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高等教育论文

核心期刊《长城》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5-30 16:19:09更新时间:2015-05-30 16:22:56 1

  现如今,社会压力巨大,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面对社会的压力感到无所适从,产生轻生念头的高校生也越来越多。针对此,很多高校也对学生开展了心理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培训。本文就是一篇关于生命教育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文章选自核心期刊《长城》
  摘 要: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突出,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有助于为学校的生命教育实践提供借鉴。分析高校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把生命教育的基本理论融入实践中,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方案,开展真正有意义的生命教育实践,引导大学生拥有正确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关键词:核心期刊《长城》,大学生,生命教育,生命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前言: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高校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的栋梁,而频发的大学生轻生事件,折射出的是大学生对于生命缺乏正确的认识的现状,以及高校生命教育的力度不足等问题,高校生命教育力度不够,生命教育存在问题。而因处于学校与社会交接的位置,大学生的抗压能力相对较低,心理承受力不足容易做出危害自身及他人生命的危险行为。由此可见,研究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提出有意义的建议和对策,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影响,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将分析高校的生命教育现状,从高校,社会以及家庭三个方面进行对策的研究。

  1.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研究

  1.1 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生命教育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怀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生命教育应涵盖三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从而尊重、珍惜、敬畏生命;二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死亡,培养健康理性的死亡态度和和有效行为;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加强生命教育,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引导大学生珍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下,在科学的生命教育原则的指引下,才能使大学生生命教育能够取得真正的实效,为大学生的人生提供幸福的保证。

  1.2我国高校生命教育现状

  2014年10月份,广东湛江某高校一名大四男生跳楼轻生;同月东莞某高校的公寓也发生一名学生自杀事件等。近年来,诸如此类大学生轻生遇难等事件频频见报,引发各界对于大学生生命的关注。这类事故的频发所折射出的是大学生普遍缺乏正确生命观的现状。校园暴力,自杀,吸毒等不良现象发生就是高校大学生对生命认识欠当所体现的。各种压力是大学生轻视生命的诱因,经调查研究,感情受挫,就业压力大,心理承受力差为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压力来源。作为一种较新生的教育理念,生命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是处于初级阶段,对生命教育的探讨和实施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对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和活动的开展力度也是相对薄弱的。我国目前对于生命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多学者主要从现实和理性的角度出发,深入地研究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问题,并且取得较好的成果。但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上,尚且需要做进一步的加强和改进。生命教育研究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层面都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尚没有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操作模式、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策略研究。而经过调查访问,部分大学生对于生命,对于死亡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状态有待改善。作为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高校校园体系,高校校园里的教育体系是明显缺乏生命教育方面的相关教育的。

  2.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严重缺失

  2.1 生命教育地位边缘化

  据调查,某些高校开展生命价值相关的课程少之又少,有些甚至几乎没有开展,只是在其他课程里涉及,学生很少接触到具体关于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等方面的教育。由于针对大学生的主要是素质教育,而弱化了心理健康、生命价值教育等。同时国内目前的教育过分宣扬科学主义,造成了人文教育的缺失与遮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应得到重视,而不是在道德上的地位被边缘化,被学校教育忽视。生命是一个人进行其他所有活动的基础,生命教育应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没有学会敬畏生命,把生命教育放置于边缘化的地位,是一件危险的事。缺乏正确生命价值观指引的大学生容易漠视生命,会容易做出伤害自身或他们生命的行为。

  2.2 死亡教育的缺失

  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体验活动缺乏;传统的死亡观念深,死亡教育缺失;大学生缺乏对于生命的正确认识等等,都是现今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所存在的严重的问题。死亡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正确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对于死亡是十分忌讳的,人们教育青少年理想、信念、目标、知识等等,却很少谈及死亡。由于死亡教育的缺失,青少年对死亡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及思考。而大学生在大学的殿堂里也没有得到适当的相关教育。这说明了我国未能在学校教育和广大的普通民众之间广泛开展死亡教育;而是局限于学术界少数专家学者范围内的抽象理论研究,所以对于全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死亡教育对于普通大众来讲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人们缺乏对死亡教育的价值和社会功用的基本了解。大学生死亡教育的缺失,使得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都有所欠缺,缺乏对生命的敬重。

  3.针对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原因的分析

  3.1 结合心理学科知识分析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人格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时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也正负载着学习、感情、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2004年,马加爵残忍地杀害同学,引起了国家、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期间正处在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但还不成熟,会致使对生命观的误读或模糊。首先,他们个性张扬、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而对世界的新生事物反应迅速,但同时叛逆和反抗的潜意识较浓。其次,他们的生活阅历较浅,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深,在事物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化、理想化的看法,也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会诱发各种心理障碍。尤其是在当下就业形势、生活压力等多重作用下,特别容易诱发一些心理问题,那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人很容易误人极端之路。对生命现象存在认知偏差;抗挫折能力弱,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漠视生命,自杀现象时有发生过分追求物质功利享受,忽视精神追求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3.2 高校缺乏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

  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培育学生的知识构建,也要培育学生的生命社会活动。生命是人类全部社会活动的根基,珍爱生命才能构建良性的社会关系,因此生命教育也应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任何教育都不能忽视生命教育,应将生命教育列入教育体制之内。然而大学生中出现的淡漠生命的种种现象,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教育体制中存在的漏洞。高校活动是高校大学生重要的生活组成成分,而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更多的校园活动娱乐化,技能培训化,也有想增强专业导向性的方向发展,但是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引导培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活动却难觅。生命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生的重要生活组成部分中,加入这种思想,把珍爱生命死亡理念贯彻到大学生的身上尤为重要。

  4.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的对策的研究

  4.1高校教育体系的生命教育力度需加强

  作为孕育大学生的殿堂,高校的教育体系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度之大是不容置疑的,学校教育是教育组成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大部份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学校对生命教育肩负及其重要角色。要转变感念,不在单纯注重学生的成绩考分,而要综合全面的培养,关注人文教育。

  4.1.1 加强生命教育课程和死亡教育

  学会敬畏生命,增强对死亡教育的认识,是生命教育所必需具备的环节的。当前的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生命教育的贫乏并且得不到最基本的重视,而造成了当前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缺乏尊重,对生命的价值的不理解。生命教育并不是独立于学校的教育体系中,而是相辅相成。其一常规显性课程教育如体育和思想品德课、自然生物,这些课程中本身就夹杂着生命教育的理念,但是我们的教育并没有注意这点。只是单纯的平常教育,学科应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教育资源匮乏,师资不到位。目前,自教育部到基层教育行政部门,都没有生命教育教师培训的专门部门,也没有将生命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存在“无人教”和“不知教”的状况。此外,生命教育教材缺乏,或者是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使得可供参考的教学案例不多。凡此种种,惟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足够的重视,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及规定,方能鼓起“决心不变、力度不变、目标不变”的生命教育风帆。

  4.1.2 教育者树立“情感育人”的观念

  生命教育直面生命个体,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双向交流。教育者树立“情感育人”的观念,能在教育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种理解和亲切感。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只有以情育人,以心换心,才能加强学生对生命情感的体验。当学生遇到生活、情感等问题时,不能及时寻求帮助和解决,容易产生精神孤僻、淡漠生命的现象,对生命体的存在和价值产生疑惑,渐渐地与社会、自然疏离,陷入生命困境,致使近年来大学生的自杀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淡漠生命责任感的人生态度,应该引起社会与高校的强烈警觉,迫切需要进行生命教育和疏导。教育者很多时候是学生的精神导向,应该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做好孕育人的角色,需要引导学生感受生命价值,让他们在正确的观念指引下享受人生。

  4.1.3 增强校园活动中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培养

  学会欣赏人类文化,培养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意识;学会用法律和其他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尊重他人、理解生命、热爱生命;提高保持健康、丰富精神生活的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这些都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所应该具有的功能。开展丰富的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培养生命情感 生命教育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面向实际。在实践中感知生命的宝贵、体验生命的幸福和快乐。高校内的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及其它校园文化活动,要把这样的活动内容同生命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同他人的情感关系,充实个人情感空缺,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此外,组织学生深入敬老院、孤儿院、特殊校园等,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命的坚韧性、生命的可贵之处,教育他们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生命教育还可以通过思想体验这种方式,让学生互相之间交流认识,诉说情感,在相互感知、相互启发、思想碰撞中体验生命存在方式,通过举办一些情景模拟、角色互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社会真实环境中各色人物的情感,体会其中的乐趣。在此背景下,学会处理今后生活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困难等,进而培养坚强的性格,学会关怀、宽容别人,学会快乐的生活。

  4.2 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身教尤其重要,父母的生活方式会影响到孩子的生活方式,而科学良好的生活方式正是热爱珍惜生命的诠释。 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心智形成,家长应当要营造一个安稳、祥和的成长环境,让他们感受来自亲情的温暖,体验到生命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家长对于子女在学业上期待过高,在物质上过分满足,而在精神上的关系却十分缺乏,容易导致子女产生各种病态心理。家长不能仅仅以学业为主线,应更多的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以健康的心理成长。教育子女肩负生命责任感,并且教育子女直面社会和人生,学会释放压力。引导家庭教育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命价值观的关键。

  4.3 社会影响

  就我国而言,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的开放,各种思想涌入,大学生心理预防能力尚不够成熟,容易引发心理适应不良。社会的风气影响到每个人,其中也包括大学生。社会上给予大学生的种种压力,而又没有适当的渠道去释放,再者缺乏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大学生容易在社会中迷失,容易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情。社会也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为其营造一种敬畏生命的社会环境,不能仅以利益为生活追求。还可以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生命教育。

  5.综述

  新世纪大学生知识水平虽高,但对生命认知有严重偏差,这不仅是对自身生命体的一种蔑视,也是对国家社会的一种不尊重。生命教育能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因此,必须正视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问题,从高校校园,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行之有效的对策的研究,加深我国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程度,减少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提高校园安全性,为社会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栋梁。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丰富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从而进行进一步给出有效的生命价值观教育,改善当前高校的生命教育缺失的状况。这对加强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以及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起一个积极促进作用。
  核心期刊《长城》,文学艺术类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79年6月创刊,是全国较早创刊的几个大型文学双月刊之一。以办一流刊物为宗旨,赢得良好口碑。刊物汇集全国名家力作,突显当下新锐实力。刊发作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心灵;发自生命,崇敬生命,抒写真情。挖掘丰富的人性内涵,闪耀平凡中的人性光辉,尤重给人以人生的启迪,心灵的滋养,是百态人生的舞台,是心灵的一片绿园。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aodengjiaoyulw/5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