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科技论坛
英文名称: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国内刊号:11-1344/G3
国际刊号:1002-6711
出版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3.574
综合影响因子:2.201
发行地:北京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介绍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以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管理的学术研究为主要内容,以兼顾政策性、综合性和学术性为办刊特色。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管理和学术研究人员,国内外发行。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网友点评
J&R
10.16投稿,11.11还没收稿,等麻了,考虑要不要撤了
2024-11-11 01:16
投过三次,每一次都是等到初审日期到了自动退稿,很耽误事。要是觉得主题不符趁早拒,非得等到系统最后期限再拒。感觉这个期刊关系稿和中介稿不少,普通人挺难投中的
2024-11-09 09:38
看图片吧,二十多天没收稿
2024-11-05 13:23
为什么最近中国科技论坛官网登不上?
2024-10-24 01:21
收稿用了将近两周,初审超过一个月还没结果,效率低下
2024-10-16 09:28
很好的期刊,审稿流程透明,在系统都可以看到,投稿、收稿到外审半个月,外审到复审20多天,复审到退修几天。
2024-09-04 09:56
更多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点评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编委会

  曹 聪 陈 强 陈志军 迟凤玲 Denis Simon(美) 樊春良

  房汉廷 封凯栋 葛秋萍 龚 旭 顾 新 郭铁成 Hwang hee CHO(韩)

  胡志坚 Jon Pedersen(挪) 李 群 李 万 李春成 刘冬梅 柳卸林

  戚 湧 史占中 孙福全 王奋宇 王伟光 王义桅 危怀安 徐雨森

  许世卫 伊 彤 游光荣 原长弘 张成岗 张九庆 张振刚 朱春奎

学术服务
科学、科学研究期刊推荐
R&J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近期更新
Q&A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端发展,发表SCI论文几乎成了高校教师、医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必备的事业。但重要的问题来了: 发
我们也是都知道SCI所收录的期刊范围非常广泛的,尤其是理科方向的,因此关于机械工程领域的期刊也是不在少数。所以
SCI期刊可以有两个通讯作者吗 ? 可以有两个通讯作者,但这取决于具体的SCI期刊的要求。 建议作者在投稿sci期刊前,了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进行科
晋升高级职称对sci有哪些要求? 晋升高级职称对sci论文要求之高我们也是都知道的,而要说具体有哪些要求,还是需要根
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SCI期刊分区分为中科院分区和JCR分区,以下是JOURNA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期刊涉及到的学科分区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相关文章部分汇总
S&E
不同时期法学理论研究管理条例实施
  法学管理建设制度是大家对于法学认识和法学应用中都需要进行了解的,它关乎于当前的个人权益的保护等等方面。法学也是对于制度方面的约束,因此大家要了解是对于行为的约束。   摘要:对于当前的法学研究和法学论文
管理学职称论文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经成为有效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尤其是使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实现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的一种典型的组织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越来越繁荣的现今,企业的管理目标、管理
中国工业经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质量管理特点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很多农村都开始建设的一个项目,也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本文是一篇中国工业经济投稿的论文范文,文章对农网升级的质量管理做了一些研究,包括质量管理的特点和现状及措施。   摘 要:农
饲料企业经济制度应用方式
  对于在农业科技管理政策中的各项模式和应用方针是推动农业科技技术的发展,对于农业中的销售管理是推动农业经济建设的方向。以下是对于饲料企业管理中营销政策上的一些介绍。   摘要:众所周知,销售管理主要由三大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摘 要: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灵魂,提高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管理活动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无论是企业等盈利组织还是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非盈利组织,都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促进和提高经
经济学论文工业经济论文范文参考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在现阶段,经济增长仍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系统演化的核心目标。Meadows(1972)提出的“零增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