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经济学论文

加快洛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发布时间:2012-08-18 10:41:49更新时间:2012-08-18 10:42:44 1

摘要: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实质是区域产业结构的适时优化升级,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及高级化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洛阳要在当前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博得头筹,就必须适时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洛阳产业结构的的分析研究,提出优化升级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政策建议

一、 洛阳市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洛阳市努力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全市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由1980年的19.1亿元增至2009年的2001.5亿元,增加到原来的104.8倍,年均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395元增至2009年的31169元,增加到原来的78.9倍,年均增长10.4%。“十一五”前四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4.5%。

伴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壮大,洛阳市三次产业结构发生剧烈变动:一产比重不断下降,二产比重逐渐提高,三产比重缓慢提升。2009年洛阳三次产业结构为8.7:58.3:33,呈“二、三、一”态势。

从贡献率变化看,二产在三次产业构成中主导地位明显,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80年的19%降低为2009年的2.4%;第二产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1980年的33.5% 上升至2009年的65.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80年的47.5%下降到2009年的32.3%。

在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同时,我市所有制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1.6 %,比“十五”末期提高27.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企业16247家,比“十五”末期增长60.6%,非公有制企业单位数占全市的比重比“十五”末期提高了9.2个百分点。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洛阳市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近年来,在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科教强市和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推动下,洛阳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但我市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重心正由基础原材料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转换阶段。我市产业整体呈现“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状态,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剧。

(一)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协调度不高

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2009年,洛阳三次产业结构为8.7:58.3:33,与全国平均水平(10.3:46.3:43.4)相比,二产比重过高,三产比重过低,其中,二产高出全国12个百分点。三产低于全国10.4个百分点。

(二)工业主导产业层次相对较低,资源指向明显

2009年,洛阳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居前4位的行业分别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均为基础原材料工业,其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42.2%。我市以能源原材料及其初加工为主的工业,产业链条较短,产业联系不紧密,产业带动力较弱。

(三)产业结构效益差

洛阳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的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洛阳产业结构偏离系数与全国产业结构偏离系数的差距尽管在不断缩小,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6个百分点,二、三产吸纳劳动力的功能不足。见表6。

工业经济效益差。工业在洛阳经济中具有主导作用。与洛阳偏重型,基础原材料为主导的工业结构相对应,2009年洛阳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002.41,实现利润175.57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5.8%。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匹配。2009年,洛阳经济总量2001.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

经济增长的代价大。我市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大,二产尤以能源原材料等高耗能工业为主。这使得能源消耗量大、一次能源消耗多,导致我市单位GDP能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9年,洛阳单位GDP能耗1.281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能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以上,居全省第11。

(四)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偏低,经济发展活力不够

截至2009年底,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8.3万户。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46.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2个百分点。

(五)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为我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洛阳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然而,我市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不少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仍然较少。

(六)文化旅游业发展不充分,服务业产业集中度低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全国八大古都之一,我市拥有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天子驾六等人文旅游景区和白云山、龙峪湾、鸡冠洞、重渡沟等风景名胜,共有3A级以上景区25处,森林公园16个。但这些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旅游业产业链条较短,文化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优秀文化项目欠缺。与此同时,我市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集聚度低,竞争力不强。

三、加快洛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策建议

基于洛阳产业现状,考虑影响洛阳产业优化升级因素,遵循产业演化规律和产业升级趋势,围绕洛阳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应强化规划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实施项目带动、优化科技支撑、加快培育人才、积极推进改革、打造开放平台,促使洛阳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

(一)强化规划引导。积极落实《洛阳市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洛阳市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洛阳市有色行业发展专项规划》、《洛阳市硅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洛阳市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洛阳市物流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行业规划,发挥规划导向作用,做强做大相关产业。

(二)加大政策支持。财政政策方面,要加大市产业优化资金对项目的支持密度,将符合产业优化升级的农业项目纳入产业优化资金支持范围,以财政补助、补贴、担保、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引导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集聚。税收政策方面,要对在重点行业投资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对投资基础较弱的战略新兴产业、现代生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企业,应予以税收减免。价格政策方面,要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按照分类管理原则,细化服务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重点行业服务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应与工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相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业政策方面,政府不断完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引导;在政府主导下,以市场为基础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土地政策方面,对符合产业优化升级的企业和项目,在用地指标方面要予以倾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可考虑重点现代服务业供地方式和价格可与工业用地并轨。投融资方面,要加强对符合产业优化升级方向企业或项目的信贷支持;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通过产权交易、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多渠道融资。

(三)实施项目带动。坚持以增量调整带动总体优化升级,加快符合产业优化升级方向重大项目前期推进工作。建立全市产业优化升级投资项目综合储备库,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重点工程项目库、招商引资项目库、重大前期项目库等。项目库实行常年筛选、动态跟踪、滚动储备,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四)优化科技支撑。发挥洛阳国家级科研院所、普通高校、企业技术中心的科技创新优势,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政府财政科技经费投入,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五)加快培育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支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加快培养造就一支紧跟产业技术发展趋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具有较强学习、实践、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重点引进我市战略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优秀创新人才。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加快培养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整合我市职业教育资源,支持建立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集团。

(六)积极推进改革。推进市场化改革,放宽准入条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产业优化升级重点领域,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广阔空间。积极推进二三产分离工作,推动制造企业服务外包,提高制造业产业层次,加快生产服务业发展;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事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原则,剥离依附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一些能够产业化的领域和环节,实现产业化经营;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服务实体。

(七)打造开放平台。支持我市企业与国内外投资商开展合作,引进外来投资商尤其是跨国公司参与我市产业优化升级重大项目建设。探索实践多种所有制联合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承接产业转移。支持我市装备制造、有色等行业的优势企业到境外投资,建设海外原材料基地和产品加工基地,开拓国际市场。以产业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吸引符合我市产业优化升级方向的国内外大型企业跨国公司来洛布局,加快我市产业优化升级。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ngjixuelw/17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