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电力论文

中国电力期刊对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11-12 10:45:40更新时间:2015-11-12 10:48:18 1

  电力是人们生存中很重要的一项资源,尤其是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很多工业生产,办公等都需要用到电力。对电力的合理分配和管理就离不开配电网。本文是一篇中国电力期刊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对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
  摘要:配电网是电力电网系统和用户端直接联系的主要部分,对配电网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升级,有助于提升用户端电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是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必要手段。伴随着农村电网的自动化升级,供电质量以及供电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鉴于此,本文对农电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智能电网,分层结构

  配电网主要是由架空线路、变压器、无功补偿器、电缆线以及隔离开关组成的,用来分配电能的电力设施。本文首先分析了配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模式的意义,介绍了现阶段配电自动化的主要模式,结合我国农村电网的特点,提出了配电自动化控制策略。通过分析研究,验证了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模式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实现了电网优化的最终目的,为农村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依据。

  1 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

  配电网是直接面向用户端提供电能的主要系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提升电网供电质量,给广大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能,需要对配电网设施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通过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实现对配电网的在线监控和控制,从而提升电能供应的质量。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模式主要是对配电网系统进行远程监视、实时控制的一套集成化系统。下面就对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意义进行深入分析:

  1.1 提高供电可靠性

  配电自动化升级有助于提升供电的可靠性。首先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隔离电网中的故障部分,最大限度的减小故障停电范围。其次,自动化系统还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故障检修效率。

  1.2 提升供电经济性

  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可以有效降低电能损耗,提高配电网电压等级,同时通过配电网自动化模式,可以实现电容器投切管理的智能化,改善电网运行方式,从而提升配电系统供电的经济性。

  1.3 提高供电能力
中国电力期刊投稿

  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模式可以提高供电能力,其自动管理模块可以有效识别电网负荷的变化趋势,将电网中过负荷或者是重负荷的部分向轻负荷部位转移,从而提升馈线负荷率,增加配电网供电能力。

  1.4 改善电能质量

  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有效的实现了远方有载调压和几种补偿电容器的正确投切、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补偿以及提高电压质量为目的的配电网络重构,提升电能质量。

  2 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模式结构设计

  典型的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模式主要分为主站、子站以及终端三层结构,主站层,主站层是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的核心,主要负责收集配电终端实时运行的数据信息,分析配电网运行状态,实现对配电网系统的在线监控和实时控制,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子站层,子站层位于变电所内部,主要进行配电系统的数据交换,收集和整理配电终端的信息,然后上传给主站系统,并负责转发主站系统的各种命令,实现对管辖区域内配电网数据信息的采集和整理;配电终端层,配电终端主要安装在户外环网柜、配电房、开闭所以及配电变压器上,主要负责对环网柜、配电房、Sub-section post及配电变压器等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的采集和控制,同时可以实现对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网络重构。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农村电网通常位于偏远地区,技术能力相对薄弱,对于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的推广实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借助现代化的通信设施实现远程自动化控制和用电调度。现阶段,我国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模式主要通过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通信系统实现对配电网的远程监控。在电网中如果出现故障,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站和子站可以根据配电终端上传的数据信息对故障发生的部位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有助于故障的及时排查和抢修。配电终端的数据信息和采集是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数据来源和控制通道,包括前端数据采集服务器、串行通信设备和时间同步装置,伴随着我国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通讯终端的可靠性和性能显著提升,造价成本也越来越低,有助于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升级和改造的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3 结论

  综上所述,农电系统配电自动化模式的升级和改造是我国电网智能化升级的核心环节。西方发达国家在配电网自动化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尤其是对农村电网的改造和升级,更加需要自动化系统来提升用户用电的质量和稳定性。通过研究表明,配电自动化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提高电能的供应质量,降低电网人工检修的劳动强度和危险系数,从而给电力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滢露,余华兴.农村配电网智能化改造的可行性分析[J].电工技术,2011(04).

  [2]刘军辉.对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问题的探讨[J].农村电工,2008(11).

  [3]张立.衡水农村配电网滚动规划项目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

  [4]吕冬.GPRS用电管理系统在区域供电局的应用[J].陕西电力,2006(02).

  [5]郭珊珊.基于GE Smallworld GIS的配电网停电管理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河南大学学报,2009(02).
  相关期刊简介:《中国电力》原名《电力技术》,创刊于1956年1月,1993年1月,1993年1月更名为现名,是具有指导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科技类月刊。主要报道全国发电厂、电力网、供用电等有关电力生产运行、设计施工、科学研究及电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果,加强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刊登电力工业技术政策、技术规程标准及电力统计数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dianlilw/55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