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经济科学论文

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吉州农产品流通体系的SWOT分析

发布时间:2014-11-27 14:35:50更新时间:2014-11-27 14:36:54 1

  农产品流通体系不仅是连接小生产和大市场的枢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条件。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新疆昌吉州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已取得成效,但伴随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矛盾和问题。因此,分析新疆昌吉州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等问题,将有助于拓展昌吉州农产品产业链,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为提高农产品生产流通组织化提供参考依据。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杂志推荐《农业经济》是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主管、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农业经济类中文核心期刊。 《农业经济》杂志内容贴近于“三农”,服务于“三农”,既注重农经学术理论研究,亦关注现实“三农”问题,力求理论与实际相连,学术与实践相通,反映农业 与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观点,交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与改革发展的经验,介绍国内外农业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建 设与发展服务。是广大“三农”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摘 要:以新疆昌吉州农产品流通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分析方法分别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研究昌吉州农产品流通体系问题,并针对问题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体系,SWOT分析,政策建议

  一、新疆昌吉州农产品流通体系的SWOT分析

  (一)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优势分析

  1. 流通主体多元化。农产品流通主体是指通过参与农产品流通活动来实现自身利益的个体和组织。昌吉州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流通主体主要包括农民经纪人和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有别于传统的农民经纪人,昌吉州农民经济人不仅为农产品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还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成立农民合作社,与农民、市场和政府建立桥梁和纽带,形成农产品流通信息、技术、产品供销等方面的合作。农民经济人丁彦成掌握手工土豆粉加工技术,2003年他在吉木萨尔县建起了土豆粉粉条加工厂,踏上创业的道路,由于他注重产品质量,市场供不应求。2008年3月,在政府、农业、供销部门的帮助下,他发起成立了吉木萨尔县北庭土豆粉制品加工农民合作社,申请注册了“丁彦成绿色粉条”商标,并引进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他的行为扩大了吉木萨尔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让5 000户农牧民增产增收,推动了地方特色农业经济发展。

  2.流通网络现代化。近年来,昌吉州大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积极运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建立农产品经营网络体系,目前共发展连锁配送企业14家,配送中心18个,乡镇超市110个,村级连锁便民店1 700多个,覆盖了全州七县市80%以上乡镇和较大规模行政村,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方便快捷、综合服务的县乡村三级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同时,昌吉州以开展“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全面启动了奇台天山东部现代农产品物流园、木垒县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呼图壁县50万吨果蔬保鲜交易物流园等一批大型综合性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物流园)项目,在木垒县、吉木萨尔县、五彩湾工业园区和阜康市组建了4个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发展社区蔬菜副食品便民店 58个。此外,昌吉州农村现代流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2012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90.9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05%;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91万台,比上年增长7.3%;小型拖拉机4.29万台,下降16.2%;农用运输车0.52万辆,与上年持平,流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农产品运输提供了保障。

  (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劣势分析

  1.缺乏高素质流通主体。昌吉州农民在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很多农民自身的素质较差,且市场参与的能力较弱,对于农产品流通的意识淡薄,对流通过程中农产品的储藏、运输、装卸、冷藏等流通环节了解不深,没有真正树立流通观念使得其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流通主体的低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及现代化流通人才的缺失导致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的结算方式及交易方式、农产品流通的各种信息等不能很好地为农产品流通服务,阻碍了昌吉州农产品的顺畅流通。

  2.基础设施不足,信息化发展滞后。昌吉州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道路、供水、供电、仓储、冷藏等基础设施陈旧、服务功能单一,大部分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建立起信息服务、质量检测、交易结算、安全监控、垃圾处理等配套服务设施。农产品在运输、储存、装卸等过程中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还很滞后。当前,昌吉州已经形成以国家公用网为主体、专用网为辅助的农业信息化网络结构,但是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仍然较为落后。当前制约昌吉州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核心因素就是农产品市场信息问题。农户居住分散、农业信息技术人员缺失、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等导致农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严重滞后,生产与消费之间、区域之间的信息衔接只能靠市场来完成,但市场本身组织性差又决定了信息的收集加工能力低下,造成农户生产、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局限性及生产的盲目性。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专业信息网不足,信息终端不能有效延伸到农户,使得农产品流通只能接受市场的自发性调节,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三)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机遇分析

  1.农产品流通市场前景广阔。中国正式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取得了137个成员国的无歧视贸易待遇,享受绝大多数国家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并能利用相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减少多边贸易中的摩擦和压力、降低农产品贸易的谈判成本和交易成本、优化农产品出口的外部环境,这对具有农业发展比较优势的昌吉州来说意义重大。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物流供应链的发展,昌吉州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断将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及啤酒、蘑菇罐头等加工食品出口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加之远东地区的农副产品自给不足,需求缺口大,这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高度重视。2010 年商务部启动了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工作,新疆作为试点省区,通过财政资金带动作用,调动农业企业积极性,吸引社会投资,促进农产品流通链条优化重组。自国家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和质量检测系统建设以来,昌吉州共有五个县(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列入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扶持对象,并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 050万元。目前,昌吉州已基本初步建立了以电子统一结算为基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实现了传统批发市场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完善了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质量检验检测设施,为消费者筑起了一道食品安全防线,加入了全国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完善了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从而大大提升了昌吉州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档次。

  (四)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威胁分析

  1.农产品流通规范不健全。农产品物流的产生及发展顺应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它的发展需要从国家的法律制度到省市及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力量的相互配合、统一协调,但是目前昌吉州有关物流及农产品流通方面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流通缺乏市场化的机制,农产品经营户分布广、散、偏,管理部门很难监管到位,容易产生假冒伪劣产品。此外昌吉州农产品流通市场缺乏改善流通环境与配套设施的资金,多数农村市场的经营方式是以场地、设施出租为主,其在管理上普遍存在以收费代管理,重收费、轻服务的现象,这制约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

  2.贸易壁垒对农产品流通的限制。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农产品的出口产生很大影响。据商务部调查,中国有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每年造成的损失约90亿美元,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占关税等各种壁垒总和的比重已由原来的2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昌吉州农产品包装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信息化建设滞后,这些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加大了昌吉州农产品流通的难度,影响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二、对策与建议

  新疆昌吉州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组织,根据各县市不同农产品的结构特点可以直接在农村建立企业,即以农产品的深加工为主企业,这就可以减少对于农产品运输的费用,降低农产品社会交易的成本,也提高了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另一方面要规范农产品流通渠道,健全规章制度,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农产品信息交易平台,使市场信息及时有效,使农户保障其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更好的进入市场,最终实现农产品流通交易方式的现代化和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李立群,胡明文.农产品流通体系现状分析――以江西为例[J].农机化研究,2007,(5).

  [2] 智敏,王宇伟.城镇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3] 殷少明.构建新疆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的思考[J].新疆财经,2009,(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ngjikexuelw/46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