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城市规划论文

三农论文范文武汉成为“中部崛起”领头羊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3-11-29 14:29:02更新时间:2013-11-29 14:30:02 1

  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中部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完善,武汉市在中部区域发展战略支点作用更加突出。在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中,武汉市既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压力,也有独特的地理区位、巨大的市场空间、便捷的交通条件、雄厚的科技实力、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巨大的发展潜能等诸多条件形成的后发优势。把握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武汉市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全面提高城市竞争力,发挥湖北省在实现中部率先崛起中的领头羊作用。

  摘要:一座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是由这座城市所特有的优势决定的。而一座城市要增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辐射作用,就必须解决好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武汉市的优势与不足展开论述,提出了如何发挥武汉在湖北实现中部率先崛起中的领头羊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武汉,中部崛起,区域发展

  一、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优势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

  2010年武汉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15.76亿元,在中部六省会中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郑州高出1500多亿元,是排名最后的南昌两倍多。地方财政收入114.35亿元,比2009年增长35.6%,继续在中部六省会中保持领先地位。其中郑州90.10亿元,长沙68.96亿元,太原49.46亿元,合肥32.46亿元,南昌21.25亿元,它们的增长率分别为30.0%、10.5%、-7.9%、27.2%、12.6%。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303.48亿元,比上一年增加440.41亿元,增长9.6%,远远领先于中部其它5省会城市。其它5省会城市服务业增加值依次为长沙2224.27亿元、郑州1182.57亿元、合肥1426.2亿元、太原1097.05亿元、南昌974.78亿元。很明显,以上三项经济指标,武汉都占绝对优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3个台阶,先后超越宁波、成都、南京等副省级城市。目前已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五位,综合竞争力、发展后劲和辐射带动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格局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二)武汉是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

  从一般考核金融中心的三个核心数据来看,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基本要素已经初步具备:一是贷款余额与GDP比例,去年武汉市贷款余额与GDP之比是1.7∶1,在中部最高;二是金融增加值占GDP比重,武汉市金融增加值去年是370亿元,占GDP的7.1%,中部最高;三是资产的证券化率,即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占GDP比重,武汉市是61%,在中部也是最高。截至2011年9月底,武汉市银行业省级和分支机构已达28家,证券期货机构106家,保险市场主体48家,上市公司55家,形成较为完备的“全金融”格局。各金融机构除了争相在武汉落户外,还竞相改善服务,增强竞争能力。最新数据显示,在中国金融中心指数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武汉市列第9位,比上一次排名提升4位,武汉金融综合竞争力为中部最强。武汉金融辐射能力正日益增强,跨区域金融协调机制已经形成。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辖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交通、招商、光大等股份制银行武汉分行的管辖业务,也已涉及到长沙、南昌等地。2011年武汉金融机构存贷款双双突破万亿元,成为全国10个双过万亿元的城市之一,武汉市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地位日益巩固,并且向着全国重要金融中心迈进。

  (三)武汉是中部的科教中心

  武汉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52所,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二,重点学科65个,在校学生突破100万人,跃居全国第一,每年有12万大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全国;以中科院武汉分院为代表的科研单位105个,国家实验室1个(全国共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两院院士49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0个,生产力促进中心17个,科技产业化基地14个,科研院校和科技成果众多,科研优势在全国排名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2009年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我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这必将进一步带动武汉科学技术的发展。

  (四)武汉是中部地区的市场中心

  2010年,武汉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3.20亿元,增长19.5%,剔除商品零售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9%。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列全国第七,在省会城市中排第二位,仅次于广州,遥遥领先于中部五省会。随着商业配套设施和交通枢纽地位持续完善,武汉市商业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仅面积超过3000平米的大卖场就增至146个,由此带来商业市场的持续繁荣,市场中心日益明显。

  (五)武汉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

  武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位于我国的几何中心。汉水与长江在此汇合,为武汉提供了便利、廉价的水运。京九、京广、汉渝、武九铁路干线和京汉广、沪汉蓉高速铁路在汉形成双“十”字,“亚洲第一”的武汉北编组站建成启用,武汉火车站开门纳客,连同已改扩建的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武汉已成为全国少有的几个拥有三座特等火车站的城市之一,全国铁路四大枢纽和六大客运中心之一名副其实。以武广高铁、合武高铁等开通为标志,大武汉率先进入了高铁时代,初步形成西进川渝,东抵宁沪,北接京石,难连广深的高速铁路网。8条高速公路的出口,两大高速公路一线,已使武汉的出入境交通变得前所未有的通畅。2009年武汉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后,湖北和武汉提出了再造“九州通衢”交通新优势的理念。投资逾千亿的武汉新港正在建成长江中部航运中心;即将兴建的22条铁路,将构建全国路网主要枢纽和客运中心;年吞吐能力达3800万人次的天河机场第三航站楼建成后,武汉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全国第四个航空枢纽。随着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国内东西南北的“3小时经济生活圈”的形成,地处中国经济版图中心的武汉,“天元”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二、武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明显,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还没有完全改变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产业比重偏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大。武汉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可近年来,设备和产品老化的现象日趋严重,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还相当缓慢,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十分艰巨。高新技术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整体规模不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大,研发经费投入比重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空间布局不合理。工业发展规模化水平不高,行业集中度低,市场占有率低,产业链延伸不够,产业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在中心城区仍保留有一定规模的化工、纺织、机车、机械等污染型制造企业,影响中心城区整体功能的提升。三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度不高。服务行业结构不优,传统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大大高于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行业发展不足,会展、旅游、现代物流、**咨询、商务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层次不高,**服务体系很不完善。近年来,武汉市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特别是培育光电子产业、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或资源环境依赖程度低的产业,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粗放型增长的模式还没有完全改变。而且从武汉现阶段工业发展状况看,在较长时间内仍将以重化工业为主。全市高能耗、高污染的钢铁、化工、酿造、建材等行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偏大,高科技产业、高加工度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还在长中,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资源条件、环境容量的不协调较为突出。因此,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然任重道远。

  (二)“三农”问题严重,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2011年武汉市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34%,但农业生产总值仅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0.3%。工业增加值3254.02亿元,比上一年度增长16.4%,而农业增加值198.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1985年的1.35:1扩大到2010年的2.24:1。(1)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一是经济总量小,2004年洪山区及市郊六个远城区的生产总值及全部财政收入分别只有江阴市的73%和54.9%;二是农村工业化滞后,2004年武汉市乡镇工业增加还不到宁波市的20%;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田水利、公路交通、自来水供应等方面的历史欠账较多;四是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郊区农村城镇化率较之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城镇化率低20个百分点。虽然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三农”问题缓解太慢。

  (三)武汉的科教优势正面临着很多挑战

  武汉科技实力雄厚,但科技人才流失严重,科技成果转化不高,对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贡献率不大。武汉虽为人才和科技大市,人才资源总量在全国大城市中位居前列,然而人才资源的开发上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武汉高校的科研实力转化为市场成果的造血能力不强。科教底蕴本来不深的深圳,每年吸纳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科技实力雄厚的高校工科人才,造就了中国最富科技创造力的城市。根据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数据表明,在武汉高校毕业生中,每年有99%的博士,96%的硕士和89%的本科生流向市属以外的单位。根据省人事厅抽样调查显示,最近5年全省高、中级职务人才的流失分别是引进的6.45倍和4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骨干力量因此而减少了50%。以2006年为例,仅华为一家企业销售额就达480亿元,而湖北省高科技产值只370多亿元,武汉光谷激光产业销售额只有十几亿元。不少武汉高校的优秀人才毕业后纷纷到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就业。这在《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武汉人才整体竞争力仅排第八的排名中得到了应证。

  (四)工业竞争力不强,缺乏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

  在2001年和2002年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连续两年评选的57个和132个中国名牌产品中,武汉榜上无名。2010年武汉中国名牌产品数量仅46个,而位居全国前列的深圳和青岛2007便分别达到了80个、69个。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快速增长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武汉市虽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研发基础,但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仍然不大。武汉市具有明显优势的行业只有汽车工业,但是汽车工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受行业高增长的刺激,国内汽车生产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武汉市汽车工业在全国占明显优势的地位受到挑战。

  三、武汉成为“中部崛起”领头羊的对策思考

  虽然武汉整体经济实力远超中部其它五省会,但是其它五省会对武汉“中部崛起”的领头羊地位并不认可,要成为实际上的领头羊,武汉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自身又好又快发展。

  (一)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武汉要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和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坚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通过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和产品,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依赖。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把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产品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有利于资源节约的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中着力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以产业集聚发展规模经济,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和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壮大支柱产业,巩固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淘汰劣势产业。坚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新型产业体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集约发展钢铁、汽车、电子信息和石油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环保、烟草及食品、家电、纺织服装、医药和造纸六大优势产业。培植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市产业格局中最具先导性、渗透性、成长性的战略增长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二)建设超大型城市,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能使农业人口转化,就农民非农化及城市化对策来说,国内主要由两种见解:一是主张“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二是主张“以大城市为依托加快城市化进程”。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蔡继明教授研究认为后一思路较为可取。因为城市规模与其功效和功能同比扩大,更可贵的是大城市对土地占用的节约。湖北省政协常委、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校长赵作斌教授在湖北省2010年的两会期间向省政协提出了《关于创新湖北发展战略,建设超级大武汉的建议——把武汉建设成3000万人口以上超大城市的构想的建议案》。建议案指出:把武汉建设成为超级大城市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很同意蔡继明和赵作斌两位教授的观点。建设超级大武汉有利于将大量农业人口“就近”“就地”转化为城市人口,这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武汉真的建成3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型城市,那么武汉则可吸收2000多万的农业人口,除了吸收武汉本地农业人口外,还可将武汉城市圈的农业人口也吸收进城。可建设超级大武汉只能是一个长远目标,并非短期内就能建成的。在短期内,武汉市应当以建设超级大武汉为目标,统筹全局,做好科学规划,积极推进郊区城镇化,建立卫星城。最终连片成面,建成超级大武汉。

  (三)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人才强市

  与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相比,武汉的综合实力还存在很大差距,工资待遇低,就业前景较差。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流向这些地区是正常的经济现象。在留住高端人才方面与这些一线城市展开竞争,将花费巨大成本,并且效果也不会很好。根据省人事厅抽样调查显示,最近5年全省高、中级职务人才的流失分别是引进的6.45倍和4倍。这表明留住高端人才困难很大,而留住中端人才则相对比较容易。因此,现阶段,武汉市应该将留住中端人才作为人才战略的核心。培育更具发展潜力的岗位,留住中端人才,提高武汉市的综合实力,吸引高端人才回流,建设人才强市。

  (四)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工业竞争力

  将钢铁产业、汽车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作为重点产业优先发展,通过非均衡趋进来实现产业结构均衡发展,强化产业配套与协作,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促进区域产业链和优势产业群的形成,构筑武汉市产业创新体系。依托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在高端技术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自主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走在前列,特别是形成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成果与产品,形成武汉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企业改革重组,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植一批高市场占有率、高产业关联度、高利税、高科技含量、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企业。

  参考文献:

  [1]赵作斌.建设超级大武汉带动湖北率先崛起[N].广信报,2010-03-16.

  [2]刘崇顺,吴永保.武汉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chengshiguihualw/2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