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组织了一些科技人员,对当时国外水声科技前沿的学术论文进行翻译,以便内部学习交流,经上海市科委同意,出版了《水声译丛》内部刊物。
1980年上海市声学学会成立。为开展学术交流,经协商,决定将《水声译丛》(图1)作为上海市声学学会的会刊,更名为《声学技术》(季刊),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和上海市声学学会,编辑部设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并向上海市有关部门申请变更事宜。
1982年6月1日《声学技术》创刊号(图2)出版,内容涉及水声、超声、生物医学超声、海洋声学技术以及建筑声学等领域,受到了广大声学工作者的欢迎。经过4年的努力,在1985年8月,《声学技术》获准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
1997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二六研究所加盟办刊,《声学技术》成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上海市声学学会和中船重工集团第七二六研究所4家单位合办的学术性刊物(季刊)。2006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图3)。
2025年1月,《声学技术》主办单位变更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同济大学、上海巿声学学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目前,《声学技术》已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波兰《哥白尼索引》(IC, Index of Copurnicus)、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英国《科学文摘》(INSPEC)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并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声学技术》的办刊宗旨是:在声学专业领域内进行科研、技术交流;开展学术讨论与评述;介绍国内外新技术和新产品;促进声学事业的发展,并为声学科研、生产和教学人员知识创新服务。专业范围包括:超声学、生物医学超声学、电声学、水声学、海洋声学技术、建筑声学、噪声控制、生理和心理声学、声信号处理、换能器和声系统等。
名誉主编
冯绍松王季卿
主编
胡长青
常务副主编
李秀红
副主编
王朔中杜选民麦卓明胡兵钱梦騄温周斌
编委
马黎黎王佐民王宁王润田毛东兴方世良他得安冯海泓冯苗锋孙超
许伟杰许肖梅刘晓峻杨德森张海澜汪源源李颂文杨日杰杨益新沈勇
宋拥民孟子厚林书玉胡文祥贺西平姜立新莫喜平夏铁坚高建农章东
梁国龙蒋国荣蒋伟康谢菠荪蔡志明颜永红梁志坚
责任编辑
程淑萍邵琳
第七编 工业技术优质期刊推荐 | 复合影响因子 | 综合影响因子 | 总被引次数 | 总下载次数 | 平均出版时滞 |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1.306 | 0.957 | 29645 | 1910577 | 211.0175 |
锅炉技术 | 0.994 | 0.823 | 6068 | 236145 | 421.8395 |
钢铁钒钛 | 0.712 | 0.554 | 8470 | 455552 | 198.1618 |
铁道运输与经济 | 1.900 | 1.313 | 27511 | 1140269 | 228.2074 |
固体火箭技术 | 1.000 | 0.788 | 10115 | 479941 | 238.6048 |
传感器与微系统 | 1.788 | 1.133 | 46879 | 2099942 | 445.1631 |
推进技术 | 1.419 | 1.067 | 25029 | 1226001 | 258.4144 |
低温工程 | 0.611 | 0.510 | 3433 | 196494 | 123.1733 |
机械设计与研究 | 1.400 | 0.981 | 21702 | 844501 | 280.3793 |
应用激光 | 1.721 | 1.403 | 12808 | 558881 | 318.17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