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经济学论文

区域经济论文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评价指数范文参考

发布时间:2013-12-03 15:12:09更新时间:2019-06-15 15:01:16 1

  随着对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反思的深入,国内外政策和研究再次聚焦于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和“占领华尔街”运动便是其中的标志性事件。这一背景下,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力评价成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考核标准和政策绩效评价的核心要素,也是经济发展研究的基础环节。企业是实体经济的生产主体,是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基于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评价体系是实体经济发展能力评价的关键。

  摘要: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是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石,其包括区域企业创新力、创业力、集群力、成熟度和国际化能力等五个维度。根据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区的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进行评价,可以将各地区划分为高位调整型、积极赶超型、快速追赶型和双重拖累型等四种类型,同时,这些地区间企业自生能力指数的差距呈现出一种不完全的收敛态势。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基期的企业自生能力指数对该区域下一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和影响力。因此,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应成为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应用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考核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国GDP考核的难题。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评价指数

  以GDP为基准的区域经济发展评价存在缺陷,尽管当前以地方GDP增长为主体的考核与激励是造就中国经济奇迹的一大核心要素,但同时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问题,如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的依赖、重增长轻质量、土地财政扩张和投资冲动等。

  本文基于微观主体——企业来评价区域自生能力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诊断各地区企业自生能力的总体态势、相对优劣和内部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经济增长中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和非生产性行为,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促进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的政策提供依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当期(或当年)区域企业自生能力对该地区后期(或几年后)的人均GDP水平存在显著的解释力和影响力,证明了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培育企业自生能力对于国家或区域经济优质、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相关研究述评

  自生能力(Viability)一词广泛应用于医学、植物学、生态学和遗传学,指生存、发育和繁殖(再造)的活力与能力。林毅夫(2002)界定并推广了企业自生能力的概念,即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一个正常经营的企业在没有外部扶持的条件下,能够获得不低于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经济利润而非会计利润)水平的能力。他认为,违背比较优势会导致转型期的中国国有企业缺乏自生能力,进而造成一系列经济问题。其后的研究认为,企业自生能力概念的内涵应该更加丰富,除比较优势外,技术优势、竞争优势都是企业自生能力的体现(廖国民等,2003),这种能力应该是动态的,可以而且需要适度突破(郭克莎,2004),否则,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收益不可能长期化,也无法自动、自发地实现产业升级(胡汉昌等,2002)。

  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评级及影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企业为轴心的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另一类是关于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某一部分的研究。国内外对国家或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或国家竞争力的评价上。

  以企业为轴心的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研究,主要关注宏观层面企业营商环境的优劣和微观层面企业关键生产要素的数量与质量(如劳动力)、创新的能力和创业等。其中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主要侧重于宏观营商环境的评价,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国际竞争力报告》的指标则是宏微观相结合,企业层面的微观指标主要有企业技术吸纳能力、实用专利和公司研发费用、企业集群等(Xavier,201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新经济报告》和英国政府的《生产率和竞争力指数》则更加偏重企业层面的考察,前者主要包括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创新与技术扩散、人力资本、创业和宏观因素等五类指标,后者主要包括投资、创新、技术、企业和竞争性市场等五类指标。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也与之类似,只是应用对象和处理方法略有差异,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巴克莱银行和威尔士发展局(BarclaysBankPLCetal)的《与世界竞争》、英国贸工部(UKDTI)的《区域竞争力指数》等。国内研究方面,倪鹏飞等(2010)主编的全球500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指数(GUCI)主要依据绿色GDP规模、经济增长、专利申请数、创新能力、投入产出、跨国公司指数等指标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并总结出影响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和全球联系。

  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构成部分的具体研究方面,代表性理论有企业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创业型经济理论、企业集群能力理论、企业国际化能力理论、大企业理论、企业干中学的学习效应理论。这些理论及其相应的实证研究分别表明,企业创新、创业、企业集群、企业国际化、企业规模、企业经验等都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能力的微观构成基础。

  国内大量针对中国现实的研究也证实了以上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销售收入、利润及其增长率)总体上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陈佳桂等,2003);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李宏彬等,2009);企业集群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分工、信息、信任、信用、创新、知识溢出、资源、规模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大企业兼具应对政府和市场的“双能力”(唐晓华等,2011)。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均把企业置于区域发展能力的核心地位,这对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内涵、评价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非常具有启发性,基于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即存在以微观企业自生能力为基础的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量化评价的,而且它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解释力和影响力的因素。同时,既有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在概念及内涵上,对企业自生能力的界定虽然合理但仍有待完善,而普遍采用的企业竞争力概念存在宏观和微观双重视角,概念繁杂(Aiginger,1998)、构成要素庞杂,甚至存在着产出指标与竞争优势构成指标的混淆问题(Ronald,2002),因此,本文采用完善后的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这一概念;(2)在基于企业的区域发展能力评价方面,目前主要是国家或区域竞争力评价,这些评价除了将解释企业自生能力的宏观环境因素与企业自生能力本身混为一谈外,变量间还存在相关甚至重叠的问题;(3)现有研究或是建立庞杂的指标进行评价,或是从理论上进行解释,或是对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某一部分进行评价及解释,尚未建立一个区域自生能力评价、经济发展解释和政策应用相关联的整体框架。

  二、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评价指标设置

  本文将企业自生能力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包括禀赋的比较优势,如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社会、文化等环境的约束下,在竞争性经济中,企业通过自身的创新、网络集群、规模优势、经验积累、国际化等建立的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在竞争性经济中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实质是在竞争性经济中区域内企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及活力,这种能力和活力主要体现为区域内企业的创新力、创业力、集群力、成熟度和国际化能力。本文正是着眼于企业自生能力的微观层面,依据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实质构成,对区域内企业整体自生能力指数进行评价。本文共设置了五大类24项具体指标以评测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详见表1。五类指标设置依据及其具体指标设置情况如下:

  1.区域企业创新力

  Schumpeter(1961)的创造性破坏理论认为,经济发展的真正原因在于“创造性破坏”,而企业是其实现主体,“创造性破坏”的垄断利润是企业家执行“新组合”的动力。企业创新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评价的经典文献中都有体现,而且是其关注的核心。在中国,区域创新的主体已由原来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导转变为以企业为主导,同时区域间企业创新力的差异日益扩大,因此地区间创新力的差距也日益扩大(李习保,2007)。在区域企业创新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上,既有研究普遍将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分为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朱海就,2004),企业创新投入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经费投入又分为研发经费和消化吸收经费,企业创新产出主要包括专利的申请与授权、技术交易和新产品,因此,本文选择表1中的八项具体指标来评价区域企业的创新力。

  2.区域企业创业力

  德鲁克(2002)认为,创业型经济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成功的原因所在,“100年后(自1873年),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只有在创业型经济成功、生产力提高的前提下,它(现代福利国家)才能真正存在下去”。事实上,不仅美国如此,在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发展过程中,创业型经济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创业作用于经济发展的路径,包括知识溢出(Acs,etal,2005)、产业结构变迁、促进竞争(方世建等,2009)、增加就业(Reynolds,1987)。在区域企业创业力评价指标的选择上,本文参考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EM)的研究,选取的区域创业力具体衡量指标主要有全员创业活动指数(TEA)、创业率指标(CPEA)和私营企业数,其中前两者是相对指标,后者是绝对指标。TEA是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与15—64岁人口数之比,CPEA指标是近三年新增私营企业数与15—64岁人口数之比,私营企业数则是一个区域创业企业存量的体现。

  3.区域企业集群力

  企业集群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极为重要,是由于集群至少可以在三方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即提升区域内企业生产率、掌握创新的方向和步骤、促进新业务的形成并壮大集群自身实力。因为越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越需要依靠本土地理、文化和制度相近的优势来形成更特殊的渠道、更密切的关系、更完备的信息、更有力的激励等,进而取得生产率和创新上的优势(Michael,1998)。实证研究表明,区域企业集群力的确对经济发展存在显著影响,但在不同区域会存在差异,美国经济增长对产业集聚的弹性系数为6%,西班牙为3%~5%,中国为8%左右(刘军等,2010)。针对区域企业集群力的评价一直是个难题,本文借鉴哈盖特(Haggett)提出的区位熵概念作为衡量区域企业集群力的相对指标,即各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全国占比除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全国占比,用相对指标计算中所涉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从业人员、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全国占比等作为衡量区域企业集群力的绝对指标。

  4.区域企业成熟度

  大企业理论(钱德勒,1987)、规模优势理论、经验积累理论等的核心结论是,企业的成熟度(包括规模、治理和经验)是国家或地区企业自生能力的重要内容。基于中国各地区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与理论一致的结论:基于1985—199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规模对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非国有企业尤其如此(周黎安等,2005);实证分析还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规模与债务融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周勤等,2006)。在中国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企业IPO具有信号效应,可以提升企业后续信贷融资水平(朱凯等,2010),因此,本文采用区域内企业A股IPO融资额衡量区域企业财务成熟度;由于信息披露更加完善,且建立了“用脚投票”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等,所以上市公司整体上拥有更好的公司治理水平,因此,本文选用区域上市公司数量来衡量区域公司治理成熟度;从规模上来看,区域内中国500强企业个数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个数能体现出一个区域企业的整体规模优势,因此可以作为衡量区域企业规模成熟度的指标。

  5.区域企业国际化能力

  企业国际化能力理论(Sapienza,2006)认为,企业可以利用区位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产品生命周期优势、特殊市场优势、网络资源优势等形成自生能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即使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通过引进再生式的创新形成企业自生能力(Arrow,1962)。因此,对于后发国家而言,企业国际化能力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通过国际化利用外资,引进、模仿与吸收国际优势技术的内向国际化能力;另一方面是利用自身优势和海外市场优势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外向国际化能力。这两种能力被形象地称为“引进来”和“走出去”,本文借鉴Melitz(2003)用FDI衡量前者,借鉴Mathews(2006)等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来衡量后者,同时考虑到中国金融企业仅集中在极个别地区,且金融业是国家控制行业等的特殊性,最终选用非金融类企业对外投资额衡量后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评价指标中并不直接包含影响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比较优势(林毅夫,2002)指标,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否认比较优势对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影响,之所以未单独设置该指标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其一,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比较优势基础的生产要素的价值角色在逐渐消退,如“弹丸之地”且置身戈壁的以色列却成为高效经济的农业生产国,本是圣克拉拉荒谷的硅谷却成为全球科技中心,原是一个小渔村的香港也已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其二,2005年以后,各地区基础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的比较优势情形大致相同,因为户籍制度改革总体上促成了各地区间有效的劳动力流动(孙文凯等,2011),金融资源在全国均是由国家统一调节和国有产权控制(史建平等,2004),土地虽由地方政府控制,但是由于县及地区层面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地方政府也都积极增加土地供给(张五常,2008;曹正汉等,2011),甚至出现了供给过剩的情况(刘江涛等,2009);其三,比较优势理论给出的是判断某类企业有无自生能力的标准,而现实证明各地区的企业整体上都是有自生能力的。此外,企业是“经济人”,企业创新、创业、集群、经验和国际化等“经济行为”也隐含着对比较优势的考量。

  在理论、实证和中国现实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中国各地区企业自生能力指数的评价框架,即各区域企业的自生能力是对其创新力、创业力、集群力、成熟度和国际化能力的综合评价。

  三、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评价——基于AHP的分析

  根据表l所示的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评价体系,结合AHP评价模型程序,依次进行数据搜集、数据标准化处理和指标权重确定,最终作出综合评价。

  1.数据搜集和标准化处理

  根据指标设计需要,24个指标涉及各地区2005—2010年30多项具体数据,这些数据分别来自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中经网数据库、《中国高科技产业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各地区统计年鉴,还有个别数据来自于专业网站或期刊,如2010年各地区A股IPO金额和上市公司数来自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统计数据,各地区2005——2010年的中国500强公司数来自于李建明等(2011)的论文《10年来中国企业500强发展趋势》。

  在收集和整理出24项数据之后,由于不同数据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我们首先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的方法是:

  令Cij=Cij/max{当年各地区的Cij}。如2006年北京地区的专利申请数为C16=22572件,而当年申请专利数最多的地区为广东,其专利申请数maxC16=72220件,因而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北京地区的该项指标数值为C16=22572/72220≈0.312545。

  2.构造判断矩阵,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首先,用AHP模型构建判断矩阵,即根据AHP模型制定的评判标度(分值),一般采用1—9及其倒数的评判标度来描述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然后,根据相对比较评判标准,构造判断矩阵,分层、逐步确定指标权重。权重确定的原则是:在尊重经济理论和中国转型期经济事实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法,选取平均分值,根据平均分值组成的判断矩阵,得出AHP模型下该指标的权重,并用一致性指标(ConsistencyIndex,C.I.)、随机性指标(Ran.domIndex,R.I.)和随机一致性指标(C.R.=C.I./R.I.)检查权重是否合理。如表3所示,我们对于准则层指标构造出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指标权重。类似地,我们最终确定了表1中各项具体指标的权重。

  3.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的AHP评价

  指标权重确立之后,即可用AHP方法计算出各地区2005—2010年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借鉴WEF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可从存量值和发展值两个角度进行评价,二者分别反映了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当前水平和动态发展能力。

  为了平滑单一年份的数据异常带来的评价误差,我们使用2006—2010年5年的平均值来衡量各地区基于企业的区域自生能力存量值。同样,我们还可计算出各地区基于企业的自生能力动态发展值,其计算过程与上述存量值计算过程相同,只是每一个指标的原始数据取当年该地区在该项指标上的环比增速。最后,将存量值与发展值加权平均,得到5年年均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综合指数。表4按照排名先后分别列举了各地区2006—2010年企业自生能力存量值、发展值和综合值的评分。

  四、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分析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存量值和发展值的结构来看,中国的区域经济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高位调整区域,即一些地区虽自生能力存量值位居前列,但发展值却不甚理想,这可能意味着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如北京、上海、天津;第二种类型为积极赶超区域,即部分地区自生能力的存量值和发展值都比较可观,如广东、江苏和重庆;第三种类型为快速追赶区域,即大部分中西部城市尽管自生能力存量值较低,但增量值较好,这种自生能力的发展如果得以保持,则追赶有望,如安徽、湖南、陕西、内蒙古、江西、湖北等;第四种类型称之为双重拖累区域,主要有个别西部省区,自生能力存量值和增长值均明显落后,亟待突破和关注,如青海、贵州等。

  从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评价结果整体来看,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可能的趋势:各地区企业自生能力的发展值都为正值,而且快速追赶的区域占多数。这说明如果能够保持这种势头,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就有望实现收敛。但是,第四种类型的地区短期内显然还难以挤入收敛的行列,所以这种收敛是不完全的。

  就地区之间比较而言,对各地区企业自生能力总体及构成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确认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劣势,进而可以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更为科学地确定政策着力点。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的企业创新力为例,截至2010年底,试点地区有安徽、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四川、辽宁、上海,其部分指标排名见表5。其中,就安徽而言,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区域企业的创新力落后于企业整体的自生能力,尽管从发展的眼光看这种状况正有所改善,而且,安徽在企业创新的投入和产出上较其他试点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是在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投入强度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针对安徽企业创新力的培育需要同时加大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否则企业的创新力瓶颈将会制约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提升。另外,根据上文推测,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解释力和影响力的因素,在完成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评价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以下四个模型进行验证。其中:GDP2011。表示各地区在2011年人均GDP与当年全国人均GDP之比,即各地区2011年人均GDP的相对数;GDPAY3表示各地区2009—2011年人均GDP相对数的均值;SVIAY3表示各地区2006—2008年区域企业自生能力存量的3年均值;DVIAY3表示2006—2008年区域企业自生能力发展值的3年均值;SVIAY表示2006年各地区企业自生能力的存量;DVI表示2007年各地区企业自生能力发展值;SVIAY表示2006—2010年区域企业自生能力存量的5年均值。

  四个模型的分析结果整体上证明了最初的推测,即一个地区某一时期(或某一年)的企业自生能力对该地区下一时期(或未来)的人均GDP有显著的解释力和影响力。将模型1、模型2、模型3作为一组,模型4作为另外一组,可以发现,无论是未来某一年的区域人均GDP还是未来某一阶段的区域人均GDP都可以由各地区历史的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来显著地解释,而且当被解释变量是一个阶段时,其解释的显著性就更强,两类企业自生能力的影响也在加大。通过模型间的对比还能发现,自生能力存量值和自生能力发展值及其单期指标与阶段指标在解释力和影响力上的差异。

  四个模型中的自生能力发展值的系数均为负数,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在29个区域中自生能力存量值与发展值位势相反的地区占多数,即本文所说的第一类和第三类区域,而近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还是存量值,所以发展值的位势与区域发展程度的位势是相反的。

  五、结论

  基于理论、实证和中国的现实,本文所做出的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评价试图为区域经济发展或经济质量的评价提供一个新的、可行的标准,或至少可以作为当前GDP评价和竞争力评价的有益补充。尽管以GDP(增长)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衡量基准与区域间“以GDP为基础的锦标赛竞争”的激励制度(周黎安,2007)相结合的机制,造就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但由于GDP指标存在统计遗漏、未考虑增长的成本、未考虑产品升级和新产品研发、不包含收入分配等因素,而且GDP可以通过重复建设、投资拉动等人为“制造”,所以这种机制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如造成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要素价格被扭曲、重复建设、地方分割和恶性竞争等。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之所以是区域经济发展评价的一个可行标准,不仅因为它难以被人为地“制造”,也不仅因为它是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还因为它是当前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相对于区域竞争力评价,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并未将影响发展的环境评价和发展本身的评价混为一体。

  根据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评价,可以将中国的区域经济划分为四种类型——高位调整型、积极赶超型、快速追赶型和双重拖累型,而且,这四种类型的区域呈现出一种不完全收敛的态势。

  本文实证分析表明,区域企业自生能力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和影响力,且当考察的是一段时期而非特定年度时,这种解释力和影响力会更强。这一结果的经济战略含义是: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倚重于区域企业自生能力的提升。一个地区要谋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应把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作为经济发展政策的核心内容,尤其是要在分析比较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情况,着力培育区域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打造优势集群,提升企业成熟度与国际化能力。

  参考文献:

  曹正汉,史晋川,宋华盛.2011.为增长而控制:中国的地区竞争与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控制行为[J].学术研究(8):76—84.

  陈佳贵,吴俊.2004.中国地区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对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8):5—11.

  德鲁克.2002.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燕,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16.

  方世建.桂玲.2009.创业/创业政策和经济增长:影响途径和政策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121—125.

  郭克莎.2004.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的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1):30—41.


文章TAG标签:区域经济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ngjixuelw/2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