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垃圾及工程废浆处理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21 10:22:51更新时间:2022-04-21 10:22:51 1

  针对成倍增长的建筑垃圾,如何有效处理回收成为发达国家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及国内建筑垃圾处理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剖析了目前建筑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再结合本单位进行的城市工程废浆处理实例,表明了建筑垃圾及工程废浆处理广阔的市场前景及同时存在的技术、资本、土地、环保、建设、市政、规划、财政、交通等多方面的系统复杂性。

建筑垃圾及工程废浆处理市场分析

  1  项目国内外情况

  随着全球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垃圾的年产生量也在成倍增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如何有效地处理建筑垃圾成为发达国家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建筑垃圾的回收与再利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将建筑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回收与利用作为战略目标纳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纲要。在建筑垃圾的回收与利用上,欧美及日韩等发达国家行动较早,相关政策、技术和设备经过不断的发展而渐趋成熟。德国采取了一系列资助性政策,以鼓励私人企业投资垃圾回收处理与再利用行业,如对居民每年征收 80 欧元的垃圾处理费,其中 60% 用于扶持垃圾处理企业。德国在垃圾法增补草案中,对未处理利用的建筑垃圾征收每吨 500 欧元的处理费。2005 年,芬兰每吨垃圾税增至 30 欧元。瑞典对随意倾卸建筑垃圾者的惩治性罚款,由原来的每吨 0.45 美元增加到 40.9 美元。欧美许多城市没有垃圾堆放场,更没有垃圾填埋场,只设置垃圾收集站,禁止焚烧以及向湖、河、海倾倒填埋垃圾。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德国约 2 亿吨,西班牙约 4000 万吨,日本低于 1 亿吨,韩国约 6808 万吨。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率德国和日本为 90%,英国为 80%,美国为 70%。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约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 30% ~ 40%,建筑垃圾以每年 10% 以上的速度增长。

  2  国内城市处理现状及相关情况

  以厦门为例,近 3 年共审批的建筑废土消纳量约 5000 万 方,2014 年 为 1010.38 万 方,2015 年 1338.72 万 方, 2016 年为 2665.96 万方,据统计,2017 年前 3 个月已超过 800 万方,在建工地约 50 余处。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带来的是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增长的建筑垃圾。由此,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引导下,以绿色施工为切入点,将绿色环保带入建筑行业发展成为必然之举。按市渣土办提供的资料,全市建筑垃圾消纳场共有 97 家。其中,在建工程类消纳场 66 家;非工程类建筑废土消纳场 22 家,建筑垃圾中转码头 5 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场 4 家,实现建筑废土多方式处置。非工程类建筑废土消纳场地及资源化处理公司均在岛外,由于运输距离长,大部分车辆为谋取暴利一般就近偷倒,真正前往倾倒的建筑车辆不多。全市筑垃圾排放难的问题已全面爆发,甚至对厦门的社会、环境、交通等造成了严重安全隐患。

  厦门建筑垃圾处理的主要问题是:(1)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终端建设设施不足。目前,全市仅有 4 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场地,年处理建筑垃圾不足总量的 l0%,且离市区较远。(2)源头控制和收运管理不到位。大部分施工企业在运输建筑废土前未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增加终端处理难度。(3)目前,建筑垃圾主要处理方式是回填、堆放、填埋。这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导致社会环境恶化,且消纳能力有限,不是长久之策。

  为此,市民盟委员提出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建议:(1)结合资源化处理,应在岛内、海沧、同安、翔安、集美等最少划布局建设一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基地。(2)遴选具备一定资质,经济及技术能力的企业承担资源化处理任务。(3)向建设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制定源头减量措施,推动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促进减量措施的实施。(4)在现有建筑垃圾、废土管理办法基础上,结合资源利用制定新的建筑垃圾管理办法,针对建筑垃圾源头的减量化实行强制措施。(5)实行建筑垃圾处理申报制度,强制施工单位在开工报告及施工方案做落实建筑垃圾处理方法。严格控制建筑垃圾去向。(6)根据调查,三川德青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的地铁 1 号线仅 2 公里的长度便产生了 5 万方的泥浆。根据推算,全市一年产生的泥浆量将超过 100 万立方,目前,我市并无针对泥浆的管理制度,建议增加该方面的法规制度及处理措施。(7)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产企业实行准入审批制度。(8)扶持资源化利用生产企业,推广资源化技术。我市应将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列入城市规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并在产业、财政、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和引导再生资源产品的使用,提倡非承重部位,道路工程等优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

  目前,“建筑废土”管理办法中并未涵盖关于对工程废浆的管理制度,目前,厦门产生的工程废浆量大,多存在偷排于海的现象,正在对厦门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将带来不利的社会影响,逐渐趋近不能容忍的范围内。从现在国家相关环保法规及执行的高压态势来看,泥浆禁排已是强制性的要求。厦门的有识人士已看到了这一点,已正在向政府建议采取强制措施。因此,实现泥浆零排放是工程废浆处理的必然出路。

  我公司成立的厦门废浆零排放项目部,于 2017 年 1 月承接中铁 17 局 6 公司厦门地铁 3 号线 3 标六工区蔡厝站— 大嶝北站区间桩基施工废浆零排放工程。开挖总量 37074 方(扩孔系数按 1.2 倍)(折算泥浆量约 10 万方),每方土 70 元,合计金额 2595180 元。2017 年 5 月,又承接了 17 局 6 公司福厦客专先行工程桩基施工废浆零排放工程。按钻孔开挖总量算约为 3 万方土(折算浆量约 8 万方)。仅此 2 个工程的废浆处理量已近 20 万方,根据分析,为保证对高铁轨道基础沉降规范量的技术要求,高铁建设中将会大量采用桥梁作为路基,这将会带来数量巨大的桩基施工。厦门现辖思明、湖里、海沧、集美、同安和翔安 6 个区,随着厦门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在厦门岛外的 5 个区,正处于各种基础建设的大规模兴发期。这将会带来大量的工程废浆处理的需求,其工程废浆年排放量估计在 200 万方以上。

  目前,厦门还未有专业进行工程废浆处理的单位,工程废浆资源化处理市场亟待开发。结合国内外建筑垃圾处理的发展历史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工程废浆资源化处理将市场广阔。但在现实中又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资本、土地、环保、建设、市政、规划、财政、交通等多个环节的有机协调,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  结语

  (1)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加速,建筑垃圾的年产生量也在成倍增长,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如何有效处理回收建筑垃圾必将成为我国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2)欧美发达国家较早就建筑垃圾的回收与再利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建筑垃圾的回收及综合利用上,欧美及日本韩等发达国家行动较早,相关政策、技术和设备经过不断发展而渐趋成熟,资源化利用率高。(3)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综合利用上,我国尚未有成熟的技术和设备,资源化利用率不足 5%,亟待提高。同时也表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市场广阔。(4)从目前来看,在城市建设集中式工程废浆及盾构渣土资源化处理站正当其时。但由于项目涉及多个的环节,存在较大的困难和技术、市场、经济风险。其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及投资运营模式还应再作专题研究。(5)应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核心技术及设备的优化研究,以使我公司在此方面能占领技术制高点,从而能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长期保持优势。

  《建筑垃圾及工程废浆处理市场分析》来源:《中国设备工程》,作者:吴泽洲,曾爱民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nzhushejilw/7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