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包装论文

浅析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

发布时间:2011-02-26 13:38:52更新时间:2023-10-23 12:04:36 1

  摘要:随着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觉醒,人们急切的感受到更深厚的文化特征和民族认同感的召唤。本文基于此探讨了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结构对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的启示,希望对园林景观设计师带来一点借鉴。
  关键词: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
  引言
  古典园林崇尚自然的思想,与当前现代景观设计中讲究自然、关注生态的原则有着某种不谋而合的趋同。用古典园林中的“自然观”来指导现代景观设计,对于正确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的分析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大体来说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部分:“自然观”的追求和景观意境的表达。
  1.1“自然观”的追求
  “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永恒的主题,园林历来都是在表现自然的,不管是现实中的自然,还是人们理想中的自然。从汉代开始人们已经把现实中的山水作为园林中的摹仿对象,并追求“有若自然”。在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高峰阶段,这一时期的古典园林的依然是以“自然观”作为主要的造园思想。
  园林的自然观可以说起源于道家思想,庄子主张一切纯任自然,并得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观点,即所谓“大巧若拙”,不露人工痕迹的天然美,中国古典园林向来追求保持景观要素的天然形态。
  古典园林多为对自然山水的摹仿或表现,追求自然的山水。在中国,山水美就是“自然美”,就是理想美。当然园林无法从大尺度上再现自然山水之美,只能摹仿自然山水的某一局部或者抽象地表现出自然山水,“山水美”始终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永恒主题。
  1.2意境的表达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总是把园林看作抒发情感和省思的场所。在他们眼里,落花有意,流水含情,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无不寄托着观者的主观情绪与感受。
  古典园林首先蕴含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并通过精彩的园林景观打动游人,使其在园林中驻足,通过景物中的题咏,感悟到造园者所赋予景物的思想内涵。造园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中,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也就是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的优美境界,是“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古典园林造园的精髓。园林的景物给人营造一个外部生活的活动空间,若把一座园林比作人的话,园林的景点、景物便是人的一个躯体,景物的外形精彩程度,是人的外部形态;而园林的景物背后所蕴藏的园林意境则是人的思想境界、文化修养。
  园林意境先于园林景物而产生,也就是说,在园林景物创造之前,景物所表达的思想性已经存在,并在园林景物创造过程中,自始至终指导着园林外部景物的营造。但是,园林的意境的传达依托于园林景物,意境的表达不能缺少景物所构成的园林空间,并通过对园林景物的园林空间环境的感悟来达到。因此,园林意境存在于园林景物创造的全过程中,而在园林景物建成之后,它所带给游人的感受,是要游人通过身临其境的感悟,深刻体会景物本身之外所包含的时空,而达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感受。
  1.3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虽然是古人的思想产物,但对于现代景观设计来说,仍是有借鉴意义的。
  1.3.1追求自然和尊重自然
  在近几年的景观设计中,出现了一种追求规划地自然原貌的趋势。尊重原有地貌、植被、地形,并将其与现代景观要素相融合,使整个景观区能够融入到周边环境中去。如湘潭信步亭在建造过程中,保留了原地的古木,并在周围加以石凳,石亭,形成一个小型景观,如图1。
  图1湘潭信步亭
  现代景观设计中,这种对于“自然观”的追求不仅仅是景观设计本身对于自然的尊重,还包括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在长沙某风景区步行道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对于洗手台的处理做到了这点。没有裸露的工业化水龙头,也没有方方正正的水池,取而代之的是用鹅卵石堆砌的半圆形浅池,并引山泉水作为供游客洗手的水源。这个洗手台不但是具有实际功能的景观设施,还是融于自然的景观小品。
  1.3.2意境造景
  古典园林的另一个重要造园思想是注重“意境造景”。这点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同样重要。现代景观设计也应该与古典园林一样,需要将景和人结合,注重景观给人感受,要有景外之景,就像“石阑斜点笔,梧叶坐题诗”一样,景中有人,景中有画,景中有诗。
  在古典园林中,往往依靠山水、植物在晨夕阴晴中的变化来造景,同样,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这种手法常被应用。
  长沙水岸天际楼盘的会所景观设计,就是应用植物和山水来营造意境的。会所建筑滨水而建,临水面都是大面积落地玻璃,设计师就在紧靠落地玻璃窗的位置密植了大片荷花。在屋内观景,可以近观欣赏荷花的摇曳多姿的,似一幅“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荷叶图。而在对岸观看,建筑则与大面积荷花连成一体,并倒映在在平静的水面上,随着一日之内的光影变化,一种“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的意境就蕴含在景观之中。不光是一日,在一年四季中,这里的景观意境都有所不同。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留得残荷听雨声”,这种意境的营造和“拙政园”内的荷风四面亭处的景观相似。
  2现代景观设计相对古典园林的新发展
  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现代景观设计在传承古典园林的同时,也有着自身的新发展。造园要素的丰富,新材料的运用扩大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空间。
  2.1造园要素的发展和丰富
  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主要为:叠石、理水、建筑、花木。由于时代限定,造园要素比较简单,所用材料也比较单一。现代景观设计是建立在现代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现代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运用,大大拓展了这些造园要素的内容。
  每个古典园林都有水的存在,之所以每个园林都要千方百计地引水入园,是因为“山水”是自然的代表,引入了水,也就引入了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水景的也往往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不同的是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水景更强调水与人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因此亲水平台常常被设计师采用。曲桥形式的亲水平台的设计拉近了人与水面的关系,人们在平台上或坐或漫步,与自然亲密接触。除了亲水平台之外,在一些公共广场的景观设计中,一些供人嬉戏游乐的水景也被采用,这样的水帘不仅是一种景观,同时也是供人戏水的设施。
  图2曲桥形式的亲水平台
  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建筑与古典园林建筑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现代形式的建筑同样也能传承园林精神,用玻璃和钢结构组成的传统形式的凉亭,简洁现代并能与周围的景观设计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现代景观设计中也讲究花木的配置,古典园林中花木的种植方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同样适用。但现代景观除了考虑花木的种植方法和形态之外,还兼顾了花木的生长周期、生态效应等等。
  除了这叠石、理水、建筑、花木这四大要素之外,现代景观设计中还产生很多不同与古典园林的设计要素。比如各种材料的雕塑、造型各异的灯具和夜景灯光、不同形式的现代喷泉等,这些新要素丰富了景观的内容。在某小区景观设计中,利用灯光通过冰裂纹屏风在墙上的投影,让这种具有古典园林之美的设计在夜间同样出彩。夜间的苏州博物馆加以灯光点缀,婆挲树影投于粉墙之上,营造出种清幽雅致的夜景气氛。
  2.2新材料的应用
  2.2.1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所用材料的对比
  古典园林中所使用的材料受到当时工艺条件的限制,品种并不多。建筑材料多为古青灰砖瓦和木材,墙壁多刷为白色,被称为“粉墙黛瓦”。铺地的材料则常用鹅卵石、青砖、黄石等自然石块,几乎都是以碎石的形式铺设,拼成富有寓意的几何图案。如拙政园中的“海棠春坞”门前的庭院内的地面铺设图案为海棠花,以称此处景观的主体。除了几何图案以外,也常见用彩色碎瓷片拼花成为具体象征图案,留园内的地纹拼花,为暗八仙纹。象鹿、鹤这些图案也很常见。
  现代景观设计的材料要比古典园林中多得多,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层出不穷,光是陶瓷材料就有彩釉砖、无釉砖、劈离砖、麻面砖、玻化砖、渗花砖、陶瓷锦砖、陶瓷壁画及琉璃制品等。新材料的应用拓宽了现代景观设计的思路,提供了更多的将设计实现的途径。尤其是玻璃、金属这些在古典园林中完全没有使用过的材料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若将他们与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设计手法相结合,就能做到虽然传承了古典,却不失时代感的景观效果。另外。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材料选择,也要考虑减少环境负荷,资源的再循环等因素,同时也要考虑与自然的协调共生。这也符合景观设计中的自然原则。
  2.2.2结合新材料传承古典园林
  运用新材料的现代景观设计同样可以传承古典园林。这样的理念在苏州博物馆的景观设计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苏州博物馆的特点之一是使用了钢材和玻璃作为建筑主要材料。苏州博物馆的基本色调是灰白两色,是粉墙黛瓦的苏州传统色,建筑尺度与苏州传统民居极为相似,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特色。但建材不用传统木料,而以钢材、玻璃和花岗石替代。
  用简约而现代的材料同样也能构筑带有古典风情的现代景观设计,关键在于新材料施工特点、现代景观的设计形式、古典园林的传统色彩三点相结合。如苏州博物馆水面旁的凉亭设计,虽然不是和古典园林中的亭的形式一模一样,但是却抓住了“亭”的精髓:设置在水边、四面通透。摒弃了繁琐的屋檐,保留了横剖面六边形的形式。结构材料使用钢材,屋面材料使用玻璃加透光板,不但让这座亭更符合现代景观设计的使用需求,又散发着时代气息。
  结束语
  相对于传统古典园林来说,现代景观设计也有自身的新发展。造园要素的演变和丰富、新材料的运用都对现代景观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古典园林无论是从造园思想上,还是从设计手法上,对现代景观设计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师,应该将目光回归到传统古典园林中,从传承文化的角度对现代景观设计进行再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家骥.中国造园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22
  [2]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2,53-56
  [3]陈植.陈植造园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139-142
  [4]吴肇剑.夺天工一中国园林理论、艺术、营造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baozhuanglw/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