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初等教育论文

谈谈作文中的素材积累

发布时间:2012-09-07 10:02:37更新时间:2012-09-07 10:03:35 1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表现,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与其语文素养有着密切联系。在平常作文时,许多初中学生面临困惑,看到题目不知道写什么,想到了写什么又不知道如何下笔,下了笔之后又不知道怎么继续……因此作文教学常常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那么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化难为易呢?笔者认为,写作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要使学生学会作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一、在观察中积累

从观察中积累素材,就是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同学们,把在生活中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内容,触摸到的、品尝到的、耳闻目睹到的新鲜事物,及时记录下来。在观察中积累,这是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因为学生习作之初主要练习写记叙文,到了中学拓展到说明文和议论文,而记叙文绝大多数写的又都是作者的见闻及感受。说明文中也包括说明的顺序,说明文中也有记叙的内容,议论文,虽说是摆事实讲道理,但许多事实论据就是生活中的人或事,而举这些事例的过程,也涉及到记叙。因而说一千道一万,记叙是一切文体的基础。写好记叙文的关键在于有素材可写,而素材主要来源于平时的积累,可见积累的重要性。

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写观察日记。跟踪观察时,可以边观察边记录,也可以定期写观察日记。这种记录,强调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定向观察时,为了方便观察,最好是在观察之后进行追记。

随机观察,强调作捕捉性随记--及时准确地把自己偶然观察到的新事物、好素材及突发奇想等记录下来。因为这些素材具有偶发性和一闪而过的特点,所以“随记”要及时,要像捕捉一种小动物那样,把它“捕捉”到自己的随记本上。这种捕捉性的随记最有价值,它对拓宽写作面,写出有新意、有认识深度的文章,帮助最大。

无论是哪种观察日记,篇幅都可长可短。可以成文,也可以是个片段(记下要素、梗概),只要及时地把观察所得、所感记录下来,就达到了目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写观察日记,不能只顾写观察景、物的日记,更要重视写观察人、事(活动)的日记。

二、在生活中积累

学生的作文来源于日常生活,作文反应的是日常生活,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活动,尤其是习作教学,习作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习作的源泉。因此,以生活为课堂,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是习作的必经之路。生活中的积累途径如下:

1、走向大自然,索取习作素材。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课堂,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大自然是我们习作的源泉。每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赏景物、动植物等。学生投身于大自然,在拥抱大自然时对那些平时并不留心的事物,必定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认识。这些会为习作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和内容。

2、走进社区,搜集习作材料。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生活的万花筒。学校可以开展校本教研,开设校本课程,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外,带领学生步入社区,参观社区容貌,参与社区建设,感受社区生活,拓宽生活视野,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社区、赞美社区之情,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搜集到丰富多彩的习作素材。

3、融入社会,丰富习作内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放飞孩子”,把生活引向课堂,把课堂引向社会。社会生活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目光投入到无限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去关注和捕捉生活中有意义有情趣的事,去发现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人物、场景,引导学生去感受、分析、理解、积累,在脑海中形成作文材料库。如:游览当地名胜古迹、采访名人轶事、参观访问、环保调查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爱他人,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使他们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积累丰富的社会生活素材。

三、从阅读中积累

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对万事万物都去直接观察、经历。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间接观察、经历,即通过阅读、看电影电视、与人交谈请教等多种方式来了解认识事物,弥补直接观察、经历的不足,充实我们的作文素材。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它是最重要的间接观察、经历的形式。因为,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读书就是观察生活,认识社会。高尔基在回答“你是怎样学习写作的”这个问题时说:“我既直接从生活中得到印象,也从书本中得到印象……书本具有一种能给我一种在人的身上所没有看见和不知道的能力。”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曾指出:“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阅读积累的方法有:

(1)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阅读积累的好方法,读书笔记作为读书过程的一种延伸,一种总结,一种心灵的升华。是读者和作者心灵的共鸣产生的最佳途径。因此读书笔记更能提高一个人的写作水平,是积累素材一个不错的方法。

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是读后感,就是通过这本书,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认识、收获、感想、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心得式的表达,从而达到书本与心灵的结合,这就是最常用也是最能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表达方式。也可以通过列提纲对所读书籍内容进行概括;也可以是一种简单的摘录。读书笔记无定法,却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总结和运用。

(2) 有目的摘录。如:①摘抄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美词佳句、内容要点,或把文章中精彩的片段,好的开头、结尾,原文照录(摘抄型读书笔记)。②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各段(各部分)的小标题(归纳型、提纲型读书笔记)。③把自己对文章中人物、事件的看法,或对文章写作形式的看法写出来(评价型读书笔记)。④把自己阅读后的心得、体会写出来(感受型读书笔记)。⑤改写文章,或对文章中某一部分进行扩写、补写,或续写文章的结局(想像型读书笔记)。需要强调的是:写读书笔记,最好要分类建册,以便日后查用。

(3)作剪报。从自己所订阅的报刊上,将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剪下来,贴在剪报本上。剪报本最好也要分门别类,有目录,以便查找,使用。

(4)作读书卡片。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便作一个读书卡片,并在卡片上写清书名(或文章题目)作者、出版社(或登载的报刊)名称、书籍(或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学会了积累素材,习作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习作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语文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为他们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chudengjioayulw/17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