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设计论文

某工程地下室渗漏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发布时间:2011-05-24 08:59:05更新时间:2023-07-05 14:38:54 1

某工程地下室渗漏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郑贤臣
[提 要] 本文主要分析某工程地下室渗漏原因,并提出渗漏修补的处理措施,经实际验证,效果显著。
[关键词] 地下室;渗漏;裂缝;注浆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个人的居住空间,也体现在建筑的辅助设施功能上。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而设置车库,或为了符合人民防空的要求而设置防空掩体,越来越多的建筑要求设置地下室。要满足地下室使用的功能要求,保证其耐久性,防水性能尤为重要。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工程的地下室会出现渗漏。本文就芜湖某工程地下室为实例,分析研究其渗漏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2. 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芜湖市九华南路与纬五路交叉口,由一层地下室,上部三栋塔楼组成,建筑面积约8.2万m2,建筑高度95.7m,为芜湖城南标志性建筑,地下室面积约11500m2。地下室底板、侧墙均采用C40P8混凝土,底板设置内防水,即在背水面设置水泥基防水涂料,侧墙在引水面设置水泥基防水涂料。该工程地下室东西长度180m,南北宽85m,中间设置六条后浇带(见图-1)。在主体结构的砌体施工完毕后,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随即几天,就出现了多处渗漏现象。 图-1

 

渗漏现象
 

3. 渗漏的部位
3.1 外墙离地下室室内地面30cm的施工缝渗水(见图-2)
3.2 外墙柱边1m左右处,竖向裂缝渗水(见图-3)
 

渗漏的部位

3.3 地下室顶板裂缝渗水
3.4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两侧渗水
3.5 个别结构蜂窝、麻面渗水
4. 原因分析
4.1 设计原因
4.1.1 片面强调结构自防水功能,未重视附加防水层的设计。结构混凝土是由几种材料组成的一种非匀质复合材料,内部的孔隙,通常是渗水的通道。即使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了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如加微膨胀混凝土),刚性结构仍不能抵抗诸如温差变形、不均匀沉降、地面振动等外力的作用,从而导致结构出现裂缝,出现渗水。
4.1.2 结构配筋特别是混凝土墙体,采用的钢筋直径过粗间距过大,起不到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导致墙面竖向裂缝产生。
4.1.3 地下室底板防水层设置在背水面,结构外墙防水层设置在引水面,致使防水层不交圈,达不到整体密闭状态,造成渗漏。
4.1.4 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层未设置防水围护层。
4.2 材料原因
4.2.1 防水混凝土原材料选用不好,因混凝土量较大,分批分段浇筑的次数较多,各批次材料质量存在偏差。
4.2.2 附加防水层选材不当,最好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如聚氨酯防水材料。
4.2.3 混凝土标号和抗渗等级越高,则单位体积水泥用量越多,使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大量积聚,在降温过程中,混凝土产生温差收缩,造成结构出现裂缝;还有作为泵送混凝土,其单位水泥用量及水灰比较大,致使结构产生干缩裂缝。
4.3 施工原因
4.3.1 地基基层处理不好,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开裂和防水层破坏。
4.3.2 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欠佳。如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控制不严,振捣不实,养护不周,过早上料,或蜂窝、麻面、孔洞等问题,导致地下室结构混凝土不密实,而出现渗水。
4.3.3 施工缝处理不当,未进行凿毛,施工缝止水钢板的搭接处理不好。
4.3.4 未及时养护(特别是高标号抗渗混凝土墙体),混凝土早期失水,造成混凝土干缩裂缝;忽视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养护,膨胀剂未发挥作用;拆模时间过早,造成墙体不能带模养护,形成干缩裂缝。
4.3.5 防水层施工质量差。基层处理未达要求便进行防水施工,在转角处未予加强;在穿墙管道、预埋件、后浇带等部位未设置止水片或处理不当等。
4.3.6 回填土方的过程中,大型块材或施工机械的碰撞,而导致墙体防水层的破坏。
4.3.7 回填土中含垃圾、碎砖等杂物,或未夯实,不能形成防水帷幕,在地下室周围形成汇水区,当结构和防水层有问题时,就会发生渗漏水情况。
4.3.8 施工工序不合理,在防水结构层上随意打凿开孔,而后防水封堵不到位。
5. 处理方案
5.1 墙体施工缝、裂缝渗水处理
5.1.1在裂缝处开3cm宽、2cm深的V型槽,在裂缝处设置若干个注浆点,锁紧针头,在注浆点周围采用快干型堵漏材料封堵密实,使渗水由注浆针孔引出,再用1:2水泥砂把浆注浆点周围开槽部位修补至结构平。(见图-4) 图-4
墙体注浆点开槽结构图

5.1.2采用SL-669水溶性聚氨酯堵漏剂注浆,待药剂由壁面冒出停止灌注,可连续灌注2~3次效果更好。
5.1.3待浆料与水充分反应膨胀后拔除注浆针,并用水泥砂浆封堵针孔
5.2 混凝土结构不密实渗水处理
5.2.1在渗水部位面层凿除1—2cm深,用电锤在渗水处钻孔设置注浆点,锁紧针头,在注浆点周围采用快干型堵漏材料封堵密实,使渗水由注浆针孔引出,再用1:2水泥砂把注浆点周围凿除部位修补至结构平;
5.2.2其它做法同5.1.2条、5.1.3条。
5.3 顶板裂缝渗水处理
可在顶板引水面的裂缝处开5cm宽、2cm深的V型槽,采用堵漏材料封堵密实,在裂缝两边50cm范围内进行凿毛处理,清理干净基层,并浇筑40cm厚细石混凝土(配双向Ф4@200的钢筋加强网片),见图-5所示。 图-5
顶板裂缝渗水处理

5.4底板裂缝、后浇带渗水处理
5.4.1 仔细查找底板裂缝或渗水处,并清理干净,布置注浆点,可用水泥基防水涂料涂刷一遍基层(基层应处理干净,用纱布吸干明水),待涂料干燥后容易查找渗漏点。
5.4.2 如渗水量较大的,可利用注浆针将渗水引出,其它做法同5.1.2条、5.1.3条。
6. 结束语
地下室渗漏的处理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课题,要通过设计、施工、材料优选等环节进行全面控制,才能减少渗漏的产生。通过上述注浆加固的防渗处理,并进行了半年的监测,裂缝扩展基本稳定,历经了几次大雨,未出现渗水现象,由此表明,上述处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可以作为类似工程渗漏处理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9月第四版
[2]《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11月第二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nzhushejilw/1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