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口 2025年3月19日中国科学院国际期刊预警名单>>>传送口 大量优质选题参考入口>>>传送口
SCI三剑客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设计论文

浅议建筑设计的宏微观概况

发布时间:2013-01-29 09:32:17更新时间:2013-01-29 09:32:55 1225

摘 要:建筑设计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其价值和功能又有着不同的文化构筑,探讨建筑设计的宏微观概况就成了本文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设计;宏观现状;微观概况

建筑设计就是设计师在建筑施工之前,按照建设意图和任务,在工程实际施工和设备控制等实用过程中现存或潜在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做好统筹规划和设想,拟定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

一、宏观方面:

1建筑设计的历史

在上世纪抗美援朝、援越抗美,以及各种政治运动发生的年代里,建筑艺术被视为封、资、修意识形态。多年来,设计实践走向了清教徒式的胡同,建筑设计在中国变得比较单纯,作风朴质而简约,往往缺少个性的突破,更多的只是照搬翻译过来的外国建筑文献

2中国建筑设计的概况

在中国建筑的高度市场化、全球化、鼓励天才和创意的产业之中,中国的建筑设计师们还在被各种有形无形的束缚所捆绑。在中国房地产开发十多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的建筑设计水平并没有相应速度的提高。也许恰恰因为行业发展的太快,随便做什么设计都能活下去,大家没有时间去思考。急于解决资质问题的建筑设计公司还有很多。目前的解决方式大多是“借用”和“合作”。资质制度而伴生的借用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很难预测。最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资质限制了竞争。如果会设计的人没有资质,有资质的人不会设计,这将是很危险的。眼下有越来越多不景气的设计院靠卖图章维持经营,也许只是这种危险结局的开始。

3未来设计趋势

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建筑功能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建筑外表具有形式美,而且要求建筑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3.1艺术价值

建筑美无论是具有怎样的内容,它的功能还是社会的,不可能离开社会这个客观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建筑艺术的实用功能与精神功能是统一的,是建筑存在的真正缘由。所以建筑美既能给审美主体提供客观存在的实体,又能够给审美主体以立体感的审美意境,追寻各种与之相关的美学要素,为人们提供动态性的审美观感。对很多的建筑师来说,外部形体是建筑的内部空间的反映,他们力主从空间的角度去探索建筑,然而建筑的形体和空间的关系密切,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互化形体与空间。建筑是物质材料建造的立体及其形成的空间。

3.2绿色建筑

在我国,建造行业所产生的废料占所有废料的比例很大,如何与自然共处并减少生活产生的废料,这就意味着所有材料都必须成为循环过程的一部分。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一)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二)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三)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四)绿色建筑在建造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3.3智能化

根据建筑的不同用途,建立综合的计算机和通信设施基础网络,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那些分别安装,互不关联的电器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管理,确保安全可靠运行,这已成为现代化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智能建筑是电子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伴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广泛开展,计算机技术逐步进入建筑已成为必然趋势。

二、微观方面:

1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做法

建筑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还应考虑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要求建筑师认真学习和贯彻建筑方针政策,正确学习掌握建筑标准,同时要具有广泛的科学技术知识。设计是在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等问题。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建筑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单体设计两部分。

2整体规划

设计者在对建筑物主要内容的安排提出大概的布局设想以后,首先要考虑和处理建筑物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其中包括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建筑物对城市交通或城市其他功能的关系等。这个工作阶段,通常叫做初步方案设计阶段。初步方案设计阶段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阶段,也是整个设计构思基本成型的阶段。初步方案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的合理布局,要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合理安排,各得其所。同时考察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公用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要尽可能缩短交通路线的长度,不仅节省交通面积,收到经济效益,而且可使建筑内部使用者交通方便,省时、省力。

3平面功能划分 。

功能分析是指在熟悉各个房间使用特点的基础上,按房间的性质,要求使用顺序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对房间的主与次、内与外、闹与静,联系与分割等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利用线框图表示出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功能关系分析图。功能分析的方法基本有以下的方法:

(1)、按照单元分析,主要适用于一些建筑的各个部分相对独立,或各独立的部分的相互之间联系比较少,能够形成一定的特定单元。这样,进行组合的时候,只需要去分析一个单元的功能关系,其他的可以直接拼接。首先,考虑好这个单元内部的各部分空间,再把这几个部分进行拼接。这就是一种按单元进行分析的一种功能划分方法。

(2)、按组、类分析,主要适用于使用功能复杂、规模较大的建筑。是按使用性质,把所有的房间分成几组,按照各组的特点要求,再进一步分析相互关系。

(3)、按流线分析,这个方法主要是针对人流车流并存的建筑,也是交通建筑主要的设计手法。按照流线进行分析,把流线组织作为平面设计的的主要矛盾,使人流、车流、货流分开,相互不交叉,避免干扰。

(4)、重点分析法,这是一种特殊的划分方法。首先找出要做的建筑的重点是哪部分功能,然后围绕该部分进行平面组合。

第二,按“闹”与“静”划分区域

根据各房间的使用要求按“闹”与“静”进行分区,做到既有隔离、相互不干扰,又不影响使用。

第三,按内与外的联系为依据划分空间

建筑物中根据使用的要求,有对外联系密切的,该位置应布置在靠近人流量大的地方,有些房间是主要供内部人使用的,这些位置相对比较隐蔽,比如展览建筑。

第四,按联系与分割的关系划分空间

这些主要是针对一些有一定流程使用要求的建筑来划分空间用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医院,设计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各房间功能之间的联系。

4 色彩搭配、周围景观及环境设计

首先,墙群及基座 、踏步部分采用的材质、颜色等应与道路铺地色彩相协调 ,起到过渡的效果。

其次,景观规划使整个建筑外部空间简洁明快、层次分明而又有机连接。在景观的配景造型设计及其广场铺地上,采用传统文化与现代简洁时尚风格相结合的手法,使之与整体风格相协调。 植物的自然形态与人工修剪相结合,为建筑提供了美丽的景观,并能创造新的空间,使得建筑外围环境丰富多样。此外,植物的天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以及甲醛等有害气体,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美只有借助于周围环境才能完美地表现出来。

三、结束语

作为建筑设计师首先在建筑施工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建设意图和任务,正确了解建筑设计的宏微观概况,做好统筹规划和设想,使建筑设计的价值和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徐福来,丁敏冲,潘李钦.绿色建筑设计探索[J].山西建筑,2009,35(2):68-69.

2,邹永敏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思考《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第2期

3,黄国治 小论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有机结合《中国科技博览》 2010 第18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nzhushejilw/19580.html

著作服务

优势:审批流程简单,出版快

评职利器:出书周期短,评职利器

咨询著作服务

润色翻译

积累文章:680+篇

客户好评率:92.3%

咨询润色翻译服务

医学译著

学科领域:医学各个领域

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按需定制

咨询医学译著服务

匹配期刊

成功帮助:10W+客户成功发表

客户好评率:98.2%

咨询匹配期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