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城中村的空间环境问题

发布时间:2013-11-01 13:28:45更新时间:2013-11-01 13:33:15 1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的进程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出现了一种新的产物——“城市村落”。但是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本文针对苏州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中村”情况,分析了其产生的一些空间环境问题,并就其相对应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对策,供各位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化,城中村,空间环境,对策研究

  引言

  苏州城市化进程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大的走势基本吻合,同时也存在明显个性特征,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为标志的工业化启动时期。第二阶段,以开发区建设带动城市扩容增量为标志的工业化推动时期。第三阶段,以全面实施城市化战略为标志的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时期。苏州市07年城市化水平是65.6%,属于城市化进程中得中期阶段。2012年苏州的城市化率已达72.3%,远高于52.57%的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也不断拓展,于是出现了城中村。

  一.苏州城中村出现的原因

  (一)随着苏州城市化推进步伐的加快,原有市区周边的村民小组逐步撤消。

  按照国家政策,这些农民以不同形式被安置后,身份虽然进了城,但仍在原址居住,保留着原来计划经济时代“生产队”的格局。对于撤消后的生产队,由于发展规划和建设的滞后性,部分区域成为成为被遗忘的城中村无地队。

  (二)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

  那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抛弃土地,背井离乡,迈向大城市寻梦。文化水平偏低的村民为了养家,从耕田转业“耕屋”,一座座农民屋被推倒重建—宅基地面积是固定的,向上生长才能增加面积。那些异地寻找机会的外乡人,与本地农民所能提供的廉租房一拍即合。

  (三)历史遗存问题。

  在苏州老城区中,存在着为数众多的老建筑、老街巷,也存在着改革开放后城市更新改造留存的居住小区。老建筑大多年久失修,地面、墙体、屋檐等破损程度很大,日室内房间狭小。老街巷布局稠密,一般都比较狭窄,由于缺少整理与照顾,多数环境杂乱。

  二.城中村导致的一些空间环境的问题

  随着苏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空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针对物质形态的空间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服务设施的落后不完善。极易诱发刑事、治安、安全事故。

  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服务设施为市民社会生活提供便捷与有力的支撑,同时也是满足市民精神弓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些无地队与现代化的苏州城区极不协调。例如,地处三元三村两端的“许屋村”,该区域人口密集,居住了大量的外来民工。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薄弱,卫生环境差,生活居住条件恶劣,与城市现代化极不相符,与现有的和谐社区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道路交通堵塞,不通畅。

  公共空间活力降低。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意识较为淡薄,加之停车泊位、公共停车场等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导致“三小车”、行人交通违法行为较为普遍,机动车乱停放现象严重,影响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另外随着苏州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私家车数量大量增加,从而带来日益明显的交通压力。比如相王路,南接竹辉路,北接十全接,由于苏州市十中,姑苏饭店等单位都在该路两侧,拓宽难度大,每逢学生上、下学,大部分家长用私家车接送,使原本就不宽的路面,拥堵现象显得尤为突出,同时给学生的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

  (三)城市空间肌理紊乱。

  城市街道界面模糊,城市结构形态不清。美国学者罗杰所说:“一种预设实体和空间构成的‘场’决定了城市格局,这常常称为城市的结构组织(Fabric),它可以通过设置某些目标性建筑物和空间,如为‘场’提供焦点、次中心的建筑和开敞空间而得到强化。通过“图底分析”可以将这种城市结构组织有效地表达出来。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老建筑大多年久失修,地面、墙体、屋檐等破损程度很大,日室内房间狭小。老街巷布局稠密,一般都比较狭窄,由于缺少整理与照顾,多数环境杂乱。再加上当地农民自建房缺乏统一规范性,等等。原有道路的有机格局被生硬地打破,街巷的宜人尺度不复存在,原本相当清晰的个性特征渐渐变得模糊。

  三.一些与问题相对应的对策

  根据总结概括城中村落出现导致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参考性的解决办法,如下:

  (一)以人为本,实现人文关怀。

  1.加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不仅要有绿地、广场、宽马路等,更重要的是城市的内涵,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应该抓住加快城镇化的有利时机,把供水、排水、供电、交通、垃圾处理、防洪、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下气力去抓,为市民创造一个方便、舒适、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

  2.统一将在籍农业户口变更为非农业户口,统一拆迁、集中安置;撤村建居,实行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3.增加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援助,完善医疗卫生保险系统,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障体系;

  (二)提高交通承载力。

  1.改善街道的硬件水平,增加老城区街道的通行密度,即通过改善路面材料,车路组织,信号设施,提高车辆的通行能力;

  2.利用现有的丰富街巷,努力形成层级丰富的街道网络,以使单一的通行方式得到改变,缓解主要道路的压力;

  3.从城市的发展和交通管理的角度科学规划城市道路,超前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率;

  4.大力推进智能化交通。应用管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改善现有的交通状况,应对交通管理的复杂性,提高现有的通行能力;

  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涉及人、车、路、环境等,在交通参与者中,人的因素占很大的比重,提高交通参与者的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和文明程度,不乱行、不乱停、不乱穿越和翻越等,可以缓解交通拥堵。

  (三)整体考虑,立足现状,注重特色。

  1.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充分利用现状的地形条件,保持已有的传统建筑风格。千百年发展而来的中国城市是中华文明最集中、最丰富、最有代表性的承载。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进行了“现代化建设”,希望改变“破烂城市”的形象。新鲜的事物使人欣喜,落后的局面得以摆脱,但与此同时,历史文化的物质沉淀越来越少,传统文化的气氛越来越弱。这种文化危机使人们发现,蕴涵在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及其物质沉淀才是真正使得城市魅力长存的关键。

  2.混和功能的街区开发,促成不同时间段人们的城市活动。使城市空间在不同的时间段都有相当数量的使用者,创造出一种24小时充满活力的城市。

  3.建筑质量与生活空间相协调。以生态学的观点看待城市、建筑和环境,统一规划高层建筑,低、多层建筑,使其错落有致。使内、外空间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绿化、树木等自然元素,也不再单纯地被列为外部空间的组成,而被广泛地引入到了建筑的内部空间之中,建筑设计,作为城市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它的开敞空间、公共空间、街道空间、车、人交通空间、体量、造型及动力供给、信息的收发等都是城市的组成部分。

  结语

  “城市村落”的出现,实际上是城市化的产物,改造“城市村落”,是苏州提升城市形象、整治城市环境的重要一着,也是一项关乎民计民生的工程。人们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发掘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破坏的速度远胜于发掘,使得原本一脉相承的空间环境出现了裂痕。按照苏州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的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城市与农村较好的结合。发掘城区空间环境中的历史文化信息,传承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不断的提高空间环境的品质,激发市民的创造性与认同感,苏州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将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l]凯文·林奇著;林庆恰;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华夏出版社,2001.

  [2]吴智刚;周素红.城中村改造:政府、城市与村民利益的统一——以广州市文冲城中村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5,2.

  [3]李志生.关于城中村改造的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2,5.

  [4]刘丽华.城中村建设模式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2010.

  [5]王富臣著: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游宏滔.小城镇“城中村”规划相关问题的探索[J].城市规划,2004,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chengshiguihualw/23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