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广告论文

某商业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1-02-26 10:38:44更新时间:2023-06-17 15:15:09 1

  摘要:本文通过对特定环境场地的某商业中心进行建筑方案总体构思、功能和造型设计,在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利用地形,因势利导,在都市空间创造具有自然风貌与符合人体工学的优美环境,形成富有时代特色、宜人尺度的商业休闲空间,以供同行借鉴。

  关键词:商业街;建筑方案;商业休闲空间

  0 项目概况

  某商业中心基地位于某市中心,规划用地约3.5公顷。基地地形复杂,多为步规则的零碎台,东南地势高,西北却低,南北高差相差达十几米。基地内的建筑以低层木结构建筑为主,有少量的多层砖混建筑。建筑总体质量不高,均可以拆除。根据建设单位提出,该商业中心规划设计以商业为主,同时为适应市场的要求及维持该中心的繁荣和生活氛围,须配建一定量的住宅。而商业建筑以低层为主,可有4~5幢高层住宅作为片区拆迁还房。在基地的东南角邻近城市道路交叉口处须建一幢高层办公楼及城市广场。

  1 方案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地形的高差变化,把零碎的台地用建筑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统一的另类建筑综合体。根据台地的划分,使得同一栋建筑物在不同的高度上都获得了同样商业价值的临街面。通过在设计中有意识地创造街道,建立畅达的街道体系,同时依据规范并参照范例保持街道的合理尺度,以求既经济又实用;依托于独特的社区形象,以广场为核心突出商业文化色彩,从而带动周边商业铺面的升值。

  此外,作为商业中心区也要求保证一定数量的居住设施以维持区内繁荣与营造生活氛围,从而提高场地设施的利用效率与完善场所的使用机能。在方案中,设计了九种不同居住模式的户型,从结构单一的二室二厅到豪华的五室三厅,可以满足不同收入结构、不同居住观念的市民要求。使得商业中心区的人口结构多样化。

  2 建筑方案构思

  方案的设计构思是建立在如何解决好基地与建筑群矛盾基础之上的。商业中心区的兴建、繁荣和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创造是当今建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流,而如何在特有地形中处理好建筑与地形契合的商业中心则是其中比较复杂的。为此,本商业中心区的设计定位在新世纪中崛起的商业中心区,建筑方案构思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商贸社区与基地环境

  因建筑基地地形复杂,加上高强度的开发要求,在方案设计中引入建筑综合体的设计概念。因为该片区是由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社会生活空间组成,而在这种有限的城市用地上,高度集中各项城市功能的做法不仅可以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减少城市交通负荷,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和生环境质量,而且对有效使城市土地,节省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减少城市经营管理费用及改善城市景观等具有很好的综合效益。要把各个分散的空间综合组织在一个完整的街区,或是一组紧凑的建筑群体中有利发挥建筑空间的协同作用。因此在设计中如何利用好地形地势,处理好环境与商业空间之间的关系,将是决定方案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2.2商贸社区风格的确立

  由于拟设计的商业中心区是处在城区的重要入口,作为一个城市的门户,应具有很大的景观作用。如果造型风格平庸,色彩近似,很难起到丰富城市景观的作用,而且单一的景观也会埋没城市景观的个性彰显,所以在设计中确立以现代建筑为设计风格。通过现代语素的应用和色彩、材料的精心搭配,营造一个朴素而又充满智慧的群体形象。简单而不单调、朴素而不凌乱是本建筑设计的目标。

  3 建筑设计

  3.1写字楼

  (1)平面设计。写字楼位于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点、步行街两人流主入口中间,是个致关重要的景观建筑。写字楼的主入口与广场相互联系又略有区分,作为区域性标志性的建筑,有引导人流的作用,使酒店与广场相映成趣。写字楼平面布置与步行街入口广场相结合,注意到风格上的统一,采用弧形,使弧心指向广场中心,强化向心效果,突出主题形象。

  (2)立面设计。立面采用现代建筑朴素的风格,于柱式组合与雕饰搭配中表现出三星级酒店典雅的特色,用优美的线条勾勒出商贸社区别具一格的街景轮廓。

  3.2商业建筑

  (1)平面设计。因地块划分很零碎,外围部分考虑划分为小型店面,加大商业铺面的利用程度。而在地形相对平整的地方,设置大型商场。使整个地块的商业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2)立面设计。商业建筑的立面主要考虑的是树立商业中心区的整体形象,突出强调浓厚的时代气息与商业氛围,同时注意保持其风格与周围住宅和写字楼相协调。

  (3)住宅设计。住宅平面形式多样,立面风格统一。本商业中心中的住宅均设计为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建筑,房间均统一设计了空调口,以设计的手法来规范住宅的立面,住宅首层被充分利用来作小型商业店铺(如图1所示)。

  

首层住宅首层商业与街道空间设计图

 

  4 街道空间设计

  4.1街道空间设计要求

  街道作为商业中心的命脉,其设计应符合本商业中心的要求,针对本商业中心的特点,街道空间设计主要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需要:

  (1)交通要求。街道首先是作为一地至另一目的地的联系的通道或土地分隔利用而出现的,因此保证人和车辆的安全、舒适地通行就很重要。设计出来的街道应满足:处理好人、车交通的关系,既方便汽车通行,又不对行人产生干扰;处理好步行道、车行道、绿带、停车带、街道结合点、以及人行横道各部分关系;由于街道在不同地段中人、车流的活动情况不同,其横剖面宽窄应有所区别,所以将街道分成不同段落,并对其进行功能、人流和车流疏密程度的研究,并相应决定其宽窄变化要求。

  (2)贯彻步行优先原则和生活功能要求。在城市商业中心区,要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建立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步道连接系统。唯有实行人车系统彻底分流,才能根本解决步行和车行的矛盾,这也是步行优先原则贯彻的前提条件。

  4.2具体设计

  根据本商业中心区在城市中所处位置、现状条件及文件要求,同时有意的在规划设计中解决区内人车分流的问题。使步行环境在结合绿化系统的同时,尽可能的舒适、安全、宜人。因此,区内道设计分两类,道路宽度分别为15米(车行道)、8米、4米。

  (1)车行道——商业区中设计一条独立的车行道,北面以立交的方式越过二支路接入商业区。车行道从商业区中坡线最大、坡度相对较缓的地方穿过。虽然交通距离有所增大,但无需再增设另一车行道,且可以满足区内使用要求,同时车行系统的布置考虑到避免割断绿化系统,将集中绿地布置在环形车行交通内部,创造出更加人性的步行景观绿带。道路线型流畅,不仅便于区内交通组织,避免外部城市交通的穿越,又形成区内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2)独立的步行系统——在商业区三面设置了四个人流入口广场。通过三条主要的步行街汇集到中心广场,在步行街内部,设计街中花园,由次要步行道使其与前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如图2所示)。商业区内室外道路及设施考虑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使用要求,在最大可能上进行了无障碍设计。

  5 景观

  5.1景观轴线

  在区内核心部分组织两条垂直的景观实轴以体现极富凝聚力的中心感;东西轴线为“东北侧步行街入口小广场—步行街主街—商业区中心广场—步行街主街—西南侧步行街入口小广场”,南北轴线为“东南侧步行街入口小广场—步行街主街—商业区中心广场—步行街主街—西南侧步行街入口小广场”。

  5.2广场

  广场在形成城市中心的过程中发挥着吸引人流与塑造都市景观形象的重要作用,处理好广场的形式以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更是设计的重中之重。本商业中心重点设计了两个广场:

  (1)中心广场。中心广场追求整体形状的完整性与使用功能的多样性,以简单而永恒的圆形组合平面,圆形作为基本的外轮廓,完整而活泼,如一个磁力中心一般,辐射着能量,统领着整个社区,而同时又使内部空间富有秩序感,有相对宜于游览观赏的空间,符合建筑的使用性质。空间在一系列圆与放射线条的冲撞与调合中得以丰富,激发人们对它的欣赏及其对城市的自豪感。中心广场高差4.2米,在分层处设计为半地下商业,围合在四周的是商业的风雨廊。上面是中心雕塑喷泉,顺应地形,下面流水跌落,上下空间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如图3所示)。方案布置以多种类型多种用途的空间,平地喷水、弧形矮墙、葱郁的草坪和闪烁的地灯提供给市民亲切宜人的放松之处,而大面积的硬质铺地,轴线端部的高耸雕塑又使整个广场具有鲜明的特征。

  (2)入口广场。写字楼东侧的入口广场设计为折形,从而形成开阔的入口景观效果,能够有效吸引干道人流,并引导其深入区内中心,带动整体商业效益的提高;在写字楼西侧的另一入口广场产生形式上的联系的同时,完善了城市的绿化景观系统。中心广场和东侧入口广场相互连通,在中心区构成一条贯通南北的绿带走廊。中心广场、西侧入口广场构成商业走廊。绿色走廊和商业走廊构成城市广场空间序列,把各广场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既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传统,又符合现代化要求,设施完善的城市中心空间体系。

  

中心广场效果图与入口广场效果图

 

  参考文献:

  [1]胡宝哲.园林+生态理想商业城:北京西苑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J].建筑创作,2004,(12):38~40

  [2]李小云,刘强.区域性商业中心规划设计探析——以南昌市紫阳大道城东区域商业中心为例[J].安徽建筑,2009,(03):84~86

  [3]谢震纬.宜兴氿北文化商业中心的集群建筑设计[J].时代建筑,2006,(01):95~9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uanggaolw/3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