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成人教育论文

交通与运输含义初探

发布时间:2011-02-26 10:25:21更新时间:2021-03-08 16:01:04 1

  [摘要]:本文考察了交通、运输的中文区别,以及“交通”、“运输”的英文区别。研究表明,不但在中英文中“交通”与“运输”均用不同的词表示,而且两个词之间也存在词义的差异。本文通过经济学角度对词义差别进行探究,厘清了交通与运输的内在区别。通过重新认识交通、运输的形式外延,有助于交通运输经济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学、专业化、分工

  1引言

  赵坚(2007)在《交通与运输的含义及交通经济学问题》一文中,对交通、运输的含义进行了划分,并指出理应独立存在交通经济学学科,以区别通常为学界所共识的运输经济学学科。赵坚的观点涉及学科体系的划分,是一个极其复杂需慎重讨论的问题。本文无意对学科的划分,以及赵坚文章中的其他内容更多的讨论,仅试图讨论与之相关但更为基本的问题。即,交通与运输之间是否存在区别;如果存在区别,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又是什么;更进一步,不论是否存在区别都需要回答,交通与运输行为与其所引致的经济现象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为了研究上述问题,本文通过考察中文(英文)语境下交通、运输的基本含义,进一步分析与交通、运输行为有关的经济现象。如果人类认识普遍一致,则中英文交通、运输的含义应当是相近的。反之,如果不同语境下的交通、运输表达为不同的含义,则交通、运输的有关研究确实可能确实存在学科分类的差异,那么就需要对交通、运输的含义进行更为仔细的甄别。

  本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考察不同语境下的交通、运输含义的相似性或差异性;之后是基于经济学视角对交通与运输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对交通、运输含义进行现实层面的检验。

  2交通、运输含义的考察

  《辞海》对“交通”的解释为:“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即人和物的转运和输送,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的传递和播送。”《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对交通的解释为:“交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运输的任务是输送旅客和货物。邮电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邮政的任务是传递信件和包裹,电信的任务是传送语言、符号和图像。”

  《辞海》对“运输”的解释是:“人和物的载运和运输”。《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运输的解释为:“将物品与人员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即完成这类运送的各种手段”。《简明大英百科全书》对运输解释为“将物品和人员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及完成这类运送的各种手段”。

  叶士东(2005)指出,古汉语中交与通二字均出现但未连一起的情况。交通二字连于一起成为一词,大体上有两种含义。一为互相通达,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为交往、勾结,如《史记•黥布传》云:“布已论轮丽山,丽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在古汉语中的“运输”,其意即为转运输送,与今日亦相差无几,如《史记•司马相如传》中之《谕巴蜀檄》:“郡又擅为转粟运输”。1908年开始编纂,1915年初版的《辞源》一书,给交通下有定义:“凡减少或排除因地域隔离而发生困难者,皆为交通”。

  通过上述简单的介绍,大致可以明确两点:

  第一点,“凡减少或排除因地域隔离而发生困难者,皆为交通”是最为科学的定义。对于《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等关于交通的解释中,均不够抽象以至于出现疑义。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中,一方面称“运输的任务是输送旅客和货物。”,另一方面称“邮政的任务是传递信件和包裹”。让人存疑的是对“交通”进行“运输”与“邮电”两分法的正确性。因为“包裹”与“货物”并无区别。常识表明,“包裹”就是“货物”,去邮局托运与去铁路托运应当没有什么技术上的区别。大部分辞书对于交通、运输的刻画太过具体,相反不能更精确的刻画事物的本质。“凡减少或排除因地域隔离而发生困难者,皆为交通”的定义,不纠缠于具体形式层面的内容,以否定性思维的认识充分体现了交通的内在含义。

  第二点,尽管交通包含有运输,但在具体含义上还有区别。古汉语中的“交通”有两个意思,一是互相通达,二是为交往、勾结。而运输为转运输送。交通的内容主要有三,一是人员、二是货物、三是信息。人员的流动往往包含有货物和信息的流动。所以进一步抽象交通中的内容主要是货物(实体,包括人员的实体部分)、信息(虚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信息与货物交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信息交换后,交换者之间可以实现对有信息的共享,而货物交换之后,往往是接受方单方获得,较难共同分享使用。

  广义的交通应当包含实体与抽象信息的往来交通,狭义的交通应当强调信息等的共享。运输的含意则比较简单,一般如果不是特别指出就是指A点到B点货物的转运输送。所以现实中,运输包含在广义交通当中。交通除了一般意义上货物的转运输送,还具有沟通交流、交往勾结、互相通达的含意。典型人与人之间的信息的传递,就是以实时、交互、共享为特征。作为信息传递工具不可替代的方式,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广泛、高频率的交流。所以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一般更习惯称城市交通(主要由人员的高频率出行构成),而将城际间客运称为城市客运。当单独出现旅客运输时,一般人都会理解为长途或城际间的人员往来,显然其频率水平要低于城市内的交通,而且单向的比例也更高一些。

  3不同语境下的交通、运输含义的比较

  3.1英文语境下交通、运输的含义

  上文对中文的交通、运输含意进行了分析,还应当考察英文中是否也存在交通与运输的区别。交通在英文中与中文含意比较接近的词是communication,与中文运输比较接近的词是transportation。相关的英汉字典中的解释如下:

  communication的意思为:通讯;交流(思想);交换(情报);传染疾病;传达的信息,消息,信件;pl.通讯系统;联系方法;交通工具;交通设备。Transportation的意思为运输,,输送;搬运;迁移。[美]运输机关;交通业;运费;车[船]票;流放,放逐。

  对比上文的解释communication与中文的交通类似,transportation与中文的运输类似。在英文的前缀当中,com-表示有共同,相等,一起的意思;trans-表示有穿过,通过,超越的意思,英文意思为across,surpass,而port则有地点的意思。以commun-类似的单词,均有共同、共享的意思,如常见的有communal(公关的,集体的),communicate(传达,传送;通信;通话)community(社区全体居民;公社;社会),commute(通勤,经常往返于两地)。可见英文的“交通”也有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含意。与Trans-相似的单词有:transit(载运,运输),translate(翻译),transmit(传播;传导,发射),transparent(透明;显然),transplant(移植)。由此也可以看出,“运输”在英文中也有单向A到B的传输含意。如transparent(透明;显然),transplant(移植),这层含意相当明显。

  3.2中英文中的交通、运输的含义

  经过对古汉语中交通、运输的比较,以及英文中词缀的考察。可以看出在中文中的交通、运输与英文中的communications和transportation具有极高的相似程度。经过不断的演变和使用,词义还是有一些变化。但是从中英文含义分析,还是可以有两点共识:

  一是交通与运输的含意相似,但是交通更强调双向与多向的传递交流。这一点在英文的词缀表现比较明显,com-不但有共有的含意,也有共同分享的含意。中文的交通已经不直接表示有电子通信技术,电信与运输只是还包含在统计年鉴的口径中。在英文的trans-表达中,也比中文更为清晰的表达出点与点之间“发射”的关系。总的来说,英文的含义比中文的表达更为准确。

  二是交通与运输的使用,在中文中宜用“交通运输”。英文中的communications表示中文的交通比较恰当,transportation也比中文的运输的含意更恰当。应当指出,中文的运输并没有如英文的trans-词缀明显表达“发射”的含意,而且中文类似于《辞海》中对于交通也没有明确指出“共有、共享”的含意,因此本文建议当需要使用中文表达交通或运输的意思时,最好的表达是使用“交通运输”联合的表达方式。而这种表达更为准确的与communications类似,是一种较少争议的说法。

  中文《辞海》中对于交通的解释忽视古汉语的含意,这也是引起包裹传递是“运输”还是“邮政”的尴尬原因。为了不必要的歧义和理解的困难,一般情形下如果不是特别需要指出,建议交通运输一起使用为好。2008年3月中国政府新组建的交通运输部,就是将“交通运输”联合使用,可以理解为中文对于交通运输一个比较好的运用。

  4交通、运输的经济学解释

  从历史和经济学视角,可以进一步辨析交通、运输的含义。杨小凯(2000)指出,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对分工专业化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分析劳动分工对经济增长作用。在斯密的逻辑下,运输决定了市场的大小,资本促进分工而市场大小限制分工,分工决定经济增长,由此可以推出经济增长与市场大小之间应当存在可观测的事实。

  经济增长的基础在于交易范围和交易效率,具有比较优势的不同主体通过不断的分工与专业化过程完成生产,进而通过交易互通有无而积累财富。交易有三个基础条件必须满足,一是信息的有效传递;二是通货的广泛使用;三是货物的即时送达。这三点都有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与信息、通货方面研究均有获得诺贝尔奖相比,交通运输经济学研究一直未能有更大的突破。

  人类早期信息传递与货物运输是一体化的,如丝绸之路的开拓、漕运组织的建立。进入工业社会有两点重要变化,就是电磁技术被用于信息传递,从电报、电话、无线电、卫星、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完成了信息通过编码以光速传递的过程。由此,交通概念中分离出了通信行业,从词语含义角度看,即从communication转化到了telecommunication(电信,通讯)。

  工业革命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动力系统的发明。从蒸汽机、内燃机、电力、核能人类的真正实现了大运量、远距离的货物运输。大规模货物的运输,必然带来货物在不同地区流动的严重不均衡。于是就必须要求有专业化运输行业,以实现载运能力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因此,隐含有单向载运的运输(transportation)被逐渐广泛的使用。交通运输产业一般也就被简单的称之为运输业,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伴随运输专业化分工的深入,transportation正逐渐转向更为专业化的表述logistics(物流)。Logistics原来是指(军事)后勤学和军事行动的细节部署。二战之后,汽车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即时的货物门对门的服务成为可能。精细化的运输要求使物流业营运而生。通过共享信息、载运资源实现JIT(justintime),现代化的通信、金融服务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从经济学和历史视角比较容易理解交通与运输的区别。交通的经济学涵义主要是“提供可能”,而运输则是指“具体实现”。交通规划是在可能路径和预期流量基础上,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运输规划则是通过具体的运作实现生产目的。更进一步看,交通规划所利用的资源主要是土地,即所有交通规划的制定最终都是通过土地的利用实现;运输规划则是利用现有的载运工具,基于给定的交通条件进行的组织工作。之所以交通与运输一直没有明确界定,是因为在历史上由于电子技术、动力技术要在工业革命后才出现,使得交通运输在很大层面是同一事物两个方面。工业社会后,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交通与运输在配置资源的内容与方式上才有了差异。目前,尽管词的涵义上有区别,但具体工作领域的区别还是很清晰的。

  5小结

  本文对交通、运输概念差异进行辨析,并不足以证明交通、运输概念变化与实际情形之间的关系。英文中还有一些词如traffic、transit也有交通的含义,只是表示的具体环境有所不同。英文的transaction表示有处理**的意思,也有交易的含义。如制度经济学中研究的关键概念交易费用就是用transactioncost表示。而中文中有关“交通部”的英文名称的翻译,也曾经为用communications还是transport有关比较大的争议。这些事实表明对于交通、运输所应包含的内容与外延还有很大的讨论空间。本文限于篇幅和能力,仅提出几点认识。

  首先,交通运输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讨论是必要的。这一点从赵坚的论文中得到了确认。不应简单的将交通与运输合二为一,而应当对其内涵有所把握。尤其,涉及学科分类或者学术研究的中问题的界定,有必要“咬文嚼字”一下。

  其次,经过上文的讨论可以知道《辞海》等一般性的工具书,对于交通运输界定是存在问题的。应当基于人类历史、经济演进的现实,看待交通、运输的概念。中文交通与英文的communications在交互通达和共有共享层面是近似的,因此早期的交通、通信、运输都使用交通(communications)表示。

  再有,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技术条件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交通(communications)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中文的交通有了邮政、电信的内容,而英文则直接用communication表示电信、通讯的内容。于是,中文广义的交通增加了邮电的内容。而英文的“交通”狭义用来指电信,这样传统的交通(communications)的内容被转到transportation里面。今天的transportation不但有一半的“运输”意思也有从传统的communications继承来的“交通”的内容。因此,中文的“运输”可以翻译为transportation,中文的“交通”或“交通运输”也可以翻译成transportation和communications均可。为了尊重历史演变,以及更为精确也不妨译为communicationsandtransportation。

  举例来说,民国政府1912年成立“交通部”后一直用MinistryofCommunications,目前台湾地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则用MinistryofCommunicationsandTransportation表示。2008年3月前中国“交通部”的翻译为MinistryofCommunications,成立“交通运输部”后称为Ministryoftransport。这些变化都证明了在社会不断变化中“交通”与“运输”含义的演变。

  [1]赵坚.交通与运输的含义及交通经济学问题[J].综合运输,2007,(8).13页.

  [2]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17卷181页).

  [3]简明大英百科全书.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9(18卷165页).

  [4]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5]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9页.

  [6]弗洛克(Frock,R..).联邦快递的生意经:伟大的企业是这样诞生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9页.

  [7]叶士东.晚清交通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5.1-5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chengrenjiaoyulw/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