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设计论文

六枝特区平寨大桥设计、施工综述

发布时间:2011-05-21 08:56:19更新时间:2023-07-05 10:46:46 1

六枝特区平寨大桥设计、施工综述
邓世超1 杨玉华2
摘要:六枝特区平寨大桥所在桥位区中风化灰岩基本裸露,分布连续稳定,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40Mpa。综合考虑地质、施工、防洪、景观等因素,选择拱桥作为本桥桥型。对本桥各个阶段做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本桥在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以及短暂状况构件应力计算中均满足规范要求。
关键词:拱桥;混凝土耐久性;支架现浇
拱桥是我国公路上常见的一种桥梁形式。拱桥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两端支承处除有竖向反力外,还产生水平推力,正是这个水平推力,使拱内产生轴向压力,并大大减小了跨中弯矩,使它的主拱截面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发挥,跨越能力增大。根据理论推算,混凝土拱桥的极限跨度可达500m左右,钢拱桥的极限跨度可达1200m左右。亦正是这个推力,使修建拱桥时要有较庞大的墩、台和良好的地基。
1、项目概述
1.1 概况
六枝特区平寨大桥,起于牛场乡(K0+000),讫于梭嘎乡(K0+067),跨越两乡交界的三岔河,桥梁全长67m。
1.2 主要技术标准
⑴ 汽车荷载:公路-Ⅱ级;
⑵ 桥面宽度:6m(行车道)+2×0.5m(防撞护栏),全宽7m;
⑶ 设计洪水频率:1/50;
⑷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⑸ 桥下无通航要求,桥头引道公路等级:四级;设计行车速度:20km/h。
2、桥型结构
净跨为54m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桥梁全宽7m,桥梁全长67m。钢筋混凝土箱拱采用支架上现浇。
 

图1 总体布置图
图1 总体布置图(单位:cm)
3、设计要点
3.1 孔跨布置
平寨大桥为净跨54m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桥梁全长67m。
3.2 拱圈及拱上构造
拱圈净跨径为54m,净矢跨比为1/7,拱轴系数m=1.756,拱圈横截面宽5m,高1.4m,为单箱双室断面,拱圈顶、底板厚度均为20cm,边腹板厚度为30cm,中腹板厚度为20cm;拱上除跨中左右两侧二道横墙外,其余均为双柱式排架墩;1号立柱之间沿横桥向设置一道系梁;腹孔采用跨径为4.75m的钢筋混凝土简支矩形板,桥面连续。
 
图2 横墙及中立柱断面
 

图2 横墙及中立柱断面(单位:cm)
图3 边立柱断面

图3 边立柱断面(单位:cm)

3.3 拱座及桥台
拱座要求嵌入中风化较完整基岩不小于2.0m,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不小于2.0MPa。
大箐岸为实体桥台,平寨岸为U型桥台,均采用M10浆砌片石扩大基础。桥台基础嵌入中风化基岩不小于1.5m,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不小于1.0Mpa。
3.4 桥面系
桥面铺装为10~14.5cm厚C40聚丙烯纤维微膨胀混凝土,1.5%双向横坡。
桥面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无人行道。
两岸桥台台口处及拱上4号立柱处各设一道4cm宽弹塑体伸缩缝,全桥共4道。
3.5 支座及防震锚栓
盖梁及台帽顶面铺设1cm厚油毛毡支垫。
锚栓仅在矩形板的一端设置,伸缩缝处不设置防震锚栓。
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本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要点如下:
4.1 本桥的环境条件及相应的作用等级
本桥的环境类别为一般环境,即无冻融、盐、酸、碱等作用,各部位的环境条件及作用等级如下表所列

表1 桥梁各部位的环境条件与作用等级
作用等级 环境条件 桥梁相应的部位
A 永久湿润环境
指永久处于静止水中的构件 无
B 非永久湿润和非干湿交替的室外环境。不受雨淋或渗漏作用的桥梁构件,埋于土中、温湿度相对稳定的基础构件 立柱盖梁、车道板
C 干湿交替环境。表面频繁淋雨或与水接触的干湿交替构件,处于水位变动区的构件,靠近地表、湿度受地下水影响的构件。 拱上立柱、拱圈、拱座、拱座基础
4.2 主要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本桥主要结构包括:拱圈、拱上立柱横墙(含盖梁)、车道板、拱座及基础。《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第1.0.6条规定:“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强制性条文)。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1.0.4条规定:“本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第3.3.1条规定:“工程结构设计时,应规定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强制性条文)。该规范第A.3.3条对公路桥涵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作了具体规定:“特大桥、大桥、主要中桥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本桥主要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采用100年。按此进行耐久性设计。
4.3 混凝土强度等级
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的主要因素,除结构受力条件外,最主要的是环境作用。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1-2008)和《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对环境分类及作用等级都有明确规定。
根据本桥各主要部位的环境情况和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主要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如下:
(1) 拱圈混凝土
处于干湿交替环境,其作用等级按JTG/T B07-01-2006应为一般环境中的C级,按GB/T 50476-2008应为Ⅰ-C级。拱圈为配筋混凝土,且为本桥最主要受力构件,对桥梁的耐久性具有关键作用,采用C40级。
(2) 拱上立柱混凝土
所处环境与作用等级与拱圈基本相同,且为RC构件,但考虑其主要性略低于拱圈,故采用C35混凝土。
(3) 拱上立柱盖梁
基本上不受雨淋,属于非干湿交替的室外环境,按JTG/T B07-01-2006应为一般环境中的B级,按GB/T 50476-2008应为Ⅰ-B级,采用C35混凝土。
(4) 车道板混凝土
所处环境与作用等级与盖梁基本相同,且为RC构件,故采用C35混凝土。
(5) 拱座混凝土
所处环境与作用等级与拱圈相同,为RC构件,考虑其为大体积混凝土,采用C35混凝土。
(6) 拱座基础
所处环境与作用等级与拱圈相同,且为大体积素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
4.4 最大水胶比与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表2 各主要部位最大水胶比与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部位 拱圈 拱上立柱 立柱盖梁 车道板 拱座 拱座基础
最大水胶比 0.45 0.45 0.50 0.45 0.50 0.50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 ) 320 320 300 300 320 300
环境作用等级 C C B B C C
注: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及掺入的其它胶凝材料。
4.5 最大氯离子含量
本桥所有配筋混凝土结构的氯离子含量应不大于0.30%(氯离子与水泥用量的比值)。
4.6 最大碱含量
本桥各主要部位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应不大于1.8kg/m3。
4.7 钢筋保护层厚度
根据JTG D62-2004规范,参照JTG/T B07-01-2006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构件受力情况从严控制各配筋混凝土的钢筋保护层厚度。
4.8 关于粉煤灰的使用
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抗渗性、减小混凝土水化热、增大施工中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可泵性、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的能力以及降低碱-集料反应,混凝土中可以掺入一定量的优质粉煤灰(要求应为Ⅰ级)和高效减水剂。粉煤灰掺入量不宜大于20%。并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各组成材料最佳用量。
5、施工方案
⑴ 两岸桥台基础及拱座基础均为明挖扩大基础。
⑵ 主拱圈及拱上构造均采用支架现浇。主拱圈应采用分环、分段的方式浇筑,并遵循纵、横向对称、均衡浇筑混凝土的原则,以确保拱架受力均匀、变形较小。其中,底板为第一环,腹板为第二环,顶板为第三环。前一环混凝土达到8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浇筑下一环混凝土。浇筑拱圈之前,应对拱架进行预压,预压荷载取拱圈底板(含下承托)混凝土、钢筋自重及施工临时荷载之和的1.15倍。拱架应进行受力计算,计算荷载可取拱圈开口箱(含横隔板,不含上承托)混凝土与钢筋总重量的1.05倍并另加施工临时荷载。具体实施须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规定执行。

 

本桥设计参考文献如下
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
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⑵《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⑶《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62-2004);
⑷《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⑸《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⑹《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⑺《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⑻《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邵旭东、程翔云、李立峰.桥梁设计与计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顾安邦、范立础.桥梁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nzhushejilw/1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