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旅游学刊旅游学刊问答

旅游学刊杂志论文投稿须知?

来源:月期刊咨询网汇总

旅游学刊杂志近十年出版发文量:

旅游学刊杂志投稿须知

  《旅游学刊》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旅游专业学术期刊,以引领旅游学术方向、推动旅游学术进步、促进旅游学术发展为办刊宗旨。

  1.征稿范围

  主要刊登能够反映旅游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旅游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旅游学各分支领域研究的前沿成果,以及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旅游研究论文。欢迎国内外旅游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将理论水平高、研究方法新、应用前景广的稿件投到本刊。

  2.投稿要求

  ? 投稿请登录我刊网站进行注册,网站地址如下:lyxk.cbpt.cnki.net。系统注册时,请详细填写所有作者姓名、所在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手机号)、E-mail等信息,并注明通讯作者。一经投稿,不能擅自增加、改变作者姓名及身份。

  ? 来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以相同内容的中文稿投向国内期刊、英文稿投向国外期刊,也视为一稿多投)。

  ? 凡投稿者,务必在提交的word文档中(以及文档属性中)将所有作者姓名、单位、基金资助等信息全部隐去。

  ? 研究中使用的材料和数据(如问卷、量表、实验材料、访谈资料、原始数据等),需附在正文之后上传。

  ? 投稿后还需签署版权转让协议书(到“下载中心”下载),签署后需转为PDF电子版上传至编辑部网站。

  ? 稿件建议字数:12000 字左右(包括题目、摘要、参考文献等)。

  3.撰稿要求

  (1)论文题目

  所有来稿请提供中英文题目。题目力求简明、醒目,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不能超过20个汉字。

  (2)摘要

  须附中、英文摘要,内容对译。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约500个单词,摘要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内容: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观点)或研究建议。研究目的部分须简洁,可以省略。

  (3)关键词

  关键词3~5个,体现核心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结论等。

  (4)计量单位与变量

  文稿中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所有计量单位符号均为正体,用标准符号表示,如“m”、“m 2 ”、“t”等。各种专业术语按国家标准使用,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统一。

  变量采用斜体,但数字采用正体。

  (5)图表格式

  每幅图表应冠以中、英文图(表)题。说明性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本刊采用三线表(在Word软件中选:表格-插入表格-自动套用格式-简明1),一般应把自变量作为列,因变量作为行。每个栏目(纵向的列)都需有栏目名称,栏目名称不能横向解释。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 t 值、 p 值等),则在这一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图表中如有引自它刊者,应注明出处。

  文章全部图表不超过5个。

  (6)数字

  执行GB/T15835-2011《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7)统计学符号

  按GB3358-2009《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书写时需特别注意这些字母是英文还是希文、是大写还是小写、字母顶端的标记及上下角标。

  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常用的统计学符号规定如下:总样本容量为N,分组样本容量为n,平均数为M,标准差为SD,t检验为t,F检验为F,卡方检验为χ2,相关系数为r,显著性为p。英文字母都需斜体。希腊字母(a、β、χ2、η2)需要斜体。

  统计值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显著性p可保留3位,有特殊要求的可保留多位)。

  报告推论统计(F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时,需给出自由度或样本量。

  建议给出统计检验的效应量(effect size)。如果差异不显著,则无需给出效应量。

  减号和负号不是连字符“-”,而是半字线“–”。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请自行百度学习基本要求),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

  同时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示例:如果是同时有[1][2],请标注为[1-2];如果有[1][2][3],请标注为:[1-3]。直接引用是要求在整句话后标注引用,不要放在作者的姓名后。

  文献类型标识,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含编著、译著),C――论文集(含翻译的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Z”标识(含文学作品、字典、辞海等)。

  参考文献请尽量选择近年发表的文献,只列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出版的用脚注说明),正文引用之处在右上角标注编号。参考文献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英文文献中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如J.C.Smith文献著录为Smith, J C,为便于国际检索机构和读者查阅,非英文(包括中文)参考文献应译成英文。示例如下:

  ○ 中文期刊文献

  [顺序号]著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 年, 卷(期): 起止页码.(英文翻译在前,中文在后)例如:[1] ZHOU Yongbo, WEI Xiangdong, LIANG Feng.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A composite IPA research based on ancient water towns in Southern Yangth River case[J].Tourism Tribune, 2013, 28(9): 53-60. [周永博, 魏向东, 梁峰. 基于 IPA 的旅游目的地意象整合营销传播——两个江南水乡古镇的案例研究[J]. 旅游学刊, 2013, 28(9): 53-60.]

  ○ 英文期刊文献

  [顺序号]著者(英文作者姓在前,需要全拼且全部大写;名需要缩写,且大写).文献题名(只首字母大写)[文献类型标识].刊名(除了介词、连词等虚词外,其余单词首字母都需要大写,且斜体),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如:[1] BALOGLU S, PEKCAN Y A. The website design and Internet site marketing practices of upscale and luxury hotels in Turkey [J].Tourism Management, 2006, 27(3): 171-176.

  ○ 图书文献

  [顺序号] 著者. 书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英文翻译在前,中文在后)例如:[1] ZHANG Fan, LI Dong.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the 2nd Edition) [M]. Shanghai : Shanghai People Press, 2007: 97-122. [张帆, 李东.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二版)[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97-122.]

  ○ 学位文献

  [顺序号] 作者. 题名[学位论文].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 起止页码. (英文翻译在前,中文在后) 例如:[1] CHENG Siyi.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ncient Village Tourism Commercialization: A Case for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Hongcun[D]. Wuhu: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2008. [陈思屹.古村落旅游商业化的初步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D].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9)作者简介

  初次提交稿件的word文档中,务必将作者相关的信息全部隐去。

  待稿件进入“备用稿”阶段后,再将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和E-mail。

  如有通讯作者,补充注明。

  (10)基金项目 (中文在前,英文翻译在后)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际、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初次提交稿件时应该隐去,待文章进入备稿阶段后,在文题下方脚注中补充注明,如“本研究受x x x基金x x x项目(基金编号)资助”,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电子版。

  此外,还需提供英文的基金资助名称、基金编号和课题负责人。例如:[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Foundation of National Education Department(to ZHOU Yongbo)(No.14YJCZH229)an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to HOU Bing)(No. 41301138).]

  凡是国家级基金资助的课题,本刊将优先刊用。

  (11)正文体例

  引言(注意,引言不计入文章的编号中)

  1 节标题

  1.1 小标题

  1.1.1 小标题

  (1)小标题

  ……

  2 节标题

  ……

  3 节标题

  ……

  4.稿件评审

  本刊严格遵守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准则,采用匿名审稿,公正处理稿件。坚持双盲制和三审制审稿原则。审稿人与作者不在一个单位、不在同一课题、没有师生关系;编辑不向作者和审稿人透露对方的姓名和单位;交叉学科稿件分送不同学科的专家审稿。

  审稿周期一般在3个月以内,从投稿到发稿周期一般8个月左右。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提交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

  稿件初审由编辑部进行,主要审查来稿写作是否规范,是否符合本刊用稿要求,判断来稿是否有送审价值。外审由编辑部请同行专家审查稿件,每篇稿件至少要送1-2位同行专家评审。如果评审结果不一致,还会继续送多位同行专家审查。如果外审后多数审稿人同意发表,则由责任编辑和主编做出终审决定。未能通过评审的稿件将被退稿。即使通过外审的稿件,编辑部也有权根据整治、民族、宗教、办刊宗旨等要求作出是否录用的决定,退稿后不接受申诉。

  5.审稿流程

  当稿件被编辑部登记后,作者将获得一个稿件编号,随后就可以在网站“作者查稿”中跟踪稿件处理过程,并能看到具体的处理意见。一般的流程为:

  编辑初审->外审->退修->编辑复审->主编终审->发稿->组版

  由于有些稿件需要修后再审,所以“外审”、“退修”和“编委复审”三个阶段可能反复出现。

  稿件录用后,编辑部给作者发录用通知,要求作者把最终稿的电子版发至编辑部邮箱。

  编辑部收到定稿后,还要进行英文摘要审读、参考文献校对,并返回作者予以确认,然后排版。

  排版后给作者发送PDF格式的清样,由作者校阅确认,清样上的期号和页码都是临时的。

  随后,根据清样和当期选题确认顺序陆续安排发表。因版面有限,已经责编的稿件均有可能滞后发表。

  6.稿件修改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两个月不修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同行专家外审、编委复审、主编终审后都可能要求作者修改稿件,作者提交的修改稿要有修改说明。修改说明需针对审稿意见逐条回复。

  一个标准的修改说明应该根据国际惯例进行列表,将修改说明和修改意见一一对应,并包括几层含义:(1)要说明你对审稿意见是如何理解的。让审稿人知道你对审稿意见的理解是否到位。(2)要针对审稿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说明。如果是文章的问题,要交代清楚为什么出现相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修改稿中是如何修改的,修改的道理何在。(3)对于修改不了的问题,要做出解释、主动跟审稿人进行交流。(4)要告诉审稿人,修改稿中你的修改在什么地方,以方便审稿人审阅。

  经过多次修改的稿件,每次都要提交修改说明。每次修改稿都不能出现作者的有关信息。

  最终录用稿需要写上作者姓名、单位、基金号、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等。

  7.出版形式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由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EBSCO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收录,且部分优秀论文会被中国知网国际出版中心翻译成英文在中国知网双语数据库呈现。故本刊录用的所有的稿件均以纸媒和电子形式同时出版。

  论文一经录用,该论文(包括中文及其他语种)的专有出版权、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发行权将转让予《旅游学刊》编辑部。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图、表、照片、公式、数据)等时,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其出处。

  8.稿酬及样刊

  稿件刊登后按版面支付稿酬,赠予作者样刊若干。

  《旅游学刊》编辑部

  2022年10月20日

进入期刊首页

旅游学刊杂志已发表格式范文参考


1.解说音对旅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的影响研究

作者:胡明明,胡琼月,杨丽梅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关键词:旅游短视频;解说音;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传播认同度;旅游营销

  [摘 要]旅游短视频对旅游营销推广和形象打造至关重 要,其中,解说音作为信息传递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用户的 观看体验。文章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探究解说音对旅 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解说音对旅 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视频时长、发 布者官方身份认证和发布者作品均赞数在解说音与旅游短 视频传播认同度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3)采用真人语调、以 个人感悟为解说音类型的旅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显著更高, 相比之下,解说口音的地域差异及解说者的性别对旅游短视 频传播认同度的影响不显著。研究成果为旅游企业及旅游 目的地在利用短视频进行品牌宣传与市场营销时提供理论 指导与实践启示。  

  0 引言

  声音包括声音内容和伴随的语言、副语言的声 音线索(如音调、节奏、速度和音量),是感知他人情 绪的渠道[1] 和强大的信息来源,常常深刻揭示沟通 者的情绪波动与认知状态[2-4] 。在短视频中,解说音 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传递了视频的 核心信息,还通过丰富的声音线索深刻表达了解说 者的情感波动与认知态度,对用户的观看体验及社 交互动产生实质性的促进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 术的发展,旅游短视频在旅游目的地营销和旅游经 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传播 速度与传播效果都远远优于传统媒体[5-7] ,成为网络 视听行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8] 。2021 年,国务院印 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有序引 导多样化社交、短视频、知识分享等新型就业创业 平台发展。2023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文化 和旅游部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 见》,强调要推动在线旅游数字化营销,支持在线旅 游经营者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旅游 展示活动。短视频对旅游目的地推广的有利作用 已通过相关研究得到证实[9] ,逐渐成为旅游宣传的 重要媒介和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10-11] 。而解说音是 旅游短视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解说音对旅游短 视频传播认同度的影响也能为旅游营销推广和目 的地形象的塑造提供更多有益的见解。

  当前,关于短视频中解说音的具体作用及其对 观众认知状态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在旅游 研究领域[12-13] 。Ngai和Wu指出,音频分析在整个营 销学科中很少使用[14] 。现有的音频研究以实验和实 地研究为基础[15-18] ,针对旅游短视频中解说音的研 究较少。关于短视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短视频传 播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12,19-21] ,短视频不同题材 的对比[22-23] ,传播效果空间差异、影响因素[10,24-26] 和短 视频的传播内容、机制、发展趋势研究[27-28] 等方面。 然而,关于解说音和旅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的影响 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传播认同度是指通过分 析短视频点赞量和收藏量等数据,衡量该短视频内容在该平台中受公众认可与喜爱的程度[29] ,反映了 短视频的传播深度(即对受众的影响力)[24] 。不同短 视频间的传播认同度存在显著差别,使短视频的信 息价值难以评估。

  本 文 基 于 精 细 加 工 可 能 性 模 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深入探讨解说音对旅游短 视频传播认同度的影响,并细致分析视频时长、发 布者官方身份认证及发布者作品均赞数对上述关 系的调节作用。此外,为了进一步阐明解说音的特 征对传播认同度的影响,本文还将研究在有解说音 的情形下,解说音的音调、口音、性别、类型对旅游 短视频传播认同度的影响。

  1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1.1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由 Petty 和 Cacioppo 提出的精细加工可能性模 型(ELM)解释了人们如何被说服[30] ,阐述了在接收 到不同说服信息时,人们的态度是如何产生并发生 变化的,可以有效解释游客的在线参与行为[31] 。根 据该模型框架,个体处理信息时有中心路径和边缘 路径两种主要路径。中心路径涉及对信息内容的 深入思考和精细加工,而边缘路径则依赖信息的外 在特征或情境线索(非内容因素)来形成态度或判 断[32] 。一般而言,决策路径的选择依赖个体认知的 动机和能力,当个体处于高认知动机和能力状态 时,更有可能对信息进行仔细的审查或深思熟虑的 处理,因此会启动中心路径做出决策;相反,当个体 处于低认知动机和能力状态时,会采用边缘路径进 行决策[32-35] 。但两条路径并非完全对立,无论在何种 情境下,两条路径都是同时存在的[36] 。个体的行为决 策受到中心或边缘路径过程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他 们在详尽可能性连续体上的位置[37] ,即取决于他们 是倾向于进行深入的信息分析和评估,或是更依赖 外部线索和直观感受[38] 。在本项研究中,中心路径 线索为体现旅游短视频信息内容的解说音,边缘路 径线索为旅游短视频及其发布者的特征和情境线 索,如旅游短视频时长、图像、背景音乐、发布者官 方身份认证和发布者作品均赞数等。旅游短视频 对用户传播认同度的影响可能受到与短视频本身 (解说音、时长等)、与短视频发布者(发布者官方身 份认证和发布者作品均赞数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信息加工的视角,探讨旅游短视频解说音 对传播认同度的影响机制和影响路径。

  1.2 解说音与旅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

  作为相互传递信息最方便、最基本和最直接的 途径,解说音包含了丰富的信息[39] 。一段解说音中 通常包含说话人的3部分内容,即语言内容信息、声 音特征信息和语音情感信息。同样的语言,使用不 同的情感表达,效果往往不同[40] 。短视频声音语言 中,解说音是进行交流的基础,能直接表达思想和 情感。陈强等指出,短视频恰当的音乐会影响消费 者的情感、心情和氛围,激发情感共鸣,增加用户对 视频内容的认同,从而提高传播效果[41] 。欧梨成等 发现,在短视频中适当增加专家声音和实景音效 等,能提高视频的可信度[42] 。短视频中解说音是短 视频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进行思想交流、信息传达 的主要手段。根据ELM,当用户采用中心路径处理 旅游短视频信息时,解说音作为旅游短视频内容的 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供额外的、有价值的信息,增 强观众对旅游短视频内容的理解和认同[30] 。清晰、 准确、有趣且与旅游短视频主题紧密相关的解说音 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旅游 短视频内容,从而提升传播认同度。因此,本研究 认为,使用解说音记叙、解释和补充景区信息内容 不仅可以增强旅游短视频的生动性,还可使用户更 容易深入感受和理解旅游短视频画面形象的内在 含义,进而引发点赞、收藏等行为。基于此,本文提 出以下假设:

  H1:有解说音对旅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有正向 影响

  1.3 视频时长在解说音与旅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 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根据ELM的理论框架,边缘路径允许个体在面 对简单直观的信息时,不必深入探究信息内容,而 是快速捕捉并依赖那些易于评估的外部线索来形 成初步的态度或做出决策[30] 。当旅游短视频时长较 短时,视频信息点相对较少且直观,用户往往更依 赖画面和简短的字幕来获取主要信息,对解说音的 关注度相对较低,解说音虽然能补充信息,但其作 用相对有限,这符合ELM中边缘路径的处理方式[55] 。 因此,当旅游短视频时长较短时,解说音对传播认 同度的影响被削弱。而当旅游短视频时长较长时, 解说音对传播认同度的影响更强。一方面,随着旅 游短视频时长的增加,视频内容往往包含更多的信 息点和细节,更容易引起用户疲劳[43] 。此时,解说音的作用更加显著,有助于整合散乱的信息点,更直 接、更全面地传递说话者的情绪状态[1] ,激发用户的 情感共鸣,增强沉浸感。另一方面,长时间的旅游短 视频观看对观众的注意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 爆炸时代,用户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互联网用户的 注意力持续时间一直在缓慢下降。因此,更需要解 说音通过系列变化和节奏控制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减少观看过程中的疲劳感和分散注意力的现象。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与时长较长的旅游短视频相比,时长较短 的旅游短视频中,解说音对传播认同度的影响更弱

  1.4 发布者的官方身份认证在解说音与旅游短视 频传播认同度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解说音对传播认同度的影响与发布者的官方 身份认证紧密相关。发布者认证指企业或名人等 有公众影响力的实名认证,或是根据官方发布者发 布视频的频率、质量、主题等多方面综合评估后,给 予认证的视频达人。游客不能提前试用产品,旅游 体验只有在游客到达目的地时才能消费。这些独 特特征使人们对旅游短视频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 应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旅游短视频中有用和可 信信息的评价[44] 。互联网信息的真实性与公信力决 定了信息源可靠性的好坏,从可靠来源获取的信息, 用户更容易相信[45] 。当个体认为所接受的信息是真 实可信的,则更容易被采纳并采取进一步行动[46-47] 。 根据 ELM 的理论框架,不同的情境背景(如社交环 境、情绪状态等)下,个体的精细加工可能性存在差 异,来源可信度是影响用户态度变化的关键变量[35] , 被认为是影响说服效果的一个重要构面[48-49] ,被视为 个体态度形成和转变的边缘路径。当个体对信息 源产生高度信任时,他们可能会减少对信息内容的 精细加工。例如,Priester和 Petty指出,人们往往是 认知“守财奴”[50] ,当他们相信传播者提供的信息和 立场是准确的时候,就会进行最少的信息处理活 动,也就是说,态度受信息质量的影响会随着对信 息来源可靠性感知的增加而减少。在信任度提升 的情况下,用户可能不再需要投入过多的认知资源 去仔细分析和评估解说音的内容,而是将更多的注意 力放在旅游短视频的其他方面,如视觉享受、情感 共鸣等。

  因此,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3:与未获官方身份认证的发布者相比,官方 身份认证发布者的旅游短视频中解说音对传播认 同度的影响更弱

  1.5 发布者作品均赞数在解说音与旅游短视频传 播认同度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在网络社交环境中,点赞不仅能表达对视频发 布者的认同,还表示对视频内容的认可[51] 。高质量 内容是旅游短视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能够保 持稳定的高质量内容输出,也是显著增强用户粘性 以及提高传播度的渠道之一。旅游短视频信息质 量有用性和感知价值,可以产生积极的传递效应[52] 。 因此,旅游短视频的点赞和收藏数量,能够反映用 户对发布者及其旅游短视频内容的喜爱和认可程 度[53] 。用户对旅游短视频内容的认可会促使其更加 关注旅游短视频中的信息内容(包括解说音),例如 对某一话题持有浓厚兴趣的个体更可能投入时间 深入阅读并细致分析所呈现的信息论点。根据 ELM的理论框架,这类观众更可能采取中心路径来 处理[30] ;相比之下对该话题兴趣较淡的个体则倾向 于在较少的论述基础上迅速做出判断,并寻求简明 的线索,以引导其态度的构建[54] 。当信息接收者认 为有必要时,更容易参与费力的信息处理,即使用 中心路径[55]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4:发布者作品均赞数越高,其发布的旅游短 视频中解说音对传播认同度的影响越强

  综上,本研究构建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北京和广西的抖音热门景区为研究 对象。北京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 市风貌,是国内外游客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广西拥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还 凭借其毗邻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国 内外游客。这两个地区因其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旅 游资源,在短视频平台上具有极高的关注度和传播 价值。本研究利用抖查查数据平台,对北京和广西 范围内的所有 5A 级景点名进行关键词搜索,获得 抖音热度排行榜并进行排序,北京前两位景点是北 京故宫和八达岭长城,广西前两位景点是德天跨国 瀑布和北海涠洲岛,以此确定该 4 个景点的短视频 作为研究对象。2022 年 3 月 27 日,本研究将“北京 故宫”“八达岭长城”“德天跨国瀑布”“北海涠洲岛” 作为搜索关键词,逐一在抖音网页版中进行检索,

概念模型

获取了2021年9月27日—2022年3月27日期间(抖 音网页版只显示的短视频作品)点赞数在 30 个/次 以上的旅游短视频数据,并剔除与研究对象无关的 短视频,最终共获取980条旅游短视频研究数据集。

  2.2 关键变量描述

  本研究聚焦解说音及其特性对旅游短视频传 播认同度的影响和内在机制,被解释变量为旅游短 视频传播认同度,通过点赞量和收藏量衡量。关键 解释变量为解说音,并根据解说音的音调、口音、性 别及内容类型进行细分。调节变量包括视频时长、 发布者官方认证及作品均赞数。此外,本研究设置 了旅游短视频内容属性、剪辑属性、发布属性及发 布者属性等控制变量,以全面评估各因素对传播效 果的影响。

  被解释变量。传播认同度,本研究结合上述文 献梳理和抖音短视频平台的特征,将旅游短视频的 点赞量和收藏量作为传播认同度的代理指标[29] ,并 取自然对数衡量传播认同度水平。点赞量,即旅游 短视频内容获得用户点赞的次数,反映内容被用户 认可的程度。收藏量,即旅游短视频获得的收藏数 量,反映用户对视频内容潜在重复观看或深度了解 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用户对旅游短视频内容的认 可度[56-57] 。本研究以收藏数量作为传播认同度的稳 健性检验的衡量指标。

  关键解释变量。解说音是指旅游短视频中除 了背景音乐及其音乐歌词以外的、能够传递内容信 息的画外音旁白。旅游短视频有解说音则该变量 取值为1,无解说音则取值为0。为了进一步阐明解 说音的特征对传播认同度的影响,本研究根据旅游 短视频解说音的特点,进一步对解说音变量进行细 分,构建了解说音调、解说口音、解说音性别和解说 内容类型 4 个变量。1)解说音调:本研究借鉴李晗 等的研究[58] ,将解说音调分为无变调(取值为 1)和 有变调(取值为0)两类,其中,无变调指解说音由角 色本人发音或配音,有变调指解说音由AI人工智能 语音合成。2)解说口音:标准口音与非标准口音在 人们心目中的威望不同,本文借鉴李素枝的研究[59] , 将解说口音分为无地方口音(取值为1)和有地方口 音(取值为 0)两类。3)解说音性别:声音性别上为 男性取值为 1,女性取值为 0。4)解说内容类型:本 文根据冯思航关于旅游类短视频博主内容生产的 研究[60] ,将解说内容类型分为个人感悟(取值为 1)、 诗词剧情(取值为2)、旅游攻略(取值为3)和人文风 土(取值为4)。

  调节变量。本文的调节变量包括视频时长、发 布者官方身份认证和发布者作品均赞数这 3 个变 量。1)视频时长是指旅游短视频作品的时间长度, 时长小于等于60秒则取值为1,视频时长大于60秒 则取值为0。2)发布者官方身份认证是指发布者本 身账号是否被官方认证并赋予认证标志,已认证取 值为1,未认证取值为0。3)发布者作品均赞数是指 用该发布者账号下的所有作品的总赞数除以作品 数,从而得到发布者作品的平均点赞数,以此来衡 量发布者的受欢迎程度。考虑到该变量的数量级 较大,因此,发布者作品均赞数的单位定为万个。

  控制变量。在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方面,张 可等研究发现,短视频用户不仅关注视频来源,也 关注视频内容本身的信息,如视频内容主题、剪辑 制作方式等因素[8] 。张丽和李秀峰也指出,短视频 传播效果会受到短视频内容属性、剪辑属性与发布 属性 3 个维度因素的影响[61] 。基于此,本研究构建 了内容属性、剪辑属性、发布属性和发布者属性4个 维度的控制变量体系。1)内容属性,考虑到旅游短 视频的画面内容会对传播认同度产生影响,本研究 加入画面主题(广告宣传=1,通知公告=2,个人体验= 3,美景体验=4,旅游攻略=5,人文风土=6)、画面质 量(是否景别丰富:是=1,否=0)、真人出镜(无人出 镜=1,单人出镜=2,多人出镜=3)以控制对估计结果 的影响。2)剪辑属性,包括字幕(是否有字幕,是= 1,否=0)、竖屏(是否为竖屏尺寸,是=1,否=0)、背景 音乐(是否有背景音乐,是=1,否=0),以控制旅游短 视频采用不同的剪辑特征对传播认同度的影响。 3)发布属性,包括宣传助手(是否采用短视频宣传 助手,是=1,否=0)、已发布时间(用旅游短视频从发 布到本研究获取的时间间隔表示)。4)发布者属 性,考虑到发布者的个人特征和影响力会对旅游短 视频的传播认同度产生影响,本研究加入发布者总 作品数和发布者总粉丝数以控制对估计结果的影响。

  2.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 R 语言软件(R4.2.2),采用多元回 归模型来进行实证检验,并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 (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进行回归估计。OLS 估计已经广泛应用于因果推断和调节效应分析[62-63] , 在处理线性关系时展现出强大的解释力。基于前 文的理论分析,本研究首先构建仅包含控制变量的 模型1,进行初步验证。具体模型设计如下:

  式(1)中,i 表示旅游短视频编号;SR 表示旅游 短视频的传播认同度;Control 表示一系列控制变 量;α0,α1为待估参数;εi为随机扰动项。

  其次,构建包含自变量、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 的基准计量模型——(2),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变 量和调节变量的交互项,构建(3),以检验视频时 长、发布者官方身份认证以及发布者作品均赞数对 解说音与传播认同度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Durationi代表视频时长;Verifyi代表发布者官方身份 认 证 ;Averlikei 代 表 发 布 者 作 品 均 赞 数 ; β0, β1,⋯β5和γ0, γ1,⋯γ8为待估系数。

  更进一步地,筛选出有解说音的旅游短视频样 本,并根据解说音特征,加入解说音调(Tone)i 、解说 口 音(Accent)i 、解 说 音 性 别(Gender)i 、解 说 类 型 (Type)i 4 个变量,构建(4),深入剖析不同类别解说 音对传播认同度产生的差异化、具体化的影响,其 中 δ0, δ1,⋯δ5为待估系数。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解说音对旅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的影响作用

  对所有变量进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检验结果 显示,所有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4,表明不存 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表1报告了解说音对旅 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以及 3 个调节变量(视频时长、发布者官方身份认证以及 发布者作品均赞数)对解说音与传播认同度之间关 系的调节作用的回归结果。其中,根据模型 2 估计 结果,解说音对旅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具有显著正 向影响(β=0.366,p),即相对于没有解说音的 旅游短视频而言,有解说音的旅游短视频的传播认 同度更高,H1得到了验证支持。根据模型3估计结 果,视频时长(交互项系数=−1.324,p)和发布 者官方身份认证(交互项系数=−0.753,p)负向 调节解说音对传播认同度的影响,发布者作品均赞 数(交互项系数=0.011,p)正向调节解说音对 传播认同度的影响,图 2 中直观呈现了 3 个调节变 量的影响。即相对于时长较长的旅游短视频,当旅 游短视频时长较短时,解说音对传播认同度的正向 影响更弱,H2得到验证支持。相对于未认证的发布 者,经过认证的发布者发布的视频中,解说音对传 播认同度的影响更小,H3 得到支持。旅游短视频 发布者作品均赞数越高,受用户喜爱程度越高,解 说音对传播认同度的正向影响更大,H4 得到支持。

解说音对旅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的影响分析结果

  3.2 细致分类下的解说音对旅游短视频传播认同 度的影响作用

  进一步将旅游短视频解说音细分为解说音调、 解说口音、解说音性别、解说类型 4 个维度,探讨细 致分类下的解说音对旅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的影 响(表2)。结果表明,在解说音调方面,相对于解说

细致分类下解说音对旅游短视频

音有变调的旅游短视频而言,解说音无变调(β= 0.533,p)的旅游短视频的传播认同度更高,说 明相比机械化毫无感情的合成语音,受众更倾向真 人发音。在解说类型方面,相对于解说类型为个人 感悟的旅游短视频而言,解说类型为诗词剧情类(β =−0.984,p)的旅游短视频的传播认同度更低, 说明用户更喜爱传达真实旅行经历的短视频。而 解说类型为旅游攻略和人文风土的解说音对传播 认同度的影响不显著,说明不同解说类型的解说音 对旅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 解说口音方面,没有明显口音(β=−0.656,p>0.1)对 传播认同度的影响度并不显著,说明用户对解说音 有无口音并没有明显的偏好。

  3.3 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上述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更换 被解释变量测算方法的方式,即将旅游短视频收藏 量作为点赞量的替代变量,对基准回归进行稳健性 检验(表3)。稳健性检验的各变量的回归系数与显著 性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基准回归得到的结论是稳 健的。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本文以北京和广西抖音热度排行前两位的4个 5A 级景区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基于 ELM 的理论 框架[30] ,实证研究了旅游短视频解说音对传播认同 度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进一步将旅游短视频解 说音细分为解说音调、解说口音、解说音性别、解说 类型 4 个维度,探讨细致分类下的解说音对旅游短 视频传播认同度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首先,解说音可以显著提升旅游短视频的传播 认同度。根据ELM的理论框架,解说音是旅游短视 频中传递信息内容的重要方式之一,它通常引导用 户通过中心路径处理信息[30] 。高质量的解说可以帮 助观众更深入地评估和理解旅游短视频的内容,提 升传播认同度。

  其次,视频时长、发布者官方身份认证和发布 者作品均赞数在旅游短视频解说音与传播认同度 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1)相对时长较长 的旅游短视频,时长较短的旅游短视频的解说音对 传播认同度的影响更弱。较短的旅游短视频通常 依赖快速捕捉观众注意力,并通过视觉元素迅速传 达核心信息,减少了解说音在引导深度信息处理中 的作用。这符合ELM中的边缘路径处理方式,即观 众可能更多地依赖非核心线索(如视频的长度、视 觉效果等)来形成态度[30] 。2)与未获官方身份认证 的发布者相比,官方身份认证发布者的旅游短视频 中,解说音对传播认同度的影响更弱。官方认证增 加了发布者的可信度和权威性,使用户即使在没有 深入处理旅游短视频解说音信息的情况下,也愿意相 信其内容。这符合ELM中的边缘路径处理方式[30] 。 3)发布者作品均赞数越高,其发布的旅游短视频中 解说音对传播认同度的影响越强。高点赞数反映

稳定性检验结果

了用户对发布者旅游短视频内容高度认可,这种高 度认可会促使用户更加关注旅游短视频中的信息 内容(包括解说音)。根据ELM的理论框架,这种高 度的认可与关注引导观众更倾向于采取中心路径 来处理信息[30] 。

  最后,对细致分类下的解说音对旅游短视频传 播认同度的影响作用的研究,有以下发现。1)与使 用语音合成技术生成解说音的旅游短视频相比,采 用真人解说的旅游短视频具有更高的传播认同度。 说明用户更倾向于真人解说的旅游短视频,因为真 人解说能够传递更自然的情感和语调,使用户更容 易产生情感联结。2)以个人感悟为解说内容的旅 游短视频具有更高的传播认同度。说明用户更喜 爱传达真实的旅行经历的短视频,因为这些视频不 仅提供了实用的信息,还能让用户感受到真实的情 感体验,从而获得更大的价值。3)尽管地域口音和 解说者性别作为文化符号与个体差异的重要组成 部分,但在本研究中并未对旅游短视频的传播认同 度产生显著影响。这一结论挑战了以往关于地域 文化与性别刻板印象对信息传播效果的预设,强调 了内容本身的质量与表达方式的适切性才是决定 传播认同度的关键因素。

  4.2 管理启示

  1)选择合适的解说形式,并增强解说音的表现 力。解说音作为旅游短视频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方 式,能显著提升其传播认同度。因此,可通过聘请 专业解说员或使用自然、富有情感的真人解说,使 解说内容准确、生动、有吸引力。鼓励发布者分享 个人感悟和真实旅行经历,并根据目标用户的特点 (如年龄、地域、文化背景等),灵活调整解说风格, 努力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

  2)对不同时长的旅游短视频采用差异化的解 说音策略。对时长较短的旅游短视频,应注重通过视觉元素快速捕捉观众注意力,同时简化解说内 容,使其更加精炼有力。而对于时长较长的旅游短 视频,则应采用内容丰富、生动和具有感染力的解 说音,充分利用解说音来引导观众深入理解旅游短 视频内容。

  3)运用官方身份认证增强旅游短视频发布者 的可信度。获得官方身份认证的发布者具有更高 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应充分发挥这些优势,通过高 质量的内容和解说来巩固和提升观众的信任度。 而对非官方身份认证的发布者,则应更加注重内容 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以及解说音的专业性和吸引 力,通过中心路径吸引用户关注。

  4)持续优化内容,提升发布者作品的质量与认 可度。发布者应深入分析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 优化旅游短视频内容质量和表达方式,提升所发布 作品的整体质量,以获得更多用户的认可和点赞, 进而促进用户更加深入地关注和思考旅游短视频 中的信息内容,提高传播认同。

  4.3 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仍存在以下几点局限性,有待未来研究 进一步探讨。

  1)在构建模型时,本研究只考虑了听觉的因 素,而没有深入考虑旅游短视频视觉的影响因素。 未来的研究可以同时考虑视觉因素和听觉因素,进 一步探讨两者对旅游短视频传播认同度的交互作 用和影响机制。

  2)本研究没有考虑评论量、转发量、完播率等 相关数据,后续研究可针对旅游短视频的用产互动 行为(如转发,评论等)开展更系统的深度探究,并 研究解说音对转发、评论、完播率等不同因变量的 影响。

  3)受抖音平台数据获取所限,本研究只选择了 景区关键词中半年内的短视频数据,样本量和样本 时间范围的限制也是本研究的不足之一。未来研 究可以增加旅游短视频平台、扩大景区数量等,综 合多平台、多景区进行多源矩阵分析探究旅游热门 城市相关词条或事件对视频的传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