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发表海外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5-02-13 11:47:36更新时间:2015-02-13 11:49:19 1

  [摘要] 海外高层次人才是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他们与中国本土人才的协调发展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海外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协调发展有其明确的内涵和评价标准,最终应使得海外引进人才有效融入本土环境,本土人才能够达到国际化标准。当前两类人才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海外引进人才融入本土环境的周期太长、两类人才之间的人际关系需要协调、对两类人才的资源分配欠缺公平等三个方面。为此,需要构建两类人才协调发展的机制,这就是两类人才协调发展的“人才蓄水池”模型。

  [关键词] 经济学论文发表,海外引进人才,本土人才,协调发展,人才蓄水池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制定完善出入境和长期居留、税收、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担任领导职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参加院士评选和政府奖励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措施”。按照国家“千人计划”的政策解读,引进的海外人才是指:“国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国际知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海外自主创业经验,熟悉相关产业领域和国际规则的创业人才;国内急需紧缺的其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需要指出的是,海外引进人才不仅包括归国留学人员、华人华侨后裔,还包括全球范围内其他种族的高层次人才。

  当前,“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海外引进人才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正在显现。由于海外高层次人才掌握了世界顶尖技术,通晓国际企业管理经验与规则,所以他们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取的稀缺资源。引进、使用海外高层次人才,彰显了中国开放的胸怀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提升了中国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带动了本土人才的发展,是一项意义深远、影响广泛的人才工程。

  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的过程中,自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与本土人才协调发展的问题值得关注。为了大力引进海外人才,中国各级政府及人才工作部门参考国际人才流动标准,纷纷制定和采取了优厚的政策,创立了优异独特的工作生活条件,努力践行“待遇招人、事业留人、情谊感人、服务到人”的理念,全力满足海外引进人才的需求,以保障他们能够心无旁骛、责无旁贷地投入工作。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明显倾斜、倾向于海外引进人才,无疑会引发相同层次、服务多年的本土人才的心理失衡,甚至造成“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的局面。同时,由于海外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在文化、认知与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海外引进人才短期内难以适应本土环境,也会引发两类人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造成协调困难、合力下降、效能降低的现象。

  海外引进人才需要发展,本土人才也需要发展,在此形势下,最关键的是如何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资源”的要求,构建起海外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协调发展的理论体系与机制,实现两者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是一个颇具价值的研究课题。

  二、海外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协调发展的内涵及评价标准

  (一)内涵

  所谓协调是指站在全局高度,为达到系统“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目标,通过调节各要素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发展机理,打造一种和谐一致、协作配合、共同进步的整体螺旋上升态势。[1]协调发展是对协调概念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它是发展概念演化的一种结果。协调发展集合了“协调”与“发展”的共性,利用整体与部分间、部分与部分间,以及其内部组成要素间关系的调节,使得整体向着高级化、有序化、多元化方向演进。

  参照协调发展的概念,海外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协调发展的内涵可界定为:组织内两类人才相互包容、相互依存、合作共赢的状态和过程。通过协调发展,海外人才能够有效融入本土环境,本土人才能够达到国际化标准。在此过程中,相互包容是指两类人才承认彼此之间的差异,而且能接受差异;相互依存是指两类人才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长处,认为对方是组织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合作共赢既表现为过程,也表现为结果,指两类人才能够有意识地协作与配合,实现人才个体发展与组织绩效提高的“共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月

  第29卷第5期司江伟,等:海外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二)评价标准

  实现海外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协调发展就是实现人才与人才之间、人才与环境之间、人才与资源之间、人才与利益之间的协调,最终实现两类人才的合作共赢。其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遵循基本规律,机制保障有力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两类人才的协调发展必须遵循三个规律:一是人才发展规律,如“师承效应规律、扬长避短规律、最佳年龄规律、马太效应规律、期望效应规律、共生效应规律、累积效应规律、综合效应规律”等[2],这是促进两类人才个体及群体发展的基本依据。二是人才工作规律,如人才的“培养开发规律、评价发现规律、选拔任用规律、流动配置规律、激励保障规律”等,这是建立两类人才协调发展机制的基本依据。三是市场经济规律,即“人往高处走”的规律,这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基本依据。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优秀人才必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并最终流向发展环境好的国家和地区。这一规律要求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必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延揽全球范围内的高端人才。   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两类人才的协调发展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为保障,其中包括“科学严格的遴选评审机制、‘人才特区’机制、人才评价的‘双轨’机制、高效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合作共生平台机制”等方面。[3]

  2.工作环境宽松,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组织稳定的必要条件。组织内部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是海外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放弃成见、相互合作、实现共赢的前提。人才之间的心理互动所催生的积极心理氛围,对人才成长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成功的人才集聚弥漫着一种富有感染性的热情,这就是不断创造未来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激情。要实现海外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协调发展,就应当把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摆在重要位置。要坚持人格平等,妥善化解内部矛盾。在人文环境层面,要营造宽松民主、鼓励创新、包容失败、诚实互信的氛围,提高两类人才对组织的认同度。因此,相关部门应结合海外引进人才、本土人才受中西方不同教育背景的现实,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加以引导,在情感上加以疏导,努力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兼容并包的发展氛围。

  3.资源分配公平,利益分配公正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意愿在高层次人才身上表现尤其明显。从短期来看,必须采取特殊的政策以吸引海外人才,具体表现在资源、利益的分配应向海外人才倾斜,为其提供国际化标准的待遇和环境。否则,将难以将世界一流人才延揽到国内来。从长远来看,要坚持“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的“四不惟”原则,坚持以知识、能力尤其是以业绩、贡献作为人才评价的主要指标,坚持以实际贡献作为资源、利益分配的依据。要参照国际标准,逐步提高本土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待遇,最终使得两类人才获得同样的平台,享受同样的待遇,获得同样的发展。否则,优秀本土人才的外流趋势必然不可逆转。

  4.集聚效应突出,合作成果显著

  无论是海外引进人才还是本土人才,都要坚持“以用为本”,不仅要期望两类人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效能,更要希望能产生1+1>2的效果。两类人才集聚后产生的人才共生效应包括:知识溢出共享效应、协作开发效应和榜样激励效应。[4]知识溢出效应是指:两类人才利用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方式,敞开胸怀、各抒己见、相互争鸣、共同切磋时,能够传播、交流和共享相关研究领域的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有用的信息,以便从新知识的生成中获益,进而碰撞产生新的理论成果。协作开发效应是指:两类人才在统一的合作平台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他们或相互借鉴迸发创造火花,或突破思维定式,集思广益,形成巨大合力,获得重大发现,呈现“鲶鱼效应”和“马太效应”,从而提高团队的竞争力。榜样激励效应是指:两类人才在共处中互为榜样、相互激励、你追我赶,人才中的佼佼者成为他人心理上及行动上学习的标杆,从而产生群体向心力、凝聚力,使士气高涨、成效倍增。

  三、当前海外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表现

  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以及两类人才之间文化背景、认知等方面的差异,两类人才发展的不协调是必然现象,需要客观、冷静、理性地分析。当前,两类人才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点:

  (一)海外引进人才融入本土环境的周期太长

  当前,国内人才环境是制约海外引进人才使用的突出问题。人才环境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方面。其中硬环境主要包括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及科研实验条件等,软环境主要是指现有的科研体制和管理机制。中组部2010年对“千人计划”相关政策的推行落实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询问了相当数量的海外引进人才及人才家属。在海外引进人才对硬环境的认知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创新人才、创业人才和人才家属对国内生活环境给予了正面评价。同时,海外引进人才及其家属最为关注的是环境污染问题、住房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另外,对医疗保障、社会保险等福利问题较为担忧。[5]1618

  在软环境方面,国内现有的科研体制、管理机制存在诸多缺陷,如官本位的思想重疾难除,行政权力过度干预科研工作,外行干部领导内行学者,学术行政化、大学行政化等。海外引进人才初来乍到,难以从国际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跳脱,尽快地适应国内的新环境。加之海外引进人才带来的管理机制、理念不被本土人才认可,才能抱负无从施展,个别人才无奈地又重新选择返回国外。中组部对“千人计划”实施状况的调查问卷显示,国内科研环境使海外引进人才产生顾虑与担忧,意见主要集中反映在:“国内研究风气闭塞污浊,过度无益的公关活动占据人才的研究时间;科研项目审批评价过程不公开、不透明,拉关系、走后门现象普遍存在,成为人人皆知的隐性规定;国内搞科研与上、下、平级的人际关系太复杂,耗费人才的时间精力。”[5]1618

  (二)两类人才之间的人际关系需要协调

  高层次人才群体是知识文化、思想意识汇集交流的群体,专业知识的碰撞、多元文化的冲击、思想见解的交融等,贯穿于人才发挥作用的全过程。代表西方思想文化的表达者――海外引进人才,与代表本土思想文化的表达者――本土人才之间,更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象。两类人才间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可以划分为实质型、情感型和兼有型三种情形。

  所谓实质型不和谐,是指在高层次人才群体内部围绕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冲突。在合作中,由于两类人才间认识的不一致、不统一,对于完成工作任务的相关问题产生了分歧。如不同学术领域、不同专业群体的人才,对某一问题的思考角度、出发点上出现分歧,甚至出现完全相反的意见,都会给两类人才之间埋下隐性冲突的伏笔。

  所谓情感型不和谐,是指来自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冲突。此类不和谐往往来源于团队成员间的情感抵触和行为厌恶。由于两类人才受到文化多元化、差异化的影响,在思维意识、道德观念、行为习惯、礼节习俗等多个方面,会有诸多的不同。例如海外引进人才遵从的国外“法律至上”原则,与本土人才奉行的中国“礼”文化就存在强烈的冲突;西方文化崇尚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化却强调榜样力量、团队作用,两者的冲突显而易见。两类人才个体之间因性格、个性、气质特点的差异,造成的人际间冲突,如果处理不好,还有可能演化为群体的不和谐。   所谓兼有型不和谐,是指囊括实质型不和谐、情感型不和谐在内的复杂现象。它涵盖了高层次人才之间工作任务、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在两类人才人际关系不和谐现象中占有较大比例。[6]

  (三)对两类人才的资源分配欠缺公平

  1.经济待遇不同

  国家给予海外引进人才数百万乃至数千万启动费,另外,在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购买住房、税收优惠、出入境签证等方面,也制定了专门的政策,为他们提供了种种便利。而本土人才却很少能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相反,有些本土人才恰恰是因为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而影响工作,甚至人心思离。

  2.工作条件不同

  海外引进人才到单位后,可获得科研启动资金,配备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室、研究助手等,并具有科研项目择优选择权等。同时,海外引进人才在签证居留、技术移民、金融支持、股权激励等方面,也可以获得一系列特殊优惠。而本土人才在本职岗位上为单位、国家服务多年,有的甚至是“献了青春献子孙”,因此,期望组织能给予相应的物质与精神认可。与海外引进人才在工作条件上的不对等,不仅会影响本土人才对本职工作的态度、行为,更有可能会激发他们与前者之间在工作上的不合作,甚至发生冲突。

  3.社会礼遇不同

  高层次人才期待的是高发展平台和高社会礼遇。为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国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等给予他们领导职务或高职称等头衔,真所谓“用人不疑、大胆任用”。 另外,海外引进人才可能拥有双重国籍、永久居民的待遇,并在各层次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留有一定比例,在参政议政方面有话语权,明显优于本土人才。同样的人才,不同的礼遇,自然会使得本土人才产生挫败感、失落感,进而引发工作中的不协调。

  四、海外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协调发展机制构建

  海外引进与本土两类人才协调发展的机制,是指促成两类人才相互包容、相互依存、合作共赢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它在本质上是两类人才发展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是决定发展功效的核心问题。

  (一)机制模型――人才蓄水池

  人才蓄水池,是指将人才的引进、储备、使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引进中储备,在储备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成才,进而建立的人才成长的长效机制。通过发挥蓄水池的输入、沉淀、调节、供给、输出的作用,逐步形成国家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引进链、培养链、成才链。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蓄水池模型设置了人才特区Ⅰ区(由海外引进人才池、本土拔尖人才池组成)、人才特区Ⅱ区(由高端人才池、领军人才池组成)。详见图1。

  图1人才蓄水池模型

  (二)机制的作用机理

  1.双轨遴选

  其一,铺设海外人才遴选“国际轨”,按照国家“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等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标准,通过科学严格的遴选机制,从国际人才市场中引进人才,进入“海外引进人才池”,给予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薪资待遇。

  其二,铺设本土人才选拔“国内轨”,参照海外引进人才的条件,通过科学严格的遴选机制,从本土人才队伍中选拔拔尖人才,进入“本土人才池”,给予接近国际标准的薪资待遇。

  “海外引进人才池”、“本土人才池”共同构成人才特区Ⅰ区。这一区域是过渡区,由各级政府及人才工作部门创造特殊的人才发展环境,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支持这两类人才创新创业。

  2.一体考评

  知识的更新周期为3~5年,因而,建议以此作为对高层次人才的考评周期。在两类人才进入人才特区3~5年后,按照同一考评体系,按照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进行考评。考评体系要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实践和贡献为重点,要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

  3.四线分流

  根据考评结果,两类人才中的业绩良好者进入“高端人才池”,给予国际标准的薪资待遇,提供更加优惠的工作条件;业绩优秀者进入“领军人才池”,给予高于国际标准的薪资待遇,提供更加优惠的工作条件,激发他们创新、创造的活力。“高端人才池”、“领军人才池”共同构成人才特区Ⅱ区,这一区域是终端区。

  对业绩一般的海外引进人才、本土人才,应稳妥做好安置工作,可分别回流到国际人才市场或者国内原单位。

  (三)机制的环境保障

  1.优化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

  要进一步整理、修订现有的国家、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形成层次分明、体系完备、相互配套、特色鲜明的符合两类人才协调发展的法规体系,使两类人才资源开发从主要依靠政策推动向主要依靠法制转变。

  2.优化人才发展的市场环境

  大力发展国际人才市场、专业化人才市场和网上人才市场,提高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创新人才市场管理方式,健全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实现人才、 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的联网贯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有效配置。推进区域人才开发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逐步打造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和人事人才服务体系。

  3.优化人才发展的创业环境

  采取优惠的政策,支持各类人才以技术、专利、资金等不同方式创业。不断完善有关政策法规,使社会资金更多地注入研发等部门,激励社会组织创新。逐步建立政府、法人和社会公众的多元投资体制,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多方受益的人才资本投资回报机制。

  4.优化人才发展的人文环境

  坚持科学发展的人才观,树立科学、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成长生态环境理念,创建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构建宽松、自由、民主、平等、公开、公正的人文环境,尊重两类人才的个性,激励创新、增强理解。

  5.优化人才发展的服务环境

  创新政府人才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按照公开、透明、限时、高效的要求,为各类人才提供快速、便捷、周到、优质的公共服务。加快建立关心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的人才关护制度,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有关部门专人对口服务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制度。

  [参考文献]

  [1] 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326.

  [2] 王通讯.人才成长的八大规律[J].决策与信息,2006(5):5354.

  [3] 司江伟,孟晓娟.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协调共生机制构建探索[J].当代经济管理,2012(8):4849.

  [4] 牛冲槐.人才聚集效应系统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6(2):99103.

  [5] 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 “千人计划”实施状况问卷调查综述[J].中国人才,2011(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ngjixuelw/4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