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杂志基础信息: 本刊创刊于1956年,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与经济传媒,多年来多次被评为全国畜牧兽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本刊是集实验研究、调查报告、试验技术、综述、科技讲座、经验交流、疾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是西南林学院主办的林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林学基础理论经、森林培育学与经营管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森林生态与自然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木材料工业与装饰工程、林产化学与工业、林业机械与土木工程、园林植物与风景园
陕西林业科技 杂志基础信息: 本刊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林学会和陕西省林业科技信息中心合办的综合性林业科技刊物,被国内11家权威数据库和文摘期刊固定转载和收录。主要刊登育苗、造林、森林经营、经济林、林业经济、调查设计、森林保护、林副产品
《 宁夏农林科技 》杂志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农业厅联合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刊物,1996年成为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1997年获宁夏优秀科技期刊奖。本刊主要宣传报道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科研成果及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经验,同时
《 天津农林科技 》杂志主要报道国内外农、林、牧、渔的科研生产新动态、新成果,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是科研教学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了解国内外科技信息的窗口,是农民科学种田、勤劳致富的向导。 天津农林科技杂志期刊荣誉: 《天津农林科技》杂
《 三峡环境与生态 》杂志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保科技期刊,主管单位为重庆市环境保护局,主办单位为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主要刊登我国当前环保科技及有关的环境管理、生态、经济等方面具有一定学术和应用价值的学术文献,以及反映环
《 湖北植保 》是湖北省农业厅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杂志,由省植保总站和省植保学会主办。本刊主要刊登大田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种子、药材、林木、花卉等与农相关的绿色植保产品,无公害化标准生产及由此延伸的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曾用名为《水土保持科技情报》创刊于1981年9月[(81)水农字第48号]。主管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主办单位为水利部农水局与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在辽宁出版。办刊宗旨以译文为主,面向全国水土保持建设,以国内外水土保持科技动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各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等文章。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荣誉: 本刊获奖情况: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全国农业高校优
随着江苏省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用水需求与实际供水量之间的矛盾突显。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江苏省水资源总量492.4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12%。全省人均水资源量624.6m3/人,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为1730.
受自然地理环境和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总体上与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不匹配。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近几十年来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北少南多的水资源格局愈加明显[1]。 摘要:在气候变化、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众所周知,水电工程如同整个建筑的血液,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安装的好坏与建筑工程的总体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如果安装不合格,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
近几十年来,因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地球表面热量平衡发生改变而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并进一步加剧某些地区的旱涝灾害,从而对水文循环和径流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国际上对此问题的研究不仅局限在全球尺度,而且也深入到流域尺度。人们认为,由于地球表面受热
地下水是我国许多城市的重要供水水源,也是维系区域生态环境的关键要素。建立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目的是保护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免受污染,或使轻度受污染的水源水质逐渐恢复清洁;为此需要检测污染物运移的方向,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并通过对
在自然微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在各项物质循环与能量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庞大的微生物数量及其错综复杂的功能网络使得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和有效利用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在实验室条件中很难模拟微生物群落的自然生境,无法为微生物群落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
变化环境是指由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相互交织的系统驱动所引起的一系列陆地、大气与水循环的变化[1]。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人工因素对自然水循环系统的干扰愈来愈烈,特别是高强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如人类的取水、用水、耗水、排水、调水等行为,对整个水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m3,预计到2030年将逼近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警戒线,水资源紧缺已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是用水大户,其用水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水资源安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用水面临巨大挑战,提升北方地区农田
大连市是我国北方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93m3,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境内主要河流的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平均达到了45.6%,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开发利用上限,而且流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有近一半的河流来自难以利用的沿黄海
水资源工程多是基于水的利用史、水质、对水的需求以及气候行为进行计划和实施的[1],与气候相关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为降水量和气温[2]。气候的变化不仅影响水资源量,也通过很多方式影响水质。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对迟缓,气候和地下水之
近年来,我国设计的高坝工程大多将下游一定范围内的河床用混凝土防护起来,并在下游一定距离内修建二道坝,形成泄洪消能建筑物的一部分水垫塘,以达到消能和防冲的目的。水垫塘作为防护下游河床的主要结构,其底板自身的稳定问题尤为重要[1-3]。对水垫塘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