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高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研究激励职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5-04-15 13:55:45更新时间:2015-04-15 13:56:19 1

  摘 要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和应用激励的艺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笔者通过调查职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几种激励方法:语言激励法、表情和肢体语言激励法、形象激励法。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激励的方法

  1引言

  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的活动。它要求“教”与“学”双方均应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当中。激励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也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学生的成功源于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激励。因此,课堂教学中掌握激励学生的艺术,灵活地运用激励学生的技能、技巧和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2职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职高生听课积极性不高

  笔者通过课堂观察鄞州职教中心机电部学生英语听课状况发现,75.6%的学生只听讲不做笔记;有6.4%的学生不听老师讲课而做别的事情;12.7%的学生因教师而异,老师讲得好就听,否则不听;只有5.3%的学生认真听讲并做笔记。这表明现阶段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

  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还表现在很多学生课前根本不预习。只有4.5%的学生课前阅读要讲的内容,高达72%的学生根本不阅读教材,12%的学生仅部分阅读,11.5%的学生老师明确要求的就读,否则不读。

  2.2 教师授课不能迎合学生的听课心理

  授课包括教师讲课和学生听课两个重要环节。只有授课的形式和内容都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时,授课才能得到最大的效果。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听课的心理有:求新心理,求知心理,求实心理,求解心理,求趣心理和关已心理。教师讲课要求满足学生至少一种需求,才能使学生有兴趣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2.3 学生“学无趣”与教师“教无力”的恶性循环

  笔者分析影响职高生听课状况的两方面因素,即教师授课不能够迎合学生的听课心理和学生积极性不高。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和听课学生之间不能建立良好的互动,这势必打击教师的备课积极性,上课也就失去活力。而教师不认真备课会使上课缺乏激情,教授的内容就不可能迎合学生的听课心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又会受到进一步打击。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必然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3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法

  3.1表情和肢体语言激励法

  俗话说:“喜即形于色”。不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会给学生不同的影响,当教师“眉飞色舞”时,学生会心情愉悦;当教师“神采奕奕”时,学生精神振奋。假如教师“面色铁青”,学生便会惊恐、紧张……表情和肢体语言主要包括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在运用面部表情的艺术时,要有鲜明性、形象性和启发性。在肢体语言激励过程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手势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语言感情,以增强教学的形象和直观度。教师精练的讲解配合以高雅的肢体动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益于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教师自身丰富的情感和肢体语言,对激化学生的情感起着诱导和催化的作用。

  3.2语言激励法

  教师标准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适度的节奏、优美的语音、准确简洁的造句、逻辑清晰的语序、饱含感情的语言会给学生以音乐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讲课概念阐述清晰、原理推导清楚、论证论据充分、解题思路清晰,环环紧扣,就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引导学生,使其学会知识,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3.3形象激励法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整洁的衣着、端庄的仪表、优美的仪态、有声有色的表述、贴切形象的比喻、科学严密的推理、图式清晰的板书、标准优美的示范表演、教具运用得当、程序清晰就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其抽象思维的活跃发展。课堂上,教师站立要端正、动作要稳重、讲话要大方,处处做学生的楷模。教师要善于用自身的形象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态去表现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4总结

  总之,课堂教学是激励学生的艺术,是一个授课技能系统。首先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景要掌握针对性原则,结合学生的听课心理以及教材特点等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程序、优化知识链条、问题链条和方法链条。其次,课堂教学要灵活,无论是多么丰富的学习活动,也不过是一种教学手段而已,其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面对不同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和策略,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最后,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处理不好,课堂就会失去控制,出现混乱局面。教师如能机智灵活,临场发挥,巧妙应付,均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教师如能综合使用课堂激励学生的艺术,必然会取得良好得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冯艳.浅谈职高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激励艺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3).

  [2] 李道顾.关于我国素质教育发展前景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5(12).

  [3] Nunan,D,1991.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Hall Inc.10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aodengjiaoyulw/5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