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财会论文

浅析财务风险的管理

发布时间:2011-02-26 11:47:16更新时间:2021-04-26 15:29:40 1

  摘要: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特点、分类和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等方面的详细论述,阐述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关注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从事前、发现到事中监督,全面讨论了加强风险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风险观念,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风险跟踪体系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分类

  在分析财务风险的管理之前,首先要明确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其内涵。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财务活动经常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的。所谓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用现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具有不确定性、.与负债经营相关、与投资相关、与投资者相关的特点。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

  根据企业资金活动的特点,财务风险可分为以下五种风险。

  1.资金筹集风险

  当前,企业的筹资万式和筹资渠道逐步走向多元化。不同的筹资结构会对未来的收益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期望投资收益率高于利息率的条件下,如果对于所有者投入的资金,投资收益较少,投资者股利分配也较少,企业就面临着投资人低价转让原有投资或不再追加投资的风险。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资金回收的风险。衡量投资项目是否有风险,一是要看这个项目能不能达到一定效益水平。二是应以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来衡量。

  3.资金使用的风险

  资金使用的不当必然会发生不能及时偿债的风险。由于对资金调度的不合理,对资金的流入、流出和周转,在时间、金额上的规划和安排的不妥,会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和调转失灵。

  4.分配资金的风险

  企业取得的最终收益,首先在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分配。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税后的利润一般应由企业自行安排。不同的分配方案将对未来的收益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企业的任意公积金和公益金应提取多少等,这些问题的抉择,都可能产生~定的风险,在股份公司表现得更为突出。

  5.资金回收风险

  产品售出后,要经过从产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再从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在这两种转化过程中,在时间上和金额上的不确定性,就是资金的回收风险。

  通过以上几种财务风险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发展,研究和探讨财务风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有助于增强企业财务风险观念,提高企业的经营风险意识。为适应这一要求,我们应当学会规避、防范财务风险的方法,同时还应该把财务风险提高到作为财务管理内容的高度上来,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变被动为主动。

  二、财务风险的规避和管理。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日常的经营中,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并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办法。风险和收益并存,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参加市场竞争,必然要面对风险,因此,如何防范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有效预防财务危机

  1.科学组织资金来源,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

  在科学组织资金来源时要密切关注资产负债表内可能出现的三种财务状况:一类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二类是财务危机。三类是毁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措施。

  那么,如何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呢?所谓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其判断标准有三个:一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财富,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二是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三是资产保持适宜的流动,并使资本结构具有弹性。对外负债是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资本的筹措途径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贷款等。在选择时,应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选择使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融资组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使财务风险降至最低水平。

  2.建立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

  (1)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的一环。为能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建立全面预算,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为了提高企业的资本利润率,弱化偿债风险,企业应将短期、中期、长期负债均衡地安排。首先,企业的借款期限要稍长于项目投资回收期。其次,企业资金的占用时间应与负债偿还期限基本一致。

  (2)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获利是企业经营最终目标。从资产获利能力看: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资本的获利水平)

  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总额(反映每消费一元所得利润水平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二)建立风险跟踪体系

  预算在财务风险的发现中进行过程跟踪最为有效的方式。它的风险发现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滚动预算的采用可以将长期战略决策的风险通过每年的滚动预算进行发现。2.预算是由若干具体的收支项目而形成的体系,通过对收支项目的分拆可以深入地发现每个细项的现金流入流出存在的潜在风险。3.通过对每一个具体的收支项目进行预算,或称之为项目预算,更能发现每一个企业业务行为对现金收支的影响。由于有了预算的机制,企业就必须分析预算收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就可以发现风险,所以预算体系也是风险发现体系。

  一旦决策项目必须进行,就应对发现的风险负面效应进行有效控制,这种控制可以分为消除风险和规避风险,这里主要从财务和会计的角度提出控制的途径。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相互均衡问题,企业到期不能偿债的风险主要与此有关,对此主要可以采取三种基本的方式:

  方式之一,就是按照谨慎的原则在会计上建立各种损失准备。会计也是一个风险防范和控制系统。这首先表现在会计对于各种会计事项可能发生的现金流人流出风险建立了一套风险的评测标准和评测机制,企业必须借助会计体系建立对各个会计事项的风险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风险控制机制。其次,会计采取了可以预期损失不可预期收入的谨慎原则本身就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最好方法。同时在整个会计过程中始终贯穿着风险控制的原则,企业注入资本时建立了资本公积制度,以弥补资本损失;企业经营期间提取各种减值准备以弥补各种减值损失;企业经营结束必须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弥补资本损失,凡此种种,无不表明了会计的风险控制特征。会计对风险的控制主要属于规避的特征,具有被动性。

  方式之二,比之于规避风险,消除风险、减少风险更为重要,预算控制不能不认为是一种最为系统和有效的控制方法。由于预算涉及企业现金收支的各个方面,所以它对风险的控制就具有系统性;预算为各收支事项制定了标准或者目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能动态地控制风险过程。实际上,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中。预算体系不仅是企业应该完成的目标体系,更是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要实现预算体系的风险控制功能,就必须制定动态预算,进行动态分析,并进行动态的风险决策。通过这些就能达成过程自动实现结果。但在我国往往着重于预算目标的制定而忽视预算动态的分析,着重干预罚完成结果的考核而忽视预算的动态控制。

  方式之三,消除和减少风险不仅要控制企业有关经营和财务活动本身存在的风险,而且必须消除和减少仅仅由于人的因素而导致的风险——经理人和员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巴林银行的破产就与此有关,更近的案例是巨人集团的倒闭。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实现经营活动中相关关系人的相互牵制,确保应该流入企业的现金能够及时足额地流入,不应流出的现金决不流出。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过程,所以它具有对财务风险进行全程控制的特征。

  我们可以看到会计的方法与预算和内部控制的方法三者结合具有内在的系统性,通过预算和内部控制的方法动态地控制风险,把风险降至最低,通过会计的方法提取各种准备以备不测,一旦风险发生就可以依托各种准备来规避风险。

  财务风险存在于每一个企业生命的各个阶段,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尤其如此。勇于承担并善于分散风险,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在市场竞争中,风险与收益的大小是成正比的,企业应遵循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不能只顾追求收益,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必须对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全面分析其收益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同时在实践中趋利避害,争取获取更多的收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caihuailw/3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