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法论文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解析

发布时间:2011-02-26 10:13:34更新时间:2021-03-03 11:01:33 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解析

  内容摘要: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为我们廓清了发展观上的迷雾,明确了发展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忠实地贯彻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新概括、新发展。它对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关于发展的范畴做出了时代的新阐述,将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社会和谐的观念、纳入发展范畴,并对此作了明晰的、完整的、体现时代特色的新概括。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全球化的世界观回应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及其态度,但世界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如何看待发展以及如何采取何种态度则是世界观所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因此,发展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发展观历来就是世界观。

  进入21世纪,全球化正在以空前的速度、空前的规模席卷整个世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提供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造就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多方面困境。全球化进程的经济效应,全球财富的增量主要流向发达国家,而且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全球化带来到财富增值也是向少数群体集中,社会大多数群体并未分享到应有的成果。全球化的政治效应,表现为霸权政治与协商政治、单极政治与多极政治的矛盾加剧。全球化的社会效应,表现为社会生活同质化趋势与贫富分化、阶层分野的同时并存。而全球化的文化效应,则造成了物质生活的丰裕化与人们精神生活贫乏、物质至上、个人至上、生命意义空虚化之间的鲜明反差。中国作为参与全球化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可避免的经历着全球化带来的困境与矛盾,由于自身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某些方面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例如,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占优势的状况将长期存在。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出现了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现新问题,贸易摩擦增加、资源竞争加剧,进一步增大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全球化背景下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指导发展,这是当代中国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人们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传统理念阶段和评价发展的三重价值标准(维持生存、自我尊重和自由)阶段。人们认识到发展除了必须提供食物、住房、卫生保健和安全保护等疾病生活必需品外,还必须提供就业机会、教育条件,对文化和人的自尊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是要使个人和国家摆脱对其他民族的屈从和依附,摆脱对愚昧和使人类痛苦的力量屈从和依附,扩大个人和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选择的范围。

  当代中国人的发展观,在逐步探索、发现并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和“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认识阶段,吸收了发达国家“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综合发展的理念合理内核,特别是发展的本质是提高人民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的理念。在实践和理论、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和反思中,开始形成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提高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主要是因为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其思维方式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思路已经无法应对全球化造成的困境,也无法破解我们所面临的种种发展难题。在当前改革攻坚阶段,我们所遇到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从收入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分化到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从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能力,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从发展的具体规划入手,而且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为重要的是还必须端正“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为什么发展、怎么发展”等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真正实现发展动机和发展效果相统一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讲科学发展观是对全球化挑战的世界观回应。

  二、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的哲学界定

  马克思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是“现实的实践的人”。马克思主张人学必须要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改变人的现实状态为本。在马克思看来,以人为本首先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非人化状态而言的,是针对雇佣劳动阶级的异化而提出来的。劳动异化和异化劳动都是雇佣工人阶级当时的命运写照。从这种现实的社会状态出发,马克思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就是要克服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异化,寻求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从资本主义必然王国向共产主义自由王国的历史性跨越。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人”已经不再是雇佣工人阶级,而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在这里人民群众既是指一个整体,又是指这个整体中的每一个人。以人为本的“本”既包括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包括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

  (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对物质成果的支配和共享为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人通过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以自身所做出的改变来引起、调整并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内在的本质力量、主题属性与精神品格不断对象化、客观化,由此创造出一个属人的世界,在物质产品中深深打下了人的烙印。物质成果被创造出来后,一部分以消费的形式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另一部分以积累的形式用于延续和扩大再生产。可以说没有物质成果的创造和积累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进一步说,人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物质成果满足人的各种需要,无论作为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物质成果都应当由创造者来支配和享有;如果创造者无法支配与享有物质成果,社会生产将不可避免的中断,创造者也会失去或者降低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人必须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创造者应当支配和占有物质成果,既不能让创造者与劳动成果相分离,更不能让物成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质上是对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偏向的校正与超越。

  (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就是要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离开了人,生活将不成其为社会。一方面,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社会的进步人的发展只是一句空话,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目的,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没有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

  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领域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传统意义上“三位一体”的社会建设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系统整体,既适应了当今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变化的需要,也为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尊重和保障人的各项权利,注重贯穿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充分顾及人的多样化和多层次的需求,大力挖掘人的潜能并开发人的能力,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从人与人的关系看,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人民群众不仅是创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主体,而且使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指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既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也是一种科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在实践中,必须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利益格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全部工作的最终目的,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最高标准,努力把实现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

  三、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解读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其进行解读。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是联系和发展,在方法论上要求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矛盾普遍存在的原理,坚持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对待发展问题。

  (一)全面发展的本质是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巨大系统,社会的系统性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等一系列要素的全面发展。在这个系统里,每个要素的属性和性质、结构和功能、地位、作用,是在与其他要素结合成的整体中获得的,部分脱离了整体,就难以维持自己的独立和存在。每一个要素的发展变化都会带动其他要素的发展变化,每一要素的又必须以其他要素的发展变化为条件,某些要素的滞后必然制约其他要素的发展。因此,要实现全面发展必须是社会各个要素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将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认为全面发展既包括社会的全面发展又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

  在社会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将传统领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拓展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三大文明,并努力实现这三大文明的良性互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三大文明全面发展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三大文明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完全一样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因素,因此,物质文明即经济建设是基础,是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胡锦涛指出,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物质基础。在当今中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并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物质产品将会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将越来越高,人的自由度和生活性就会不断增长,创造性也会随之而增强。简言之,没有经济大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

  (二)协调发展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系统中诸要素的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同时事物之间也普遍存在着矛盾。协调发展就是构成社会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要互相适应、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就是各要素之间动态平衡,从而实现生活系统在整体上的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社会中的各要素、部分、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互相制约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的有机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发展观认为,矛盾着的双方或系统中的要素,只有处在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关系中,也就是相互协调的关系中,才存在着现实发展的可能性。

  现阶段我国社会是一个包含多领域、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因而协调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归根到底,就是要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人的发展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既要正确认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特性,又要科学认识和解决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矛盾。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不能脱离不平衡看待平衡,将协调与平衡之间直接划等号,也不能脱离平衡看待不平衡,借口不平衡的绝对性而否定协调的价值和意义。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人的发展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主要是实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实质,在于使社会与自然以及社会内部各要素实现从无序到有序,从失调到和谐的转变,各方面相互衔接,良性互动。

  (三)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后,就同生态环境发生着相互作用。一方面,生态环境决定着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通过自己的物质时间获得也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当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利用、改造超过了生态环境的在生和平衡能力的时候,就会对生态造成破坏。今天,凭借现代科学技术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人类不仅在生态环境面前获得了极大的主动和自由,而且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大到成为生态环境能否保持平衡的主要因素,人类似乎已经成为生态环境的主宰。但是,生态环境的存在和发展不仅是其他生命系统所需要的也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如何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遵循生态平衡规律,成了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时代性课题。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科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态异化”。科学发展观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结构,在缓解资源和环境方面压力的基础上,保障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要建立可持续性的资源结构,合理确定对可再生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速率,将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速率维持在技术代替和更新的周期内。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环境结构,从环境的承载能力、涵容能力、自净能力等方面,合理安排人类的生活经济活动,实现对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紧扣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概括凝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关于发展问题的重要理论成果,吸收世界发展观理论研究的积极因素,提出和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新起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uojifalw/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