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工商企业管理论文

职称评定论文发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6-05-05 17:16:22更新时间:2016-05-13 09:00:56 1

  十几年来,财政部门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赋予的职能,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的会计信息质量工作成效显著,其中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以下简称资产)管理给予了高度关注。本文是一篇职称评定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的探析。
  摘 要:针对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对策

  我省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在资产管理中做了大量工作。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人员对症下药,规范地管理和运作资产。

  1 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或控制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不但包括直接用于单位本身用途的固定资产、应收款项等,而且还包括出租、出借的经营性资产,以及在所属经济实体或参股、控股企业中的对外投资部分。

  从黑龙江省近年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方面的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大量存在,如2015年资产不实问题占会计核算不实问题的比例达到47%。经调研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所有权、使用权不清晰。一是所有权不清晰。由于管理体制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一些单位资产形成的因素复杂,产权关系界限模糊。如有的单位,中央与地方、行政与事业、集体与职工等投资主体投入形成的资产,由于时间久远、经手人几度更叠,其产权就难以分清、无人能说清。二是占有使用权不清晰。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有些资产的产权属主管部门,但日常使用和维护却是下属单位负责,一旦出现问题主管部门和下属单位之间扯皮推诿,造成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局面,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到位。(2)管理体制不顺。一是管理权被多部门肢解分散。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权由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等多部门(单位)行使,资产所有权、占有使用权,监管经营权,收益分配权以及最终处置权不明晰,造成管理缺位。二是财政部门内部管理体制不顺。财政部门内部的预算管理机构负责资产的配置,而资产管理机构负责资产的处置,相互间有所脱节,未能做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实行部门预算后,财政部门管具体用钱,但不能细到是否需要用,不能掌握各单位的资产配置标准以及单位是否需要配置、配置多少等情况而出现盲目安排或重复安排。三是单位内部管理体制不顺。有的单位未设立或明确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负责资产管理工作,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权限不清,存在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及有关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得不到有效贯彻执行等问题。(3)基础工作不健全。一是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有的单位,账簿设置不齐全,或是只做支出处理,未进行资产增加的账务处理,形成了大量的账外资产,导致国有资产家底不清。二是不按规定处理固定资产。有些单位通过行政手段划拨的资产、房屋修缮、更新所形成的资产、接受捐赠的资产往往不能及时登记入账,已报废、淘汰处置的资产不及时**核销手续,房产、车辆等长期脱离财务的监管,这些现象的存在很容易成为账外资产。某市在2015年会计质量监督检查中,检查的6家行政事业单位中,发现有5家单位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三是对一些“非转经”资产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资产转移、审批手续,造成以投代管,只投不管的局面。(4)资产配置不科学。一是资产配置无标准。由于资产配置标准没有具体规定,目前单位资产随意和重复比较普遍。各单位承担的任务量与所占用的资产不协调,各单位之间的资产配备水平不公平。二是资产配置不均。有的部门人员编制很少,却占用大面积办公楼,空余的办公用房用于经营出租或闲置,有的单位要耗费大量财政资金租房办公;有的单位随意变更办公场所,无偿占用下属单位资产。三是资产缺乏平衡调剂机制。由资产分配的苦乐不均,导致闲置资产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紧缺资产的单位又无资金购买,造成浪费与紧缺并存的局面。

  2 资产管理问题的分析

  2.1 认识缺位

  虽然各有关领导一再强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重钱轻物”管理观念的盛行,在实际执行中,历任领导存在重行政,轻管理,内部控制及管理制度松懈,管理意识缺乏,做事主观,对财产变动的决策缺乏民主化,未经集体讨论等等,从而导致财会人员一切听从领导,而未根据制度规定履行职责,资产管理意识淡薄,职责不清。

  2.2 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单位资产管理不到位,大多是因为未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有制度时,可能也会执行不到位。如,有的单位没有建立必要的资产管理使用责任制、资产清理盘点等制度,保管、使用责任不清;有的单位未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单位内部缺少约束机制,领导管与不管一个样,资产管理责任不到位,权力义务不明确。

  2.3 会计核算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在取得资产后,财务核算与企业不同,资产计提折旧没有强制要求,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因此,资产的消耗不能在会计资料中得以反映,管理容易被单位忽视。

  2.4 外部监督力度较弱

  近年来,财政审计等部门除了会计监督或是组织专门的资产管理检查外,更注重的是预算资金的管理,对资产管理力度明显不足;发现问题的处理、处罚和处分,也存在偏松、偏软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3 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的对策

  为纠正单位资产管理的问题,应在以下几方面着手工作:

  3.1 转变资产管理观念
职称评定论文发表

  要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的观念,树立全员参与,共同管理的意识,从根本上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重视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转变其重购置轻管理的旧有理念,应充分调动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人员,要让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资产的管理中去,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要使国有资产管理更加透明,将国有资产管理落到实处,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3.2 构建有效的资产监管体系

  对资产进行彻底的清理,进一步厘清资产的产权关系,明确相应的责权利,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单位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各级政府分级分工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3.3 做好资产配置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要把好资产配置环节的关口。坚持资产配置与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相适应,强化资产购置管理,实现资产配置公平。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严格资产配置审批,防止国有资产形成的随意性。

  3.4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一是认真落实资产清查制度。真正建立和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制,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二是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要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加快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三是严格执行资产处置审批制度。在处置资产时,要严格执行《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履行报批程序,完备相关手续,做好账务处理,不得化整为零,严禁擅自处置,随意支配国有资产。

  3.5 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

  财政、审计等外部监督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加强对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对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依法严肃处理。同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指导,帮助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形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权力制约。■
  职称评定论文发表期刊推荐《财务与会计》为财会专业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财会工作的方针、政策,围绕财政部的工作部署,研究财会工作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交流财会工作经验,普及财会知识。是一份面向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实务的综合性财会专业指导刊物。主要读者对象:企事业行政单位、广大财务会计审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等经济鉴证及咨询人员、相关经济管理、大中专院校财会教学及科研人员、会计及注册会计师专业及执业资格类考试人员。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ongshangqiyeguanlilw/57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