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设计论文

关于中小学校舍建筑设计防震鉴定的论文讨论

发布时间:2012-02-01 10:07:50更新时间:2023-07-11 10:49:18 1

阮德强
摘 要: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的目的是为了判明其抗震能力、评估地震时的破坏程度,为是否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或采取其它防震减灾措施提供依据,本文建筑设计论文结合实际案例对砌体结构建筑的抗震鉴定进行了论文讨论。
关键词:抗震鉴定;抗震设计;标准
建筑物进行抗震鉴定的目的是为了判明其抗震能力、评估地震时的破坏程度,为是否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或采取其它防震减灾措施提供依据。砌体结构是建筑工程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历次较大地震灾后调查均表明,由于对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不利,易造成较大人员财产损失。特别是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学校灾情严重。因此,对地震区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结构抗震鉴定标准
  我国之前抗震鉴定依据的标准是《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就是“结构综合抗震能力二级鉴定方法”。所谓第一级鉴定是指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的抗震能力鉴定,第二级鉴定指以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为主并结合构造影响系数的鉴定。“两级鉴定”概念的引入,通过对房屋的外观质量、结构体系、材料强度、配筋构造、填充墙等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以及构件的抗震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使相当一部分现有建筑,可采用简单的第一级方法进行抗震鉴定,少数第一级鉴定不能通过的房屋,则继续采取第二级鉴定予以判断。
我国目前抗震鉴定依据的标准是《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其主要修订内容是:
(一)扩大了原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即扩大到已投入使用的现有建筑。
(二)依据现有建筑设计使用年代及原设计依据规范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后续使用年限分别为30年、40年、50年三个档次,并相应给出了A、B、C三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后续使用年限的提出明确了现有建筑的抗震设防目标。
(三)适度提高了学校等乙类建筑的抗震鉴定标准。

   二、建筑抗震设计应重视的方面
(一)砌体结构建筑的砌筑材料多为脆性材料,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中破坏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墙体大量开裂、倒塌,预制板脱落等方面,裂缝集中出现在门窗洞日和楼梯间等位置,裂缝多呈典型X形贯通缝。
  (二)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
  (三)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外,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层及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四)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
(五)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概念设计、计算设计和构造设计三个方面。
  
三、工程案例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定西市安定区石峡湾初级中学办公楼
工程地址:安定区石峡湾初级中学院内
委托单位: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甘肃供销合作工程设计研究所
施工单位:定西广厦建筑安装公司
(二)建筑基本情况
建筑面积为890.33平方米,结构类型为砌体结构,房屋高度9.9m,为三层建筑物。于1999年建造,建造时设防烈度为7度。基础形式:砖条基。建筑现类别为丙类。未曾做过改造。
(三)工程鉴定标准
1、A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30年的建筑,采用规范A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
2、B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40年的建筑,采用规范B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
3、C类建筑,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建筑,采用规范C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
4、鉴定标准: A、B类建筑按《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进行抗震鉴定,C类建筑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进行抗震鉴定。
(四)建筑勘察情况
1、该房屋一~二层个别门窗洞口处存在竖向、斜向裂缝,裂缝宽度在0.1~0.2mm之间,均未贯通墙厚。
2、该房屋墙体局部渗漏,个别预制板沿预制板交接处、预制板与梁交接处开裂,裂缝宽度在0.1~0.5mm。
3、屋面防水层局部开裂,泛水多处开裂破损,屋面多处渗漏。
4、地基和基础,上部结构无不均匀裂缝和倾斜。
5、基础无腐蚀、酥碱、松散和剥落。
6、墙体不空鼓、无严重酥碱和明显歪闪。
7、支承大梁、屋架的墙体无竖向裂缝,承重墙、自承重墙及其交接部位无明显裂缝。
8、混凝土梁柱未发现明显开裂或局部剥落,钢筋无露筋、锈蚀。
(五)建筑一级鉴定
1、房屋层数、层高、总高度
(1)房屋高度9.9m,≤21m。
(2)层高均为3.1m,≤4m。
(3)房屋层数为三层,≤七层。
(4)墙体材料为普通黏土砖,墙体厚度:外墙370mm,内墙240mm.
(5)楼板形式为预制(局部现浇)。
均满足规范规定
2、结构体系
(1)房屋最大高度比:1.87,≤2.5m。
(2)抗震墙体最大间距:6.6m,≤15m。
  (3)楼梯间位置在房屋中部。
(4)有地梁,地梁支撑跨度大于6m大梁的独立砖柱。
(5)纵横墙的布置均匀对称。
(6)沿平面内布置对齐。
(7)沿竖向布置上下不连续。
(8)同一轴线上窗间墙宽度不均匀。
3、承重墙体材料的实测强度
(1)材料实际强度等级:砖,MU10。
(2)砌筑砂浆:一层:MO.5。二层:MO.4。三层:MO.4。
(3)普通砖强度等级不低于MU7.5,满足规范规定。
(4)墙体的砌筑砂浆等级低于M2.5,不满足规范规定。
4、整体性连接构造
(1)墙体平面内布置应闭合不满足规范规定。
(2)纵横墙交接处应咬槎砌筑满足规范规定。
5、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
外墙四角,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均满足规范规定。
6、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设置
(1)屋盖及隔层楼盖处外墙和内纵墙应有圈梁,屋盖及隔层楼盖处内横墙上应有圈梁,每层相应部位均设圈梁。
(2)内横墙圈梁最大水平间距:屋盖处≤7m,楼盖处≤15m,楼盖处6.6m,屋盖处3.6m。
7、房屋中砌体墙段实际局部尺寸
(1)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0.48m,不满足规范规定。
(2)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1.0,满足规范规定。
建筑一级鉴定小结
根据以上鉴定结果可知,以下情况不满足第一级鉴定要求:
1、纵横墙布置、同轴线窗间墙宽度不均匀,不满足规范要求。
2、墙体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满足规范要求。
3、墙体平面内布置不闭合,不满足规范要求。
4、房屋中砌体墙段实际局部尺寸不满足规范要求。
(六)抗震承载力验算(第二级鉴定)
根据第一级鉴定结果,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的方法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同时综合考虑构造的整体性影响和局部影响,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编制的QITI软件和JDJG软件进行验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nzhushejilw/15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