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工业设计论文

艺术设计之美与技术美的内涵差异

发布时间:2019-11-26 10:18:30更新时间:2019-11-26 10:18:30 1

  摘要:艺术设计之美,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设计作品中所展现的美;技术是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以工业设计为主导的形式与功能相互统一的美。二者既有共性联系,又存在个性差异,通过对艺术设计美学与技术关学定义及内容范围的深入制析,对比了解共内涵差异。明确二者的联系、共性和特性、差异,有助于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对艺术设计美学和技术美学进一步的探讨、总结、归纳及定论.

  关键词:艺术设计:技术美 工业设计:形式 功能

艺术设计之美与技术美

  1 艺术设计之美

  1. 1 艺术与设计。从美学角度上讲,艺术设计在力求实现技术与艺术相互统一的同时,统筹规划诸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心理等。而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分析,艺术设计的灵魂在于设计理念和创意,艺术设计与其他文化行为和创造工作一样具有客观规律性,依据这些客观因素总结归纳得出的要求正是设计师们依据和遵循的设计标准和法则。对与艺术与设计二者概念的明确,再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并对比其中的异同就相对容易找到切入点。[1]

  1. 2 艺术设计。现在的艺术设计,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2]艺术设计虽然包含设计层面的性质与内涵,但其中也有艺术美学方面的内容,所以说设计之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艺术方面的限制。从理论上的定义艺术设计,并不是在艺术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而是将设计作品赋予艺术创作之美并产生对应的艺术价值。

  2 技术美与技术美学

  2. 1 技术美。技术之美强调的是技术水平先进或是否达到要求,技术的先进落后直接关系到生产力,所以在工业大生产时代背景下,技术之美的判定标准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 2 技术美学。技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美学应用学科,诞生于上个世纪30 年代。它开始运用于工业生产中,因而又称工业美学、生产美学或劳动美学; 后来,扩大运用于建筑、运输、商业、农业、外贸和服务等行业。50 年代,捷克设计师佩特尔·图奇内建议用 “技术美学”这一名称,从此,这一名称被广泛应用,并为国际组织所承认,1957 年,在瑞士成立的国际组织,确定为国际技术美学协会。技术美学这一名称在中国也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其中包含了工业美学、劳动美学、商品美学、建筑美学、设计美学等内容。[3]

  3 艺术设计之美与技术美

  3. 1 工业设计。对于工业设计的定义,各个国家和不同时期都用各自的认识。工业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行为,其目的在于决定产品的正式品质,除外形及表面的特点外,最重要的在于通过确定其产品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从而获得一种尽量能够同时满足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整体。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的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4]如今的工业设计从定义上说更偏向于设计范畴,范围上也更加宽泛,它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平面设计,展示设计,环境设计等等。由此可见,工业设计的内涵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进步而变化的。如果把工业设计的定义分成狭义和广义来解释,那么狭义的工业设计就是产品设计; 广义的工业设计是以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设计为主,以环境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为辅。

  3. 2 技术美与艺术美。在研究工业设计的艺术美和技术美时,不能片面的因为理论定义上的限制而将二者区别对待。建筑家歌德弗雷·谢姆别尔提出: 美术必须与技术结合,提倡设计美术。技术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之后,工业产品的批量生产和机械化大生产满足了大多数人的物质需求,但仅有这种满足还远远不够。没有艺术设计元素的工业产品只能称之为工业技术,而不是工业设计。在设计概论中,工业设计归类为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是根据使用者的使用感受,设计者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结合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同时考虑环境的因素而产生的。从当代工业设计的发展状况来看,批量生产的产品,商品甚至艺术作品比比皆是,他们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大部分创作者、消费者的精神需要。

  4 总结

  技术之美的内涵寓于艺术设计之美,二者的差异在于不同时间被赋予的不同定义,学科包含不同的领域范围,以及不同的指向性,目的性和时代意义。

  总之,不管是艺术设计之美还是技术美,其理论内涵的建立都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去规范完善。通过对艺术设计的理论学习,结合自身的专业研究,更加全面透彻的了解其本质内容; 在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发现身边的技术美,分析归纳其共性与个性。不仅证实了理论的准确,而且更深层次的理解其中的内涵。古有云: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追求物质利益与精神境界上,还有许多值得人类学习探究的哲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望衡. 艺术设计美学 [M].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 百度搜索

  《艺术设计之美与技术美的内涵差异》来源:《西部皮革》,作者:刘千业。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ongyeshejilw/69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