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江淮论坛
英文名称:Jiang-huai Tribune
主办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国内刊号:34-1003/G0
国际刊号:1001-862X
出版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3.200
综合影响因子:1.962
期刊主编:陈义平
发行地:安徽省合肥市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徽州大道1009号
江淮论坛杂志介绍

  《江淮论坛》是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前身是创刊于1958年的《虚与实》,后改名为《江淮学刊》、《江淮评论》。

  《江淮论坛》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术性和理论的创新性。1979年复刊后,以勇于突破为特色,先后发表过许多在全国乃至海外有影响的理论文章,在思想解放、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和繁荣社会科学事业等诸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些年来,《江淮论坛》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为己任,紧贴中心,致力创新,努力发挥名刊效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江淮论坛杂志网友点评
J&R
投稿之后没有什么回复,也根本不知也根本不知道进行到哪一步了,哪怕他不用你的稿子,也不会发个消息给你。
2024-05-19 17:54
这种期刊是投稿不知道进度,要么录用通知你,要么直接不录用不通知吗?
2024-01-26 20:24
两个邮箱都投了,石沉大海。
2023-10-16 03:19
2023.6.22投到知网系统,到7.21了,连收稿都没收,一直没动静。垃圾期刊无疑。
2023-07-21 19:51
不要用投稿系统,用邮箱。 分编辑如果有意会联系,但是就算联系,也不需要高兴,因为即便根据编辑建议修改完,主编终审如果看不上,一样没戏。
2023-02-21 10:51
对基金来源和职称有偏好,审稿速度较慢,但是会有反馈,也会有较为中肯的审稿意见,编辑老师的态度很好,接受反驳,没有要版面费
2022-05-05 21:43
更多江淮论坛杂志点评
江淮论坛杂志编委会

  巴曙松 朱万曙 刘国光 李君如 唐洲雁 黄长著 景天魁 曾凡银

学术服务
综合性文化期刊推荐
R&J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近期更新
Q&A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创刊于1992年,是药物流行病学这一新兴学科在我国乃至整个亚洲较早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主管单
相对来说超声这一方向的sci期刊涉及范围也是尤为广的,不过其期刊数量目前是较少的,与之相关的十本是有的,但并不
FACIAL PLASTIC SURGERY是SCI4区期刊。 FACIAL PLASTIC SURGERY期刊涉及的研究方向为医学领域。 关于《FACIAL PLASTIC SURGERY》杂志,下面
毕业季,是不是一直在忙论文呢?不是写、就是改,或者进行查重等,一直在发表sci论文的路上。对于一些作者质疑 SCI修
SCHMERZ是SCI4区期刊。 SCHMERZ期刊涉及的研究方向为医学领域。 关于《SCHMERZ》杂志,下面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以供参考
1:MAMMALIAN BIOLOGY 创刊:2001年 所属分区:4区 是否OA:OA期刊 通讯地址:ELSEVIER GMBH, URBAN FISCHER VERLAG, OFFICE JENA, P O BOX 100537,
江淮论坛杂志相关文章部分汇总
S&E
哲学论文范文论胡塞尔的自然思维态度与哲学思维
  摘要:胡塞尔通过对“康德问题”的重提和解释?凸现了认识可能性的问题。并通过对自然的思维态度以及由之产生的自然科学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困境的揭示提出了一种不同于自然思维态度的哲学思维态度。理解自然的思维态度与
哲学专业研究生论文范文
  文化一般定义为是在人类活动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从其源义拉丁文culture,耕作、培养等可窥见文化实质上是自我认识的过程。《说文解字》:“文,错画也。”“化”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
哲学专业写作格式范文
  摘要:黑格尔从思想的客观性出发,一方面相当深刻地批判了主观唯物主义和不可知论,表述了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认识的唯物主义观点和关于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客观实践标准的唯物主义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在对抽象普遍性观点的批
哲学论文格式参考范文免费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认知革命从“冷”认知转变到关注动机、情感关系的“热”认知,与此紧密相连的当代动机目标理论也悄然兴起,形成了大量不同的关于目标以及目标定向行为的理论和观点。为了尽可能将这些不同
哲学论文发表论析马克思主义“剥削”观新要义
  [摘要]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剥削观,是对我国是否存在剥削问题进行解释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得到相应份额就不存在剥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存在剥削
陇东学院学报哲学论文范文
  伴随着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热潮的兴起,学术界陆续展开了对公共领域问题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就。但是,由于人们大多是在市民社会的话语系统内而不是自觉地把“公共领域”从中离析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范式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