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空间科学学报

空间科学学报

CSCD北大核心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国内刊号:11-1783/V
国际刊号:0254-6124
出版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0.689
综合影响因子:0.516
期刊主编:吴季
发行地:北京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1号(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九章大厦A0506)
空间科学学报杂志介绍

  《空间科学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Space Science

  《空间科学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立足于空间科学的前沿,积极反映该领域内的新发现、新创造、新见解、新理论和新方法,展示空间科学发展的进程和水平,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空间科学的发展。

  2001年,《空间科学学报》入选科技部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是核心期刊之一;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加入国家科技部的“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网”;被国家教委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加入“中国期刊网”;已收入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被编入北京大学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空间科学学报》被国内外多种权威性科技期刊检索刊物收录,并且列为英国的《中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CAA,CAA为SCI收录期刊)的全文摘译期刊之一。近年来被检索收录的刊物包括:英国的《科学文摘》(SA)、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的《文摘杂志》(AJ)、德国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文摘》(AAA),《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首批收录的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天文学文摘》等。

  《空间科学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本,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空间科学各分支领域研究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

  刊载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以及与空间特殊环境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成果。具体报道范围包括:日地空间物理、空间天气学和空间环境科学、太阳系与行星科学 、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化学、地球空间科学、空间基础物理实验、空间天文学以及空间科学探测实验和应用等相关技术。

  本刊遵循公平公正、择优录用的原则。采取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评审,副主编、主编终审的审稿制度。稿件收到后编辑部将在3个月内予以答复。

空间科学学报杂志编委会

  编委

  安 涛(AN Tao)

  卞春江(BIAN Chunjiang)

  陈洪滨(CHEN Hongbin)

  陈鸿飞(CHEN Hongfei)

  陈 耀(CHEN Yao)

  戴 磊(DAI Lei)

  董晓龙(DONG Xiaolong)

  董云锋(DONG Yunfeng)

  段 俐(DUAN Li)

  范一中 (FAN Yizhong)

  冯 骅(FENG Hua)

  冯学尚(FENG Xueshang)

  宫 鹏(GONG Peng)

  郭元东(GUO Yuandong)

  韩德胜(HAN Desheng)

  何裕建(HE Yujian)

  胡红桥(HU Hongqiao)

  胡斯勒图(HUSI Letu)

  胡小工(HU Xiaogong)

  胡 雄(HU Xiong)

  纪 丽(JI Li)

  雷久侯(LEI Jiuhou)

  雷晓华(LEI Xiaohua)

  李 凯(LI Kai)

  李 磊(LI Lei)

  李 阳(LI Yang)

  李莹辉(LI Yinghui)

  林红磊(LIN Honglei)

  刘立波(LIU Libo)

  刘亮(LIU Liang)

  刘四清(LIU Siqing)

  刘 洋(LIU Yang)

  刘迎春(LIU Yingchun)

  刘 颍(LIU Ying)

  龙 勉(LONG Mian)

  陆明泉(LU Mingquan)

  陆全明(LU Quanming)

  罗兴宏(LUO Xinghong)

  罗子人(LUO Ziren)

  吕从民(Lü Congmin)

  吕达仁(Lü Daren)

  吕建永(Lü Jianyong)

  马志为(MA Zhiwei)

  倪彬彬(NI Binbin)

  潘蔚琳(PAN Weilin)

  彭晓东(PENG Xiaodong)

  史全岐(SHI Quanqi)

  王劲松(WANG Jingsong)

  王双峰(WANG Shuangfeng)

  魏建彦(WEI Jianyan)

  吴嗣亮(WU Siliang)

  熊少林(Shaolin XIONG)

  熊淑杰(Shujie XIONG)

  薛长斌(Changbin XUE)

  杨蔚(Wei YANG)

  杨晓峰(Xiaofeng YANG)

  袁洪(Hong YUAN)

  张爱铖(Aicheng ZHANG)

  张兵(Bing ZHANG)

  张东和(Donghe ZHANG)

  张清和(Qinghe ZHANG)

  张绍东(Shaodong ZHANG)

  张晓敏(Xiaomin ZHANG)

  张效信(Xiaoxin ZHANG)

  张泽旭(Zexu ZHANG)

  赵建福(Jianfu ZHAO)

  郑慧琼(ZHENG Huiqiong)

  郑胜(Sheng ZHENG)

  周猛(Meng ZHOU)

  周煦之(Xuzhi ZHOU)

  邹永廖(Yongliao ZOU)

第七编 工业技术期刊推荐
R&J
第七编 工业技术优质期刊推荐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总被引次数 总下载次数 平均出版时滞
噪声与振动控制 1.266 0.786 25302 892228 413.5572
现代城市研究 2.147 1.259 43244 2263789 N/A
高压电器 3.038 2.637 44998 1303549 152.7598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5.375 4.871 37798 1148049 308.3416
液晶与显示 1.599 1.202 12760 595700 146.1875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90 1.351 46910 1714707 211.3592
机械设计与制造 1.180 0.706 73219 2873421 362.0729
工程热物理学报 0.988 0.672 33810 1676724 295.6988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0.823 0.665 4357 238239 165.2608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3.523 2.222 40672 1227165 125.7433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近期更新
Q&A
低分药学类sci期刊有哪些? 一般来说sci期刊在5分以上的就算是高分优秀刊物了,医学方向的也不例外,所以对于这里问的
在目前来说SCI期刊分区的标准有两种,国内的是中科院分区,国际上还有一个是汤森路透分区。为此不管是哪一种大家对
Physiotherapy是SCI3区期刊。 Physiotherapy期刊涉及的研究方向为医学领域。 关于《Physiotherapy》杂志,下面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
sci一区的期刊可以说都是该计算机领域的顶级期刊了,能够成功发表那么论文是极具有高价值的,当然相对应的其发表难
与塑料相关的sci期刊也是不在少数的,但大家在选择时还是综合期刊情况来考虑的,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
所涉及到交通领域的期刊sci是收录的有不少的,但具体要说好发与否,还是需要根据作者自身实际情况来看的,比如文章
空间科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章部分汇总
S&E
科技论文发表现代气象装备供应保障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摘要:快速发展的经济带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气象事业同样发展迅速,传统的气象设备太过死板、落后,已经不能满足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气象事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整完善、科学、稳定、现代化、规范
宣传普及气象知识 强化防灾应对能力
  摘要:天气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关系日益密切,要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其基础在于加强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因此,宣传和普及气象知识,已成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灾应对能力建立
探讨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农业在政策和科技的引导下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随着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对象、条件和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对农业
气象论文气候变化对能源系统的影响研究
  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化重大问题。许多观测资料表明,地球正在经历以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强度增加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正成为~种缓慢发生的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其潜
教学论文范文关于煤层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学方向、思路、模式等层面吸收了大量的先进和前沿理念。高效教学一直是每个教师都追求的效果,学生对不同的教学方式接受程度也不一样,本文是一篇教学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物理高效性
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功能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摘要:公共气象服务作为重要的服务性工作,其依托现有技术,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在深入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过程中,技术人员不仅要结合区域实际,还应该提高认识,以具体的实践工作开展为基础,积极整合资源,落实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