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混凝土
英文名称:Concrete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内刊号:21-1259/TU
国际刊号:1002-3550
出版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1.567
综合影响因子:0.970
期刊主编:张彤
发行地:辽宁省沈阳市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混凝土杂志介绍

  《混凝土》创刊于1979年9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联合主办的专业期刊。主要报道与混凝土专业有关的科研、设计、生产、施工等内容,以加强科技指导,交流行业信息,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为宗旨。

  《混凝土》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混凝土行业内生产、施工、科研和设计单位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混凝土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人员、营销人员,建设单位和基建部门的有关人员。

  《混凝土》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版、1996年版、2004年版、2008版、2011版、2014版、2017版、2020版)、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建筑科学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1-2012、2013-2014)、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化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等收录。

混凝土杂志审稿难度及时间

审稿难度:困难 审稿周期:90~120个工作日 知网检测10%以内 拒收要求:不收独著。 资历要求:本科单位起公司也可;学院以上单位/公司对口单位,带基金。 其他要求:至少2个作者发,付尾款给账号密码可查稿;文章题目要混凝土字样。

混凝土杂志编委会

  丁庆军、马保国、巴恒静、王立久、王宝民、王铁梦、王培铭、王晴、冯庆革、刘加平、孙振平、朱卫中、何希铨、冷发光、张仁瑜、金贤玉、郝挺宇、钱觉时、阎培渝、黄然、蒋林华、谢友均、谢永江、韩素芳

建筑科学期刊推荐
R&J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近期更新
Q&A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SCI期刊分区分为中科院分区和JCR分区,以下是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期刊涉及到的学科分区详情。
说起sci我们都不陌生了,作为世界知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其收录范围遍布全世界。所以也是有人问,那么 sci期刊有多
关于SCI论文的发表大都是需要引用相关文献的,并且所引用文献权威性越高,其使得文章的可信度越高。那么有人问了,
一般来说分值在5分的sci期刊就是相对优秀的刊物了,当然该分值的刊物也是备受国内人员的喜爱,而在选择期刊时大都也
在学术圈中,一篇高质量的sci论文,对科研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展现出自身的专业能力,还能体现出自身的科研
Journal of Biophotonics是SCI几区的? 通过查看可知, Journal of Biophotonics是SCI收录的,位于中科院二区的 一本致力于发表生物光
混凝土杂志相关文章部分汇总
S&E
建筑机械.下半月论文
  建筑机械.下半月.杂志简介   《建筑机械》杂志是建设部主管、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建设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性科技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建设部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国
关于现代住宅建筑空间设计的几点探讨
关于现代住宅建筑空间设计的几点探讨 陈琼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住宅设计中如何才能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要求是关键。本文作者通过对住宅的功能空间设计进行了分析, 并且分享了作者所做的
建筑物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由于自然灾害的增多,现代建筑物必须要进行防雷接地工程。安装防雷装置,不仅要严格控制接地装备的质量,而且对于姐弟工程的施工也具有严格的限制。本文从防雷接地装置的重要性、常见问题和质量控制措施入手,就防雷工程
浅析现代钢结构建筑特点及问题-建筑设计论文发表
浅析现代钢结构建筑特点及问题 周荣丰 摘要:钢材的优良性能,充分体现钢结构建筑环保,节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现代钢结构 钢结构建筑的特点 钢结构建筑的问题 一、 前言 早在十八世纪末,英国建造了著名钢结构建
水利水电高级工程职称论文水利自动化工程管理探讨
  摘要:水利自动化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应用技术,它集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测控技术为一体,直接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服务。水利自动化工程管理是一项事关水利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发展民生水利的迫切需要。
新医疗理念下医疗建筑设计探析
新医疗理念下医疗建筑设计探析 张蕊 陆昕 程红云 摘要:医院建筑规划设计之特殊及其较高的门坎在于其并非单一功能之建设设计。随着医疗理念从“技术至上”向“以人为本”的演进,医疗建筑也开始了这个方向的探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