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99年创刊,双月刊,每期152页。本刊依托东北大学优越的教学、科研环境,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宗旨,致力于交流和传播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成果,促进东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结合,加速学科建设的综合化与人才素质的完善化。主要栏目有:科技哲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法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教育研究等。
“科技哲学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和重点栏目,在2006年和2010年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比中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和“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该专栏依托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点,刊载国内外科技哲学研究方面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开设10年来已发表论文200多篇,被转载率达40%。
近年来,该栏目已有数十篇论文被国内三大权威文摘转载。其中,刘大椿教授的论文《技术何以决定人之本质》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王子彦教授的论文《值得重视的城市蔓延问题》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1期转载;周春彦博士的论文《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4期转载;陈凡教授的论文《论工程伦理学研究的趋势与路径》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转载;王玲博士的论文《科技与奥运契合过程及特征的历史解析》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全文转载;斯文?欧威?汉森的论文《技术哲学视阈中的风险和安全》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仙侬?维乐教授的《论技术德性的建构》和阿尔布莱切特·弗里切教授的《在“开放式创新实验室”中反思工业》两篇文章被《新华文摘》2017年第2期同时全文转载,等等。
本刊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显示,本刊2021年复合影响因子为3.31,在618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排名第25;复合总被引频次2565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495;期刊影响力指数CI值为133.18,位居Q1区。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
主任委员:冯夏庭
副主任委员:唐立新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勃然 田鹏颖 任卝鹏 刘永谋 刘海军 闫卝研 孙新波
杜宝贵 宋卝戈 张卝雷 张燕楠 陈卝耀 费多益 秦书生
贾建锋 钱丽丽 彭诚信 蒋忠中 樊秀娣 颜德如 魏卝建
主 编:唐立新
副 主 编:钱丽丽
执行副主编:李金丽 李新根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优质期刊推荐 | 复合影响因子 | 综合影响因子 | 总被引次数 | 总下载次数 | 平均出版时滞 |
---|---|---|---|---|---|
云南社会科学 | 3.583 | 1.777 | 23862 | 1704051 | N/A |
伦理学研究 | 1.235 | 0.521 | 14090 | 1079297 | N/A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441 | 0.731 | 15472 | 1115479 | 247.3805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4.423 | 2.082 | 27464 | 1611473 | 7.55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 | 1.173 | 25781 | 1524390 | 238.0069 |
科学社会主义 | 2.247 | 1.127 | 21671 | 1952344 | N/A |
中州学刊 | 2.625 | 1.429 | 58500 | 3297724 | 113.6727 |
哲学动态 | 1.082 | 0.612 | 15599 | 1483938 | N/A |
求实 | 7.281 | 3.781 | 31186 | 1632732 | 85.3125 |
领导科学 | 0.856 | 0.315 | 40408 | 3922480 | 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