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地球学报
英文名称: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主管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内刊号:11-3474/P
国际刊号:1006-3021
出版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3.426
综合影响因子:2.609
期刊主编:严光生
发行地:北京市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中国地质科学院东楼317室
地球学报杂志介绍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

  栏目设置包括综述与进展、争鸣与探讨、研究与调查、技术与方法、快报与短文、地质遗迹与地质公园、信息与动态等。力求及时快捷地反映地球科学领域内的新理论、新成果、新发现、新方法、新进展。刊登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和重要意义的学术论文。

  1979年前, 中国地质科学院没有自己的正规学术刊物, 科研成果发表和科技信息交流不便, 大块文章束之高阁。广大科研工作者期盼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期刊。在这种形势下, 一个新的学术刊物应运而生: 她诞生在1979年瑞冬, 发祥于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 她是改革春潮涌动下, 催生在科学春天里的一支奇葩; 她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系统主办的第一个学术刊物, 名“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从初创时的不定期多卷连续出版物, 到1994年的定期季刊(刊名也同时更改为《地球学报》), 再到2001年的双月刊, 《地球学报》走出了一条发展进步的道路。截至2009年12月, 累计出版期刊30卷, 计116期。

  《地球学报》恪守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之理念, 宽容不同学术观点, 提倡争鸣讨论。《地球学报》张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优势, 辟众多栏目, 推特色专辑。涉及地学各领域的优秀论文如百花争艳, 绚丽多姿。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院刊, 本院许多院士和学术精英惠赐华彩, 为《地球学报》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奠基夯石。《地球学报》还得到了国内地质科研、教学和勘查机构同行的支持和关心, 使之成为立足于中国地质科学院、面向全国的有影响力的地学刊物。

  进入20世纪90年代,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机制建立并趋完善, 《地球学报》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地球学报》是全国100种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作为核心期刊首批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是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它也被众多的国际期刊检索系统收录, 如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网站(CS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ST)、英国动物学记录(ZR)等。《地球学报》通过全国地质图书馆与国外近200个科研教学单位及图书馆建立永久交换关系, 成为馆藏重要期刊之一, 受到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以来, 《地球学报》被评选为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

  进一步提高《地球学报》的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 依托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的整体科研实力和科技水平, 依仗于拓展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从2008年开始, 《地球学报》刊载中国地质科学院本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成果论文, 并配发当期封面照片和封面故事, 对展示中国地质科学院的最新重大科研成就, 做出了积极响应和尝试。作为我国地球科学界规模最大的科研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在全国科研机构的科研竞争力、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均名列前茅。据《科学时报》报道: 2007年中国大陆科研竞争力名列全球第20位, 进入世界科研机构科研竞争力排行1000强的中国科研机构只有5家, 中国地质科学院综合排名第3位。有中国地质科学院做坚实后盾, 有全国地学机构的支持, 《地球学报》有望越办越好。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交流科学技术成果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崇高公益事业。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产品, 积极拓展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是时代之必然。《地球学报》与时俱进, 树立起公共意识和服务意识, 于2008年12月开通自主网站, 涵盖两大功能模块: 其一, 免费提供本刊创刊以来所有正刊论文(1730余篇)及部分增刊论文(7期359篇)的全文浏览及下载, 兼备中、英文检索功能; 其二, 运行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实现网络投稿、审稿、编辑于弹指之间。

  至此, 我们十分感谢30年来为《地球学报》创办和成长而注入心血的领导、前辈和同事。感谢厚爱本刊的老一辈科学家和所有作者、读者、审者。感谢历届编委会学者的关怀。感谢编辑部新老同仁的默默耕耘和敬业奉献。深切缅怀首任程裕淇主编、第二任郭文魁主编, 特别感激第三任沈其韩主编和现任董树文主编倾注予《地球学报》的舔犊之情。

  未来的竞争是科技实力的竞争, 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是人才的竞争。愿《地球学报》为提升我国的地学研究水平、荐举科技新人做出更大贡献, 为把中国地质科学院建成世界一流的地学研究机构而不懈奋进。

学术服务
天文学、地球科学期刊推荐
R&J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近期更新
Q&A
sci收录药学方向期刊对论文要求较为严格,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一定要确保论文质量、研究方向和创新性符合目标sci期刊
sci增刊评职称有用吗? 具体要看所在评职单位是否认可sci增刊了,如果认可的话那么就是评职称有用的,如果不认可的话
发表sci一区论文难度大吗? 难度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但也根据作者自身实际情况来看。说sci一区论文的发表难度大,这是
金融材料从业人员在晋升职称时要发表sci论文,而英语并不是我们的母语,投稿到sci这样的英文期刊上,是需要润色论文
发表一篇SCI论文,是肯定会有第一作者的,而且大多数论文中也会包含有通讯作者,但对于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少科
青年基金需要几篇SCI? 目前来看,通常是需要在2到5篇SCI文章。但具体也需要根据所在单位要求来看,毕竟不同的单位要求
地球学报杂志相关文章部分汇总
S&E
中国矿山工程矿业论文发表
  《中国矿山工程》(原《有色矿山》)系国家科委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是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北京有色设计研究总院)主办的国家级科技期刊,1992年、1996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原来主要报道有色矿山的生产建
矿业论文发表之露天矿用设备的润滑管理分析
  矿业论文发表期刊推荐《煤矿开采》期刊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 号:CN11-3677/T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6225。是煤炭行业矿井开采新技术、新产品及
我国矿业融资模式如何比较
  矿产资源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   【摘 要】矿业企业在矿产勘查和开采生产过程中都
关于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作用研究
  【摘要】21世纪初以来能源需求激增,目前世界各国面临能源短缺问题,其中石油广泛使用。石油不仅是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开采的程度日益加大,勘探难度逐渐加大,
关于水文地质勘测的探讨
罗志强     摘要: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水文地质学又分为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近年来,水文地质学与地热、地震、
矿业工程论文提高粗苯产率,降低洗油消耗的分析
  随着煤炭储量逐年下降,焦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焦化行业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如何让企业在强有力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最大限度的提高化产品产率,同时降低各项消耗,是焦化厂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手段。矿业工程论文投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