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翻译》简介
《上海翻译》(原《上海科技翻译》)是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会刊、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上海翻译》创刊于1986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和中国译协首任会长姜椿芳同志分别为创刊号题词,中科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写发刊词。本刊由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编辑出版。
《上海翻译》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成长于学术繁荣之时,创刊至今,已过而立。三十三载间,《上海翻译》承载着翻译研究之重,历经我国译学研究引进吸收、踯躅观望、创建学科、自主研发的各阶段,反映和记录了30年来国内外翻译研究发展的历程。
有组织、有系统的应用文体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上海翻译》区别于同类期刊的主要特色。《上海翻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既作应用翻译的理论探讨,又作翻译实践的深入研究。刊物宗旨为:探讨译道,切磋技艺;聚焦应用,引领实践;倡导争鸣,助推教研;修辞立诚,广纳雅言。
《上海翻译》坚持开门办刊,走出书斋,走向读者,单独或联合有关单位举办各类学术活动。编辑部先后与英国文化交流协会、德国驻沪总领事馆、《中国翻译》编辑部等联合举办全国翻译比赛5次,举办全国翻译教师暑假研习班6次(2002、2005、2014、2015,2012、2013两次与外教社联办),且于2015年首次举办翻译技术培训。2003年起与中国译协及各地高校共同主办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8次、其他全国性翻译研讨会多次。编辑部为推动译学持续发展,创设翻译研究战略论坛,迄今共举行了四届(2014年首届与海口经济学院、2015年与苏州大学、2016年与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与外研社和贵州师范大学联办),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研讨译学的宏观战略走向。
一直以来,《上海翻译》是译界前辈说理论道的讲坛,是译界同行切磋技艺的场所,亦是青年新秀试笔习武的园地。老一辈译界翘楚为本刊留下了超凡脱俗、闳中肆外的光辉篇章。创刊初期的青年作者,有的已成译界巨擘,站在译学前沿,登临揽胜,仍在为本刊奉献。更有80后的佼佼者已崭露头角,他们的研究旁搜远绍、较长量短,为本刊增辉。30多年间《上海翻译》发文2600余篇,蔚为大观。但是翻译研究任重道远,编者在欣慰之余,不敢懈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编辑部同仁们期待在读者、作者的“源头”有更多“活水”注入。
编辑委员会主任:何刚强 傅敬民
(以下编委按姓氏笔画为序)
方梦之 上海大学
文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叶兴国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仲伟合 澳门城市大学
刘泽权 河南大学
李梅 同济大学
许钧 浙江大学
陈小慰 福州大学
何刚强 复旦大学
张春柏 华东师范大学
尚新 上海大学
范武邱 中南大学
周领顺 扬州大学
胡开宝 上海外国语大学
胡庚申 清华大学/郑州大学
陶友兰 复旦大学
崔启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黄忠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彭青龙 上海交通大学
韩子满 上海外国语大学
曾利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傅敬民 上海大学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优质期刊推荐 | 复合影响因子 | 综合影响因子 | 总被引次数 | 总下载次数 | 平均出版时滞 |
---|---|---|---|---|---|
新闻记者 | 4.522 | 2.614 | 38805 | 3109823 | N/A |
传媒 | 1.143 | 0.398 | 47620 | 4539360 | N/A |
中国软科学 | 6.707 | 4.077 | 140010 | 6383625 | 251.5836 |
戏曲艺术 | 0.275 | 0.144 | 3340 | 306600 | 3.043478 |
编辑学报 | 2.466 | 2.385 | 27758 | 1038854 | 139.3356 |
成人教育 | 2.044 | 1.060 | 24441 | 1355094 | 236.3251 |
外语研究 | 1.844 | 0.834 | 24680 | 1531895 | 227.88 |
考古学报 | 2.140 | 1.047 | 4176 | 391641 | N/A |
思想教育研究 | 3.768 | 1.770 | 84918 | 6176737 | N/A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 5.890 | 3.245 | 50427 | 2549152 | 129.7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