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设计论文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潜力、特点及驱动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1-08-23 09:30:19更新时间:2023-07-11 16:54:17 1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潜力、特点及驱动力分析
 罗明惠


摘 要:对本文的分析对象——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从潜力、特点以及驱动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指出由于在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市场中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制度来推动此项工程的开展。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驱动力
1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潜力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大型公共建筑日益增多,既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又增强了为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功能,但当前一批大型公共建筑片面追求外形,忽视使用功能及内在品质,忽视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尤其是高能耗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国大型公共建筑总面积不足城镇建筑面积的 4%,但总能耗却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 22%,大型公共建筑面积年耗电量达到 70~300KWh,为普通居民住宅的 10~20 倍,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8。
以K市为例,自 1998 年起K市开始进入建筑业大发展阶段,K市每年新增建筑面积逐年上升,建筑规模迅速扩大。根据调查,截至 2006 年底,K市全市既有建筑面积超过到 1.8 亿万㎡,比 2001 年增长了 45%(图 1)。其中住宅为 1.08亿㎡(私人住宅面积为 8772.84 万㎡),占 59.1%,公共建筑为 7481.47 万㎡,占 41.9%。

图1 K市建筑面积、住宅面积、公共建筑面积增长趋势
图1 K市建筑面积、住宅面积、公共建筑面积增长趋势

 在这些公共建筑面积中,行政办公建筑建筑面积合计 515.2828 万㎡(K市财政局提供),占公共建筑的 6.9%;医院(总数 125 家)建筑总面积约为 312.6012 万㎡(K省卫生厅提供),占公共建筑的 4.2%;高校建筑面积约2141.3万 m2(K省教育统计年鉴,其中教学用房占 35.8%,行政办公用房占 4.6%,生活用房占37.5%,教工住宅占 22.1%),占公共建筑的 28.7%;星级酒店建筑面积约 174.1万㎡(K市旅游局提供的资料以及网上查新,K市现有星级酒店 120 家左右,其中五星级酒店 8 家、四星级酒店 23 家、三星级酒店 53 家、二星级酒店 43 家、一星级酒店 3 家),占公共建筑的 2.3%。
自2005年1月1日起,K市开始强制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必须达到冬暖夏凉的节能建筑的强制标准。由于K市90年代以后、2005年前建造的大型公共建筑所占比重很高,约为60%以上,绝大部分公共建筑都是高耗能建筑,需要采取节能改造措施。表1例举了政府机构办公建筑各项节能效果。

表1 枕骨机构办公建筑各项节能效果
(1)K市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效益和生态效益
K市现有政府机构办公楼和公共建筑面积 7797.37 万㎡,如果各项节能措施产生的效益按 0.8 考虑,改造的建筑面积按 0.5 7797.37 万㎡计算,则K市可以节能 5.8 亿吨标煤,节约运行费用 148 亿元,减少二氧化硫 1.45 万吨,减少二氧化氮0.5 万吨,减少 TSP10909.94 吨(粒径小于 100μ m 的颗粒物称为 TSP), 减少二氧化碳 25.3 万吨,减少灰渣 10.06 万吨。(2)所在省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节能效益和生态效益
截止 2007 年底,省大型公共建筑面积为 2.6 亿㎡。如果各项节能措施产生的效益按 50%考虑,改造的大型公共建筑面积按 50%计算,每年可节约 12.7 亿吨标煤。
同时,节能改造还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居住与工作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品质。美化城市,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发展和升级。据测算,对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至少可以形成 1500 亿元的工程市场和投资市场。
2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特点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难以通过市场推动自主运行的原因在于其改造具有如下特点:
2.1强外部性
外部性根源于人的自利性和社会的公共性,是人或组织借助于公共性实现的一种价值转移。在建筑节能改造的过程中,用户或企业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或投资的自利行为,不仅给个人、产权者带来一定的收益(舒适性的提高及节能收益),还带来了有利的社会效应。建筑节能改造减少了整个社会能源的使用,减少了大气污染,使周围其他人因此获得一定环境收益。据专家测算,每节约 1 千瓦能耗,就能减少能源生产供应方 9200 元投资。同时,由于我国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供应峰谷差的矛盾十分突出,通过建筑节能措施,可有效缓解峰谷差矛盾和降低其运营成本,能源供应方获得收益。
2.2节能投资机会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
 以此省教育厅办公建筑节能改造为例,如果对其外围护结构、照明系统、空调系统以及电梯等进行节能综合改造,使改造后的建筑满足 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要求,以期达到节能 50%的目标,整个建筑的节能改造共需投入资金约 320 万元,按照当前电费 0.93 元/kWh来计算,相当于可消费 344.086 万度电,该建筑若不进行改造则每年多消费 40.6715万度电,其改造成本足够其 8.4 年的电费开支可见,既有建筑节能投资机会成本与预期收益之比对投资主体不具吸引力,造成投融资需求不足。
2.3缺乏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具有经济学正外部性,属于多方受益的准公共产品,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市场交易原则,成本应当由受益各方共同分担。但在现实中,建筑节能改造只有利益分享的事实,而缺乏成本共同分担的机制和安排。投资行为主体将非节能建筑加工成为节能建筑使之实现节能效果,不仅给自身带来节能和提高居住热环境舒适度的收益,还能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大气污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机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使政府和社会获得收益。然而,目前的成本分担机制并没有从整个能源流受益主体的角度设计,有失合理性。
2.4产权多元化与改造工程整体性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的大型公共建筑,如商业性公共建筑、写字楼等,产权主体多元化的现象十分普遍。一方面,建筑物产权归属的非单一性造成改造工程投融资决策权分散化,不容易形成统一的投资意愿。另一方面,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立项、资金筹集融通、节能服务投资、改造施工等都需要以整栋建筑为基本立项单元。
3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驱动力分析
3.1利益驱动
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体而言,降低建筑运行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都是其永恒的目标。所以,驱动其进行建筑节能改造的关键因素是利益驱动,具体表现在能源费用方面,即节能改造降低的能源费用支出是促使其进行节能改造的主要动力。如市广场购物中心的采暖和制冷采用的是中央供暖/制冷方式,其成本主要由管理部门承担;照明等费用,则因在各个柜台上安装了分户计量的电表装置,则由各个柜台分别支付。
3.2旧房装修改造的动力
 一般而言,不同类型既有建筑的产权人或使用者在建筑物使用一定期限后都有旧房装修改造的动力,有些侧重于提高舒适度进行内部装修改造,有些侧重于改善形象进行外部装修改造,但都可同时进行维护结构和用能系统方面的节能改造工作。
3.3质量认证标准
管理质量认证往往是决定一个管理公司竞争力强弱以及能否进入一个领域的主要评价标准。因此,对企业来说,按照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来进行节能投资,也是促进企业进行节能改造的一个主要驱动力。如国外广泛推行的“能效标识和标准”、节能建筑“白色认证”、“能耗证书”等。
由于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具有自身的特点,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主体不会自动选择对其进行节能改造,或其所选择的改造的数量不能达到社会的最优需求,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处于市场失灵的状态。这就需要政府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来克服这些矛盾,推到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J].经济研究,1992(5)
[2]盛洪.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兴起[J].经济研究,2002(6)
[3]武涌,刘长滨等.中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nzhushejilw/1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