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矿业论文

蒙古营子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发布时间:2011-02-26 13:53:38更新时间:2023-07-01 14:44:26 1

  
  摘要:蒙古营子金矿床是一石英脉型金矿床,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呈明显的多级次控制作用。一级导矿构造为NWW向,它控制了二级NNW向运矿构造的形成与分布。二级运矿构造控制了三级NNE向容矿构造的形成与分布。因此该区在金的找矿方向上应主要为二级运矿构造两侧200米范围内的三级容矿构造发育区。
  关键词:蒙古营子金矿床;一级导矿构造;二级运矿构造;三级容矿构造;找矿方向。
  蒙古营子金矿行政上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所辖,矿区距赤峰市70千米,有铁路和公路111国道从工作区西北部通过,交通方便。该区属中低山区,海拔800-1700米,比高200-1100米不等,地形切割强烈,地形非常险要,该区河流均属西辽河域老哈河的支流。
  1、矿床地质概况
  蒙古营子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东段靠近华北地台一侧,铭山——赤峰大断裂从矿区的北部边缘通过。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北东向、北北西向和近南北向三组断裂。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建平群变质杂岩系,主要岩性为斜长角闪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混合岩,混合花岗岩。部分角闪片麻岩中富含铁质,出现磁铁角闪岩。岩石普遍受混合岩化作用较深,且与岩体界限不清,原岩残留结构少见,所见岩石多为条痕——条带状混合岩,均质混合岩和少量的混合花岗岩。其次为中生代侏罗系上统(J3)中性、中基性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岩组成。主要岩性为安山玄武岩、安山岩夹安山玄武集块岩、凝灰岩、流纹岩。燕山旋回岩浆活动最发育,构成区内的主要成矿母岩,其岩石类型以酸性为主,次为中性,基性岩。其主要岩性为花岗岩(γ52-2)、花岗斑岩(γ52-3)中基性岩(N)上述岩体为区内金多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热源和部分矿源。矿区内脉岩发育,从基性到酸性均有,侵入于不同时代的地层及岩体内。主要类型有花岗岩脉、花岗斑岩脉、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正长斑岩脉等。
  蒙古营子金矿床是一石英脉型金矿床,区内已发现大小石英脉50余条,现已探明Ⅰ、Ⅱ、Ⅲ号矿脉群具有工业价值。(如图1)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蒙古营子金多金属矿区地质图
  现以Ⅰ、Ⅱ号矿脉群为例阐述其矿化蚀变特征。①Ⅰ号矿脉群:含金石英脉矿体为三条间距不超过10米的矿脉组成,分布于长约400米,宽约30米的北东向狭长地带。呈平行状产出。矿体由地表到深部呈逐渐增宽趋势。矿体走向北东25°左右、倾向北西、倾角80°,矿石平均品位ng/t。矿体围岩为粗粒斑状花岗岩其间穿插一些闪长岩脉,矿脉宽约1—2m。岩石中裂隙发育,裂隙发育处品位较高裂隙稀疏则品位随之降低。矿石矿物有金、银、黄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②Ⅱ号矿脉群:含金石英脉主要产于太古界角闪斜长片麻岩及混合岩中,其矿脉大多呈NNE向或NE向展布。最大矿脉长200米,宽1-5米,一般长几十米,宽几十厘米。金矿床金品位较高,主矿脉一般在5g/t左右。其典型特征为矿体规模不大,品位较高。矿床主要围岩蚀变为黄铁矿化、硅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
  2、构造控矿特征及规律
  综合地表及已有坑道地质研究表明,蒙古营子金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其控矿构造样式表现为羽状构造,由一级构造NWW向孤家子南沟——大西沟大断裂,二级构造NNW向哈气沟断裂、蕨菜沟断裂、西乾沟断裂及三级NNE向的一组断裂构成。(图2)

蒙古营子金矿区矿脉分布
  2、1导矿构造
  矿区内导矿构造为近东西向孤家子南沟——大西沟大断裂,为区内一级构造单元。位于矿区中部,倾向NNE倾角50—70°,其主要特点为断裂规模较大,横惯整个矿区,断裂带宽度大且变化也大,一搬在20米以上最宽可达百米以上。断层反应为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为张性作用的特点。在断裂带内可见有弱的云英岩化、硅化及少量的黄铁矿化。采样分析表明金局部含量可达0.5g/t,表明断裂带内发生过矿化作用但没有形成可开采的工业矿体。显示了该构造具有明显的导矿特征。
  2、2运矿构造
  区内运矿构造为一系列NNW向次级断裂构造,为区内二级断裂构造,倾向NEE,倾角70°左右。主要断裂有哈气沟断裂、蕨菜沟断裂、西乾沟断裂。该组断裂表现为蚀变较强,矿化强度较大,主要蚀变为硅化、绢云母、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矿化为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断裂总体表现为宽大的挤压破碎带,宽度在10—50米之间主要由碎裂岩、断层角砾、透镜体、断层泥组成。断层角砾呈圆球状,胶结物为硅质,断层带内构造片理呈弧状弯曲、揉皱、碳化物条带发育,这都反映了它们为挤压作用的特点。
  断层带内透镜体为石英脉透镜体,且发育一圈黑色的环带,反映了一定阶段内断裂以张扭性作用为主,同时表明硅化作用发生较早,带内还发育厚达数米的以高岭土为主的断层泥。说明断裂活动以挤压作用为主。从已有工程可以看出断层内发育着明显的强硅化、云英岩化、碳化,并可见透镜状石英黄铁矿细脉,但规模较小。采样分析表明Au局部可达工业品位。
  区内已知工业矿脉集中分布于运矿构造两侧200米的范围内,靠近运矿构造矿脉矿化较强,远离运矿构造矿脉规模变小,矿化减弱,品位降低,该组断裂构造决定了该矿区工业矿体的分布。哈气沟断裂控制了1—3号矿脉的空间分布;蕨菜沟断裂控制了4—6号矿脉的空间分布;西乾沟断裂控制了7—9号矿脉的空间分布。如(图3)'

1号矿脉群平面地质示意图
  2、3容矿构造
  矿区内容矿构造主要表现为NNE向断裂,个别矿脉为NW向,其特点相似,下面以1—3号矿脉群为例阐述如下。(如图2所示)
  该矿脉群主要由三条间距不超过10米的矿脉组成,分布于长约400米,宽约30米的北东向狭长地带,自北向南呈雁行式脉状产出,矿体走向北东30°左右、倾向北西、倾角70—80°,容矿构造呈舒缓波状一搬宽度不大,矿体围岩为粗粒斑状花岗岩其间有一些闪长岩脉,岩石中裂隙发育、分布杂乱、相互穿切但无明显位移,矿体主要由含黄铁矿石英脉组成,产于花岗岩破碎带及闪长岩脉上下盘的构造破碎带中,裂隙主要由黄铁矿化含金石英脉充填经采样分析表明金含量高达5g/t,矿石中裂隙的发育程度决定着其品位的高低,裂隙发育处品位较高裂隙稀疏则品位随之降低。裂隙的发育则预示该部位为应力集中的突然释放,其产生的压力差,利于矿液的流动与沉淀而形成有用组份的富集。含金石英脉具有明显的膨大缩小现象,在石英脉中可见构造片岩的张性角砾,并有石英脉裂隙化,且多为硫化物充填。这都反映了容矿构造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
  3、构造活动序列
  区内构造活动强烈,主要表现为褶皱、断层、解理、片理、片麻理构造。根据矿区内构造与金矿的关系,及构造的变形特点,相互穿切关系将构造活动分为成矿前构造、成矿期构造、成矿后构造。
  3、1成矿前构造
  成矿前构造是指成矿作用发生以前的构造,主要表现为片麻理、褶皱、韧性剪切带。该期构造主要形成于太古代,多被成矿期和成矿后构造穿切。其中未发现明显的与金有关的矿化蚀变作用,与金的成矿关系不大。
  3、2成矿期构造
  成矿期构造分二个阶段:①导矿构造、运矿构造、容矿构造的形成。导矿构造、运矿构造中的热液流体向压力更小的容矿构造部位运移并沉淀。这一阶段以含硅流体为主,形成较强的硅化,局部构造部位形成石英脉。②主成矿阶段。早期石英脉受构造作用影响产生一系列裂隙或碎裂,该阶段热液流体以贫硅为特点,且流体中富含硫化物和金、银。该流体充填于容矿构造中,即早期石英脉的裂隙中,主要表现为细脉和网脉的特点,因此而形成有工业价值的金矿体。
  3、3成矿期后构造活动
  由于近EW向主应力场的作用,形成了NWW向横断层及近EW向岩脉。NWW向断层对岩脉有明显的平移特点,但断距不大。近EW向岩脉仅对矿脉有穿切作用,未错断矿脉,脉岩石两侧矿脉对应完整。
  4、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蒙古营子金矿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呈明显的多级次控制作用。
  一级导矿构造。孤家子南沟——大西沟NWW向大断裂为一多期次活动断裂,断裂带内较强的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蚀变表明该级构造是成矿期内金矿形成的导矿构造,它控制了区内二级NNW向运矿构造的形成与分布(图2)。
  二级运矿构造。区内二级NNW向断裂(哈气沟断裂、蕨菜沟断裂、西乾沟断裂)构造,规模较大且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其中矿化蚀变发育,但品位较低,局部可达工业品位,一般形不成工业矿体。说明成矿期该组断裂活动强烈,同时该组断裂控制了区内三级容矿构造的形成与分布(图3)。
  三级容矿构造。区内三级容矿构造有规律地分布于二级运矿构造两侧200米范围内,呈NNE向展布。严格受二级构造控制,是二级构造活动的产物。如(图3)所示①②③号矿脉受哈气沟断裂控制;④⑤⑥号矿脉受蕨菜沟断裂控制;⑦⑧⑨号矿脉受西乾沟断裂控制。
  构造研究表明,蒙古营子金矿导矿构造、运矿构造、容矿构造作用明显,为一多级次构造控制作用矿床,因此该区在金的找矿方向上应主要为二级运矿构造两侧200米范围内的三级容矿构造发育区。
  参考文献
  [1]王时麟。孙承志、崔文元等。内蒙古赤峰地区金矿地质。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1-375
  [2]徐贵忠、余光金、杨忆等.。赤峰西部地区金矿床成矿时代及其成矿机制的新认识。
  矿床地质。2001.20(2).99-106
  [3]李洪喜、杜松金、张庆龙等。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构造特征与成矿关系。
  地址与勘察.2004.2.46
  [4]张忠生、周乃武等。内蒙古赤峰红花沟金矿田成矿规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uangyelw/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