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进展》(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化学部、文献情报中心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共同主办, 是国内基础化学研究领域唯一一本综述性学术期刊。读者可从中了解化学专业领域国内外研究动向、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主要栏目有:综述,评论,中国化学印记,Mini Accounts等。本刊可供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教学、决策管理人员及研究生阅读。
《化学进展》1989年创刊,在创办初期为不定期出版的内部刊物,以学科情报调研报告的形式相继出版了《新材料》、《催化化工》、《生命科学中的化学问题》、《有机化学》等4个专辑,受到领导和读者的好评。为此,于1993年报批新闻出版署要求正式出版、公开发行,当年获准。先按季刊出版,自办发行,1993年7月起在国内外公开发行。1994年申报邮局公开发行。2001年改版为双月刊,2006年改版为月刊。《化学进展》自公开发行以来,已成为化学领域研究人员必不可少的交流平台。《化学进展》曾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一、二等)资助,多次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荣誉。
从2001年起,《化学进展》已被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SCI) 全文收录,所刊载的所有文章均被SCI(ISI Web of Science) 收录。另外,《化学进展》还被《美国化学文摘(Chem. Abstr.)》、爱思唯尔的Scopus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CSTP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CAJCED) 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据美国科学信息所《期刊引文报告》(JCR)报道,《化学进展》2019年度的影响因子为1.013,首次超过了1,总被引频次为1305。在中国知网出版平台上,《化学进展》连续多年web即年下载率位居化学期刊之首,且为平均值数倍,显示期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2019年,《化学进展》创刊30周年,新组建了青年编委团队,2020年,再次升级了期刊网站,嵌入了TrendMD工具,为文章提供更丰富的展示形式,也提供更广泛的传播途径。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办刊理念,努力为国内化学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和相关人员,提供一个专业、高效和高水平的化学交流平台。欢迎广大化学研究者向《化学进展》供稿,我们将为您提供最广泛的传播交流服务。期待在您的支持下,《化学进展》与您携手共进!
丁奎岭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万立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王心晨福州大学化学学院王兆翔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王利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柯敏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王梅祥清华大学化学系帅志刚清华大学化学系
包信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冯守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再帕尔·阿不力孜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刘育南开大学化学学院
刘世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刘会洲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刘买利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刘克良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刘忠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振宇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严纯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苏成勇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李亚栋清华大学化学系李静海中国科学院
杨万泰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杨金龙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
杨学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来鲁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张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张礼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陈义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陈宝梁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范青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林璋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
庞代文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郑兰荪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宗保宁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郝京诚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侯仰龙北京大学工学院施章杰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洪茂椿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顾 臻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徐春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松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高长有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郭子建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涂永强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黄勇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梁文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寇元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彭旭明国立台湾大学化学系彭孝军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樊春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黎书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黎占亭复旦大学化学系戴松元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任咏华香港大学化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