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钒钛杂志投稿须知
1. 征稿范围
本刊主要报道钒钛磁铁矿冶炼、金属材料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科研成果和先进工艺技术,并重点报道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钒钛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和研究的内容。来稿力求主题鲜明、观点明确、数据可靠、内容充实、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重大成果或有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将优先刊发。
2. 投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提倡写短文,试验研究文章以每篇字数不超过8000字为宜(包括图、表),综述性文章一般不超过10000字。基金论文请注明基金号。
2)来稿必须有200~300字的摘要和3~8个关键词,作者还应将文稿题目、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关键词译成英文。
3)论文稿建议采用Word进行编辑。论文中的外文字母、符号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标识应区别明显。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切忌使用淘汰和废弃的单位。
4)论文中图表须有中英文图题和表题。插图请注明作图软件名称,并提供原始格式。表格推荐采用三线表。
5)参考文献以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编排,非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用。著录规则按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执行。非英文的文献应提供英文对照,并按英文前中文后的顺序排列,中文部分加括号。
6)来稿请注明全部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E-mail,以便联系。需要刊登作者简介的,请提供有关资料,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民族、职务、职称、长期从事的工作及主要研究方向、E-mail等。
3. 投稿约定
1)来搞必须是国内外正式期刊未曾刊用的文章,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
2)来稿将在1个月内通知作者是否录用,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超过此期限未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一律不退稿。
3)稿件刊发后,版权即属于《钢铁钒钛》编辑部(包括上网版权)。
4)稿件刊发后,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期刊1册。稿酬、期刊均寄第一作者,其他作者由第一作者分送。由于联系方式或地址不详等原因造成改寄的,产生费用由作者承担。
4. 稿件审理流程
作者投稿→编辑部收稿,分配稿号→学术不端检测→初审→同行评议(双盲评审)→主编终审→配稿→编辑加工→排版→印刷→发行
5. 学术不端检测
本刊使用由中国知网(CNKI)提供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在审稿(同行评议)前及发表前对投稿论文进行重复率查重。对于发现重复率>15%、抄袭或重复发表的文章,《钢铁钒钛》编辑部将进行退稿处理。
6.费用
稿件确认录用后须按通知数额支付版面费(article publishing charge, APC),收费标准为2000元/篇。稿件录用后如因作者重复发表、剽窃、著作权纠纷而导致论文不能正常发表的,或已发表的论文但因剽窃、造假或其他原因撤稿的,已交的版面费不予退还。
7.数字化存档
自创刊以来发表的文章,均进行了数字化存档,读者均可在本刊网站“期刊在线-过刊浏览”在线获取。为了保证数据安全,期刊所有信息也在编辑部进行了备份,包括每期刊物的纸质版及电子版均在编辑部留有存档。
进入期刊首页作者:万洪强;李静;田洪庆;罗豪;张丽芬;田子瑜
作者单位: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五氧化二钒;石煤钒矿;清洁提取;湿法;常压;浸出率
摘 要:针对目前石煤提钒环保和节能要求逐年提高的情况,开发了一种熟化水浸-萃取分离-沉钒煅烧的常压湿法 清洁提取五氧化二钒工艺路线,以湖南岳阳某地石煤矿为原料,采用保温保湿浓 H2SO4 熟化浸出处理,同时对萃取、 反萃和产品制备全过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物粒度 100μm 占 98.3%,拌水量 10%,酸用量 18%,熟化 温度 120℃,熟化时间 8h,水浸液固比 2:1,室温下搅拌浸出 2h 条件下,钒浸出率达到 87.8%。采用 P204 进行萃 取,在 pH=2.2 时,经过 5 级单级萃取,钒萃取率已达 98%,反萃 4 级可达 99% 以上的反萃率,在 pH=1.0 进行沉钒, 多钒酸盐在 600℃ 下煅烧 2h,V2O5 产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0 引言
稀有金属钒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是发展新 兴产业、国防和传统产业升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 料 [1]。钒主要应用于生产合金钢和化工催化剂等领 域,在其它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全钒液流电池等储能 领域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自然界的钒多呈分 散状态,单独的矿床很少,常与其它元素伴生。已查 明含钒矿物有 65 种之多,较为主要的含钒矿物有绿 硫钒矿、钒云母、硫钒铜矿、钒铅锌矿等,其 V2O5 含量最高可达 15%~30%,但它们很少单独形成矿 床,多伴生在磁铁矿、煤矿、磷矿、铝土矿等矿床中, 这些伴生矿床 V2O5 的含量大都在 0.1%~2% [3]。 目前钒钛磁铁矿是提钒的主要原料,除此之外,石煤 钒矿也是提钒原料之一,石煤矿主要产于我国,为我 国 的 特 有 矿 种 , 我 国 石 煤 中 V2O5 的 储 量 达 到 117970kt,其中含 V2O5≥0.5% 的石煤矿中钒的储 量为 77070kt,相当于其余各国 V2O5 储量的总和 [4]。
自从 1912 年 Bleeker 发明用钠盐焙烧-水浸 工艺提取钒矿石中的钒开始,近百年来提钒的基本 方法没有改变,仅在部分工艺上进行改动。近年来 开展了许多提钒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集中在 解决钠化焙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转浸率不高等问 题上。先后推出改钠盐焙烧为钙盐或石灰焙烧等方 法 [5] ,以解决食盐焙烧时产生的 Cl2 和 HCl 污染环 境的问题 [6−7]。采用沸腾炉焙烧技术或改炉为窑,即 采用回转窑焙烧技术 [8] ,通过添加辅助试剂来促进 钒转化溶出 [9−11]。
但随着环保和节能要求逐步提高,焙烧工艺难 以完全达到相关规范要求 [12−13] ,因此在浸出体系的 选择和浸出方法上进行了搅拌浸出、制粒堆浸、加 温加压浸出等不同浸出技术的比较和浸出动力学的 研究 [14−16] ,以提高钒浸出转化率 [16]。针对石煤钒矿 清洁高效提取的技术需求,笔者团队开发了一种熟 化水浸-萃取分离-沉钒煅烧的常压湿法清洁提取五 氧化二钒工艺,并进行了全流程工艺研究,该工艺路 线酸耗低,流程简单,方法切实可行,并且无污染,能 耗低,在满足钒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避免了高温焙烧、 氧压酸浸等设备的严格要求,具备很好的生产应用 前景,为我国提钒的发展和低品位复杂矿物的资源 利 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1 试验
1.1试验原料化学分析
对所选取的原矿进行化学成分半定量和定量分 析,结果见表 1 和表 2。
由表 1、2 可知,原矿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SiO2、 Al2O3 以及 Fe2O3,而 V2O5 只占矿物的 0.92%。对原 生矿分别进行了钒物相分析,结果见表 3,对原生矿 钒价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 4。
由表 3 可知,钒主要赋存在云母中,约占总钒 的 90.76%,一小部分存在铁铝相矿石中,约 7.83%, 其余的则存在于石榴石中。
由表 4 可知,钒在矿石中主要以五价和四价的 形 式存在,少量钒是三价钒的形式。
1.2试验原料工艺矿物学
1)矿物组成及含量 样品为呈灰白色的破碎颗粒样,颗粒结构较松 散,多含泥质物,捻之易碎。经镜下鉴定和扫描电镜 分析,其矿物组成列于表 5,矿石的 X 射线衍射 矿物相分析见图 1。矿石中主要矿物为石英、云母, 其次是蒙脱石、重晶石、高岭石、锐钛矿、角闪石。 金属矿物主要为褐铁矿,其次为锐钛矿,偶见有黄 铁矿。
2)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与产出形式 综合矿物鉴定和化学物相分析,矿石中钒主要 分布在伊利云母和褐铁矿(包括含铁泥质物)中,其 扫描电镜如图 2 所示。与国内其它同类型矿床一样, 亦未发现独立钒矿物。样品中的钒是以类质同象混 入物或离子吸附形式存在于载体矿物中。伊利云母 中的钒含量高于其他矿物,并且云母中 V2O5 平均含 量在 7.5% 左右。能谱微区成分测定发现云母中 V2O5 含量变化较大,多在 1.5%~9.8%。此外,褐铁 矿和含铁泥质物中亦常发现含有较高的钒,化学物 相 分析结果表明这部分钒分布在铁铝氧化物中。
1.3试验主要试剂、设备
试 验 主 要 试 剂 : 硫 酸 ( H2SO4 含 量 95.0%~ 98.0%);试验用水为自来水;纯水(电导率 10~ 20μS/cm);碳酸钙(CaCO3 含量≥98.0%);铁粉(Fe 含量 98.35%,松装密度 2.6g/cm 3 ,粒度−150μm); 萃取剂 204(磷酸二 (2-乙基己基) 酯,C16H35O4P,工 业级,纯度>93%,体积 500mL,密度 0.97g/mL,闪 点≥150℃);TBP(磷酸三丁酯 C12H27PO4),工业级, 纯度>98%,体积 500 mL,密度 0.97~0.98 g/mL; 260 #溶剂油,工业级,纯度>99%,体积密度0.81 g/mL;氯酸钠(NaClO3 含量≥99.0%);氨水(NH3 含 量 25%~28%);絮凝剂 (C3H5NO)n,阴离子聚丙烯 酰胺,M=1200 万;pH 试纸(精密 pH0.5~5.0,广泛 pH1~12,上海三爱思试剂有限公司)。
主要试验设备:鄂破机(QHPE-50-100 型,长沙 清河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磨机(XMZL-63 型, 湖北省地质局探矿机械修配厂);分级筛(各种孔径: 74~300μm);小型混料器(250mL 磨砂广口瓶,装 料 100g, 自 制 ) ; 试 验 电 子 秤 ( 精 度 0.01g, ES300A 型,长沙湘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箱形电阻炉 (型号 SX2 -5-12,自动程序控温,额定功率 5kW,额 定温度 1100℃,炉膛容积 7.2L,长沙试验电炉厂); 恒温鼓风干燥箱(型号 DHG-9140A,功率 1.6kW, 炉膛容积 140L,温度范围:RT+10~300℃,上海精 宏试验设备有限公司);电热干燥箱(型号 FN202- 2A,加热功率 3.2kW,最高温度 300℃,炉膛体积 160L,长沙仪器仪表厂);电热烘箱(型号 FN202-1, 加热功率 2.8kW,最高温度 300℃,炉膛体积 70L, 长沙仪器仪表厂);浸出设备(功率 200W,自动控温, 容积500~5000mL,可搅拌,自制);分液漏斗(各 种型号);pH 计(酸度计);分析天平(TS14-2 型,湘 仪天平仪器厂);真空过滤系统(抽滤瓶、布氏漏斗、 旋 片式真空泵、压力计,自配)。
1.4试验方法流程
石煤提钒的工艺流程如图 3 所示,首先对原矿 进行破碎、烘干、球磨、混匀,经配酸预处理活化, 再在常温下搅拌浸出,浸出终点液固分离,渣淋洗, 合并滤液,以浸出液为研究对象,采用 P204-TBP-溶 剂油体系萃取分离钒,反萃后,采用酸性沉钒工艺沉 淀出多聚钒酸铵,经洗净、烘干、煅烧,获得粉末 V2O5 产品。
2 结果与讨论
2 .1常压湿法清洁浸出
2.1.1原料粒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每次用不同粒度组成的原矿 50g,先加入 10% 的水拌匀,再保温保湿熟化,控制酸用量 18%,熟化温度 120℃,熟化时间 8h,熟料用液固比 2:1 的水 室温下搅拌浸出 2h,抽滤分离后分析溶液钒浓度并 计算浸出率,钒浸出率通过(浸出液中的钒含量)/ (浸出矿物中的总钒含量)计算得出。通过在球磨机 中球磨不同时间得到不同粒度的试样①~⑤,其粒 度组成及试验结果分别如表 6、图 4 所示。
从表 8 数据可知,对于风化石煤矿,适宜熟化粒 度范围较大。由图 4 可知,随着矿样的细度增加,浸 出效果逐步提升,在样④粒度下浸出效果最好,达 到 87.8%,继续增加矿物细度,浸出效果变化不大, 甚至有所降低,因此后续其它试验均采用 100μm 占 98.3% 的粒度组成进行试验。
2.1.2酸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每次用样④原矿 50g,先加入 10% 水拌匀,再 拌入不同酸量后保温控湿熟化,熟化温度 120℃,熟 化时间 8h,熟料用液固比 2:1 的水室温下搅拌浸 出 2h,抽滤分离后分析溶液钒浓度并计算浸出率, 试验结果如图 5 所示。
从图 5 结果可以看出,随着酸用量的增加,钒浸 出率不断增大,在酸用量为 18% 时,钒浸出率达到 87.8%,继续加大酸用量,浸出率变化不大,但增加 了成本消耗,所以保温保湿熟化浸出的最佳酸用量 为 18%。
2.1.3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由于不同酸用量下的最佳熟化时间不一致,所 以分别考察了在最佳酸量条件下熟化时间对钒浸出 的影响。每次用样④的原矿 50g,先加入 10% 水拌 匀,再拌入 18% 酸量后保温保湿熟化,熟化温度控 制在 120℃,熟料用液固比 2:1 的水室温下搅拌浸 出 2h,抽滤分离后分析溶液钒浓度并计算浸出率, 结果如图 6 所示。
由图 6 可以看出,随着熟化时间的增加,钒浸出 率先上升后下降,在熟化时间为 8h 时达到最高 87.8%,继续延长熟化时间,钒浸出率降低到 85.4%, 说明熟化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矿物发生烧结,浸出效率下降,所以保温保湿熟化浸出的最佳熟化时间 为 8h。
2.1.4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每次用样④原矿 50g,先加入 10% 水拌匀,再 在不同温度下保温控湿熟化,控制酸用量为 18%, 熟化时间 8h,熟料用水按液固比 2:1 在室温下搅拌 浸出 2h,抽滤分离后分析溶液钒浓度并计算浸出率, 试验结果如图 7 所示。
由图 7 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钒浸出率先上 升后下降,在温度为 120℃ 时达到最高 87.8%,继 续升温,钒浸出率降低,说明熟化温度过高不利于矿 物后续浸出,浸出率降低,所以保温保湿熟化浸出的 最 佳熟化温度为 120℃。
2 .2萃取
2.2.1浸出液预处理
原生矿熟化浸出后的溶液中钒主要为 V 4+ ,用 P204 溶剂萃取时,影响溶液萃取效果的因素有三个: ①硅磷的存在造成乳化,易产生第三相;②浸出液 中 Fe 3+的存在会与钒共同萃取进入有机相;③萃取 时的溶液酸度对有机相萃钒的负载容量有影响。从 表 7 浸出液大样的分析数据可以知道,采用浓酸熟 化技术处理石煤钒矿,浸出液中的铁基本以亚铁形 式存在,萃取时无需用还原剂还原,杂质浓度低,因 此溶液只需以纯碱调节溶液 pH 值至 2.5 左右就能 有较好的萃取效果,突出显示了该类型矿石采用浓 酸熟化技术处理的优势。浸出原液主要成分见表 7。 浸出液中钒主要以 V 5+的形式存在,有利于后续萃 取工艺进行。
2.2.2料液 pH 值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试验条件为相比 1:1,萃取时间 10min,分相时 间 5min。有机相(体积分数,%)组成 P204:TBP: 260 #为 10:5:85。试验研究了在料液可调 pH 值范围 内,钒萃取率随料液 pH 变化的影响。取萃原液 50mL,利用固体 Na2CO3 调节原液为不同 pH 值。
试验结果由图 8 可知,在选定的萃取试验条件 下,钒的萃取率随水相 pH 值的升高而升高,当 pH 上升到 2.86 时,钒萃取率接近 76.49%。但 pH 过高, 碱消耗量过大,增加了试剂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废水 中的钠盐量;当 pH 值高于 2.5 时,料液中的杂质如 铁、铝会发生沉淀,影响萃取操作;P204 对钒的萃取 受 pH 值影响非常大,在适合的 pH 值条件下,萃取 率很高,因其是一种有机磷酸,通过羟基氢的取代, 可以有不同的萃取容量 [17] ,因此溶液中 [H + ] 浓度越 小(即 pH 越大),P204 的萃取速率越高。试验中还发现 pH 值高于 2.5 以后,分相时间开始变长,故料 液 pH 值以控制在 2.2~2.5 为宜。
2.2.3萃取级数考察
单级萃取一般难以实现完全萃取金属离子的要求,工业上溶剂萃取大多需要采用多级连续萃取,在 以上单级萃取条件试验为萃原液 100mL,Na2CO3 调 pH 值 2.36,萃取时间 5min,相比 1:1,分相时间 5min, 有 机 相 组 成 ( 体 积 分 数 , %) P204:TBP: 260 #为 10:5:85 的基础上,进行了最优条件单级萃取 级数试验及多级逆流萃取模拟试验,试验结果如图 9 所示。
由图 9 可知,在最佳萃取条件下,经过 5 级单级 萃取,钒萃取率已达 98%,继续增加萃取级数会使 工艺流程增长,成本提高,且萃取率增长不明显,故 选 择采用 5 级萃取可以取得较好的萃取结果。
2.2.4反萃级数考察
在以上单级反萃试验基础上,在有机相 100mL, 反萃时间 5min,分相时间 5min,相比(O/A)10:1, 硫酸浓度 1.5mol/L 的操作条件下进行多级反萃试 验,以测定反萃级数,试验结果如图 10 所示。由图 10 结果来看,在最佳单级反萃条件下,钒的反萃级数 只需 4 级就可达到 99% 以上的反萃率,而继续增加 反萃级数会提高成本,因此将反萃级数控制在 4 级。
2 .3沉钒与产品制备
2.3.1沉钒 pH 值的影响
在酸性铵盐沉钒工艺中,pH 值是影响沉钒反应 的重要因素 [18]。根据本体系的料液(硫酸反萃液)特 点,在反萃液 100mL,常温加氨水调 pH 值,沉钒温 度 95℃,时间 2h 的试验条件下,考察了沉钒液 pH 值对沉钒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 11。
由图 11 可知,pH 值的高低对沉钒率有明显的 影响,pH 在 0.5 以上,沉钒率较高,pH 低于 0.5 时, 沉钒率偏低;沉钒 pH 值较高时,由于在形成结晶时, Fe、Si、Na 进入有机相,难以通过洗涤方式获得纯 度达到 98% 以上的产品,因此,若沉钒液杂质含量 低,则可以在较高的 pH 值条件下沉钒,否则需在偏 低的 pH 值下沉淀出多聚钒酸铵,本研究所适用的 沉 钒 pH 值条件为 1.0 左右。
2.3.2多聚钒酸铵煅烧
酸性铵盐沉钒得到的多钒酸盐 (NH4 )2V12O31 nH2O 经充分洗涤后,需经烘干、破碎、煅烧分解等 步骤得到最后的五氧化二钒产品。
破碎后的钒沉淀粉料进入炉内煅烧分解,分解 温度采用 450~600℃,时间 2h 左右。分解过程需 在流动空气中进行,以便氧化完全。煅烧分解得到 最终产品为粉状 V2O5。其分解的原理见式(1)。
(NH4)2V12O31nH2O → 2NH3 ↑ +6V2O5+ (n+1)H2O ↑ (1)
由式(1)可见,煅烧时有氨气、水蒸汽放出,煅 烧烟气可以采用稀氨水高效吸收的方式回收,因此 将烟气回收至浓度达 15%~18% 的氨水,用于反萃 液的调酸中和。
每次用样 5g,温度 600℃,时间 2h,烧好后随炉冷却至 200℃ 左右出炉转至干燥器中完全冷却, 防止吸潮,取样进行质量检测,试验分析结果如 表 8 所示。由表 8 可知,煅烧后产品平均含 V2O598.87%,主要杂质中除铁量稍高外,其余单项杂质 指标均远低于产品质量要求,但所有杂质均符合产 品质量标准,产品品质达到冶金 V2O598 级标准。
3 结论
1)以湖南岳阳某地石煤矿为原料,对保温保湿 浓 H2SO4 熟化浸出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 最佳的工艺条件:矿物粒度 100μm 占 98.3%,拌水 量 10%,酸用量 18%,熟化温度 120℃,熟化时间 8h,水浸液固比 2∶1,室温下搅拌浸出 2h,此条件 下钒浸出率达到 87.8%。
2)浸出溶液采用 P204 进行萃取,在 pH=2.2 时, 经过 5 级单级萃取,钒萃取率已达 98%,反萃 4 级 可达 99% 以上的反萃率,本研究在 pH=1.0 左右进 行沉钒,得到的多钒酸盐在 600℃ 下煅烧 2h, V2O5 产品达到国家标准 (GB3283-87 冶金 98) 要求。
3)试验研究开发出的常压湿法清洁提取五氧化 二钒工艺没有污染风险高、能源消耗大的焙烧过程, 同时也避免了氧压酸浸的设备严格要求,该工艺路 线酸耗低、钒浸出率高,产品达到标准要求,具备很 好的生产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