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技术论文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范文参考

发布时间:2015-06-03 15:26:01更新时间:2015-06-03 15:31:33 1

  高中语文的作文写作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每次考试的,作文都占很大的分数,作文也是很多同学提分的一项,因为60分满分的作文,有的学生可以拿到50分,有的学生可以拿到40分,10分的差值在高考中还是很大的。所以,写好作文也对高考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是一篇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高中语文教学课外阅读促写作。
  摘 要: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该向课外延伸拓展,以阅读促写作。课外阅读的指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排课程,提供课外阅读时间;2、推荐书目,培养有选择的阅读习惯;3、指导阅读,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强调积累,构建和共享“信息资源库”。

  关键词: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课外阅读,写作

  曾经在一篇短文中看到中学生写作入门十七问,我认为可以向学生提出其中十个问题:1、你特别关心某一位作家吗?2、你熟读过某一部经典吗?3、你有一份特别喜爱的报刊吗?4、你经常去书店或图书馆吗?5、你钟情于文学之外的其他艺术吗?6、你有自己的写作习惯吗?7、你有一个写作的小窍门吗?8、你进入过物我两忘的文学创作状态吗?9、你有一篇自己撰写的妙文吗?10、你有一本高质量的笔耕录吗?

  前五问是就阅读而言的,但却是写作的前期积累;后五问谈写作。如果我们能够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那么作文教学就纲举目张了。

  写作涉及的无非是两个方面:写什么(涉及写作者的思想认识、生活态度、基本生活阅历与经验等);怎么写( 涉及写作者的写作技巧、语言修辞等能力)。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学生真正发愁的问题是“ 写什么”,学生缺乏丰富的思想和生活积累,胸中无墨,经常反映看到作文题目“不知该写些什么” “没有话说” ,面对话题或材料“没有想法” 。

  从2002 年起高考考纲对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的第二条作了修改,将原来的“生动形象” 改为“ 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对这一改动,余闻认为:“ 从近几年考场作文看,内容是丰富还是贫乏,是高考作文的一个重要评分点,也是形成高考作文区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更深层的意义看,作文内容的丰富与否,正是反映了考生的语文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问题,反映了考生的文化积累问题。”近些年,高考作文的方向就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关注社会、生活,全方位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平时阅读不广泛、不深入的学生,无法在考场上绽放华彩。只有平时指导学生进行直接和间接的积累,才能解决写作之源这个关键问题,有了丰厚的积累,才有作文的素材,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学生作文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课本;二、来自课外阅读;三、来自自身生活经验。从目前高中学生的情况看,繁重的课业学习,导致他们接触的生活面狭窄,要让他们更多直接地去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全方位地体验生活是不现实的。因此通过阅读来间接地达到生活积累,补充、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开启智力和激发想象力,提高思考的质量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正如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所说“要读书,不读书而观察生活等于零,因为你没有文化,没有消化生活的武器。”朱绍禹先生认为:“阅读就是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得思想的程序。”阅读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来吸收知识,学习语言,开阔视野,使思想更具体,更充实,更深刻,为认识、理解、发现和研究新问题提供依据。同时阅读中吸收的语言材料和思维品质,为写作作了必要的心理准备。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与积累的指导。

  一、 安排课程,提供课外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更确切的说是指课本以外的阅读,而不是课堂以外的阅读。以笔者所在的自治区级重点高中的情况,学生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半几乎都在上课,放学之后还要完成各科大量习题练习,几乎没有时间读“闲书”。所以必须在课程安排中留出课外阅读的时间。我的做法是把周六或下午的语文课设为阅读课。实践证明这些时间的课安排阅读比讲课更有效。每学期初就固定阅读课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就有了时间的保证。

  还要有长期、中期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的教学计划。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是行不通的,须长期坚持,一直到高考前夕。三年时间可分为六个学期,设定中期目标,逐层推进,再根据一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圈定阅读范围,让课文教学、课外阅读、写作紧密联系,每一阶段扎实学习。比如本文讲小说单元,阅读课就读短篇小说,写作练笔设几个适合写小说的题目。

  就是到高三也每节课有读文章的时间,学生反馈很好,认为是题海之外的享受。其实保留阅读的时间反而对提高成绩有很大作用,尤其对考场作文,除了丰富作文素材,识见水平在高三通过阅读会有飞速的提升。

  二、 推荐书目,培养有选择的阅读习惯

  高中语文课本为学生提供了古今中外许多文化、科学、知识内涵丰富的好文章,这些自然是学生阅读的首选,不仅要读,还要精读。但仅读课本是不够的,因为教材文本篇数有限,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高中生的阅读需求;其次,教材文本的实效性较差,作为教材,它有相对的稳定性,好的时文不能及时入选,而具有时代特征的好文章正是学生及时了解时代和社会的媒介,应该及时补充阅读;再者,教材文本是被动的阅读材料,还应该有属于学生这一阅读主体主动选择的阅读文本的补充。

  要引导学生养成有选择地阅读的习惯。很多学生反映,不知道课外该读些什么。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成长在文化氛围浓郁的家庭,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去书店的习惯。畅销书鱼龙混杂,网络文学充斥耳目。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让学生选择阅读。也可以让同学们互相推荐好书,比如高一开展“读一本好书,了解一个作家”活动。课前演讲向同学介绍自己喜爱的一部好书,假期作业写一篇介绍作家的文章,同学之间的交流推荐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推荐的原则是,要有“ 大语文阅读” 的观念,眼界要放宽:古今中外、文哲史经、军政外交、诗词曲赋、报章杂志、单本套书等都应涉及,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能广泛地涉猎。大部头的经典名著的阅读最好放在假期阅读任务的安排中,杂志和文集在阅读课上更受欢迎。教师在指导选择读物时,应本着广与精相结合的原则。所谓广,即读书要杂,面要铺得大,拓展知识面,较全面了解时代和社会,并各式文体都要涉及;所谓精,即在“广”的基础上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文学体裁或专题进行精读,这有利于初学写作者对某些作家的文章思想认识、谋篇布局、写作技巧、语言运用进行学习、模仿。这样坚持下去,能逐渐地感知某种写作风格和写作模式,下笔时有章法可循。久而久之,熟能生巧,就能突破,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或者对某种文学体裁的写作具有感性认识,或者掌握某类题材较丰富的资料和深刻的认识,这些都是写作的前期准备。

  三、指导阅读,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专题性阅读。就某一个主题延伸开去寻找与之相关的书或文章进行研读,并把它们组合起来,从而铺展成一个个知识板块。这样的阅读使阅读者可以组合大量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材料,从而对阅读的主题能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形成较系统的印象,也有利于比较和鉴别。在学生中征集一个阶段的阅读主题,选择他们所关注的话题,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的话题。学生在专题阅读中不仅能从文本汲取思想营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又能从文本中汲取广博的知识,提高语言文字修养和文化素养,还能积累许多相关的资料,对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大有裨益。可以充分利用《读本》,立足其中提供的专题,又可加以调整,更贴近学生兴趣。我所在的教研组自编了读本和学生优秀作文集,编排上采用专题的方式,比如:校园风景画、乡恋、课文内外、悦读阅美、亲情述怀、一代风流、成长阶梯、心灵觅归等。

  扩展性阅读。就是从当前的阅读材料出发,找到主题上、题材上、写法上、内容上、语言表达上具有相同相异特点的阅读材料,进行综合比较性阅读、衬托阅读、辅助性阅读,从中可以发现其有规律的现象,得到较深刻的印象,使理解和思考更加深入。这样的阅读有利于扩展视野,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介绍学生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比如《对话练习》、《合欢树》、《命若琴弦》等,通过扩大眼界的辅助性阅读,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历程,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更进一步感悟作者的人生境界。又例如由课内向课外的延展阅读,学宋词单元,就补充品读这些历史文人的文化散文,如梁衡《把栏杆拍遍》,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等。

  鉴赏性阅读。从不同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作品进行品评鉴赏,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工夫和用心,看出文中的妙处,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有深度的鉴赏能使作品的文字学、语言学、文章学、美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丰富的美和意蕴都展现于读者的面前,不仅能得到思想上、情感上的收获,长期坚持下去,还能不断提高鉴赏阅读的品位和写作的水平。鉴赏性阅读的文本选择尤为关键,要能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审美内涵。例如古典诗词、名著、美文等。向学生推荐书目时应选择那些适合高中生口味的有好的鉴赏品评文字的书。教师设计问题或小练笔,帮助学生更有效的阅读。如读散文《长城》,除了探究作者情感态度,还可以鉴赏第一段写西域文明兴与衰的手法,让学生用铺排的方式,罗列意象,罗列生活场景或细节,写一小段高中生活,效果很好。

  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中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张扬读者的个性。阅读不仅注重情感体验,而且在感受的基础上加强理性的思辨,对文本有所褒扬或批评。阅读既是体会作者的人生体验,又是读者对自己人生经验的体悟和激发。这样的阅读能培养高中学生读书的主人态度和创造精神,培养思辨、深刻的思维品质。要规定除摘抄外练笔的数量,教师在阅读之前提出供思考的问题,阅读之后学生当堂完成篇幅短小的练笔。实施中要注意及时推荐好的练笔作品,好的观点和表述要让其他同学记录。问题比如:屈原投汨罗江,司马迁忍辱完成《史记》巨著,怎样看待两种不同的人生抉择;寻找陶渊明寄情诗酒、归于田园的人生价值;等等。

  四、强调积累,构建和共享“信息资源库”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不断地深化着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这时候,他们的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储备也逐渐充实,但在这过程中,如果不做文字记载工作,可能很多素材会如同过眼烟云。所以及时让学生建立一个“信息资源库”是至关重要的。阅读课要强调不需贪多,而一定要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阅读“信息资源库”。读书笔记可包括以下内容:1、阅读文本中自己感兴趣、引人入胜的细节、人物和故事(学生的习作中如果细节、人物和事实的力量得到了加强,凌空蹈虚的东西少了,就不会显得空洞和滥情);2、富有哲理的语句、语段或精辟的论证(这些能启迪读者的思考,合理借鉴会使文章显得厚重、深刻);3、名人名言;4、精彩的语言片段(广撷博采,通过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能提高语言的表现力);5、阅读的精要心得(这些是读者思维的成果)。

  教师要及时监督批改,尤其是随笔心得,教师的评语在学生心中的分量很重,须斟酌并善于发现亮点。学生阅读积累的成果可以通过各种推广形式来促进资源共享。一方面学生阅读有收获、有心得,我们要创造机会,激励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个人积累的资料和心得通过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借鉴,撞击思想的火花,达到促进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编个人的作品集,在班级或年级里交流;作品集的主要内容是资料汇编和心得集锦。只有重视课外阅读的引导和落实,困扰学生的“写什么”问题才能得到解决,立意深远,言之有物才能实现。
  语文教师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教育观察》创刊于2012年,是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创刊的学术期刊,由广西师范大学主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2013 年,《教育观察》改为 旬刊。《教育观察》(上旬)主要面向高校的教师、教育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学生,稿件应突出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及实用性,应能引导教育观念更 新、促进高教改革、推动学术进步。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yujishulw/52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