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气象学报
英文名称: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国内刊号:11-2006/P
国际刊号:0577-6619
出版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3.486
综合影响因子:3.007
期刊主编:丁一汇
发行地:北京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气象学报杂志介绍

  《气象学报》是中国气象局主管、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大气科学学术性期刊,旨在反映我国大气科学领域中最新科研成果,为大气科学研究提供学术交流阵地,推动我国大气科学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迅速发展,服务于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事业。

  《气象学报》于1925年创刊。1924年10月18日,在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后的第1次理事会上,经研究决定出版发行《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简称《会刊》),即《气象学报》的前身。

  1925年7月《会刊》在青岛面世,每年1期,从1925~1934年先后出版10期,1935年出版了《中国气象学会10周年纪念刊》1册。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经中国气象学会10周年纪念大会和理事会议决定,自1935年7月,《会刊》更名为《气象杂志》,刊期从1年改为1个月。日军侵华后,时局动荡,办刊经费拮据,被迫停刊近3年。1935~1940年仅出版4卷(第11~14卷),累计36册。1941年《气象杂志》复刊,并更名为《气象学报》,每年出版4期。其后,仍不能正常出版,1941~1949年间只出版6卷(第15~20卷),累计9册。新中国成立后,《气象学报》获得了新生。1950年从第21卷继续出版。文革期间,《气象学报》再度被迫停刊,从1966年下半年至1978年8月停刊长达12年之久。1978年9月21日,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气象学报》再度复刊。自创刊90余年来,《气象学报》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我国气象科学几经苍桑的发展历史,成为气象业务和科研部门、 高等院校等的重要参考文献资料。

  《气象学报》实行编委会制。编委会是由大气科学各分支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负责贯彻落实我国的科技出版方针和《气象学报》的办刊宗旨,审查并终审论文,指导编辑部的编辑出版工作。自1950年以来,我国资深的气象学家涂长望、吕炯、赵九章、李宪之、叶笃正、谢义炳、廖洞贤、周秀骥、丁一汇等先后出任编委会主任委员。

  《气象学报》以气象及水文、海洋、环境等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刊登动力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及应用气象学等大气科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代表我国研究新水平的创造性论文;中外大气科学发展动态的综合评述;大气科学新观 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大气科学研究工作简报及重要学术会议报道;中国优秀大气科学专著的评介。

  《气象学报》在中外大气科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在1992年公布的使用“引文法”鉴定的“1990~1991年中国自然科学 核心期刊”100种中,《气象学报》位居第15名,名列气象科技刊之首。1998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公布的“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地球科学类)中, 按“被引频次”排序《气象学报》列第10位,按“影响因子”排序列第5位。《气象学报》是唯一同时进入前10名的气象科技期刊。在国际上,《气象学报》进入了SA等检索系统。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CSTPC)提供的“期刊检索报告”表明,自1998年以来,《气象学报》中文版一直被英国的《科学文摘》(SA)和《日本科技文献快报》两大检索系统收录。

  《气象学报》2003 年和 2005 年连续两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学术期刊”奖;2013、2021 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13、2015、2017 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2007—2011 年和 2015—2017 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的资助,2008、2011、2014、2017、2020 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3—2007、2009、2016、2019 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2—2015 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6—2020 年获评“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气科学研究成果累累,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企盼科研成果早日在《气象学报》上发表,为满足气象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从1996 年起,《气象学报》从季刊改为双月刊,大幅度地增加了刊载量,出版周期相应缩短。尽管如此,信息传递速度仍不能与气象事业发展同步。为此,从2002年起,《气象学报》进行改版,即版面由正16开改为大16开,以使最新气象科研成果能更多更快地通过《气象学报》这一窗口,进行广泛交流。

气象学报杂志编委会

  顾问编委

  周秀骥 赵柏林 曾庆存 巢纪平 丑纪范 伍荣生 陈联寿 黄荣辉

  许健民 李泽椿 李崇银 符淙斌 秦大河 吕达仁 丁一汇 吴国雄

  穆 穆 徐祥德 石广玉 王会军 宋君强 张人禾 张小曳 黄建平

  朱 彤

  主 编 谈哲敏

  副主编

  戴永久 沈学顺 姜大膀 翁富忠 PRIGENT Catherine

  廖 宏 朱跃建 WANG Yuqing WU Zhaohua

  执 行 副 主 编

  孟智勇 林岩銮 PU Zhaoxia 车慧正 周 文 徐邦琪 张 鹏

  雷荔傈 王 林

  专 职 副 主 编 伊 兰 程艳丽

  常务委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爱军 马耀明 王 勇 王 斌 王桂华 王格慧 王雪梅 占瑞芬

  申彦波 田文寿 师春香 任宏利 刘 超 刘玉宝 刘骥平 江志红

  孙 健 孙 颖 孙建奇 阳 坤 杜 宇 李 俊 李 婧 李 锐

  李兴良 李建平 李湉湉 李熙晨 杨 军 杨明仁 杨晓光 吴立广

  吴志伟 余 晖 邹晓蕾 张 洋 张 强 张卫民 张文君 陆春松

  陈 飞 陈 阳 陈 静 陈光华 陈海山 苗世光 范 可 罗京佳

  郑永光 赵 坤 赵传峰 赵艳霞 胡斯勒图 段安民 袁时金 袁慧玲

  聂 绩 郭学良 黄小猛 梁旭东 傅平青

  委 员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明虎 丁瑞强 马占宏 马敏劲 王亚强 王炜罡 王爱慧 冯 杰

  冯 涛 朱志伟 刘 利 刘伯奇 刘海龙 刘端阳 孙旭光 孙俊英

  李秀珍 李青青 杨 邱 杨大智 吴 欢 辛金元 张 宁 张 林

  张 贺 张 悦 张飞民 张文霞 张旭斌 张慕容 张麒伟 陆 波

  陈 林 陈 琦 陈 斌 陈玉宝 陈尚锋 陈国兴 陈春刚 陈活泼

  陈璟怡 杭 建 周菲凡 周毓荃 郑志海 房佳蓓 赵 曦 赵素平

  胡 帅 胡 鹏 胡开明 胡淑娟 段海霞 段晚锁 俞鹏飞 饶 建

  姜智娜 秦正坤 夏江江 夏祥鳌 顾剑锋 徐 晶 郭建平 黄 平

  黄敏松 韩 威 曾晓东 雷瑞波 路屹雄 鲍旭炜 潘宝祥 戴建华

  薛惠文 魏 楠 魏忠旺

  海外编委

  DENG Yi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SA)

  DU Jun (EMC, USA)

  FU Hao (University of Chicago, USA)

  HU Guannan (University of Reading, UK)

  HU Shineng (Duke University, USA)

  LI Laurent (LMD, France)

  LIU Zhiquan (NCAR, USA)

  SON Seok-Woo (SNU, ROK)

  XUE Yongkang (UCLA, USA)

  YANG Da (University of Chicago, USA)

  YEH Sang-Wook (Hanyang University, ROK)

  ZHANG Gan (UIUC, USA)

  ZHANG Jie (SUNY Albany, USA)

  ZHANG Wei (Princeton University, USA)

  编辑部:程艳丽 王祥国 张萌 伊 兰

天文学、地球科学期刊推荐
R&J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近期更新
Q&A
很多作者在选择sci期刊时大都会先考虑其分区情况,就如sci三区就是不少相关数学领域人员的选择,毕竟其有着一定发表
渔业和水产类也是农业领域最为受重视的一大方向,因此不少相关人员发表该文章,而对于期刊的选择上SCI是最受欢迎的
要说电机类的期刊那么可选择的范围是较广的,尤其是在国际上的期刊,如被SCI、EI所收录的可谓是不在少数,且价值性
DYSPHAGIA是SCI3区期刊。 DYSPHAGIA期刊涉及的研究方向为医学领域。 关于《DYSPHAGIA》杂志,下面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以供
sci评论性文章算成果吗? 算是的。毕竟是被sci所收录的,不过虽说该评论性文章是可以算作学术成果的,但总归来说评论
水产学报不是sci。 《水产学报》创刊于1964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水产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以反映
气象学报杂志相关文章部分汇总
S&E
sci论文不完整家庭环境中的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初探
  摘 要:文中所指不完整家庭仅指:父母离异、因意外事故失去亲人的家庭。不完整家庭对一些青少年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思想畸形。通过对不完整家庭的学生的思想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坚持长期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从中摸索出
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因素分析-论文网
  施工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因素分析   朱平(1)丁桂清(2)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建设分院;江苏省东台市南沈灶镇水务站)   摘要:本文阐述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因素构成,指出政府职能对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活动的影响
哲学论文范文在全球化环境下重新定义和测量权力
  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权利也是哲学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话题,本文就针对在全球化环境下重新定义和测量权力进行了一些论述,文章是一篇哲学论文范
基于自媒体环境下的快消品包装设计研究
  摘要:如何令功能和质量上表现雷同的快消品,在短视频购物、社区团购等一系列网购形式不断崛起的“后疫情”新消费场景下,获得自媒体时代的关注,是当下业界普遍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解析自媒体传播的三大特征,结合当下
浅谈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摘要: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概述了我国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公众参与的意义,指出了当前公众参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的途径。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1.我国环境影
环境卫生工程论文发表
  《环境卫生工程》杂志是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华北联络组及天津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刊登内容:有关国内外环境卫生的科研成果,环卫生设备与设施的设计、技术改造,环境卫生监测技术,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