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会计与经济研究会计与经济研究问答

会计与经济研究杂志论文投稿须知?

来源:月期刊咨询网汇总

会计与经济研究杂志近十年出版发文量:

会计与经济研究杂志投稿须知

  观点新颖,视角独特,数据可靠,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材料翔实,行文规范,语言流畅。

进入期刊首页

会计与经济研究杂志已发表格式范文参考


1.超高层悬挑钢桁架结构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

作者:徐滨,阴泰越,齐翰,冯磊

作者单位:北京建工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悬挑桁架拆除;增大截面法;悬挑桁架加固

  摘 要:盘古大观 A 座写字楼为异形复杂超高层改造项目,其顶部 30 m 悬挑钢桁架结构需按改造需求 进行拆除。此部分悬挑桁架位于超高空临空状态,拆除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对此设计了一种高空悬挂 移动式整体封闭防护结构,解决了悬挑桁架防护及拆除的安全防护需求。但该体系重约 600 t,超过了原结 构的承载能力,故对原结构承载能力进行复核,对承载能力不足的构件和节点采用了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补 强设计。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进行带应力焊接、严格按 照吊装及安全措施进行安装,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并满足设计意图。悬挑钢桁架的加固,保证了悬挑钢桁架拆 除过程的安全,为后续类似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在城市更新的异形复杂超高层改造项目中,超高 空悬挑桁架拆除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通常需要 提前构造一套安全防护体系,但构造防护体系会给主 体结构增加荷载,需要重点复核原结构的承载能力是 否满足要求。盘古大观 A 座写字楼因改造需求,顶 部 30 m 悬挑桁架需进行拆除。此部分桁架位于超高 空临空状态,基于此设计了一种高空悬挂移动式整体 封闭防护结构体系用于悬挑桁架的拆除。但该体系重 约 600 t,超过了原结构的承载能力,因此需对原结 构进行承载能力复核,并对承载能力不足的构件和节 点进行加固。

  1 工程概况

  盘古大观 A 座写字楼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四 环中路 27 号,距离 2008 年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约 600 m,距水立方约 200 m,2010 年 1 月投入使用。 该写字楼为超高层建筑地上 39 层,地下 5 层,地面 以上建筑高 191.65 m,结构基础埋深约 26 m,为钢结 构框架 + 核心筒结构体系,建筑外形复杂。

  原写字楼存在结构安全隐患、设备设施老旧、显 示屏光污染等问题,遵从北京新总规,对标亚奥板块核心区规划功能要求,对写字楼 24 层及以上进行 改造,其中 30 层以上涉及主体结构改造,包括顶部 30 m悬挑结构拆除、35层及以上原有外框柱内移2.6 m 等,改造后保持原有结构体系,结构体型更加规则均 匀,形成“城市之印”建筑造型。盘古大观改造前后 对比如图 1 所示。

盘古大观改造前中后对比

  原结构顶部为整体桁架形式,南北方向为 8 榀主 桁架,东西方向为 11 榀次桁架,桁架间采用钢梁、 斜撑等连接;桁架北侧出挑约 30 m,采用 3 层桁架 结构形式,最高处约 15 m,其中悬挑桁架根部采用 4 个刚性支撑和 4 个阻尼器的结构形式;桁架受力的 上下弦杆件为 H425×410×34×50 平放后上面加焊 T335×250×14×25,桁架其他杆件为 H365×370× 12×20 和 H335×255×10×16,钢材材质为 Q345C。 桁架整体重约 2 000 t,其中悬挑部位重约 1 000 t,悬 挑部分的铝板幕墙、玻璃幕墙总重约 300 t。

  2 悬挑结构拆除概况

  根据“城市之印”建筑造型改造需求,结构顶 部桁架及幕墙结构需全部拆除。拆除面临主体结构 21 层及以下正常运营、悬挑桁架悬空 200 m、悬挑桁 架正下方为其他建筑物、项目紧邻北四环和北辰西路 等限制,施工条件复杂、拆除难度大、危险系数高。 对此研发了一种高空悬挂移动式整体封闭防护结构体 系,即在 38 层北侧设置悬挑平台,在平台上拼装防 护结构,然后累积向北侧滑移至最外端将悬挑结构封 闭防护,从北向南逐段拆除悬挑结构并向南累积滑移 封闭结构,直至悬挑结构全部拆除。高空悬挂移动式 整体封闭防护结构如图 2 所示。

  3 悬挑桁架加固设计

  根据悬挑桁架拆除方案,高空悬挂移动式整体封 闭防护结构的最不利状态是封装嵌套防护框架北立面,此时需要桁架顶部施加近600 t的施工荷载。经初 步计算,原悬挑桁架在滑移框架封装完成后无法满足 承载力要求,因此需在滑移框架安装前对原结构悬挑 桁架进行加固。

高空悬挂移动式整体封闭防护结构示意

  本项目缺少原结构设计及施工相关信息,无法准 确判断悬挑桁架的设计意图及原施工顺序,因此无法 确定现有悬挑桁架的内力状况,尤其是悬挑根部 4 根 刚性支撑及 4 个阻尼器的内力状况。其次原有结构体 系复杂,悬挑桁架出挑长 30 m,位于 200 m 高空,拆 除工艺复杂,施工步骤多,施工安全风险高。

  为了更加准确地建立施工仿真计算模型,考虑项 目没有足够的资料支撑,项目组采用多种资料查询方 法对项目相关资料进行了排查和整理。具体方法包括: 通过网络搜索与原项目有关的新闻和资料;通过知网 搜索与本项目有关的文献;通过联系项目原施工单位 和设计单位查找图纸和相关资料;通过联系原参与施 工和设计的工程师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

  通过相关资料与课题组的物理参量复测和三维几 何模型复建对比可知,该项目的物理参数和几何参数 均较明确,具备建立三维仿真模型的条件,但拆除区 的支撑条件仍不明确,主要是悬挑根部 4 根刚性支撑 及 4 个阻尼器的连接和受力情况不明。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对关键连接部位的工况进行 组合和提炼;然后通过有限元软件 midas Gen 建立多 种连接方式下的仿真模型,通过分析结构的传力路径, 对重要杆件进行加固,并尽可能减少加固数量;最后 考虑施工的便利性,决定采用贴钢板的加固形式,将 既有构件由 H 型钢变为日字形截面,从而提高构件 的承载力使其满足受力要求。

  3.1 加固设计思路

  考虑 200 m 高空拆除作业条件,为保证结构实施 的安全,决定针对多种不明因素的多种组合进行施工 过程仿真计算后选取结果的包络值作为后续施工的依 据。经过现场分析发现,影响计算结果的主要是阻尼器形式(是否能过受力)、支撑安装顺序(先受力还 是后受力)以及结构安装完后先安装幕墙还是先安装 支撑等内容将可能存在的工况分为表 1 中的 9 种,并 分别进行仿真计算。每种工况进行 28 个荷载步计算, 计算模型共计 252 个。

不明确连接工况组合

  以上 9 种工况在加固设计过程中同时考虑 2 种情 况:4 支撑提前受力 –4 阻尼不受力;4 支撑和 4 阻尼 均不受力。考虑高空悬挂移动式整体封闭防护结构置 于最外端时为悬挑桁架最不利受力状态,计算模型基 于此状态进行分析。经计算发现,根部斜腹杆及节点 承载力不足,悬挑桁架加固位置如图 3 所示。

悬挑桁架加固位置示意

  3.2 加固设计计算

  (1)加固后的 4 支撑提前受力 –4 阻尼不受力模 型:悬挑桁架竖向变形差最大的位置发生在跨中桁架 的端部,竖向变形值为 225 mm,桁架根部的竖向变 形值为 97 mm,最大相对竖向变形值为 128 mm,最 大挠跨比为 1/219,小于 1/125,杆件最大应力比为 0.899,小于 1.0,满足规范要求。4 支撑提前受力 – 4 阻尼不受力模型及应力比云图如图 4 所示。

 4 支撑提前受力 –4 阻尼不受力模型及应力比云图

  (2)加固后的 8 支撑提前不受力模型:悬挑桁 架竖向变形差最大的位置发生在跨中桁架的端部, 竖向变形值为 271 mm,桁架根部的竖向变形值为 99 mm,最大相对竖向变形值为 172 mm,最大挠跨 比为 1/163,小于 1/125,杆件最大应力比为 0.869, 小于 1.0,满足规范要求。8 支撑提前不受力模型及 应力比云图如图 5 所示。

8 支撑提前不受力模型及应力比云图

  3.3 加固节点设计

  选取桁架中最关键的节点进行有限元计算。节点 位于桁架端部支撑斜腹杆与桁架下弦交接位置。经计 算,节点处局部有应力集中,但范围较小,最大应力 为 314 MPa,小于 345 MPa,满足规范要求。关键节 点位置及应力云图如图 6 所示。

关键节点位置及应力云图

  4 悬挑桁架加固施工

  因悬挑桁架内部空间有限,加固构件运输和吊装 难度大,施工人员安全防护难,带应力焊接对原结构 构件承载力影响大,通过针对性施工措施,保证加固 过程安全。构件为工厂加工成散件,现场原位组拼。 整体施工顺序按照自西向东每榀依次进行。每榀桁架 的加固顺序为 1 → 8 ,如图 7 所示。

悬挑桁架加固顺序示意

  4.1 H 型钢构件加固

  H 型钢构件采用上下两侧加钢板的方式进行加固 (焊接完成后截面为日字形,图 8),加固钢板按长 度分为 2 段,每段不超过 2.5 m,重量不超过 250 kg。

H 型钢构件加固示意

  根据现场情况,安装顺序如下。(1)将原杆件下 弦杆底部现场打坡口,安装时先把倒放 H 型钢弦杆的 下部需要仰焊的钢板使用倒链(吊装点在上一层弦杆 或新增吊装耳板上)拉起安装,然后采取多道焊接(减 少温度应力)方式。对于没有底部钢板的位置,则直 接安装外部钢板。(2)安装待补强截面的下侧钢板, 采取多道焊接方式。(3)安装顶部钢板,此处钢板采 取预先埋设短角钢(L50×5)支撑定位的方式。

  4.2 阻尼器加固

  阻尼器采用外包 4 块钢板的方式加固,外包钢板 最长 3.8 m,重 500 kg。根据现场情况,安装顺序如下: 切除柱与阻尼器节点耳板角部,将原杆件下弦杆底部 现场打坡口→安装并焊接节点底部钢板→安装并焊接 节点两侧钢板→安装加固截面下侧钢板→安装加固截 面两侧钢板→安装加固截面上侧钢板,此处钢板采取 预先埋设短角钢(L50×5)支撑定位的方式→安装节 点上侧钢板→安装节点两侧外加劲板。 加固方形截面 4 条通长焊缝应先点焊固定,待拼 装完成后进行焊接,焊接时需采取多道焊接(减少温 度应力)方式。阻尼器加固如图 9 所示。

  4.3 关键节点加固

  节点加固形式包括加固钢板直接穿过节点、采 用加劲板沿节点环向加固、柱侧扩大口形式加固、A11 轴及 1/A11 轴柱顶加固等4种形式,

阻尼器加固示意

最大构件重 240 kg。新增的加劲板根据现场实测实量结果进行切 割下料。节点环向加固如图10所示。

节点环向加固示意

  (1)倒链吊装钢构件时,倒链上端固定在上一 层结构弦杆、钢梁或新增吊装耳板上,下端连接吊装 耳板或采用吊装带捆扎构件进行吊装安装。

  (2)A11 轴及1/A11轴柱顶加固采用搭设脚手架的 方式进行,并拆除对应位置隔墙结构,脚手架位置根 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搭设。

  (3)构件和节点安装及焊接时,利用已搭设的 操作脚手架、钢跳板、马道及安全网进行作业和安全 防护,每层桁架位置拉设通长安全绳。

  5 结束语

  (1)针对悬挑结构拆除工艺,模拟悬挑桁架受 力情况,结合结构特点,对承载能力不足的构件及节 点进行加固方案设计,确保加固施工简便,加固后结 构强度满足要求。

  (2)根据加固设计制订专项加固方案,严格按 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进行带应力 焊接、严格按照吊装及安全措施进行安装,确保施工 过程安全并满足设计意图。

  (3)悬挑钢桁架加固技术,保证了悬挑钢桁架 拆除过程安全,为后续类似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