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矿业论文

长胜渠金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28 11:37:29更新时间:2018-09-28 11:37:29 1

  摘要:长胜渠金矿床位于乌拉山—大青山金、银成矿带上。通过对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特征的研究,指出深大断裂是区内的导矿构造,次级断裂为容矿构造,各矿带严格受构造控制。矿区构造控矿特征显示,3期褶皱构造为金矿体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赋存空间,也是金矿体具有多期叠加的原因之一。近东西向、北西向及南北向断裂构造促进了金矿体的形成,控制着金矿体的空间展布,叠加构造也促进了金的再富集,小断裂及显微断裂影响着矿脉贫富。归纳长胜渠金矿区构造控矿规律,为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控矿构造;构造控矿规律;褶皱;断裂;长胜渠金矿床

  长胜渠金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东南约30km,处于乌拉山—大青山金、银成矿带上。2012—2013年,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在长胜渠金矿区进行详查工作,并提交大型金矿床1处,实现了该区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长胜渠金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太古界乌拉山群,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发育,为区内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金矿体空间分布及产出特征与特定的大地构造单元、区域性深大断裂、次级断裂带、挤压破碎带密切相关。厘清构造与矿(化)体的关系,对于正确圈定矿体、预测与寻找盲矿体、扩大矿区远景是至关重要的。

  1区域地质概况

  长胜渠金矿床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台内蒙台隆狼山—白云鄂博台缘凹陷阴山断隆,固阳断陷盆地南缘乌拉山—大青山东西向构造带,区内广泛分布中太古界乌拉山群变质岩系[1]。

  区内褶皱构造发育,多为紧密型复式褶皱,轴向为东西向或近东西向,如大青山复背斜。区内断裂构造以近东西向为主,岩浆活动频繁,为金、银等矿产的富集与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断裂构造的展布方向,区内断裂构造大致可归纳为2组[1]:第一组为北东东—近东西向断裂,是主干断裂,贯穿全区,控制着整个区域的岩浆活动和含金热液的迁移,是区内的导矿构造,主要代表是固阳—武川深断裂;第二组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是南北向挤压作用产生的次级剪切断裂构造,在区内分布广泛,常常成群分布,雁行式排列,大致平行,具有韧性剪切构造的特征,该构造与成矿关系密切,为赋矿构造。

  长胜渠金矿床位于乌拉山—大青山金、银成矿带中(见图1),该成矿带上有哈达门沟、后石花、金盆(砂金)、十八倾壕等超大型、大中型金矿床[2],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优良。

图1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太古界乌拉山群片麻岩组(Ar2gn)、浅粒岩组(Ar2lti)和大理岩组(Ar2mb),以及主要由冲洪积物、残坡积物组成的第四系(Q)。地层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大理岩、混合片麻岩等。

  岩浆岩主要有二叠纪黑云母花岗闪长岩(Pγδ)、侏罗纪不等粒钾长花岗岩(Jξγ)和侏罗纪灰白色花岗岩(Jγ)。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不同期次、不同岩性岩浆岩与金矿化的强弱无明显关联。矿区内褶皱构造主要为大坝壕背斜,形成于加里东期。

  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在矿区南部有一条大的断裂F1通过,是区内主要的导矿构造,其他主要断裂构造根据走向分为北西向和南北向2组。其中,北西向断裂F3、F4及南北向断裂F8为矿区主要的控矿、容矿断裂。成矿后断裂在矿区内不发育,仅见F2断裂和F9断裂,位于矿区西北部。

  长胜渠金矿区已圈定6条金矿带,Ⅰ—Ⅴ号矿带走向北西,Ⅵ号矿带走向近南北。各矿带严格受构造控制,矿带中矿体主要为含金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带特征如下:

  北西向矿带:北西向矿带有Ⅰ、Ⅱ、Ⅲ、Ⅳ、Ⅴ号(见图2),矿体形态为脉状或透镜状,地表仅出露零星矿化,赋矿岩石为石英脉、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斜长片麻岩、混合岩等。在地表及近地表处多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深部以蚀变岩型矿体为主,矿体中夹石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及大理岩等。矿化蚀变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及少量的黄铜矿化等。矿体倾向多为14°~30°,倾角为28°~71°(见表1)。

图2

表1

  南北向矿带:只有Ⅵ号矿带(见图3),矿体形态为脉状或透镜状,地表仅零星出露,赋矿岩石为斜长片麻岩、大理岩、混合岩、钾长花岗岩等。在地表及近地表处多以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为主,深部以蚀变岩型矿体为主,矿体中夹石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及大理岩等。矿化蚀变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及少量的黄铜矿化等。矿体走向近南北,倾向90°,倾角60°~89°(见表1)。

图3

  3控矿构造特征

  3.1褶皱

  矿区内褶皱构造大致可分为3期:

  第一期褶皱为加里东期,形成最早的大坝壕背斜。褶皱轴部位于大坝壕沟坝上,向东至Ⅵ号矿带,轴向74°,向北东倾伏,在其两翼大理岩底板形成Ⅱ号和Ⅵ号矿带。伴随这个大的背斜构造,在Ⅰ号矿带北部形成轴向南东的次级向斜,褶皱轴部位于北部黑云母片麻岩中。

  第二期褶皱为华力西期,形成的以大坝壕为轴、近南北向的弯曲褶皱,大坝壕沟东侧局部地层东倾,西侧向西倾。该构造持续发展至燕山期时,西南部的燕山期侵入岩促进了该构造的发育。

  第三期褶皱形成于燕山期,伴随花岗岩的侵入,局部形成的小背斜、向斜轴部被花岗岩侵入破坏。

  伴随3期褶皱,在其轴部和两翼形成许多断裂构造,为金矿体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赋存空间,这也是金矿体具多期叠加的原因之一。

  3.2断裂

  在复背斜形成过程中,由于强烈的翼部弯曲和轴部横向非均质推挤,产生了一系列压性、压扭性顺层或切层断裂破碎带等构造,成为矿液的通道和成矿物质沉淀的场所,它控制了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大小、矿化强弱等。矿区内断裂构造整体上看为一个近东西向的帚状构造,按走向可以分为2组:近东西向或北西向断裂、南北向断裂。

  3.2.1近东西向或北西向断裂

  矿区南部近东西向F1断裂横穿整个矿区(见图4),为矿区的主干构造,是区内主要的导矿构造。北西向F3—F7断裂为矿区主要的控矿构造,部分构造被充填后形成矿体,如Ⅰ、Ⅱ、Ⅲ、Ⅳ号矿带中的矿体。在地表,明显的断裂有F3、F4。其中,Ⅳ-4号矿体受F3断裂控制,Ⅱ-1号矿体受F4断裂控制。

图4

  3.2.2南北向断裂

  南北向断裂主要伴随第二期褶皱形成,对矿区内南北向矿体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如大坝壕沟东部的Ⅵ号矿带,受南北向F5断裂与F8断裂控制。

  4构造控矿规律

  4.1褶皱控矿

  矿区内褶皱构造对成矿的控制,表现出矿体在褶皱核部、转折处、产状变化处等厚度变大[3];发育在不同性质岩石界面的褶皱,对于含矿流体的运移和沉淀有一定的控制作用。3期褶皱的叠加,在其轴部和两翼形成许多断裂构造,使某些含矿层位矿化得到进一步富集,形成工业矿体。

  4.2断裂控矿

  矿区F1断裂横贯矿区南部,为长胜渠金矿床的导矿构造。F1断裂及其周边的次级断裂的空间展布控制了矿体的产出部位及走向。

  区内各矿带、矿体均分布于断裂构造中,断裂构造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决定了矿带、矿体的空间分布、产状、规模。矿区Ⅰ、Ⅱ、Ⅲ、Ⅳ、Ⅴ号矿带均为北西走向,且矿带整体呈右行雁行排列;Ⅵ号矿带呈近南北走向,各矿体也呈右行雁行排列。其次,矿带内矿体不连续,被夹石分隔成不连续的矿体,各矿体长度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向两端变细或变尖。相邻矿体呈侧向延伸,相距约数十米不等,呈明显雁行排列,显示了矿区Ⅰ、Ⅱ、Ⅲ、Ⅳ、Ⅴ号矿带中矿体总体呈雁行排列的特点,各矿带内矿体走向相同,产状相近。

  4.3小断裂和显微断裂对矿脉贫富的控制

  金矿化直接受一些小断裂和显微断裂构造控制。小断裂和显微断裂发生弯曲、分支复合的区段有矿化富集趋势,工作中也发现硫化物呈弧形分布的岩段,金品位往往较高。地质编录和化验结果同样表明,碎裂石英脉型金矿石金品位明显较高,且金品位的高低与石英脉碎裂程度成正相关。

  5结论

  1)褶皱构造对区内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3期褶皱叠加促进褶皱轴部和两翼形成的次级断裂构造,使已有矿化进一步叠加成矿。

  2)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为矿区主干构造,是主要的导矿构造;北西向及近南北向构造对矿带或矿体的空间分布、产状与规模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次级小断裂和显微断裂对矿体品位的高低控制作用明显。

  长胜渠金矿床严格受构造控制,进行矿体圈连时参照构造因素的影响,同一条矿体位于相同的构造中,当矿体众多不好圈连时,可先将矿体附近的构造进行圈连;在预测与寻找盲矿体时,考虑构造对金矿体空间展布的控制,以构造赋存位置去寻找盲矿体,必将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齐彦宏,连荣华,孟凡海,等.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长胜渠矿区金矿详查报告[R].包头:核工业二〇八大队,2013.

  [2]邵和明,张履桥.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成矿区(带)和成矿系列[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6.

  [3]杨文瑞,李瑞清,袁华钵,等.内蒙古乌拉山-大青山地区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方向[J].矿床地质,2010,29(增刊1):1011-101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uangyelw/67605.html