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贸易论文

我国纺织和服装业增加值出口能力分析

发布时间:2022-03-16 10:33:10更新时间:2022-03-16 10:33:10 1

  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主导地位虽然已被机电产品所取代,但其出口一直保持较高稳定的增长。在经济转型和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的背景之下,如何看待这些传统的出口行业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以及这些行业自身如何升级和进行结构调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依据增加值出口的观点,在扩展了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之后,从参与和带动增加值出口两个方面对纺织和服装业展开分析,并与新兴的出口行业-机电行业进行对比,较为全面地阐述其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作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我国纺织和服装业增加值出口能力分析

  一、文献回顾

  纺织和服装在出口中虽然已经把主导地位让给了机电产品,但仍然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其出口的增长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近几年由于国内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和与其他国家间日益激烈的竞争,纺织和服装行业内的许多企业也面临着利润不断减小的压力。同时,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特别是转换外贸增长方式,即出口商品的主体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逐步向资本密集型的机电产品转变的过程中,如何看待和认识纺织和服装业,特别是其对维持经济增长、确保就业和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采用最新的增加值出口的观点,使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分析纺织和服装业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以及就业的贡献。在分析中我们首先对分析增加值出口的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一定扩展,可以从参与和带动两个方面来分析纺织和服装业的增加值出口及其对GDP和就业的贡献。同时,也把纺织和服装这一传统的出口行业与新兴出口行业——机电行业进行了对比,以便更好地认识纺织业和服装业出口在就业、增长以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基本模型及其扩展

  1.基本模型在依据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时,横向需求恒等式可分为以下的国产品(公式(1))和进口品(公式(2))两个部分。 X = Ad X + Fd + E =(I - Ad ) -1 Fd +(I - Ad ) -1 E (1) M = Am X + F m (2)在上面的公式中上标 d 和 m 分别表示国产品和进口品, X 为总产出列向量, M 为进口列向量, Ad 为国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Am 为进口品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Fd 为列向量代表国产品用于满足国内最终需求的部分, E 为出口列向量, F m 为列向量代表进口品用于满足国内最终需求的部分, (I - Ad ) -1 为由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计算的列昂惕夫逆矩阵(以下记为 B ,即 B =(I - Ad ) -1 )。上述两个公式是本文所依据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模型③,其中列昂惕夫逆矩阵 B 和进口品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Am 是下面分析增加值出口的重要依据。如果N代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中行业或产品部门的总数,则列昂惕夫逆矩阵 B 为一个具有N行和N列的矩阵,即 B =[bij ] ,其中 bij 为矩阵中第 i 行第 j 列的元素,表示第 j 个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第 i 种国产品直接和间接的消耗量,故列昂惕夫逆矩阵也被称为全耗系数矩阵。进口品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Am 也为一个具有N 行和N列的矩阵,即 Am =[am ij] ,其中 am ij 为矩阵中第 i 行第 j 列的元素,表示第 j 个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第 i 种进口产品的直接消耗或投入量(针对国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Ad =[ad ij ] 也可做类似的解读)。

  2.模型的扩展下面我们对上述基本模型进行扩展,这样不仅可以从参与的角度也可以从带动的角度全面地衡量一个行业的增加值出口的能力。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分析中,中间投入系数满足如下的基本关系 u = AV + uAd + uAm (3)经过求逆矩阵变换为 u = AV (I - Ad ) -1 + uAm (I - Ad ) -1 ,即: u = AV B + uAm B (4)其中, u 为具有N个元素的单位行适量。公式(4)两侧同时右乘 E (出口列矢量 E 的对角化矩阵)可得到 uE = AV BE + uAm BE (5)把 AV = uAV (行矢量和其对角矩阵的关系) 代入上式,同时去掉等号两侧各项左乘的单位行矢量 u 后可得 E = AV BE + Am BE (6)公式(6)表明,某一行业的出口额 E (E = uE)可分解为出口额中包含的国内增加值 (AV BE),以及该行业出口额中包含的进口额 Am BE (由于该行业的出口直接和间接诱发的进口额)。而公式(6)中,等号右侧第一项 AV BE 是我们分析增加值出口时重要的核心公式。 AV BE 是一个矩阵 (N行N列),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详细表明了出口中的增加值的具体来源(哪一个行业创造的)和具体去向(体现或包含在哪一个行业的出口之中)。依据我们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对它按着列的方向求和,也可以按照行的方向求和。如果按着列的方向求和,则是立足于出口的行业计算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不管具体是哪个行业创造的增加值,只要包含在该行业出口中都计算在该行业的帐上)。这种方式核算除了本行业的增加值出口外,还侧重考核其带动其他行业增加值出口的能力,突出了出口的地位 (作用),同时与传统的出口核算和基于传统出口核算的研究能进行衔接和更好地进行对比。从带动角度核算的全部增加值出口为: VAEXdrive = uAV BE = AV BE = AV E + AV (B - I)E (7)在公式 (7) 中,最后的等式把全部增加值出口分解为本行业直接的增加值出口 AV E 和间接带动其他行业的增加值出口 AV (B - I)E 两部分。如果按照行的方向求和,则是立足于创造增加值的行业,把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分别计算在创造增加值的行业上 (无论是该行业直接出口还是间接出口的增加值),也就是前面所说的从参与的角度来衡量一个行业的增加值出口能力。

  三、数据来源和加工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是两部分:2010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相关的分行业的就业数据。其中所采用的2010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是国家统计局核算司相关课题组提供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该成果与以往的投入产出表不同,已经在中间使用中区分了进口产品和国产品的使用情况,这使得计算结果更为可靠和准确。在所使用的2010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中与纺织和服装有关的行业包括:纺织材料加工业、纺织及针织制成品、服装鞋帽制造业三个行业。与 2010 年投入产出表各部门相关的就业数据主要取自 《中国统计年鉴》 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并参考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库中的就业数据对一些细分的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进行了调整和推算,以便就业数据与2010年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更好地匹配和更加准确。在推算时依据微观数据计算出与投入产出部门相对应的各部门的平均工资数、就业构成比和劳动生产效率等指标进行多次修正检验之后来确定与投入产出各部门相匹配的就业数据。

  四、计算结果和分析

  依据公式 (7) 和 (8) 的计算结果见表1,其中表1中的“出口”一栏为按照传统的出口口径计算的结果;“增加值出口Ⅰ(带动)”为按照公式(7)计算的结果; “增加值出口Ⅱ (参与) ”为按照公式 (8) 计算的结果。表2为依据与公式 (7)和(8)类似的方法计算出的各行业出口对就业的贡献,其中表2中的“出口就业Ⅰ (带动)”为从带动角度计算的结果(类似公式(7));“出口就业Ⅱ(参与)”为从参与角度计算的结果(类似公式(8))。对表1和表2的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1.增加值出口从传统出口口径(表1中“出口”一栏)来看,与同表中所列出的代表性的机电产品对比之后,可知纺织服装已经不是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

  不过从增加值出口的角度来看,纺织服装的出口要强于一些机电产品,很难说纺织服装已经完全退出了出口的主导产品之列。比如,在2010年纺织服装中出口最多的纺织针织制成品出口金额为6677亿元 (份额为5.97%),远远低于电子计算机出口的11026亿元 (份额为9.85%),但是从增加值出口角度 (增加出口Ⅰ、带动) 来核算的话,纺织针织制成品为5705亿元 (份额上升为6.94%),超过了电子计算机的3905亿元 (其份额降为4.75%)。即使是服装鞋帽和纺织材料的出口地位也都有所提升,其份额分别由3.23%和2.07%上升到3.75%和2.38%。在表1中所列出的机电行业中,那些机械属性较强的行业——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汽车制造的份额尽管幅度不大但都有所提高,这些行业在改革开放之前就是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其价值链条的国内部分相对要好些。而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类行业——通讯设备及雷达、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和家用视听设备的增加值出口 (增加出口Ⅰ、带动)的份额与传统出口统计相比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出口份额最高的电子计算机的下降幅度是最大的,由原来的9.85%降到了4.75%。这是因为这些电子类行业原来的基础就较弱,参与国际分工时多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制造和组装的生产环节,即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些关键的零部件主要还是依赖进口的缘故。

  2.出口就业纺织服装行业总体上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其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应该是较大的,而机电行业相对来讲属于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行业,所以不能简单地直接比较两类行业出口对就业的贡献。但是这里为了更好的理解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在表2中也列出了代表性的机电行业的出口就业的数据,以便参考。 2010年,纺织材料加工、纺织针织制成品和服装鞋帽与出口直接相关的就业分别为90、302和228万人 (见“出口就业Ⅱ”中的“直接”或“出口就业Ⅰ”中 “本行业”一栏),合计为620万人。从总数上来看,不如表2中所列的代表性机电行业的总和 (与出口直接相关就业合计为699万人),但从单个行业来看纺织服装类的行业直接出口就业要好于单个的机电行业。从表2中可以看到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三个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分别间接带动他行业 461、1025 和 566 万人的就业,这要远远好于表2中所列的机电行业。综合考虑本行业出口就业和间接带动的他行业的就业,纺织材料加工出口带动就业552万人、纺织针织制成品出口带动就业1327万人、服装鞋帽出口带动就业794万人,相应的份额分别为4.36%、10.49% 和6.28%,明显高于机电行业。如果计算单位出口中包含的就业的话,纺织材料、纺织针织制成品和服装鞋帽分别为0.239、0.199和0.220(单位:人/万元),而通用设备为0.082、专用设备为0.081、汽车制造为0.080、通信设备及雷达为0.074、电子计算机为0.040、电子元器件为0.090、家用视听设备0.075(单位:人/万元)。处于上游的纺织材料虽然直接出口就业只有90万人,远远低于同样处于上游的电子元器件的136万人,但是纺织材料间接参与其他行业的出口实现就业372万人,而电子元器件间接参与其他行业出口的就业为274万人。最后,纺织材料参与出口就业的总人数为463万人,高于电子元器件的410万人。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对我国就业的贡献非常大,而且这种贡献更主要是通过间接带动他行业就业或间接参与其他行业出口实现的。我们在调整经济结构、出口转型和行业调整时需要特别关注这一点。

  五、结论

  本文依据最新的增加值出口的观点,分析了纺织和服装业的出口能力和对经济和社会的贡献。主要结论概括如下。虽然从传统出口口径来看纺织服装已经不是我国出口的主导产品,但依据增加值出口的观点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纺织服装的出口要强于许多机电产品,很难说纺织服装已经退出了出口的主导产品之列。尽管纺织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但从带动和参与两个角度来看,其增加值出口能力明显强于属于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的机电行业。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对我国就业的贡献很大,而且这种贡献更主要是通过间接带动其他行业就业或间接参与其他行业出口实现的。由于纺织服装的单位出口带来的增加值要高于机电产品,所以在出口的主导行业由传统的纺织和服装转向新兴的机电产品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成本和代价,不过这种经济增长方面的成本和代价主要是隐性的。因为在现实经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会直接看到这些损失。出口主导行业的转换在就业方面所产生的隐性成本或代价会比在经济增长方面更大一些。这些隐性成本和代价在经济增长一旦减速时,就会明确地显现出来,给我国经济转型政策带来压力。我们在调整经济结构、出口转型和行业结构调整时需要特别关注这一点。依据本文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推断纺织服装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条件相对比较成熟或者压力较大。不过我们所说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不是简单地提高纺织和服装业的增加值比率,更主要的是加强和发展纺织服装制造环节的上游服务(可行性研究、产品概念设计和研发、市场调研等)和下游服务(广告、分销流通、运输流通、维修和客户培训等)。因为纺织和服装的制造环节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中要想提高制造环节的增加值比率是很难的,而发展和掌握上述服务环节则是管理和控制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陈日标、杨高举,(2009)“中国纺织服装市场秩序——基于博弈论的过度竞争分析,”《浙江社会科学》第9期。

  段文平,(2003)“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我国纺织业竞争优势,”《经济经纬》第4期。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10年非竞争形投入产出表编制课题组,(2013)“2010年终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

  《我国纺织和服装业增加值出口能力分析 》来源:《国际贸易问题》,作者:王 飞 王一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uojimaoyilw/7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