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设计论文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1-04-11 09:10:29更新时间:2011-04-11 09:10:57 1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温和1 王蕾1 岳威2

摘要: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特定历史时期或者特定地域的民俗文化为主题,经过艺术地加工、提炼而塑造的,能带给游人娱乐性和体验性的模拟景观。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精致的景观环境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和欢迎。一个成功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应运而生,深圳中华民俗村、海南中华民俗村、云南民族村、上海中华民族大观园、北京中华民族园、武汉中华民族园方兴未艾。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种重要类型,不仅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需求,而且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宣传和交流,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同时一个成功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提升了地区的旅游形象和文化品位,为所在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概念
自从1991年深圳中华民俗村开园以来,我国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已经走过十几年历程,但是关于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得出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定义是: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特定历史时期或者特定地域的民俗文化为主题,经过艺术地加工、提炼而塑造的,能带给游人娱乐性和体验性的模拟景观。
二、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类型
(一)根据其表现民俗文化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
1、历史民俗文化型:是展示特定历史时期的民俗文化的主题公园。此类型的主题公园可以跨越时空的隧道,向游客展示特定历史时期民风民俗。如西安大唐芙蓉园是以盛唐时期的民俗文化为主题,全景式、多角度地展示了盛唐文化的博大气势、繁荣和尊贵。还有杭州的宋城、江苏的吴文化公园、开封的清明上河园、韩国的乐安邑城民俗村、日本的明治村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2、民族民俗文化型:主要是集中展示少数民族优秀民俗文化的主题公园。如云南的云南民俗村、北京的中华民俗园、台湾的九族文化村等。比如在深圳的中华民俗村,除了可以了解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外,还可以欣赏和参与各民族的歌舞表演、民族工艺品制作,品尝民族风味食品,观赏民族艺术大游行、专业水平的演出歌舞晚会、民俗陈列馆、民间喜爱节目等各种场景,让游客领略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
3、异地民俗文化型:是集中展示异地民俗文化的主题公园。此类型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可以带给游客绚丽多姿的异域文化体验,体会到异国他乡的魅力风情。如深圳的世界之窗、北京的世界公园、美国弗罗里达州的锦绣中华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
(二)根据其表达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1、原地自然式:以民族自然村寨为背景,以当地民俗文化为基础开发而成,强调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性,要求比较完整地展示民风民俗的原貌。此类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特征是主要依托所在地域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的民风民俗而开发的,景观重建的比例很小。如海南三亚的黎村苗寨、贵州的天然民族村郎德苗寨、韩国的安东河回村等。
2、异地仿建式:为了满足游客多样的娱乐需求而取材于不同历史时期或者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为主题,荟萃其最具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民族风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园,从多角度归纳、浓缩、模仿、重新建造,是将民俗资源进行异地移植,大多数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都属于这一类型。 如深圳的中华民俗村、北京的中华民俗园、上海的中华民族文化大观园、云南的中华民俗文化村等。
三、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功能
(一)文化功能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荟萃我国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间建筑特色,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宣传和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同时通过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这种民俗旅游开发的模式,可以对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收集、整理、再现,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实现民族文化复兴。正如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的主题语中所表述的:“让世界认识我们的民族”。
(二)社会功能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精心挖掘、提炼本国或者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吸引对异质文化怀有兴趣的游客,增进人们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新的城市景观,提高知名度,增强城市的功能,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三) 经济功能
一个成功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可以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深圳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两景区16年以来,营业总收入近 25 亿元,创利 8 亿多元,向国家累计上缴税近2亿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还可以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了较多就业机会。比如深圳中华民俗村80个景点的节目,全部由当地民族演员表演,云南民族村为原生地少数民族提供了学习、培训和就业的机会,对当地经济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 生态功能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以其大面积的绿地和水面对城市的小气候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此同时,由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合理搭配,既能减弱噪音,吸附灰尘,净化空气,又能产生负氧离子,有益于身心健康。都市中人们能在此感受到乡村的宁静和愉悦身心的田园气息。
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特征
(一)创意独特、个性鲜明的主题文化景观
随着游客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将越来越强烈,民俗文化主题景观以其创意独特、个性鲜明的特点激起人们深入了解和体验的兴趣。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景观向游客展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给人新奇的审美体验,成为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成功发展的核心和灵魂。现代游客追求的娱乐模式是,不仅有身体的感官体验,还要有心灵的精神体验,独特的文化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内涵。
(二)烘托娱乐气氛的景观
与一般具有游憩、休闲、观赏功能的城市公园的不同,娱乐性是主题公园的主要特点,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大,人们渴望能在忙碌的生活之余有一个能够轻松娱乐的空间环境,人们来到主题公园的目的就是寻找快乐,体验快乐的,主题公园的娱乐特点也就决定了烘托娱乐气氛的景观是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特征,营造具有独特娱乐气氛的景观环境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传递文化的景观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对民俗文化的优秀元素经过艺术的提炼和加工,集中的展现给人们某一历史时期或者某一地域的民俗风情及生活情境。具有浓缩历史和风情的主题文化景观,很多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聘用少数民族的群众来热情接待游客,游人一边观赏一边同这些村民们交谈,并且参与他们民族节日的歌舞和文体娱乐活动,同时还品尝了民族地方风味的饮食,就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增加了有关民族及其文化习俗的知识,增进了对民族的了解和感情。以游乐和欣赏的轻松方式,让游客不知不觉学习和亲身体验这些传统民俗文化,获得新知。
五、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现状问题分析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在我国从其产生至今,在弘扬和展示民俗文化、提升地区旅游形象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中不乏经典的成功案例,如深圳的世界之窗、中华民俗村、杭州的宋城等成为中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旗帜和榜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不和谐之音。我国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起步较晚,经验不足,许多是在深圳中华民俗村获得巨大成功、投资回报率高的背景下仓促上马的,缺少对项目的选题、选址、定位、规模、经营等方面细致周密的调查,规划中更是照抄照搬,造成其景观设计、施工的质量下降,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稳定、健康发展,大多数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层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规划布局不合理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91年10月深圳“中华民俗村”开业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兴建民俗文化村17个,民族文化村12个,文化风情园19个,发展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也就地仿建自己的“民俗文化村的”的程度。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盲目开发与建设各自为政的做法,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布局上非常不合理,造成多数民俗文化主题公园项目重复建设,各主题公园之间在客源上的恶性竞争,例如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40公顷的海南最大的民族人文景观—中华民族文化村开业八个月,亏损总额已超出千万元,不得不申请停业,究其原因在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周围100千米范围内,以民俗风情为主的“黎村苗塞”旅游景点有十多家之多,其规模和特点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真可谓三十里一个村,五十里一个寨。从地域分布来看,规划布局不合理,近距离地重复是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很快受到冷落的一大原因。文化娱乐市场的容量不可能无限扩大,恶性竞争之下,难免两败俱伤。
(二)规划设计简单
我国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普遍沿袭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开创的模拟、荟萃等造景方式和手段,只是把民俗文化的某些有特色的东西东挪西搬,再简单地加以排列拼凑,无所谓规划,也无所谓设计,而使其艺术水平仅仅停留在模仿、复制、翻版阶段。要充分展示民俗文化主题,需要巧妙的规划构思对造景素材进行有创意的安排整合,同时也需要高水平的设计技巧将造景素材中蕴含的无形文化内涵用具体的物质实体加以外化和表现,因此,对规划创意和制作设计的水平要求非常高。
(三)文化场景失真,缺乏艺术表现力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营造的是一种游憩化的文化场景,它是以各种自然人文资源为基础,运用一系列各种场景道具,依据特定的文化主题营造出戏剧性的拟态情境。“舞台真实”是主题公园文化的核心。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表达方式过于艺术化、舞台化,商业化的运作以及缺少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升而导致其文化场景失真,缺乏艺术表现力,失去民俗的乡土气息和原始气息。
(四)主题内容单一,缺少文化内涵
我国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仅停留在外形渲染的层面上,不能从多个侧面多种角度对主题进行充分的展示,淋漓尽致地表现民俗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文化内涵的魅力未能充分以景观的形式传承与表达,游客置身其间,视觉虽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很难获得深刻的心灵体验和文化的品位。主题内容单一的形式很难让游客长久保持新鲜感 ,缺乏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主题公园在游客一旦热情退去,这些主题公园立即就会陷入“人去楼空“的困境。
五、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索
1、将文化内涵融入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景观环境
文化是景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景观是没有生命力的。景观中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华侨城的主题公园闻名全国,其闻名之处在于它赋予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对主题公园进行文化包装方面。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只有植根于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牢牢把握民俗文化的基调和底蕴,将文化内涵融入景观环境,使之相得益彰,凸现活力,才有可能进一步做大做强。
(1)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的精髓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各地区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独特民俗文化,这些文化和当地的自然景观融合,形成各自独有的风格和个性,这些独特的民俗风情为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2)民俗文化景观的真实表达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因带给游客独特的文化体验而受到青睐,因此民俗文化景观的真实性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规划设计水平较低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由于文化挖掘不充分和为了迎合游客而制造“假景观”,这样的假景观文化底蕴不足,没有任何当地人的生活气息,最终将被市场所淘汰。做为中国第一个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深圳中华民俗村尽管走过17年的风风雨雨,但景区里游客依然如云,活力丝毫未减,在文化景观真实表达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在规划兴建景区时,不但邀请了内行的专家,还邀请了各有关民族的技工及施工队伍;而且始终坚持原建筑用了什么材料,景区就用什么么材料,如原用汉白玉,景区就用汉白玉,原用真金泊,景区就用真金泊,保证建成的建筑民族风貌品味纯正,力求景观环境的真实感,给游客身临其境的感觉。
(3)对历史文脉的传承
所谓的历史文脉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及历史渊源。在城市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每个历史时代都留下自己的痕迹,形成了深远的历史文脉,历史文脉加深了人们对地域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宿感。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所在地的历史文脉,在其景观环境中传承历史演绎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形成其独有的景观气质和特色,从而才能有持久的吸引力。比如俄罗斯风情小镇位于哈尔滨著名的太阳岛核心区内,紧邻松花江沿岸风景线,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整个小镇由27座彰显着纯朴、浓郁的俄罗斯风情的颇具上世纪特色的别墅和民宅构成,是以实景展示俄罗斯文化、民俗及生活的特色。哈尔滨市在历史上是一个移民城市,曾经先后有33个国家的侨民移居哈尔滨,除建筑外,服饰、饮食、音乐等方面也受到欧洲的影响。哈尔滨的地域文化与欧洲尤其是俄罗斯的文化发生了碰撞与融合,形成了一种蕴含丰富的独特文化积淀。俄罗斯风情小镇景观的文化底蕴与哈尔滨的欧陆风情的城市风格一脉相承,在其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形成了独特的魅力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欢迎和热爱,成为了哈尔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解读地域特征的景观设计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离不开特定的地域和场所,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再加上人们在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等方面长时间的生活积淀,各地人民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适应中,形成了有浓郁地域特征的民风民俗。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扎根于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营造出体现场所精神,体现地域文化氛围的景观。吴良镛教授认为:“在全球化进程中,对本土文化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尊态度和文化自强精神。”
(1)重视传统手工技艺、地方性材料的运用
由于不同地域的地质特点,气候特点不同,在石材,木材等资源的分布方面也相差甚远,从而影响建筑,景观用材及手工技艺的使用,并因此形成地域景观特征。地域特征是特定区域的土地上的自然和文化的特征,它包括在这块土地上天然的、由自然成因构成的景观,也包括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改造形成的大地的景观(林箐、王向荣,2005)。传统手工技艺、地方性材料的运用是本地区居民在长期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逐渐了解后,对地域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中传统的手工技艺和地方性材料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体现场所精神,表达地域景观。
(2)运用乡土植物营造地域景观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拥有极为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同时也孕育了众多的乡土植物种类。乡土植物因其浓郁的乡土气息而最能表现地方特色,是体现地域景观特色的要素之一。从某种意义来讲乡土植物还代表了一定地域风情,成为地区的标志与象征,比如椰子树代表了热带海滨风情,而白桦则代表了北国边疆的风情。
(3)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
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在不同地域造就的不同特色资源,而这些特色资源又在述说和表达着地域的景观。比如产于太湖的太湖石成为了苏州园林的标志景观。对于北方的主题公园来讲,其地理位置决定了植被景观季相变化明显,无法做到一年常绿,四季有花,因此冬季的景观单调萧条,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但是如果可以充分地利用大自然赋予这一地域的神奇礼物---冰雪资源,创造出有独特地域特征的季节性公园景观,使淡季的主题公园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3、基于生态主义的景观设计理念
在资源缺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现象日益严重的今日,使生态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用景观生态设计理念来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的一种类型,具有较高的生态意义和生态价值。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态功能是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城市环境敏感区域,特别是城市郊区边缘地带等这些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特殊意义的区域,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异质性,从而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刚.2003.推动中国主题公园进一步健康发展.21世纪中国主题公园发展论坛.中国旅游出版社
[2]董观志.2000.旅游主题公园管理与实务.广东旅游出版社
李志飞.2000.主题公园开发.科学出版社
[3]刘滨谊.2002.人造生态景观与旅游策划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4]楼嘉军.1998.试论我国的主题公园.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3)47~51
[5]宋丁.2003.中国主题公园发展的价值取向.特区经济.(1):41~44
[6]李海瑞,王兴斌.1995.深圳三景区成功的奥秘.旅游学刊.(5):30~34
[7]冯维波.2001.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探索.地域研究与开发. (2):86~89
[8]彭红霞,李娟文.2002.我国主题公园开发的误区与对策.湖北大学学报. (3) : 46~49
[9]张玲.2001.广州主题公园系统分析与发展建议.人文地理. (2) : 79 ~81
保继刚.1994.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地理研究.(3):83~8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nzhushejilw/8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