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北大核心
英文名称: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内刊号:11-5972/X
国际刊号:1674-991X
出版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3.462
综合影响因子:2.572
期刊主编:李海生
发行地:北京市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杂志介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创刊于201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综合性科技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S)扩展版收录。被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 web)、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CAB Abstracts)收录,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全文收录。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972/X,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991X;官方网站www.hjgcjsxb.org.cn。双月刊,单月20日出版。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面向环境、生态、管理工程技术学领域的科研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各级环保管理人员、环保企业经营者与生产者以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广泛面向各级环保管理部门、著名高校、著名环保科研单位、著名企业园区、著名环保企业发行,并通过邮政系统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同时,经本刊及本刊加入的数据库系统通过网络发布。

  本刊办刊宗旨: 追踪国内外环境工程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报道环境工程及实用技术应用的先进典型案例,关注环保产业最新政策和行业热点问题,推动环境工程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我国环境工程技术水平提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的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12月31日,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作为国家级社会公益非营利性环境保护科研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的同时,致力于为国家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为提高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科学决策能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实施“人才战略、科技创新战略、环境标准战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形成了以大气环境研究、水环境研究、生态环境研究、环境工程技术研究、环境安全研究、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研究为主的环境科学创新体系,拥有200多名高级研究人员和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800余人的科研、开发与教学队伍;具有一批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大、中型科研实验设备和重点实验室,如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河口与海岸带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化学品生态效应与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区域大气环境实验室、移动源污染控制实验室、BASF汽车燃料实验室、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实验室等。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国内著名环境科学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著名环保企业有长期和广泛的合作研究机制。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挂靠的学会有:中国环境学会大气环境分会、水环境分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生态农业分会;中国GIS协会环境专业委员会;中国毒理学会生态毒理专业委员会;国家气候委员会气候影响分会等。“有毒化学品登记中心”、“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国家机动车环保技术法规专家委员会”及“国家气候委员会气候影响评价和对策分委员会”等机构也设在院内。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设有可授予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生态学、大气物理与大气化学硕士学位的5个硕士点,具有单独招收博士后资格,并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共建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点。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人才和科研力量优势为创办环保工程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将《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办成汇集环保工程技术创新、环保工程科研新成果及推广应用、环保产业政策、行业动态、专家言论于一体的我国环保工程技术领域的高端精品刊物,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不仅依靠自身优势,还联合了我国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代表性的单位: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共同办刊。《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本学科专家办刊,由来自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形成以编委、学科带头人和著名专家教授为核心的约稿、写稿、审稿、定稿的“专家系统”,形成高效规范化运作机制,努力将本刊办成国内外一流的著名期刊。

  我们努力将《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办成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企业间技术交流,环境工程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广的平台。我们期盼与广大有志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同仁和朋友密切合作,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科技学术交流及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刊为开放获取(Open Access)期刊,实行双盲审稿,暂不受理广告业务。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杂志网友点评
J&R
投稿45天,无回复,一直在等.
2024-09-26 15:19
更多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杂志点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杂志编委会

  蔡信德

  昌敦虎

  陈同斌

  Christian George(法国)

  崔兆杰

  戴晓虎

  都基峻

  杜延军

  段亮

  Erhard Hoffmann(德国)

  高光

  顾平

  何强

  胡华龙

  胡勇有

  黄天寅

  霍守亮

  金伟

  李爱民

  林玉锁

  刘永

  全燮

  邵敏

  师华定

  孙启宏

  唐晓龙

  唐阵武

  汪诚文

  王建龙

  王欣泽

  王毅力

  魏源送

  向明灯

  杨敏

  姚宏

  叶春

  曾光明

  曾薇

  赵和平

  张列宇

  张龙江

  张盼月

  张书廷

  郑丙辉

  郑平

  钟连红

第七编 工业技术期刊推荐
R&J
第七编 工业技术优质期刊推荐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总被引次数 总下载次数 平均出版时滞
机械工程学报 3.106 1.989 165168 4900017 281.9616
煤炭技术 1.197 0.966 64543 2117687 272.8310
压电与声光 0.866 0.564 12226 610683 140.7720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1.512 1.174 13084 521166 258.3084
世界桥梁 2.524 2.224 13264 369883 366.1682
水处理技术 1.933 1.083 38435 2018752 378.1005
稀土 1.234 0.874 11062 463554 421.1274
中国稀土学报 1.678 1.295 10074 470471 156.0353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3.769 2.525 23342 863930 171.9689
中国环境科学 3.419 2.483 119749 4058755 131.6549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近期更新
Q&A
每位作者都想要发表sci期刊论文,但想要成功发表,必须确保论文质量、创新性和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并符
在医学领域,存在一些被广泛认为好投稿的sci期刊,这些期刊通常录用比例高。今天在这里为大家 推荐6本不退稿巨好投
NEUROCIRUGIA是SCI4区期刊。 NEUROCIRUGIA期刊涉及的研究方向为医学领域。 关于《NEUROCIRUGIA》杂志,下面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也是有很多的作者不知道sci投稿时的信件怎么写,所以这里也是整理了一些模板给大家参考。 一、最初投稿Cover letter Dear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METABOLISMSCI期刊分区分为中科院分区和JCR分区,以下是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METABOLISM期刊涉及到的学科
很多作者如果能发表一篇sci论文,那感觉是非常好的,有的很多科研的大牛,几年间发表了四五篇的那可以说是非常厉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杂志相关文章部分汇总
S&E
新闻论文发表之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公益传播
新闻论文发表期刊推荐《青年记者》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青年记者》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除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档案事业)类
刍议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摘要:工程的安全管理是工程顺利施工到竣工的一个首要因素,它关系着人们切身利益以及国家的长远利益,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与措施,以便能更好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质量
建筑论文多箱式预应力槽型梁施工技术控制
  建筑论文下载发表期刊推荐《施工技术》创刊于1971年,是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期刊,中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建筑施工行业惟一的国家级核心期刊,由建设部主管,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 究院、中国建筑工程总
从功利的角度看待我国环境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由于长期的习染,公众对法律以及法律现象所形成的一系列认识、信仰、态度和价值观念等。环境法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它对环境保护有着教育、评价和对环境法治的促进作用。
大空间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方法与重点
副标题#e#文章摘要: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大型公共建筑、高层民用建筑等超高、超大空间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的防火分区、烟气控制、人员疏散等防火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现行消防技术规范存在诸多
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高永生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应用,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甚至一些技术赶超了世界先进的国家。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不仅反应了建筑领域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