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高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发布时间:2016-04-14 11:56:11更新时间:2016-04-14 11:57:47 1

  面对国内外日益激烈、复杂的竞争,人才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人才的竞争实际上成为了竞争的核心,而只有完善的人才培养开发管理体制才可以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文章指出了现阶段在培养企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在今后培养过程中的思考方向。文章结合湖南师范大学新型课程体系,对构建企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实践教学,开发目标,人才培养

  1.引言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源头,肩负起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重任。企业管理专业不仅是高校经济管理学类的重要专业,同时也是为社会输送企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高校需要不断研究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设计培养管理人才的全新目标,开发全新的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制度,以满足社会对新型管理人才的需要。

  2.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实习实践环节缺乏

  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不仅涉及到了管理学,还包括了与经济学相关课程。本科教学中就已经包含了初、中级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硕士生培养计划中更是涵盖了高级西方经济学与大量金融学相关的实务课程。尽管涉及的科目广泛,但却没有能够学深、学精。在国外商科的情况则有不同,以美国为例,美国大部分高校的MBA(即工商管理硕士,不同于国内的MBA)的课程和国内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是,在涵盖了广泛的商科课程的同时,会有几门核心精品课程,不仅能做到使学生能够掌握这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并且要求有实践操作,比如在知名的企业实习、与学校周边的公共服务机构或者商业机构联合做营销分析等等,加上很多学校对MBA专业的学生有工作经验要求,这就能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然后再国内,很多高校的企业管理专业也拥有相当不错的教师资源,同时也开设了很多核心课程,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制约,企业和各种组织机构往往比较排斥大学生的实习活动,他们认为高校学生到岗实习并不能胜任岗位工作,有时还会打乱岗位的工作安排。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管理是一门专业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的学科,学生需要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积累管理经验,但高校与企业并未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加上高校自身教学设施有限,因此导致了培养计划重教学而轻实践的局面。

  2.2课程单调,忽略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管理学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了许多不同学科的知识,往往又都局限于书面形式出现,其应用性无法像一些理工类专业立竿见影。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较为敏感,涉猎较广,但同理工科的学生相比,并不具有应用性较强的技能。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却可以在职场上通过经验总结与再学习获得,这就造成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求职上不具备优势,也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有所差距。

  2.3符合“双师”要求的教师不多

  上文已经提到,企业管理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要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教师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教学水平,还需要一定的管理水平。但一些高校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并未走出校园,达不到符合“双师”教师的要求。

  2.4硬件设施条件差

  一方面,很多高校的教室条件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教室桌椅比较陈旧,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配备不足,另外教学楼的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备仍显不足,仅有几间教室配有多媒体设施,这使得老师的教学方式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图书馆设施陈旧,且阅览室位置不够,这也是很多学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时候图书馆自习位置不够,阅读刊物种类较少,这些问题都对学生的学习以及老师的教学工作起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3.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个成功的人才培养开发方案的制定应包括开发目标、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课程设置。

  3.1开发目标是核心,培养规格是要求,课程设置是关键。

  以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为例,我商学院恪守“团结创新、厚德奋进”的院训,坚持“重德、重才、重行”的办学理念,按照新世纪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国内外优秀院校的案例,将学生的素质培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摆在首位。首先对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开发目标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定位的开发目标应充分地体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的要求。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持续追踪、反馈,深入职场了解新型管理人才需具备的技能与素质,不断更新应用型人才的开发目标与培养规格。

  图1 用人单位认为高校毕业生最突出特点

  然而通过上图,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动手能力以及在组织中的各种相关能力等方面比较弱。企业在考察员工时,不仅仅考察其专业知识,更重视员工的工作态度、职业操守与忠诚度,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因此,要开发出优秀的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习到与企业组织管理实践想匹配的知识技能,而这就需要组织这那些即将毕业的企管专业学生以理论为基础去各类组织机构亲身实践,从而获取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解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取招聘单位的青睐。

  3.2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合理开发、培养具有多面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为了培养具有多面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企管人才,高校企管院系需要准确定位专业的实际位置,并设置合理培养目标。经过总结国内外优秀高校培养经验,高校企管应用型人才开发目标应有如下定位:开发培养面向企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人才,能综合运用多领域的专业知识从事管理及科研工作,并在个别专业上有深入研究或有较高水平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开发目标,高校需要将这一开发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深入我国大中型、孵化型企业的最前线与基层,能够运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以服务企业,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此外,高校企管专业自身的定位应是在个别专业具有较深研究或有较高水平的技术应用能力。   3.3积极改革创新,创造开发人才的活力

  在近年来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中,领导人提出要将改革创新始终坚持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全面激发各领域、各类型人才的创新能力。由于许多高校知识底蕴不够深厚,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科研和理论创新能力有限。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我校一直秉持着不断革新的工作宗旨,大力营造学术氛围,将工作重心始终放在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教学服务上。同时,我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及团委通过与学系的良好合作开展了各种学术活动。我校研究生会、团委主办的“麓山论坛”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硕、博士学术论坛。这一系列措施不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条件和环境,培养创造性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增强他们的科研能力。

  4.构建符合培养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发模式的建议

  为了实现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开发目标,构建专业的应用型企管人才培养体系,新型培养体系的具体内容如下:

  4.1紧扣应用性人才开发目标,构建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规格是开发目标的具体要求。

  高校在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时,构建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一干两支”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干两枝”是指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素质为基本,以适应职场最前线、最基层需要的能力为主干。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覆盖半径较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其次是过硬的技术基础知识,第三是与社会联系紧密的人文社科类知识。基本技能涵盖了本专业相关技能与专业基本技能的运用能力。就企业管理专业来说,培养的学生必须掌握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者缺一不可,都是构成全面的综合培养体系的重要因素,是符合职场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两个重要既能。综合应用能力与基础知识同等重要,是衡量人才总体能力与人才质量的主要标准。专业综合能力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自身持续提升的能力,包括知识不断积累、可持续的创新能力以及自我学习、思考能力;其次是沟通交流能力与信数字通信媒体的应用能力。要学会熟练运用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以满足日益碎片化的办公需求。三是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4.2构建“两平台、多方向”的人才培养开发框架

  对于企业管理专业,在前期按大类培养,按照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构建公共和学科课程两个平台;后期按专业方向培养,设置若干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以我校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公共和学科这两个课程平台都不可或缺,公共学科主要包括了政治,研究生学位英语等,专业课则涵盖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课程,比如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等。关于课程的实习和实际操作等实践学习将在后文中详细说明。这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助于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较好地解决了学制断与适应性强的矛盾,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社会紧密接轨,较好地解决了生源与就业脱节的问题,学生进校后通过学习,结合自身学习进度与今后发展规划,还有一至两次重新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机会,这样的培养体系有助于生源进入社会后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

  4.3立“覆盖广、过程长、人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覆盖广”即培养时应仅仅围培养目标,配合专业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过程长”即将培养时限扩充到从入学到就业。“人性化”,即凡事以培养学生良好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全面的、高素质的人。具体的做法有:

  (1)专业教学和学生管理相结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培养管理人才时既要教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素质与综合能力。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思想教育和学习观念教本育结合起来。

  (2)大力推行班级导师制,尝试教研室专业管理。班级导师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现代教育理念,结合“组织行为学”等管理课程中的激励理论和其他方法,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主学习能力,将日常管理工作与专业指导工作相结合。同时,以企业管理系为主体,弱化年级的差别,着眼整个专业,开展专业学习。比如将不同年级的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组织到一起进行专业指导、科研指导以及校外实习等,这也是大多数高校缺乏重视的方面。

  (3)开展职业生涯设计,为不同追求、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现代社会要求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特点的,因此要发挥班级导师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逐个对学生的个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了职业生涯设计,为每个学生定制在校期间个人发展计划并展开目标追踪。

  (4)进行综合素质测评,推动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通过记录下每位同学在校期间的活动情况,对学生采取激励措施,并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多面能力,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为便于高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测评。

  (5)以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各专业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依据“系统论”的思想,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一般来说,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考虑:一是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切合社会真实需求,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过高或过低都无法将教学效果最大化;二是要优化课程结构,如: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要合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样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三是要控制课程门数和总学时数。如企业管理专业围绕应用型本科的开发目标和企业管理的专业特色,构建了“重抓基础,强化两支,素质为赢,面向应用,同步发展”的应用型本科理论教学内容体系。“狠抓基础”就是要求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要牢牢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相关经典理论知识,培养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专业能力。“强化两支”是强化管理最重要的两种基本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数据、信息的筛选能力。“素质为赢”就是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职业意向和自身特点,从根本上提高专业素质。“面向应用”是了解企业对于管理人才的真实需求,面向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计划,改进教学内容。“同步发展”就是贯彻落实现代教育思想,以便学生全面同步地发展。   4.4强化实践教学、重在能力培养,落实素质教育

  (1)强化实践教学,调整现有教学方法重点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在校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改革后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比重较以前有了较大提升,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再纸上谈兵。许多课程的教学方法已从单一的讲授改革为“精讲、自学+实践”或案例教学法、讨论式等等。

  (2)大力推广选修课制度,让学生在校园接触不同类型的课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以及专业能力,高校在企管人才培养时应当从教学计划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课时作为任选课,开设纵横两个方面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修不低于12学分的课程,这一点基本上大部分高校都贯彻执行了。从目前实行情况来看,高校学生对选修课评价总体良好。

  (3)积极开展课外、校外拓展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社会实践是一个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渐提高学生抗压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的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能够切身地深入社会,真正感受职场,同时使学生的多面能力也可以适当提高,也是对校内课程的再学习。

  4.5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
高等教育论文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吸收知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要做到这一点,应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协调课堂教学与自学。即要完成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以求个性化发展;

  (2)处理好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保证足够的课堂学习实践,还需有大量时间让学生收集社会实践中的感性认识。

  (3)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之间的关系。即要保证有一定的时间,用来对学生的课外辅导,让更多学生抓住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要不断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习效果,实现培养目标。

  4.6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达到培养企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必须建立如下教学制度:教师相互听课与教学督导听课相结合的制度;教学质量不定期检查制度;教学质量校际互评制度;年度教学质量末尾淘汰制度;教学大纲制订和修改制度;教材选择招标制度;试卷库建设和使用制度;课程小结和卷宗分析评价制度;教学资料存档制度等。应对教学方式的创新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借鉴优秀的教学方式,将讨论、案例与启发等新型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中。

  5.总结

  根据上述,企业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成长开发,需要在课程的设计、教学质量保障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并重等方面上取得明显的提高。而高校作为人才成长与开发的源头地,涵盖着包括企业管理以外的各类专业,因而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校应当发挥更加积极主动地中作用,贯彻政府领导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调整培养开发模式,努力为社会建设、国家发展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美)乔斯互尔德(Jiosvold,dean)著.协同与成功[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

  [2] 陈希.改革创新.构建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

  [3] 闯少铭.知识经济时代工商管理人才素质与培养[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2.1.
  高等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高等建筑教育》于1983年创刊,于1992年对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办刊宗旨,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振兴建筑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建筑 类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己任,对发展我国高等建筑教育的理论、思想,对办学方针、体制,对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等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提出新的理论、观 点、主张和重要的决策性建议。本刊导向正确,科学精炼,编排合理,指导性、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aodengjiaoyulw/5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