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公路工程类论文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论文

发布时间:2014-06-09 11:51:51更新时间:2014-06-09 11:52:21 1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0年,创刊刊名为《郑州粮食学院学报》,2000年更名为《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更名为《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为双月刊。《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以刊登我国粮油食品饲料行业最新研究成果为主的学术期刊,同时还刊登少量的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优秀论文,主要内容为粮食、油料、食品、饲料加工、储藏、机械、仓厂建筑及农产品精深加工、各种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研究论文和综述。读者对象为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企业科技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于1996年、2000年、2004年和2008年连续4次被评为食品工业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食品科技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文献列为固定收录刊源。曾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河南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内贸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等荣誉称号。被中国期刊网、CEPS中文电子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我们热忱欢迎各高等院校师生及科研单位的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

  获奖情况

  1995年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颁奖单位:国家教委)

  1995年获河南省优秀学报一等奖(颁奖单位:河南省教委)

  1996年首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颁奖单位:北京大学图书馆等)

  1996年获内贸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颁奖单位:国内贸易部)

  1996年获第二届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颁奖单位:河南省科技厅)

  1996年获第二届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颁奖单位:河南省科技厅)

  1997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颁奖单位: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国家科委)

  1998年获第三届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颁奖单位:河南省科技厅)

  1999年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颁奖单位:教育部)

  1999年获河南省优秀学报一等奖(颁奖单位:河南省教育厅)

  2000年第二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颁奖单位:北京大学图书馆等)

  2000年获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名河南省高校第一(颁奖单位:国家科技部)

  2000年获第四届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颁奖单位:河南省科技厅)

  2000年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规范执行奖(颁奖单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颁奖单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2002年获第五届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颁奖单位:河南省科技厅)

  2004年第三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颁奖单位:北京大学图书馆等)

  2004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颁奖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04年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颁奖单位:教育部)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4年获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第50位(颁奖单位:清华大学学术期刊评价中心)

  2004年获第六届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颁奖单位:河南省科技厅

  2005年进入中国科技期刊500强(颁奖单位: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中心)

  2005年获全国高校期刊先进集体(颁奖单位:中国高校学报研究会)

  2008年社会科学版学报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

  2007和2008年自然科学版学报连续2次在全国粮油科技期刊审读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2008年自然科学版学报第四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颁奖单位:北京大学图书馆等)

  2008年自然科学版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和“河南省二十佳期刊”

  收录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

  食品工业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

  科技部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入选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固定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固定收录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文摘数据库固定收录期刊

  中文科学技术期刊数据库固定收录期刊

  《中外食品加工技术》固定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库固定收录期刊

  《农业机械文摘》固定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固定收录源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固定收录期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PЖ)固定收录源刊

  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固定收录源刊

  中国台湾CEPS数据资料库固定收录源刊

  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河南省二十佳科技期刊

  投稿指南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一、自然科学版

  1来稿要求

  来稿应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图表简明清晰。每篇论文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名、中英文作者单位、中英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及第一作者简介。

  1.1题名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1.2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写法,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200~300字),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

  1.3关键词中文关键词标注3~8个,选词要规范,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不能采用英文缩写。

  1.4正文文章篇幅一般在6000字左右,包括前言、实验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等内容。前言应简短,体现问题的本质与研究范围,回顾相关文献,尤其是近2~3年的研究成果,叙述主要调查结果。结论应由观测和实验结果引伸得出,切忌简单地再罗列一遍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与观点应明确,实事求是。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

  1.5量和单位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单位符号用正体字母表示,如s(秒)、min(分钟)、h(小时)、d(天)、L(升)、kg(千克)等。不要使用已废弃的量名称和某些英文缩写,如比重(密度)、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数(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百分比浓度(质量/体积分数)、ppm(10-6)等。量符号用斜体字母表示(pH除外),如V(体积)、T(热力学温度)、t(摄氏温度)、P(功率)、p(压强)等。文中量的数值一般处于0.1~1000范围内,常用的词头有M(106)、k(103)、h(102)、c(10-2)、m(10-3)、μ(10-6)、n(10-9)等。

  1.6数字用法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单位计量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90年代、2004年1月15日、3s(三秒)、5min(五分钟)、6h(六小时)、7d(七天)、8L(八升)、9kg(九千克)等。词组、成语、惯用语或缩略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用汉字,如二元一次方程、三氧化二铁、星期四、二极管、三相点、第一作者等。

  1.7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和表一般不重复使用,数量关系尽量用图表示,力求简明清晰,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必须写清,并与正文一致。表格采用三线表。图、表中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图、表需注明序号。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

  1.8专业符号文稿、图表中出现的外文字符必须区分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字符的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文种(英、俄、希腊、拉丁文等)。

  1.9参考文献选用与本文有关的文献并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用上角标[]的形式在文中引用处标明,参考文献按“顺序编码制”编写。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论文集:析出文献作者.文献题名[A].论文集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专利: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技术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作者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4名以上的列前3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文姓不缩写,名可缩写)。

  1.10作者简介在文稿首页地脚处请写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份、籍贯、学位、技术职称、专业方向。

  1.11基金项目如果论文涉及的是有关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写明基金或资助机构的名称,项目编号(附证明复印件)。本刊在同等条件下,将优先刊登有关基金项目的论文。

  2投稿约定

  2.1投稿方式请登陆投稿平台进行投稿,电话:0371-67756156。

  2.2投稿时限文稿自收到之日起,经编辑部初审,再送有关专家审阅,如6个月内未收到本刊通知,可自行处理。在此期间收到复函、口头答复或录用通知者,不得另投它刊。退修的稿件如修改期超过3个月又未及时申明理由,按新稿处理。文稿刊登后酌致薄酬,并赠样刊2本。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ejilw/gonglugongchenglw/39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