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地球学报

地球学报

CSCD北大核心
英文名称: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主管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内刊号:11-3474/P
国际刊号:1006-3021
出版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3.426
综合影响因子:2.609
期刊主编:严光生
发行地:北京市
地球学报杂志介绍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

  栏目设置包括综述与进展、争鸣与探讨、研究与调查、技术与方法、快报与短文、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信息与动态等。力求及时快捷地反映地球科学领域内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发现、新方法、新进展。刊登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和重要意义的学术论文。

  1979年前, 中国地质科学院没有自己的正规学术刊物, 科研成果发表和科技信息交流不便, 大块文章束之高阁。广大科研工作者期盼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期刊。在这种形势下, 一个新的学术刊物应运而生: 她诞生在1979年瑞冬, 发祥于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 她是改革春潮涌动下, 催生在科学春天里的一支奇葩; 她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系统主办的第一个学术刊物, 名“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从初创时的不定期多卷连续出版物, 到1994年的定期季刊(刊名也同时更改为《地球学报》), 再到2001年的双月刊, 《地球学报》走出了一条发展进步的道路。截至2009年12月, 累计出版期刊30卷, 计116期。

  《地球学报》恪守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之理念, 宽容不同学术观点, 提倡争鸣讨论。《地球学报》张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优势, 辟众多栏目, 推特色专辑。涉及地学各领域的优秀论文如百花争艳, 绚丽多姿。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院刊, 本院许多院士和学术精英惠赐华彩, 为《地球学报》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奠基夯石。《地球学报》还得到了国内地质科研、教学和勘查机构同行的支持和关心, 使之成为立足于中国地质科学院、面向全国的有影响力的地学刊物。

  进入20世纪90年代,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机制建立并趋完善, 《地球学报》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地球学报》是全国100种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作为核心期刊首批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是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它也被众多的国际期刊检索系统收录, 如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网站(CS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ST)、英国动物学记录(ZR)等。《地球学报》通过全国地质图书馆与国外近200个科研教学单位及图书馆建立永久交换关系, 成为馆藏重要期刊之一, 受到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以来, 《地球学报》被评选为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

  进一步提高《地球学报》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 依托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的整体科研实力和科技水平, 依仗于拓展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从2008年开始, 《地球学报》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本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成果论文, 并配发当期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 对展示中国地质科学院的最新重大科研成就, 做出了积极响应和尝试。作为我国地球科学界规模最大的科研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全国科研机构的科研竞争力、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均名列前茅。据《科学时报》报道: 2007年中国大陆科研竞争力名列全球第20位, 进入世界科研机构科研竞争力排行1000强的中国科研机构只有5家, 中国地质科学院综合排名第3位。有中国地质科学院做坚实后盾, 有全国地学机构的支持, 《地球学报》有望越办越好。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交流科学技术成果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崇高公益事业。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产品, 积极拓展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是时代之必然。《地球学报》与时俱进, 树立起公共意识和服务意识, 于2008年12月开通自主网站, 涵盖两大功能模块: 其一, 免费提供本刊创刊以来所有正刊论文(1730余篇)及部分增刊论文(7期359篇)的全文浏览及下载, 兼备中、英文检索功能; 其二, 运行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实现网络投稿、审稿、编辑于弹指之间。

  至此, 我们十分感谢30年来为《地球学报》创办和成长而注入心血的领导、前辈和同事。感谢厚爱本刊的老一辈科学家和所有作者、读者、审者。感谢历届编委会学者的关怀。感谢编辑部新老同仁的默默耕耘和敬业奉献。深切缅怀首任程裕淇主编、第二任郭文魁主编, 特别感激第三任沈其韩主编和现任董树文主编倾注予《地球学报》的舔犊之情。

  未来的竞争是科技实力的竞争, 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是人才的竞争。愿《地球学报》为提升我国的地学研究水平、荐举科技新人做出更大贡献, 为把中国地质科学院建成世界一流的地学研究机构而不懈奋进。

第四编 自然科学期刊推荐
R&J
第四编 自然科学优质期刊推荐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总被引次数 总下载次数 平均出版时滞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479 1.389 39128 1519305 173.5269
植物学报 2.019 1.494 14555 739679 147.914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34 0.695 9843 400148 372.9797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454 1.720 27120 1085871 210.7961
现代地质 1.853 1.432 19568 673165 246.6714
地球科学进展 2.742 1.981 30056 1176301 121.980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3.254 2.496 23938 714057 255.8102
测绘通报 2.266 1.675 63784 2338773 286.0957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5 1.343 13150 419502 346.5742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4.766 2.852 97699 3553126 261.8260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近期更新
Q&A
也是不少作者想要了解SCI一区的TOP期刊,毕竟其有着高发表价值,无论是对于评职晋升还是相关考核,又或者是提升自身
多肽作为一种化合物,其在不少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医学等方面。所以对其研究所发表论文的作者也是不在少数,
JACC-Heart FailureSCI期刊分区分为中科院分区和JCR分区,以下是JACC-Heart Failure期刊涉及到的学科分区详情。 中科院分区最新升
收录水处理方向的期刊也是有不少,其中sci期刊就备受瞩目,不少作者更倾向于影响力大且发表价值高的,但也想要好发
所谓sci论文的勘误声明即是对已刊登文章而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更正后的说明。该声明可以说是较为常见的,但具体勘误
低分药学类sci期刊有哪些? 一般来说sci期刊在5分以上的就算是高分优秀刊物了,医学方向的也不例外,所以对于这里问的
地球学报杂志相关文章部分汇总
S&E
能源论文石油天然气管道焊接方向论文范文
  【摘要】辽河油田主要生产区位于辽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均远远低于煤、原油等燃料的排放水平。项目实施后,与烧原油相比,辽河油田平均每年减排SO2、烟粉尘和CO2分别为2425t、3525t和1
地质论文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投资效率分析
  地质论文期刊推荐《安徽地质》1991年创刊,已有12年历史, 原为安徽省地矿局主管和主办,自2003年始改版,现由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主管,安徽省地质学会主办。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地质行业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是 全面展示安徽省
矿业论文石油管道施工方向论文范文
  石油是一个国家的最重要的资源。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石油的消耗量和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石油的开采数量不能满足国家的使用,并且,我国的东部与
地质工程测量中如何有效应用测绘新技术
  【摘要】传统地质工程测量采用点对点方式部署测绘工作,由于城市化建设速度较快,地质工程越来越复杂,传统测量技术无论在精度层面还是效率层面均满足不了需求。新测绘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测量技术的不足。论文以某道路
赫章县菜园子热液菱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浅析
摘要: 赫章县菜园子菱铁矿床,为贵州省境内第一个热液型大型菱铁矿矿床。位于垭都-蟒洞断裂带中段南西侧。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中,呈脉状及似层状,其产出严格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本文对地层岩性、构造
关于工程地质勘察的探讨
梁秘蕾     摘要: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