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民族大学主办,湖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其前身是1982年创刊的《恩施师专学报》,1986年更名为《鄂西大学学报》,1989年更名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从1993年起《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914X,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2—1328/C ),为季刊,从2002起改为双月刊。2019年6月25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新出审[2019]1825号)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2-1907/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2096-7586,从2020年第1期起正式启用新刊名和新刊号,仍为双月刊。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本着“立足于土,涵泳自然,走向世界”的办刊理念,经过几代编辑和学人的努力,已成长为全国比较知名的优秀学术期刊,获得过多项荣誉。2014年版、2020年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为核心期刊,2012年至今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2014年、2018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收录为扩展期刊,202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收录为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本刊为知网、万方、超星、维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全文数据(NSSD)全文收录期刊;曾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优秀学报、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2019年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高校社科精品期刊。本刊已经成为专家学者广泛关注、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比较鲜明的民族学与文化学类社会科学理论期刊。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有成熟的编辑队伍,现有编辑团队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副编审)2人,讲师1人,均具有博士学位。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倡导立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证研究,重视基于田野调查事实和数据的理论成果,回应国家战略需求,重点关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突出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特色,培育交叉学科,追踪学术前沿,推动理论创新,致力于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发挥学报决策咨询功能,努力打造传播民族学与文化学及跨学科研究成果的优秀学术期刊。常设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民族地区治理、民族区域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等重点特色栏目,提倡相关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优质期刊推荐 | 复合影响因子 | 综合影响因子 | 总被引次数 | 总下载次数 | 平均出版时滞 |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874 | 1.929 | 20404 | 1543554 | 181.5764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 | 1.832 | 0.975 | 13484 | 925187 | N/A |
社会学研究 | 11.545 | 8.694 | 50312 | 3537324 | N/A |
江苏社会科学 | 3.680 | 2.003 | 35332 | 2328535 | 4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2.930 | 1.517 | 28511 | 2353351 | N/A |
法学研究 | 16.263 | 9.350 | 84367 | 3466852 | N/A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14 | 1.139 | 13804 | 1031565 | 235.3469 |
中共党史研究 | 1.887 | 1.077 | 14316 | 1647337 | N/A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3.300 | 1.505 | 22108 | 1283798 | 192.2272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3.382 | 1.316 | 15956 | 943243 | 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