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动物营养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CSCD北大核心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国内刊号:11-5461/S
国际刊号:1006-267X
出版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3.197
综合影响因子:2.477
期刊主编:计成
发行地:北京市
动物营养学报杂志介绍

  《动物营养学报》(以下简称为《学报》)是由我国畜牧科学界的先驱、动物营养学科的奠基人许振英教授等老一辈专家学者于1989年创办的。创办初始为半年刊,以内部刊物的形式试刊,刊名《中国动物营养学报》。1994年7月,经国家科委及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统一刊号为CN15-1176/S,改为季刊,更名为《动物营养学报》。

  2005年底,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1098号文件”批准,《学报》改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中国畜牧兽医杂志》有限公司出版,刊号改为CN11-5461/S,经主办单位批准,由动物营养学分会管理,编辑部迁京办刊。《学报》2007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11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学报 》现分综述、研究论文、相关研究三个栏目,研究论文包括猪营养与饲料、禽营养与饲料、反刍与草食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特种经济动物营养与饲料、宠物营养与饲料、分子与细胞营养、实验方法与实验动物等内容,还涵盖动物营养与免疫、动物营养与疾病、动物营养与应激、动物营养与环境、动物营养与福利、动物营养与消化道微生物、动物营养与健康养殖、动物营养与畜禽产品安全、动物营养与畜禽产品质量、动物营养与表观遗传学、动物营养与代谢组学、动物营养与繁殖学、动物营养与生物化学、动物营养与生理学、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蛋白质营养、氨基酸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维生素营养、微量元素营养、饲料添加剂开发与应用技术、饲料资源开发、饲料原料调查与分析、生物饲料、发酵饲料、水产饲料、饲料生物技术、饲用酶制剂与微生物制剂、饲用微生物菌种选育与优化、饲料安全、饲料毒素与脱毒技术、饲料抗营养因子与降解技术、饲料加工工艺与技术及饲料检测方法等与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相关的各个领域。

  经过30余年艰苦不懈的努力,《学报》不仅成为交流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成果的平台,而且成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学术类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C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中文领军期刊、一期项目梯队期刊、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农林领域T1等级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权威期刊(A+级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荷兰Scopus收录期刊、英国CAB Abstracts收录期刊和美国Chemical Abstracts数据库收录期刊。《学报》综合评价总分、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逐年提高;2023年,在全国畜牧兽医科学类科技核心期刊中,综合评价总分78.4分,连续10年排名第一,影响因子为1.990,连续15年排名第一,总被引频次为7 671次,连续8年排名第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2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

  作者投稿查稿、专家审稿和编辑办公均通过《学报》网站在线进行。网络版于2007年8月份出版,读者可点击《学报》网站(www.Chinajan.com)免费浏览下载当期或过刊的中英文摘要和中文全文。《学报》网络版从2013年第7期起,率先在畜牧兽医类期刊中免费提供全部论文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全文浏览服务。《学报》网站提供论文关键词、作者等快速检索,另提供《学报》和编辑部各种信息,以及链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及各有关网站,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号名称“动物营养学报”,可用移动设备阅览摘要及全文。

  《学报》已成为全国动物营养、饲料和畜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教学人员和广大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的园地,并成为国外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术界了解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进展的重要窗口。

动物营养学报杂志编委会

  顾问

  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院士)

  南志标(兰州大学,院士)

  李德发(中国农业大学,院士)

  印遇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院士)

  姚 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院士)

  侯水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院士)

  谯仕彦(中国农业大学,院士)

  主任委员

  蒋宗勇(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副主任委员

  谯仕彦(中国农业大学,院士)

  齐广海(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

  汪以真(浙江大学,教授)

  朱伟云(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吴 德(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谭支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李爱科(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姚军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主 编

  计 成(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副主编

  齐广海(常务,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

  汪以真(浙江大学,教授)

  吴 德(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姚军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编 委(以姓名英文字母/汉字笔画为序)

  Mingan Choct (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 Australia; Professor)

  Ming Z. Fan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Professor)

  Leluo Guan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 Professor)

  Xingen Lei (Cornell University, USA; Professor)

  Shimin Liu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Australia; Professor)

  Chris McSweeney (CSIRO, Agriculture and Food, Australia; Professor)

  Guoyao Wu (Texas A&M University, USA; Professor)

  Tianhai Yan (University of Aberdeen, UK; Professor)

  Fengqi Zhao (Vermont State Colleges, USA; Professor)

  卜登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刁其玉(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

  王加启(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王军军(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王志祥(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王佳堃(浙江大学,教授)

  王洪荣(扬州大学,教授)

  王 恬(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王康宁(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车东升(吉林农业大学,教授)

  毛胜勇(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文 杰(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计 成(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尹靖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孔祥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教授)

  石宝明(东北农业大学,教授)

  印遇龙(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院士)

  乐国伟(江南大学,教授)

  冯 杰(浙江大学,教授)

  冯定远(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成艳芬(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朱伟云(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乔家运(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刘玉兰(武汉轻工大学,教授)

  刘作华(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研究员)

  刘建新(浙江大学,教授)

  齐广海(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

  齐德生(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闫素梅(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江青艳(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麦康森(中国海洋大学,院士)

  李建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李绍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教授)

  李胜利(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李爱科(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李福昌(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李德发(中国农业大学,院士)

  杨小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杨飞云(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研究员)

  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杨 琳(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吴 德(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呙于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何 军(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佟建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余 冰(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汪以真(浙江大学,教授)

  汪 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张克英(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张宏福(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张爱忠(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授)

  张敏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张 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陈 文(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陈代文(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武振龙(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林 海(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罗绪刚(扬州大学,研究员)

  周小秋(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周志刚(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

  郑春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单安山(东北农业大学,教授)

  孟庆翔(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赵广永(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南志标(兰州大学,院士)

  侯水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院士)

  侯永清(武汉轻工大学,教授)

  侯先志(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姚军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姚 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院士)

  贺建华(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贺 喜(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秦贵信(吉林农业大学,教授)

  敖长金(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贾志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晏向华(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徐子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高秀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

  屠 焰(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

  彭 健(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蒋林树(北京农学院,教授)

  蒋宗勇(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游金明(江西农业大学,教授)

  蔡辉益(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

  管武太(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雒秋江(新疆农业大学,教授)

  谭支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谯仕彦(中国农业大学,院士)

  熊本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薛 敏(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

  瞿明仁(江西农业大学,教授)

  编辑部主任

  赵广永(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编辑部副主任

  尹靖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编辑工作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田艳明  陈 鑫  武海龙  菅景颖  景正芳  窦志斌

第六编 农业科学期刊推荐
R&J
第六编 农业科学优质期刊推荐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总被引次数 总下载次数 平均出版时滞
世界林业研究 2.429 1.684 19964 965259 113.8062
大豆科学 1.724 1.314 17142 689450 198.6274
麦类作物学报 2.442 1.591 35175 1035055 268.3382
植物保护学报 2.214 1.720 23377 865642 344.3403
草地学报 3.767 3.057 42833 1462407 147.3725
果树学报 2.573 1.963 38064 1370485 102.0380
草业科学 2.310 1.791 49807 1285028 280.5325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216 1.592 31739 1438313 303.8867
华北农学报 1.643 1.188 32661 1000524 175.1923
中国饲料 1.372 1.095 33768 1762845 N/A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近期更新
Q&A
众所周知,发表sci论文挂基金号是尤为被认可的,且非常具优势。但对此也是有作者想问,那么 sci文章可以带几个基金号
其实对于所谓的低分sci期刊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分值规定,大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即可。如果是想要更容易发表些的sci低
sci论文的发表被拒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通常被拒后,很多作者会选择转投其它期刊,但是 sci被拒后转投会成功吗? 成功
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SCI期刊分区分为中科院分区和JCR分区,以下是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期刊涉及到的学科分区详情。
最近不少作者想要了解法学方向的期刊,其实要说最为合适的那么还是ssci的,其主要侧重于这一领域范围的。而且这里也
sci论文排名第几就是第几作者吗? 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一般来说,sci论文作者的排名顺序就是按照其所有作者贡献
动物营养学报杂志相关文章部分汇总
S&E
畜牧养殖技术如何推广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改革进程逐渐深入,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也随之完善,因此畜牧经济也已经得到了飞跃式的进步。畜牧业想要有着稳定的发展,技术推广占着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畜牧业论文。   
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应面向农村服务当地经济_教育论文发表
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应面向农村服务当地经济 黄能辉 摘要:国家教委负责同志在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农村普通中学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要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改革三十年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传统农业向现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农业论文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与经济传媒,多年来一直被评为全国畜牧兽医学类中文核心期刊。本刊注重先进生(独创性)和科学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知识性和服务性,对畜牧业科技的发展、应用、普及起导向作用
畜牧科学论文动物防疫体系问题的几点思考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的流通速度明显加快,许多动物都出现了疫病的变异反应,这些问题使我国动物疫情的形势发展越来越严峻,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畜牧业的安全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危及到我国
生物医学工程论文:论温室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论温室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侯宇丹   广西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心试验室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由于世界人口的剧增和工业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温室效应日益成为全球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全球性气候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
教育科学研究“微生物及免疫”网络课程建设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微生物及免疫”课程是医药服务专业群的一门平台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文是一篇教育科学研究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微生物及免疫”网络课程建设。   摘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