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导演论文

职称论文中国类型电影:民族与叙事

发布时间:2015-08-10 13:48:16更新时间:2015-08-10 13:51:22 1

  在影视行业中,想必每个人对好莱坞并不陌生,好莱坞电影也是很多影迷的追求。本文主要针对类型片展开了一些论述,所谓类型电影,是由不同题材或技巧形成的不同的影片形态。下文是一篇职称论文范文,文章题目是:中国类型电影:民族与叙事。
  [摘要]类型片是好莱坞电影的经典范式,是电影在商业市场中的主流表述形式。中国类型片源起较早,但在动荡的时局与复杂的社会语境中,早期类型片传统以不同的形式被艰难地延续着。内地及港台地区的武侠片文本为我们绘制出一幅脉络清晰的中国类型片发展地图。在好莱坞的强势冲击下,域外电影的应对策略为我们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参照文本,本土实践与域外经验让我们可以从多维角度立体观照本土类型片的发展。

  [关键词]类型片,武侠片,叙事,商业

  类型片的概念最早生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①在好莱坞大制片厂时代,激烈的商业竞争迫使电影制作转变为更高效率的产业化运作,商业背景孕育的分工制度和制片人制度恰恰满足了电影制作的需要,而明星制为电影的营销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更赋予了电影类型明确的指向载体,于是,西部片、侦探片、爱情片、喜剧片等电影类型在好莱坞的商业土壤中开始了其规范化、产业化的生产制作,同时也创造了今天仍具备普适性的类型电影规则。

  一、武侠片:本土民族化类型的生长与表征

  类型片的诞生和发展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和宽松的社会环境。一战结束后,世界列强忙于重建本国经济和划分战后新的势力范围,因此无暇顾及身处远东的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恰好处于一段平静与自由的“真空时期”,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滋养了文学、艺术生长的土壤,“鸳蝴派”“文明戏”等创作力量十分活跃,而各种武侠玄幻小说更是在上海市民阶层中盛极一时。相对自由的外部环境和上海独特的地域、政治优势孕育出渐趋稳定的资本主义商业市场,电影院等新兴的大众娱乐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兴建于老上海街头。为了迎合观众口味,赚取更多的商业利润,片商、电影创作者适时地紧跟社会潮流,推出了杂糅民族传统文化与商业趣味的武侠片这一本土娱乐类型。与好莱坞黄金时期的西部片相类似的是,由于恶性商业竞争所造成的粗制滥造和低级趣味,中国武侠片在其盛行时期饱受舆论非议,最终在行政的强制干预下被迫退出舞台。然而,武侠片在动荡的历史际遇中发展并延续到今天的顽强生命力支撑起了面向世界的中国民族电影类型。

  虽然在经历了20年代的昙花一现后,武侠神怪片曾一度销声匿迹,但其本身所具有的民族文化内核和善恶因果的普世价值体系却始终符合中国大众尤其是中下层市民的普遍接受心理。因此,在孤岛时期和日据上海的初期,贯穿着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古装片仍旧能够盛极一时。战后中国内地政治格局的风雨突变直接改变了电影的创作面貌,较为自由宽松的电影创作被政治意识形态主导的单一类型所取代。从“十七年”到“文革”结束前的漫长岁月中,滋养类型片生长发展的商业土壤已不复存在,但在战后的香港,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却催生了中国类型片创作的又一次热潮。从上海搬至香港的“天一公司”取名“邵氏影业”,“邵氏”重新延续了武侠类型片的创作,张彻、胡金铨等活跃于香港影坛六七十年代的知名导演在传承内地武侠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香港地区的国语武侠片一改以往神怪化、舞台化的陋习,以更加真实的武打动作和富于戏剧冲突的剧情设置,使武侠片在香港电影市场再度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而李小龙的功夫片则把传统的古装武打场景置换为近现代的历史境语中,强烈的戏剧冲突和固定的情节模式中贯穿的依然是武侠片的精神内核,但中外对决的武打场景却赋予了功夫片一个整合外部动作的内涵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后,徐克、周星驰、吴宇森等香港电影导演进行了更具形式感的类型片创作尝试,武侠片被融入黑帮片、魔幻片甚至喜剧片等类型当中,武侠类型片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着重表现真实的打斗,如徐克于2000年导演的《顺流逆流》就更多地结合了警匪片元素,片中的武打动作已然被演绎得更趋于舞蹈化。

  相较之下,中国内地电影在新时期之初就恢复了武侠片的创作传统,《少林寺》《木棉袈裟》以精良的制作水准重新回归中国电影市场,但资金短缺所造成的低产量与叙事手段的滞后,使内地类型片创作一直处于较为尴尬局促的境地。1994年中国内地重新引进好莱坞商业类型片,为数不多的好莱坞大片开始重新大规模占领内地电影的票房市场。直到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后,本土制造的商业类型片才逐渐回暖,第五代导演陆续投身于潜力巨大的内地商业电影市场,《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侠巨制电影凭借成功的营销策略把观众重新吸引到电影院。2002年,张艺谋的巨制武侠片《英雄》缔造了国产电影的票房神话,国产类型片不仅在国内市场第一次击败好莱坞商业片,而且在北美上映后连续两周蝉联票房冠军,并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和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英雄》发掘了中国本土类型片市场的巨大潜能。然而,随后推出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等巨制类型片再未能立足于海外市场,甚至在国内上映期间也频频遭到观众与舆论的负面批评,内地类型片创作在民族文化与商业趣味的衔接过程中显露出了共同的缺陷。

  二、叙事:民族情感与商业趣味的双重表述

  《英雄》《十面埋伏》《夜宴》等第一批试水的商业巨制武侠片可视为当代中国导演由艺术向商业转型的积极尝试。《英雄》那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内置了民族气节的宣扬与释放,而被用于电影制作的巨额资金和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足以让制作者们脑海中的想象转化为精妙绝伦的视觉呈现,但华丽的视听营造与丰厚的票房利润之下,松散、平乏的叙事却始终无力承载恢弘的历史文化精神。《英雄》暴露出内地导演在进行商业类型片创作时叙事功底的薄弱,这一点在《十面埋伏》《无极》《夜宴》等巨制类型片中显得更为突出。从巨制武侠片中我们不难看出,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国外先进的数字特效团队,内地电影完全有能力营造极富震撼力的视听场域,但类型片商业与艺术地位的确立依托的绝不是华丽的视觉外观,更不是鸿篇巨制的历史文本载体,而是能够衔接民族文化情感与商业趣味的稳健叙事。

  早在好莱坞类型电影称霸世界之前,格里菲斯就已经天才般地创造了“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这一术语意指电影元素的一种特定组构范式,它的整体功能就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讲述一个特定类型的故事。经典好莱坞电影叙事包括一条连续的因果链,动因是某个角色的欲望或需求。通常的解决方式就是满足那些特定的欲望或需求……”②在黄金时期的好莱坞,无论是惊险刺激的西部片、黑帮片,还是幽默诙谐的爱情片、音乐片,都把经典好莱坞叙事体系视为讲述故事的标准规范,因为封闭的叙事结构和线性的叙事轨迹总是可以迎合影院中绝大多数观众的心理预期。在好莱坞类型片经历了近20年的沉沦而重新称霸世界电影市场的当代境语中,类型片的面貌相较黄金时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异军突起的数字技术催生了魔幻片等更多的亚类型,而各类型彼此之间业已发生了更多的互文与渗透,但无论是凭借强大的电影特效屡屡创造票房神话的灾难片《泰坦尼克号》、魔幻片《指环王》系列、科幻片《阿凡达》,还是具备极高艺术水准的黑帮片《教父》系列、剧情片《肖申克的救赎》、人物传记片《辛德勒的名单》,稳健和相对保守的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一直作为类型电影的核心价值体系被传承与延续着,摩登的意象经由好莱坞电影的“通俗叙述”被创造和接受,影院中的观众为导演所虚构的一个个“电影梦境”而唏嘘感慨,类型片对戏剧程式的恪守恰恰体现了电影商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正如汉森所指出的:“经典时期的美国电影首次提供了一种全球性的‘通俗白话’,它对多种现代性试验进行了调整与铰合。通过接受、消费和挪用的过程,它影响了世界各地不同的电影文化,其自身也为它们所改造。”③   自入世以来,中国电影在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中互相借鉴,本土类型实践与域外类型经验形成了复杂的、若即若离的互文关系,数字技术的大规模引进极大地扩充了本土商业电影的类型创作,“中国制造”的魔幻片、科幻片、恐怖片等新颖的电影类型纷至沓来,《魔侠传之唐吉可德》把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文学巨著改编成了一个富有魔幻色彩的中国故事,《画皮》《画壁》则直接把中国古典传说糅以现代爱情元素改编成了具备中国古典韵味的魔幻片。然而,数字特技外壳下羸弱的叙事依然是困扰内地类型片创作的主要瓶颈,仅凭营销策略回收的票房市场对仍处在初级阶段的中国商业电影市场产生了诸多负面效果。中国内地类型片创作混乱与迷失是多数华语类型片在创作上的集体表现,这种在类型创作中流露出过多的艺术电影情结,弱化叙事的影像本体美学创作始终无法适应面向大众的商业电影市场。

  在国产类型大片一再失利的境遇下,一批主打喜剧、爱情类型的低成本类型片反而以巧妙的叙事角度赢得了极佳的票房与口碑。2007年,一部低成本的喜剧片《疯狂的石头》以300万的投资博得了2300万的票房收益,影片借鉴了英国黑色电影Snatch、《两杆大烟枪》的多轨叙事方式,并巧妙地混搭了本土方言和生活场景等民族文化特征作为喜剧元素。该片凭借其新颖的叙事方式和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受到媒体和观众的高度评价,是当年中国小成本电影获得成功的典范之作。2011年上映的爱情片《失恋三十三天》是当年最大的一匹票房黑马,影片以一个失恋女孩的视角建构了触及每个年轻人内心深处的爱情故事,影片既没有恢弘的视觉场景制作,也没有曲折离奇的剧情设置,女主角从失恋到走出失恋的三十三天情感历程叙述贴近了中国青年群体的恋爱体验,是对喜剧片叙事方式的大胆尝试。中小成本电影的成功为内地类型片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借鉴,但个体化创作尝试始终无力形构贯穿本国民族文化与精神气质的主流叙事体系。

  三、经验:域外类型的创作与接受

  在以艺术电影为主导形式的欧洲电影市场,由英格兰本土文学作品或历史题材改编而成的遗产电影在频频摘得世界级电影奖项的同时,也悄然实现了对美国电影市场的渗透。遗产电影并不关注于视觉奇观效果的营造,也没有惊险、刺激的剧情设置,而是把充满人文主义情感的英格兰民族文化贯穿于和缓的叙事中,沉稳的叙事方式和深厚的民族文化表述成功地吸引了众多长期受到好莱坞视听围困的观众群体。讲述犹太学生对抗种族偏见,最终赢取奥运会金牌的遗产电影 《烈火战车》于1982年为英国赢得了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服装设计、最佳作曲的四个奖项,而根据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真实历史故事改编的影片《国王的演讲》,曾在第83届奥斯卡得到了12个奖项的提名,并最终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个重量级奖项。《国王的演讲》在全球共获得41亿美元的票房回报,其中北美市场就贡献了13亿美元的高额票房。

  事实上,类型片的艺术创作并不能归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无论是好莱坞的西部片、印度的歌舞片,抑或是中国的武侠片,商业类型片的本源形态始终是一种“大众文化”形态,新时期以来,以小众化的艺术电影为主流的电影制作方式急需转型。而如何有效地弥合高雅与低俗的鸿沟,发展稳固的观众群体,实现类型的消费和接受,是中国类型电影发展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2012年2月18日,中美就好莱坞电影进口达成了最新协议,协议规定,每年允许进入中国院线发行放映的美国电影数量将增加50%以上,美方电影公司从分账片获得的收入比例也将提高,这意味着未来国产类型片将面临好莱坞大片更为猛烈的冲击。在后冷战时代的全球化语境中,与好莱坞商业类型片的重新崛起相伴相生的是美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势输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但各国都在积极借鉴好莱坞电影的技术手段和叙事蓝本,并融入本民族文化特质加以提炼与表达,英国遗产电影、印度歌舞片,以及日本、韩国、泰国相继推出并大获成功的亚洲恐怖片正是国外类型电影在好莱坞大片环抱中成功突围的经典范例。面对好莱坞大片大举压境的现实困境,中国商业类型片的创作也应在积极借鉴域外经验的同时,扎实立足于本土观众,重新回顾中国早期类型片的发展轨迹,找寻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早期类型片仍能焕发勃勃生气的根本原因,再续被延宕已久的民族叙事传统,以更加沉稳、从容的姿态,建构有中国民族文化个性的主流类型形态。

  注释:

  ① 许南明、富澜、崔君衍主编:《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② [美]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③ 张真:《银幕艳史:都市文化与上海电影1896―1937》,上海书店出版社,2012年版。
  导演论文投稿期刊推荐《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学术期刊之一。其前身为创刊于 1913 年 7 月 1 日 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 (1924 年 ) 、《西大学报》 (1939 年 ) 、《西北学术》 (1943 年 ) 、《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7 年 ) 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daoyanlw/5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