景地图支持下的城市街道空间 品质研究。利用新型时空数据-视频流全景地图数 据在评价道路空间质量中符合人眼观察视角、连 续性和整体性强等优势,运用深度学习、ArcGIS 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解译,构建城市 街道空间品质评价模型,对街道空间品质进行测 度评价,并基于多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街 道空 间 治 理 变 化 情 况, 支 撑 城 市 规 划 与 治 理 工作。

  1 研究区及实验数据

  1.1 研究区

  本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为研究对象展开。武汉市,是中国中部的中心城市,以其重 要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内陆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 一。解放大道是武汉市区内一条纵贯汉口地区的 大道,横跨武汉市硚口区、江汉区和江岸区,是 武汉市区最长的一条主干道,对于开展城市街道 空间品质研究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以筹备武汉军运会为契机,解放大道作为军 运会重点保障线路,于2019年初开始进行街道整 治工作。基于此,本研究以解放大道作为典型街 道案例,能够更好地验证本文基于视频流全景地 图数据的街道空间品质的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同 时基于2018年、2019年两期数据对街道空间品质 进行测度评价与对比,对阶段性街道空间治理变 化情况进行量化分析.

  1.2 实验数据

  本研究主要使用的数据为视频流全景地图数 据。视频流全景地图数据是采用视频传感器采集 的多视角视频流数据,通过视频拼接生成全景视 频,同时利用 GNSS 或 SLAM 等 定 位 定 向 技 术, 或点云与视频影像融合等技术形成的一种全视角、 可量 测、沉 浸 式、语 义 化 的 新 型 实 景 三 维 产 品, 如图1所示。除此之外,本研究还用到武汉市路网 数据、POI数 据、KITTI-STEP 数 据 集 等,具 体 的数据来源以及相关介绍如下表1所示。

本研究实验数据简介及其来源

  2 研究方法

  2.1 街道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研究以服务城市体检等国家需求开展研究,以 国家层面对城市更新、城市体检等相关政策依据为参 考,通过文献查阅,考虑现有学术研究成果,以能够 系统反映街道整体风貌、空间格局等特征为基本要 求,选取与街道空间相关的安全、协调、绿色、共享 4个维度,12个具体指标构建研究区街道空间品质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及各指标计算方法见表2。

  2.2 视频关键帧提取与语义分割

  为了从大量的非结构化视频数据中提取出具 有较好代表性的少量视频帧图像来表征视频的主 要内容,从而减少对视频中相似或冗余帧图像的 分析计算,降低视频分析所需要的运算量和复杂 性。考虑到车辆拍摄行驶速度不同、路况复杂等 限制,建立时间约束的基于灰度质心的视频关键 帧提取方法对视频流全景地图数据进行关键帧提 取。具体而言,并考虑车辆拍摄速度(约10m/s), 设置关键帧提取时间约束阈值为5s,根据约束筛 选有效视觉相似视频帧序列,并最终选取灰度质 心与该有效视觉相似视频帧序列平均灰度质心距 离最小的帧作为该视频序列的关键帧[16]。具体计 算方法如下。

  首先逐帧读取视频帧,将视频帧图像转换为 灰度图像,计算灰度质心并使用其序列代表视频 帧序列;计算当前帧灰度质心与前序视频帧序列 平均灰度质心间距离和当前帧灰度质心与原点间 距离的比值,当比值小于视觉相似阈值时,认定 当前帧与前序视频帧序列具有视觉相似性,即当 满足式(1)~式(3)的约束时,划分当前帧与前一 帧为同一个视觉相似视频帧序列;最后从视觉相 似视频帧序列中,选取灰度质心与该有效视觉相 似视频帧序列平均灰度质心距离最小的帧作为本 序列的关键帧,见式(4)。

  式中:(x,y)表示视频第k帧X(k) 的前序视觉相似 视频帧序列的平均灰度质心,Y(i) C 表示第i帧的灰 度质心,ε1、ε2 为视觉相似阈值,本研究设置ε1 = 0.05,ε2=0.03,

  Keyj 表示从第j 个有效视觉相似视频帧序列 中选取的视频关键帧的帧序号,Vj 为第j 个有效视 觉相似视频帧序列包含的所有视频帧帧序号集合。 提取的关键帧图像结果示例见图2。

  本 研 究 选 用 HRNet-OCR (high-resolution network-object-contextual representations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的深度学习模型方法对关键帧数据 进行语义分割,提取街景要素,用于后续的指标 计算。 实 验 的 模 型 参 数 量 为 63.6 M,GFLPOs 为32.9。

  HRNet打破了以往大多数语义分割模型常用 的串联结构,采用四组多分辨率子网并联的方式, 在整个网络过程中保持了高分辨率的表示,能够 更好地捕捉图像的细节信息。HRNet主干网络结 构见图3。网络第一个阶段后的每个阶段均会产生 一个低分辨率子网分支,同时高分辨率的表示一 直存在,单行子网在进行卷积操作时的分辨率和 通道数保持不变。之后引入重复的多尺度融合的 机制,进行多级别的特征整合[17]。HRNet的网络 结构减少了不同层级特征整 合 时 的 语 义 差 距[18]。 HRNet网络 采 用 ResNet 模 型 的 特 征 残 差 机 制, 主要使用 BasicBlock 和 Bottleneck 两种基本残差 模块,有效抑制了网络梯度消失问题。

  OCRNet模型方法用于捕捉对象级的上下文信 息,从而帮助网络更好地理解关键帧图像中不同对象 的全局和局部关系。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像素和多个目标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强化该像素对所属类 别区域的表达能力[19]。OCR方法显式地增强了物体 信息,通过引入物体区域作为上下文信息,能更好地 捕捉物体之间的语义联系,从而提高分割精度。

关键帧图像提取结果示例

  OCRNet模型方 法 流 程 见 图 4。 将 骨 干 网 络 图 像 信 息 与 区 域 信 息 聚 合 产 生 粗 分 割 结 果 并 划 分出 K 个软 物 体 区 域,生 成 每 个 类 别 的 对 象 区 域fk ,见式(5)。 考 虑 到 像 素 点 与 所 有 物 体 区 域的关系,将 K 个 对 象 区 域 聚 合 到 每 个 像 素 的 表示上,把 对 象 区 域 进 行 特 征 加 权 聚 合 处 理, 进而得到像素-区域关系 wik ,见式(6)。最 后 对 fk 和 wik 进 行 加 权 聚 合 得 到 上 下 文 信 息 yi , 见 式(7)。

  式中:Xi 表示骨干网络输出像素点;mki 表示像素 点属于第k 类的概率,k(X,f)=φ(X)T ψ(f),表 示关系函数,ρ、δ、ψ、φ表示变换函数。

  本文实验使用 KITTI-STEP 数据集及人工标 注的关键帧图像数据(图5)作为数据集模型训练集 验证。KITTI-STEP与 KITTI-MOTS相同,具有 21个训练序列和19个测试序列,训练序列进一步 拆分为训练集12个序列和验证集9个序列。其中 训练数据集5 027张图像,验证数据集2981张图 像。原标注类别采用与 Cityscape数据集定义相同 的19个城市街景要素类别,结合研究需求与实际 街道情况,增强分割类别在研究中的针对性,将 标注类别进行合并、删除后,最终选取与本次研究 相关的12个街景要素类别进行后续的研究与指标计 算,分别为车行道、步行道、建筑物、墙、围栏、 路灯、红绿灯、交通标识、绿色植被、天空、行人、 机动车。本研究实验模型在 KITTI-STEP数据测试 集上的 mIoU 为84.74%,与人工标注数据对比的 mIoU 为77.68%。

关键帧图像(图2)对应的语义分割结果示例

  2.3 指标综合评价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的可以用于多对象、多指 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不受主观因素影响,其评价 结果仅依赖于客观数据本身的离散程度[20]。考虑 指标设计与实际情况,采用客观赋权方法,能够 快速、便捷地获取数据特征反映出的权重。本研 究采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对街道空间 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各项评价指标权重值见表3。 由此得出街道空间品质(street spatial quality, SSQ)测度总分计算,见式(1)。

  3 结果与分析

  3.1 解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

  考虑道路的总体长度及街道空间品质的评价基 元,采用相等间隔法将解放大道分为20段路段进行 评价研究。划分后每段街道约800m,路段内部街 道空间整体风格变化不大,也便于观察到与邻近路 段的差异。将安全、协调、绿色、共享四个维度计 算得到的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街道空间品质 总体测度得分计算公式得到2018年12月武汉市解 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总分,并使用 ArcGIS软件将街 道空间品质总分进行空间可视化,得到如下结果。

  2018年解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总体测度得分 在0.2~0.7区间,各路段整体街道空间品质呈现 前中段高,后段低的趋势,见图7及图8。其中9 号路段 的 街 道 空 间 品 质 总 体 测 度 得 分 最 高, 为 0.654,其次是6号路段,得分为0.604。9号路段 途径 武 汉 国 际 广 场,商 业、公 共 设 施 尤 其 丰 富, 视野开阔,绿植茂盛,街道空间品质较高;6号路 段街道尺度感高,街道高宽比合适,界面围合度 低,街道开阔舒适,街道空间品质也较高。而14号、 18号路段的街道空间品质总体测度得分最低,分 别为0.227和0.238。14号路段存在高架遮挡,视 野狭窄,天空可见度低,界面围合度高,周边分 布的商业与公共设施较少,导致街道空间品质低; 18号路段位于住宅区,周边多为小区等居住设施, 商业与公共设施分布较少,道路两侧建筑与树木 较高使得天空可见度、街道尺度感较低,导致街 道空间品质低。14号路段开始出现的高架遮挡以 及商业与公共设施服务的减少,使绿色与共享维 度的指标得分降低,13到14号路段的街道空间品 质出现一个明显的大幅下降趋势。

解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测度总分

解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可视化

  3.2 解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的变化分析

  3.2.1 解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总体变化

  经过两期数据处理、指标计算得到 2018 年、 2019年解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总体测度得分,见 图9。

解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测度总分

  对比两 个 时 期 街 道 空 间 品 质 测 度 总 分 可 知, 2019年解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相比2018年总体有 了一定的提升,两期街道空间品质总分保持在0.2~ 0.8区间,整体趋势仍呈现前中段高,后段低的特 点。其中7号路段街道空间品质在2019年略有下 降,其余路段的街道空间品质均有改善,尤其3、 19号路段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最为明显。结合解放 大道街道空间品质总体测度得分与现实道路情况 来看,在7号路段,由于街道整修,街道墙面上的 绿色植被减少,间接使得了街道绿视率降低,而 其他指标的变化不大,导致整体的街道空间品质 略有降低。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最为明显的3号路段 主要在建筑色彩一致性的指标上有很好的提升,表 明该路段在建筑墙面整修工作上有很不错的效果。 同时周边商业设施增加,对街道空间品质改善有积 极的正向影响。19号路段的街道空间品质提升则主 要体现在绿视率、车辆干扰指数的改善,车流量的 减少与绿色植被的增加同时改善了街道尺度感与界 面围合度,整体街道空间品质有了较好的改善。

  3.2.2 解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评价指标变化

  2018年、2019年解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各类 指标结果见图10。

2018年、2019年解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各维度下的各指标结果

  两年间解放大道的交通设施齐全度、视觉熵 指标的变化较小,基本趋于平衡。个别特殊路段 某些指标值的变化较大,如路段11,途径宝丰路 高架与解放大道的交叉口与立交桥,街道两侧基本没有绿色植被分布,导致绿视率指标极低。

  将各指 标 结 果 对 照 解 放 大 道 实 际 情 况 来 看, 随着解放大道向西延伸,安全维度得分变化趋势 平缓,其中6号路段在两年间的得分均最低,该路 段途径商务办公与住宅用地,车流量大,交通较 为拥挤,街道空间品质的安全感低。协调维度品 质大致呈现逐渐降低趋势,2019年品质在道路前 段均高于2018年,13号路段两年的品质均最好, 该路段在建筑墙面整修的效果较好,两侧建筑高 度较低,街道尺度协调开阔。绿色维度品质也呈 逐渐下降趋势,道路后段由于高架桥的遮挡导致绿 色维度品质较低。而2019年相比于2018年的共享 维度品质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尤其是道路中段, 解放大道中段途径汉口地区的中央商务区,经济发 展势头迅猛,各类设施丰富,poi密集,共享维度品 质优良,对街道空间品质提升起到了积极影响。

  4 结束语

  本文以 服 务 城 市 体 检 等 国 家 需 求 开 展 研 究, 提出一种视频流全景地图支持下的街道空间品质 评价的方法,利用新型时空数据-视频流全景地图 数据在 街 道 空 间 品 质 评 价 的 优 势, 通 过 构 建 以 “安全-协调-绿色-共享”为核心的街道空间品质评 价指标体系,运用深度学习、ArcGIS空间分析等 技术手段,以2018年、2019年武汉市解放大道街 道为例,实现多指标融合的街道空间品质的定量 化评价与对比分析,研究街道空间治理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2018年解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总体测 度得分在0.2~0.7区间,整体呈现前中段高、后 段低的特征。2019年解放大道街道空间品质相比 2018年总体有了一定的提升,其中协调类、共享 类指标值 提 升 稳 定,各 路 段 品 质 改 善 均 较 明 显。 武汉市城乡建设局相关新闻[21]显示,以筹备武汉 军运会为契机,作为军运会重点保障线路,解放 大道于2019年初开始进行街道整治工作,主要包 括建筑立面整治、交通梳理、公共服务设施的改 造等。整治后,街道空间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此 报道侧面验证了本研究的有效性。

  本文主要选择视频流全景地图数据与 POI数 据对街道空间品质进行测度,然而视频流全景地 图数据也受到采集时间、交通状况等客观因素影 响,容易使得部分指标的计算产生一定误差,研 究的前提是需要保证视频拍摄的质量,建议研究 者尽量选取在晴天、无雪雾时间段作为采集时间, 避免极端天气影响数据质量。今后考虑加入其他 多源数据、构建更为丰富的指标体系、结合更加 全面细致的评价方法加以分析,更好地对街道空 间品质进行测度与分析。同时,本文仅以武汉市 解放大道为研究案例,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将方 法推广应用到其他的街道空间场景,以提高方法 的适用性,使得对街道空间品质的测度更加具有 全面性、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