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压电与声光压电与声光问答

压电与声光杂志论文投稿须知?

来源:月期刊咨询网汇总

压电与声光杂志近十年出版发文量:

压电与声光杂志投稿须知

网络投稿程序

  (1)作者注册,愿意成为审稿人或推荐审稿人,请详细填写审稿人的资料;
  (2)查看投稿须知;
  (3)查看版权协议;
  (4)填写稿件信息;
  (5)填写作者信息;
  (6)上传稿件和附件(稿件中的图需按本刊的作图要求另从附件上传)。 
  注意:
  (1) 带*的内容为必添项。
  (2) 每篇文章都需要有投稿作者和通讯作者,可以由同一人担任。如果是学生,通讯作者应该是指导教师。
  (3) 为提高稿件的外审效率,请作者推荐合适的专家供编辑部参考。

4) 要把所有的署名作者一一填写,因为在打印录用通知时需要把所有的作者姓名全部打印上去。 

  稿件流程:
  (1)作者上传的稿件成功后,作者会接到系统自动发送的收稿回执;
  (2)稿件初审(合格的进入外审,不合格的退修或直接退稿);

3)专家外审;

4)外审通过的稿件经终审后发录用通知和版面费通知(审稿周期2周到1个月);
  (5)稿件安排编辑排版,作者等待责编返回终稿校对定稿(稿件录用后3个月左右)。
  (6)稿件一经刊出,即付稿酬。期刊出版后,还将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并上网,届时不再向各位作者另付酬。 

进入期刊首页

压电与声光杂志已发表格式范文参考


1.应用于5G的三频MIMO天线设计

作者:周籽怡;杨志鹏;杜成珠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大学;.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嘉定供电公司

关键词:5G;卫星通信;多频天线;多输入多输出(MIMO);高隔离度;“X”型隔离枝节

  摘 要:随着5G通信技术的商用和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及技术创新,设计了一种使用“X”型隔离结构的三频 二元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天线由两个倒置且平行放置的单元辐射贴片组成,并通过在其正面、背面加载 隔离枝节来提高天线的隔离度,同时在天线背面采用开槽技术来改善天线的带宽。天线整体尺寸仅有37 mm× 25 mm×0.8 mm,实测工作频段为4.3~5.8 GHz、8.02~9.3 GHz和12.2~14.8 GHz,在工作范围内端口隔离度 均优于23 dB,全频段包络相关系数(ECC)分集增益(DG)>9.99 dB,分集性能良好,满足 MIMO 天线传输 性能的要求。研究表明,该天线适用于5G和卫星通信系统。

  0 引言

  目前卫星通信对小型化,低成本,低剖面,高增 益,方向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天线作为收发信号的 器件,在通信系统中有着重要应用[1]。5G 通信的应 用现已进入大规模商 用 进 程。相 较 于 4G 通 信 技 术,5G 移动通信系统在数据传输速率、时延和连接 密度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当前宽带移动通信领 域的研究热点[2]。同时,5G 低地轨道卫星通信可提 供更强的无线覆盖,超出5G 地面网络的覆盖范围, 而作为能同时接收卫星通信与5G 信号的多输入多 输出(MIMO)天线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地轨道 卫星通信能实现5G 以上地面网之外的无线覆盖, 因此要求卫星通信天线具有较高的增益、交叉极化 隔离、低副瓣、宽频带、低回波损耗以及收发频段高 隔离等[3-4]特点。多频段天线可将所需的多个频段 集合在单个天线上,既能降低互扰效应,又能避免 占用其他业务所需的频带。另外,多频 MIMO 天线 采用 MIMO 技术可提高传输效率和频谱利用率,减少各信道间的相互干扰。通过多工作模式、寄生分 支、缝隙加载、多芯片、电抗负载、多贴片叠层、集总 元件加载等方式可实现多频段天线[5]。文献[6-7] 通过在天线电路板背面加入寄生分支来增加额外 的频段;文献[8]是在天线贴片或者地板上设置分 枝,从而激励出新的谐振点形成多频;文献[9-10]通 过在天线上加载多个缝隙以构成多个谐振点的多 频段天线。

  MIMO 技术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的核心,在无 线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不增加频谱资源 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采用 MIMO 技术可使系 统容量翻倍,具有明显的优势[11]。该技术的重点在 于多个天线可实现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但若天线 间的隔离度不够高,则会导致天线之间的信号相互 干扰,使信号质量降低,造成传送速率下降等问题。 因此,为使 MIMO 系统达到最佳性能,MIMO 天线 采用解耦技术来降低或消除多个单元天线间的干 扰。文献[12]是通过两个单元天线采用正交放置 方式来提高隔离度,天线各端口间的隔离度均大于 15 dB;文献[13]通过在两个单极子天线中间加载 T 型隔离结构来提高天线间的隔离度,隔离度均大于 20 dB;文献[14]是在地板上刻蚀 C 型槽以改善天 线的隔离 性 能,实 现 了 工 作 频 段 内 隔 离 度 均 大 于 20 dB。

  本文设计了一款应用于5G n79和卫星通信的 具有高隔离度特性的三频双元 MIMO 天线。它由 两个倒置且平行的单元天线构成。天线单元的结 构是在单极子天线的基础上添加两个枝节,从而实 现天线的三频带特性。此外,在天线背面的地板上 开槽,进一步优化天线的阻抗匹配,并添加“X”型去 耦结构,在不影响工作频段的前提下,使天线获得 较高的隔离度。所设计天线 的 工 作 带 宽 为 4.3~ 5.8 GHz、8.02~9.3 GHz和12.2~14.8 GHz,端 口隔离度S21 均大于23 dB。

  1 天线结构设计

  本文设计的三频二元 MIMO 天线选用介电常 数为4.4,损耗角正切值为0.02,厚度为0.8 mm 的 FR4介质基板。天线整体尺寸为37 mm×25 mm, 基本设计结构如图1所示,其余经过仿真优化后的尺寸参数如表1所示。

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天线的设计过程。由图可见,天线 A 由 两个倒置且平行的单元天线构成,两单元天线地板 的横向间距为5 mm;为了提高天线的隔离度,在天 线 B的背面添加一个隔离枝节;天线 C 是在天线 B 的基础上,在其正面相对应的位置引入一个隔离枝 节;天线 D则是通过在天线 C的背面再增加一个枝 节,该枝节与两单元天线的地板连接,使两个单元 天线的地相连通,形成“X”型隔离结构。

天线设计递进过程

天线 A、B、C、D的S参数对比图

  由图3可知,在天线隔离枝节的设计过程中,天 线的回波损耗并未发生太大变化,有、无隔离枝节主 要影响天线的隔离度;在背面地板未连接的情况下, 正、反面隔离枝节的加载使天线在中高频的隔离度有了较大提高,而将天线地面连接后则能有效地改善低 频的隔离,使工作频段内隔离度>20 dB。

  根据上述的天线进程并通过模拟仿真得到最 佳参数,最终加工出的天线实物如图4所示。

天线实物图

  2 天线仿真分析与实测实验结果

  本文运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 ANSYS HFSS对 天线进行设计及仿真优化,并依据模拟和测试结果 分析了天线的各类参数。

  2.1 天线结构对S 参数的影响分析

  图5为天线右侧枝节下方,小枝节距离馈线的 位置L6 对天线S 参数的影响变化图。

L6 参数对S 参数影响的仿真分析图

  由图5可见,当L6 逐渐增大时,S11 变化较小, 天线中频带的频段会整体向低频偏移,同时带宽会 逐渐减小,但高频段和低频段的频带无明显变化。 当L6 增大时,S21 变化较小,说明L6 参数对天线隔 离度的影响非常小。其中,通过调整 L6 参数可得 到约9 GHz的中频带。

  2.2 S 参数及电流分布图

  图6为天线S 参数对比图。

天线仿真和实测

  由图6(a)可见,当天线实测的回波损耗曲线小 于-10 dB 时,其工作频段带宽为4.3~5.8 GHz、 8.02~9.3 GHz、12.2~14.8 GHz。仿真与实测的 S11 差别不大,频带偏移主要出现在中频段部分,而导致模拟值与测试值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天线 受到加工公差、SMA 头焊接、测试电缆等因素影响。

  由图6(b)可见,实测与仿真数据的隔离度均大于 20 dB,且实测数据略优于仿真,达到23 dB。 图7为天线在5 GHz时正、反表面电流分布图。 由图可见,在增加了隔离结构后,正面和背面的隔离 枝节都会产生较大的耦合电流,表明该天线使用的隔 离结构能有效改善两单元天线间的隔离度。

天线表面电流分布图

  2.3 辐射方向图

  图8为该天线分别在5 GHz、9 GHz和14 GHz 下远场辐射方向图的实测与仿真结果比较。在这3 个频点处,H 平面上的辐射方向图近似于圆形,说明该 天线能实现全方位的接收;E平面上,各方向图都近似 于“8”字型,表明该天线具有良好的双向辐射特性。

仿真与实测方向图的比较结果

  2.4 增益

  图9 为 天 线 增 益 图。 由 图 可 知,该 天 线 在 5 GHz频段的增益为1.9 dB,9 GHz频段为4.9 dB, 14 GHz频段为7.3 dB,说明天线具备优良的增益 特性。在某些特定的频率,天线的实测增益比仿真 的略低,这主要是受到测量环境的影响以及 SMA 接头的损耗所致。

天线增益仿真与实测对比图

  2.5 包络相关系数

  天线分集技术是保证多输入多输出通信系统 中信道非相干性的重要手段。它可用于衡量各天 线间的辐射模式和偏振特性,并通过包络相关系数 (ECC)进行表征。通常情况下 ECC说明多 输入多输出天线具有较好的独立性。该相关系数 可通过S 参数进行计算,其计算方式[15]为

  式中S * 11、S * 21 分别为S11、S21 参数经共轭变换所得。

  分集增益(DG)作为衡量 MIMO 天线性能的一 个重要指标,通常当 DG>9.5 dB 时才能体现出良 好的分集特性,有:

  图10为ECC 与DG 的仿真与实测值对比图。 由图可见,在整个工作频带内 MIMO 天线的实测 ECC 值均小于0.03,而 DG 值则高于9.99 dB,这 说明该 MIMO 天线元件间的相关性很小,且有很好 的分集性能。

天线的ECC 和DG 对比图

  3 天线性能比较

  表2为所设计天线与其他天线的性能对比。由 表可见,所设计的三频 MIMO 天线具有较高的隔离 度,且可实现5G 和卫星通信的频段要求,在5G 技 术与卫星通信相结合的物联网通信领域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

天线的性能对比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X”型隔离结构的高隔离 度三频带 MIMO 天线。该天线使用 FR4作为介质 基板,并由两个倒置且平行的单元天线构成。通过 加载天线正面单元天线间的隔离枝节和背面的“X” 型隔离结构,提高了天线的隔离度。天线的实测工 作频段为4.3~5.8 GHz、8.02~9.3 GHz和12.2~ 14.8 GHz,其满足5G n79、X/Ku波段卫星通信要求。 实测结果表明,天线在工作频带上的隔离度均大于 23 dB、全 频 段 ECC 值 均 低 于 0.03,DG 值 则 高 于 9.99 dB,符合 MIMO天线的传输性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